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553989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4.49KB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太原市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尊卑观念根深蒂固
25.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旁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
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
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
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
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
26.《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
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获取重利遭到严惩
C.注重规范商业行为
D.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27.明初,每岁各地官粮在运送京城途中会发生一定“损耗”(因人为、霉变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
朱元璋认为“先印而后书”实乃欺君罔上,罪及数万人,史称“空印案”。
这一事件凸显出
A.地方吏治腐败严重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财经制度严重僵化
D.君权至上不容挑战
28.下表为晚清时期全国地方督抚旗汉比例变化表,据此可知
A.汉人社会地位普遍高于旗人
B.政治形势影响清廷用人政策
C.清廷改革派力量逐渐占上风
D.满汉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29.据统计,全国职业教育学校在民国十年有719所,民国十一年822所,民国十二年1194所,民国十三年1548所,民国十四年1666所,民国十五年1695所。
职业教育在当时
A.提高了全体国民文化素养
B.顺应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求
C.体现了政府引领教育革新
D.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30.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
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
该机构的设立
A.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
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
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31.1958年2月,为“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粮食放卫星”,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
麻雀因“偷盗国家粮食”而在“灭四害”运动中被确定为“四害”之一加以捕杀。
当时这一举措
A.保障了全国各地粮食丰产
B.是运动式经济建设的写照
C.改善了人民公社生活环境
D.是伪科学大行其道的表现
32.公元前5世纪前,雅典人将雕刻匠、造船工、战车驭手等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泛称为“智者”。
后来,“智者”专指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的教师。
这一变化是雅典
A.教育完善的反映
B.经济发展的结果
C.政治体制的产物
D.文化繁荣的原因
33.下图是50英镑纸币(2011版),英国人把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同时印在纸币背面。
博尔顿不仅为瓦特改良蒸汽机提供了经济保障,而且将蒸汽机推向市场,使其获得广泛应用。
这表明英国人认为
A.技术创新和推广同样重要
B.发明创造受益于专利制度
C.工业革命是近代历史起点
D.“经营者革命”推动企业发展
34.上映于1939年的前苏联著名影片《列宁在1918》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这一台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反法西斯战争艰苦卓绝
B.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C.新生苏俄政权面临困境
D.农业集体化运动逐见成效
35.1973年10月,中东战争爆发导致国际原油供应锐减,美国原油进口价格从每吨4美元上涨至12美元。
这一状况
A.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具体表现
B.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
C.是经济危机发生的社会根源
D.促使世界能源结构发生剧变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共37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
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卷不解。
他们进而认为:
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
中国人明确认为:
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
……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
——摘编自《林语堂:
中国的人文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
(1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或一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第二部分(选考题共15分)
4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代之前的科举,有所谓的“行卷”之说,即应试举子将自认为自创的最优秀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之前投呈给当时的名公世卿及文坛上有名望地位的人,求得他们的赏识,冀图通过这种考前的人际交往和运作,影响知举官的阅卷取舍。
一旦被录取,双方就有了座主、门生的师生关系……宋太祖在建隆三年(962年)九月即下诏:
“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
”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及第进士皆“天子门生”。
后来宋廷又对科举实行“封弥、誊录”诸法,加上朝廷重典的宸慑,知举官徇私舞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遏止。
——摘编自同礼《宋代对科举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科举制改革的作用。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1924年6月,币原喜重郎出任日本外相,以华盛顿会议所确立的远东新秩序为国际基础,大力调整对华政策。
币原多次表示“日本对于中国之内乱仅眼于完全不干预主义”,“期望增加两国共存共荣之关系,及经济上之提携”,并主张将外交重点放在国家关系之经济领域,“振兴对外贸易与本国人在海外投资企业”。
这种极具个人色彩、迥异于军国分子的表面性外交妥协,被国标称之为“币原外交”。
——摘编自《日本外交史》
材料二第八条万一动乱波及满蒙,治安陷于紊乱,致使我国在该地区之特殊地位与权益遭受便害之虞时,不问其来自何方,均坚决加以保护,必须不失机宜的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该地区为内外人等安居繁昌之地。
——1927年田中内阁《对华政策纲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币原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历史成因。
(2)指出材料二中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
4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埃德温·查德威克(1800—1890),英国公共卫生之父。
起初在律师事务所学习并兼职做记者。
1832年,加入英国皇家济贫法委员会,撰写的济贫法的调查报告直接促成1834年新济贫法的诞生。
在济贫法委员会工作期间,建议进行死亡原因登记,后被采纳并于1838年成为法律。
