+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安全措施.docx
- 文档编号:2455820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0.06KB
+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安全措施.docx
《+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安全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安全措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安全措施
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
+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掘进工作面
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为技改后的生产矿井(煤炭生产许可证正在办理之中),为高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
+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临时通风上山是M12煤层开拓掘进工作面的临时通风巷道。
开口点:
自+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开口以内20米处,标高+1100.10m。
贯通点:
1902采面回风巷外段,距离回风斜井14米,标高+1112.23m
巷道断面特征与工程量见下表:
巷道名称
断面
形状
净宽(M)
净高(M)
支护形式
支护厚度(间距)
(mm)
S掘
S净
走向
°
坡度
°
工程量
M
上宽
下宽
临时通风上山
半圆拱
2.0
2.0
锚喷
≥50
3.83
3.57
355
+40
19
开口
钢梯
1.8
2.6
2.0
工字钢支架
500
5.27
4.40
355
±0
1
贯通处
钢梯
1.8
2.6
2.0
工字钢支架
500
5.27
4.40
355
±0
2
开口1米为平巷、上部贯通处平巷2米,总工程量为22米。
二、地质、水文、瓦斯
矿区总体为峰丛、洼地等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山地形地貌,矿区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最高点位于北部三岔坡山顶,为海拔1423.5m,最低处位于矿区东部下新庄北面低洼处,为海拔1124.3m,相对高差299.2m。
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标高为+700米。
煤层最低开采标高为+840,煤层全部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临时通风上山地质说明
采区
一采区
工作面名称
1902运输巷外段补掘巷道
位置及界线
该工作面位于+1108米水平一采区南翼,全长22m(其中斜巷19米,平巷1+2=3米),标高+1100.10~+1112.23
同邻近采区及地面关系
该工作面为穿岩掘进,地面为表土不厚的顺坡向堆积物,工作面距地表300m.
岩层情况
该巷道为岩石巷道,岩性为泥质砂岩、粉砂岩。
构造情况
本段无较大的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情况
受褶皱和裂隙的影响,巷道顶板可能有少量淋水。
瓦斯及煤层情况
瓦斯含量较小。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M9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M9煤层煤尘为无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黔西县泰来鸿运煤矿M9煤层的自燃倾向性鉴定,M9煤层自燃倾向等级均为Ⅲ类(不易自燃)。
三、施工方案、作业方式、施工工艺
(一)施工方案
1、若围岩稳定时
从下至上掘进(风钻打眼、爆破落岩)。
开口1M+贯通处2M=3米采用钢梯支护,斜巷部分采用锚喷支护(锚深1.5米,砼喷厚50MM)。
工作面煤岩运输采用铁皮溜皮自溜。
2、若围岩不稳定时
从下至上掘进(风钻打眼、爆破落岩)。
全部用工字钢支架支护+喷射砼(工字钢支架间距500MM,喷厚100MM)。
工作面煤岩自溜。
(二)作业方式
采取顺序作业法:
(1)打眼、爆破落岩、出碴+锚杆+挂网(或者工字钢支架)
(2)砼喷射。
(三)施工工序(详见附后作业循环图表)
掘进:
打眼→装药→爆破(采用二次打眼、二次装药,二次爆破)→通风→出碴、临时支护→锚杆+网片(每一步都需安全检查及处理)。
喷砼:
准备材料→冲洗岩面→喷基础→喷墙→喷拱(每一步都需安全检查及处理)。
采用分次成巷法(斜巷工程掘进时,在+1108米水平从下至上施工,采用锚杆+网片支护)。
从下至上:
打眼爆破落岩、锚杆、挂网、砼喷射。
从上至下:
台阶、水沟。
以上各工序中,每一步都需安全检查及处理。
采用“三、八”制,每班一个循环(进尺1米)。
四、施工说明
(一)掘进作业施工说明
1、施工前的准备:
(1)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
(2)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
(3)FBDNO-5.6/2×11KW(230m3/min-300m3/min)对旋式局部通风机两台,安装于主斜井+1108井底车场,距离+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10米外,风机距离巷道底板不小于30M,风机要实现“三专两闭锁”(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
(4)将“三条生命线”(风管、水管、电话线)安设到位,并保证能正常地使用;在主斜井+1108米平水平车场设置避难硐室,并安设向外开的门,将“三线”安设到位,安装不少于15个自救袋。
(5)进行探放水工作(中孔必须与1902采面回风巷外段贯通)。
(6)启封+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密封墙,排放+1108米水平运输石门的瓦斯后,在临时通风上山开口点以内5米处的+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内打上密闭。
(7)在贯通点(1902采面回风巷外段)相邻通口处打上栅栏:
第1栅栏:
1902采面回风巷外段与回风斜井连接处。
第2栅栏:
1902采面回风巷斜巷与1902采面辅助联络巷连接处。
以上2个栅栏要挂上警示牌,严禁人员通行。
2、打眼:
采用风钻湿式打眼。
首先要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时要立即处理。
然后再检查风钻(包括风管、水管)是否完好,钻头安装是否合理,待检查各种设施完好后,方可进行打眼,否则就要进行处理。
利用风钻打眼时,在开始打眼时,对钻杆的推力不宜过大,以防断钎伤人。
3、采用三级煤矿许用安全炸药、毫秒电雷管。
4、装配引药:
要在顶板完好、避开电气设备的安全地点装配引药,利用专门的绝缘工具扎眼,不能直接用雷管或用其它工具代替扎眼,不能将雷管斜插于药卷上;装好后,脚线要轻轻缠在药卷上。
5、装药联线:
在装药前必须检查工作面的瓦斯浓度,如果瓦斯浓度超过0.8%时,要首先进行处理,等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方可装药;药卷要轻轻地用竹杆推入眼孔,不得用力冲撞,脚线必须悬空,不得于金属物接触。
6、放炮:
放炮地点:
人行斜井内躲避硐室。
设岗地点:
第1岗:
管子道与主斜井连接处。
第2岗:
井底车场与水泵房通道处。
第3岗:
1902采面回风巷斜巷与1902采面辅助联络斜巷连接处。
第4岗:
回风斜井与变电所连接处。
第5岗:
回风斜井与1902采面回风巷外段连接处以上50米的回风斜井内。
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0.8%时,不能放炮;放炮员要在安全地点(有掩护的弯道或躲避硐室内)给电放炮,放炮母线长340米,放炮员要在距放炮地点30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给电放炮,放炮时要在一切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入口处设岗;并按照“三人联锁”放炮制度进行放炮。
放炮后,放炮母线要扭结在一起。
放炮器钥匙有放炮员随携带,不得转交他人。
采用二次打眼、二次装药、二次爆破(第一次:
掏槽眼和辅助眼,第二次:
周边眼和底眼),分次爆破有利于安全施工,而且巷道成形也好。
7、瞎炮的处理:
线路问题造成的:
利用瞬发电雷管时要等5分钟,利用延期电雷管时要等15分钟方可进行检查。
其它原因造成的:
距瞎炮30CM平行打眼,重新装药起爆。
瞎炮要当班处理,处理不完的,必须要与下班共同处理
(二)锚喷作业施工说明
采用掘、喷顺序作业法,视围岩稳定情况,一次喷射距离为2-4米。
1、锚杆+挂网作业:
(1)锚杆的布置在断面图上时放射形,展成平面图为矩形。
(2)锚杆方向:
在整体岩尘中,锚杆应垂直巷道轮廓线,在层状岩石中锚杆应垂直岩层层面。
(3)锚眼深度:
锚杆1.5m;间排距均为≤650mm(岩层不较不稳定时,要加密锚杆,间距可适当缩小)。