据此,人们清楚了不同疾病暴发的季节、区域分布情况。
1842年9月发表了著名的《关于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的调查报告》,用大量事实说明疾病是由肮脏、捆挤、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垃圾堆积等因素造成的,并提出通过管道供应清洁水用于生活、修建下水道排除污水和厕所排泄物等改革措施。
这一卫生报告直接驱使1848年英国政府领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并依法成立了中央卫生部,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卫生标准,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卫生改革的管理。
在查德威克之前,英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公共卫生机制,而现在国家的公共卫生组织在日常生活中约定俗成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摘编自冯娅《英国公共卫生之父——查德威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埃德温•查德威克成为英国公共卫生之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埃德温•查德威克的贡献。
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历史答案
第一部分(必考题共85分)
一、选择题:
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孝敬父母即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融为一体,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突出君主权威的信息,A不正确;材料把孝顺父母和效忠国家相联系,没有特别提及孝顺父母高于忠君或效忠国家,B说法不正确;D说法与材料无关。
点睛: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
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25.【答案】D
【解析】材料一反映了为实现先帝的意愿。
秦二世继续修筑阿房宫,材料二三四均未提及,因此说法相对片面。
A不正确;四则材料从不同的方面对阿房宫进行了记载,并非都不可信,B错误;杜牧写有《阿房宫赋》,但并不能说明曾经游览过此地,C不正确;以上四则材料均体现了阿房宫没有完工或建成的基本史实,D符合题意。
26.【答案】C
【解析】据材料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商人的处罚和对买油条者油中参假被雷击以及商人背信弃义家遭火灾等信息可以得出,唐宋两代反对商人出售假冒伪劣产品,背信弃义等,说明当时政府比较重视规范商业行为,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抑制商业等,A不正确;B说法不准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获得“脏利”多的人的惩罚;D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商人的态度,而不是商人自身观念的体现,D不正确。
点睛:
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政策为重农抑商,历代都强调加强对商业的控制,其控制措施一方面抑制了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一些措施也有利于规范商业行为,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加以重视。
27.【答案】D
【解析】材料“空印案”的缘由在于君主不顾实情,认为官员的做法“欺君罔上”,由此可以得出君权之上不容挑战的结论,D正确;材料所述“损耗”是自然损耗与官员贪污腐败无关,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危及中央的信息,B不正确;“故地方官员往往持盖有印章的空白账本抵京后再据实数填写账目”说明当时的财经制度有一定的灵活性,C错误。
28.【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旗人和汉人充任地方督抚的比例,没有体现汉人地位高于旗人,A不正确;表中信息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人督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有所下降,武昌起义后汉人督抚比重又有所上升,由此可以得出,动乱时期清政府更重视对汉人的任用,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督抚是否属于改革派的信息,C不正确;D说法本身不正确。
点睛:
清军入关,汉族官员和地主的地位较为低下,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八旗军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此清政府被迫起用汉族官员,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均是在该时期崛起的汉族官员,使得汉族官员的地位有所上升。
29.【答案】B
【解析】材料所述为1921——1936年的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情况,职业教育旨在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可知,该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B符合题意;A“全体国民”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列举了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的变化,没有涉及是否政府主导修建,C说法不准确;单就职业教育这一项的发展不能得出国民教育体系的完整的信息,D不正确。
30.【答案】A
【解析】材料所述设立国际宣传处或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以宣传中国的抗战和日军的暴行,有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和支持,A符合题意;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B不正确;材料所述与国民政府国际地位的提高无关,C不正确;国际宣传处的设置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31.【答案】B
【解析】由材料“1958年2月,为‘加强田间管理’、保障‘粮食放卫星’”可知,所谓的除四害运动是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B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经济建设中的失误,A不正确;材料做法旨在确保粮食指标,而不是着眼于改善公社环境,C不正确;D“大行其道”说法过于夸张,D不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应注意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的基本史实,将材料所述放入该情景中作答即可。
32.【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对公民的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出现了材料所述的对青年进行修辞、论辩和演说等知识技能训练并以此获取报酬的教师,即智者,旨在训练和提高公民的参政素质等,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完善”说法不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智者的出现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B不正确;智者旨在培养的是公民的参政素质,不能作为希腊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D不正确。
33.【答案】A
【解析】图片将蒸汽机的改良者瓦特和蒸汽机的推广者博尔顿,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其认为技术创新和推广同等重要,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专利制度问题,B不正确;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C不正确;经营者革命是指资本家退居二线,让有能力的人管理企业,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与材料无关,D不正确。
34.【答案】C
【解析】据材料时间信息“1918年”可知,当时处于内战时期,内忧外患,物资匮乏,新生的苏俄政权面临着重重困难,C正确;A与“1918年”的时间信息不符;1918年处于内战时期,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尚未展开,BD不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充分把握材料信息,“1918”和台词信息可知当时处于内战时期,物资匮乏,在答题时要求学生运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知识加以排除无关项。
对学生的知识储备的要求较高。
35.【答案】B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中东战争导致原油供应的减少,直接引发了美国油价的上涨,说明当时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加强,B符合题意;A与材料所述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危机的相关信息,C错误;D说法与史实不符,中东战争的爆发,导致石油价格上涨,但材料没有提及新能源的使用,因此不能得出能源结构的巨变。
二、非选择题:
共2小题,共37分。
41.【答案】
(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力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
(2)不同之处:
中国:
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
西方:
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
成因:
中国:
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
西方:
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6
分,任答3点即可。
)
【解析】
(1)据材料“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
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2)第一问据材料“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可以得出中国的人文精神的含义,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结合材料“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并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第二问原因结合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加以回答即可。
42.【答案】示例:
论题:
晚清专利制度侧重于商业垄断权。
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西方专利制度的引入,官督商办的企业率先申请专利。
但由于受传统经济政策的影响以保护企业垄断经营权为主。
这一做法,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初期,对于集中资本、防止国内过度竞争与外商排挤、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国早期的近代化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但变相的专卖与垄断经营,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又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晚清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若从其他角度答亦可。
如获得专利的行业涉及纺织、火柴、矿业、机器工业、航运等重要领域;专利申请涉及地域广;专利审批地方色彩或人治色彩强烈等。
)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材料的主题,并加以论述,由材料“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无论华洋商民,不准在十五年内,另有他人仿造,以免参夺”、“距矿百里内不得再用机器开采煤斤,十里内不许民用土法取煤”等可以得出,中国的专利制度侧重于商业垄断,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加以说明,要求学生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第二部分(选考题共15分)
45.【答案】
(1)严格限制考官和士子的私人关系;强化皇权对选官的控制;实行封弥、誊录,规范考试程序。
(6分)
(2)打击了地方世家大族势力,加强了君主权力;徇私舞弊现象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增强了官吏选拔的公平性,有利于北宋政治的稳定;有利于吸纳社会精英,形成高素质的官僚队伍;有利于文人政治的形成;封弥等方法沿用至今,对后世仍有借鉴。
(9分,每点2分,答5点给满分)
【解析】
(1)紧扣材料信息“及第举人不得呼知举官为恩门、师门及自称门生。
”、“开宝六年(973年)更开创科举的殿试制度,把科举名次的最后决定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
糊名)、‘誊录’”等,归纳、概括,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
严格考试程序、突出皇权、强化对考生和考官双方的防范等。
所组织的答案符合材料的描述即可。
(2)正确解答本题,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认知,把握到材料总体立意。
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作答: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官僚队伍素质、促进了官僚体制完善以及对后世教育考试的影响等,所组织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6.【答案】
(1)特点:
以华盛顿会议为基础(承认远东新秩序);以和平为主要手段;重视经济外交;极具个人色彩。
(5分,每点2分,任答3点给满分)
成因:
一战后,华盛顿体系遏制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中国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日本在华经济受损。
(4分,任答2点即可)
(2)变化:
由不干涉到积极干预。
(2分)
影响:
加剧中日关系紧张;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分)
【解析】
(1)第一问特点,据材料“以华盛顿会议所确立的远东新秩序为国际基础”、“期望增加两国共存共荣之关系”、“主张将外交重点放在国家关系之经济领域”、“这种极具个人色彩、迥异于军国分子的表面性外交妥协”加以归纳概括即可。
第二问结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从华盛顿体系的影响,日本在华情况和中国人的反日情绪等方面作答。
(2)第一问变化由材料“均坚决加以保护,必须不失机宜的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该地区为内外人等安居繁昌之地”可以得出其主张积极干预中国事务。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日关系和日本侵华等角度加以回答。
47.【答案】
(1)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公共卫生问题严重(疾病流行);英国地方自治传统和政府自由放任政策不利于有效解决公共卫生问题:
英国民主体制的保障。
(8分)
(2)查德威克提出系统的公共卫生思想,推动了英国公共卫生立法和改革,对英国疾病防治产生了积极影响;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推动了城市文明的发展;其主张和实践也为世界其他国家解决相应问题提供了借鉴。
(7分,每点2分,任答4点给满分)
【解析】
(1)据材料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据材料“用大量事实说明疾病是由肮脏、捆挤、供水不足、排水不畅、垃圾堆积等因素造成的”可以得出公共卫生问题严重;1848年英国政府领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的颁布得益于英国民主政治。
(2)据材料可以得出其公共卫生的思想推动了英国关于公共卫生的立法和改革,政府政策的产生有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改善。
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其国际影响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太原市 届高三 下学 期一模 历史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