(4)锚杆眼打好后必须用高压风吹洗眼内的岩粉、碎块、积水。
(5)每一个锚杆眼内的锚固剂不得少于3条(锚固剂长320mm);螺丝要拧紧,托板要紧贴岩面。
2、锚杆钻眼作业:
(1)钻眼前必须先敲帮问顶,敲掉活石,打好顶柱。
(2)看线量边,检查有无欠挖部位。
钻眼前,必须看好中腰线,根据巷道的设计断面,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欠挖部位有欠挖部位时,要先处理好后再钻眼。
(3)标定锚索(杆)眼的位置。
根据巷道的中线和腰线与设计的锚索排间距,在岩面上标定出锚索的位置,并认真找平锚索眼深度周围的接触面。
(4)在钎子上标定出锚索眼深度的位置,为保证锚索眼深度和锚索长度相吻合,防止出现锚索眼过深或过浅,打眼前,必须根据设计的锚固深度,在钎子上标定出眼深的位置。
(5)锚杆眼的检查:
凡是锚杆眼间、排距大于设计要求的要重新打眼。
锚杆眼深度大于设计要求的药用时,要用碎石和炮泥垫至设计深度,深度小于设计要求的要重新打眼至设计深度。
锚杆眼应与层面或主要裂隙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层面和裂隙不明显时,应与巷道周边垂直,或不小于70度。
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锚杆。
6、打锚眼时,必须是在单体点柱的保护下进行。
3、出碴
(1)临时通风上山掘进时,采用铁皮溜皮进行自溜,溜皮道与人行道用挡板隔开。
(2)溜皮及挡板设在上行方向的左侧。
在巷道的中左部每1米打上单体支柱,用厚度大于50mm的木板做挡板,挡板与点柱(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用钳丝连接固定。
(3)挡板的高度不低于1.0米。
(4)在开切眼的开口处以上3米地段应进行全封闭(可控制的溜煤口),只留有出煤岩的槽口,槽口用木板进行临时的挡矸板,当装车时,移动木板,装完后,应及时插回原位。
沿巷道倾斜方向,每30米设可控制的溜煤口。
工作面的矸石要在可控制的溜煤口逐段进行下溜,严禁从工作面直接溜至最下的一个可控制溜口(或者矿车)。
(5)工作面进行溜煤岩时,禁止人员行走。
工作面应安装电话,以便上下联系,做到“行人不溜煤(矸),溜煤(矸)不行人”。
(6)人行侧的右侧应设简易的木梯,并在上行的右帮拴上牢固的绳索,以便于上、下行人的安全。
4、临时支护
1、临时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
2、严禁空顶作业。
5、备用材料
工字钢支架20架、单体液压支柱10根、接顶坑木20根、接顶木垛及背板3矿车,放置在1108米水平南运输石门内,距离临时通风上山开口处不大于20米的地段。
6、喷射砼(砂浆)作业:
喷射厚度50mm,水泥:
混合砂=1:
4,水灰比为0.45,利用ZHP-2型转子式喷射机。
(1)喷射砂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A、检查喷射地点的安全情况和巷道规格。
B、检查设备与管路的完好情况,进行试喷。
C:
使用压力水冲洗岩帮,洗一段喷一段。
D:
喷前应沿巷道轴线方向用铅丝拉好控制线,掌握好巷道的轮廓线。
E:
喷前应调整好压风管路,保证工作地点有足够的风量。
F:
必须采用潮料,现场施工人员应配戴防尘口罩。
(2)喷射作业
A:
喷射机开、关机的操作顺序:
开机:
开水→开风→送电→加料。
关机:
停料→停电→停风→停水。
B:
喷射时,喷射应缓慢地、均匀地呈螺旋形移动,使料束喷至岩面时成直径200mm的圆圈。
C:
喷射顺序应先墙后拱,自上而下进行。
D:
喷射时就合理划分区段,一般应将6M作为一个基本段,基本段再分为2M长的三小段。
E:
喷侧墙时,每喷完1.5M的高度,便依次向相邻的小段推移基本区段划分及墙拱的喷射顺序。
(3)喷射砂浆施工的技术参数
A:
工作风压:
一般输送距离30-50M时,供风压力0.12-0.18MPa。
B:
水压:
应比风压高0.1MPa。
C:
水灰比:
0.4-0.5。
D:
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
实践证明,输送距离为30-50M时,供水压力为0.12-0.18MPa,其较佳距离为:
帮300-500mm,顶450-600mm。
C:
喷嘴方向与受喷面的夹角。
喷射时,该角度尽量保持垂直,喷射下部时一般可下俯10°-15°,喷顶仰角为80°-85°。
D:
一次喷射厚度。
其较佳值为:
喷墙80-100mm,喷拱为30-50mm。
E:
喷射层间的间歇时间,掺有2.5%-4%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08 水平 运输 石门 临时 通风 上山 安全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