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docx
- 文档编号:24550225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942.90KB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docx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验五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实验五玻璃工艺实验
实验学时:
4实验类型:
综合、设计型
前修课程名称:
材料工程基础
适用专业:
材料类本科生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前言
玻璃工艺实验课在玻璃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玻璃工艺实验”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必修课——《玻璃工艺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必要环节。
玻璃工艺实验课主要包括玻璃成份设计、原料选择、配料计算、玻璃熔制、玻璃成型、玻璃退火、玻璃冷热加工、玻璃材料表面装饰以及玻璃材料的性能检测等实验。
2实验目的
玻璃工艺实验旨在模拟玻璃工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关工艺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室内学会有关玻璃材料的组成设计、原料选择、配方计算、玻璃制备、玻璃加工以及性能测试等全过程的实验研究方法。
学生通过玻璃工艺实验锻炼,使学生的实验技能得到基本训练和提高,让其掌握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过程、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在进行玻璃工艺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所学理论知识也得到进一步升华,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毕业论文环节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实验要求
①在实验前两周内,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下达本次实验课的综合实验任务书,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要求在实验前一周提交玻璃工艺实验方案报告。
②根据玻璃工艺实验所安排的时间,应按时进入实验室进行玻璃工艺实验。
③实验操作前应认真检查实验设备、器具等是否完好,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进行解决或补充。
实验严格按规程操作,做好实验记录,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严谨、细致、耐心,切勿潦草从事。
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完毕后,应清理所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并整理好现场,经指导老师许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④遵守实验室制度,注意安全,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水电和原材料,保持实验室内安静、整洁。
4实验方案报告要求
在实验前两周内,由实验指导老师讲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并下达本次实验课的综合实验任务书。
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的要求,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及个人爱好和兴趣,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然后选定或设计本次实验内容。
当试验内容确定后,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及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要求查阅文献资料数量3~10篇),认真阅读和理解,写出本次实验的设计方案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化学组成设计、配方计算和理论计算、实验过程、性能测定项目、所需实验仪器设备及化学药品和矿物原料等。
要求在上交实验方案时一并附上参考文献正文,并注明资料来源。
综合实验方案报告字数要求应在3000字左右。
设计方案报告封面参考如下格式:
玻璃工艺综合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XX玻璃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年月日
5实验过程要求
当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后,实验指导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查,以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原则,从每位学生的方案中选取部分可行性方案,并组织学生对方案再次进行分析讨论,使方案尽可能达到合理、完善、可行。
对未选取的实验方案,作为学习资料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同时老师再给以点评,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实验方案确定后,按照3~6个学生为一个实验小组。
由实验小组讨论落实详细的实施方案,然后进行实施。
在实验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从组成设计到试样制备及性能测试全过程,均以学生为主体,实验指导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问题,采取启发式、对比式、提问式、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然后给以讲解。
实验完成后,每位学生应提交一份实验报告。
6实验成绩评定
综合实验课成绩评定按实验方案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和实验态度综合评定。
其中实验方案设计报告占20%、实验报告占3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态度占10%。
实验态度成绩由各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时的态度、遵守纪律等确定,实验方案设计报告、实验报告应及时完成交指导老师,缺报告和不参加实验者总分以“0”分计。
二玻璃的制备及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学时:
2实验类型:
综合型
前修课程名称:
材料工程基础
适用专业:
材料类本科生
1实验任务及目的
根据所学专业知识、个人爱好和兴趣,查阅相关资料,选择一种玻璃材料,进行玻璃材料制备工艺及性能测定综合实验。
通过模拟玻璃的生产工艺过程和相关工艺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从玻璃组成设计、原料选择、、配方计算和玻璃配合料制备、玻璃熔制、玻璃成型、玻璃退火、玻璃加工到相关检验和理化性能检测等全过程得到训练。
2玻璃组成设计
要制备某种玻璃的新材料或对原有玻璃性能(工艺性能、制品性能)进行改进和提高,首先进行的工作就是要设计玻璃的化学组成。
玻璃的化学组成是计算玻璃配合料的主要依据。
玻璃的化学组成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所制备的玻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好坏。
改变玻璃的组成即可以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使玻璃的性质发生变化。
在玻璃的实际生产中,主管工艺的技术人员就是在通过改变玻璃组成来调整玻璃的性能,以达到控制生产、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因此无论是设计新品种玻璃,还是对原有玻璃组成进行改进,首先都必须从设计玻璃组成开始。
3玻璃组成设计的原则
①玻璃的组成决定玻璃的结构,而玻璃的结构又决定玻璃的性能。
因此在设计玻璃组成时,要根据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使所设计的玻璃组成满足和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②玻璃组成的设计一定要在玻璃理论指导下进行。
使玻璃设计的组成能够形成玻璃,在设计时依据玻璃形成图和相图作为设计依据,使所设计的玻璃组成析晶倾向要小,析晶温度范围要窄,析晶上限温度要低于液相线温度,但在设计微晶玻璃组成时除外。
③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玻璃组成,一定要根据实验室的熔制条件、成型手段等进行。
通常可设计玻璃熔化温度在1400~1600℃左右,成型方法可选择浇铸成型、拉制成型和压制成型方法。
④设计玻璃组成时,要参考实验室现有的常用原料,尽可能减少或不用特殊原料和价格昂贵原料,使所设计的玻璃组成原料易于获得。
3.1玻璃组成的设计步骤
(1)选择设计题目
根据玻璃材料制备内容要求,由指导老师提出备选设计题目或由学生依兴趣自选题目。
(2)列出设计玻璃的性能要求
列出所设计玻璃的主要性能要求,作为设计组成的指标。
针对设计玻璃材料的用途不同,分别有重点地列出其热膨胀系数、软化点、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机械强度、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要求指标。
有时还要将工艺性能的要求一并列出,如熔制温度、成型操作性能和退火温度等作为考虑因素。
必要时还应进一步确定升温和降温温度制度曲线。
(3)拟定玻璃的化学组成
按照前述设计原则,根据所要设计玻璃的性能要求,参考现有玻璃组成和相关文献资料,选择采用适当的玻璃系统,结合设计玻璃材料用途及生产工艺条件,拟定出设计玻璃的最初组成。
玻璃组成用质量分数(wt%)表示。
通常为表示方便,参考的现有玻璃组成和拟定的设计组成用表格列出,如表1所示。
表1某玻璃设计组成wt%
成份
SiO2
Al2O3
B2O3
Na2O
K2O
CaO
MgO
Fe2O3
合计
参考组成
67.5
3.5
20.3
3.8
4.9
-
-
-
100.0
设计组成
66.5
3.0
23.0
3.7
3.8
-
-
-
100.0
对于新品种玻璃则参考有关相图和玻璃形成图选择组成点,拟出玻璃的最初组成,然后再进一步设计出玻璃的试验组成。
(4)计算玻璃性能
当设计玻璃组成确定之后,然后按有关玻璃性质计算公式,对所设计玻璃的主要性质进行计算,如果不合要求,则应当进行组成氧化物的适当增删及其引入量大小的调整,然后再反复进行计算、调整,直至初步合乎要求时,即作为设计玻璃的试验组成。
试验组成确定后,应当列出试验玻璃预熔化温度、保温温度、加料温度、退火温度、熔化时间等参数,设计制定熔化工艺制度、退火工艺制度(见图1)。
有时还应考虑选择使用何种熔化用的坩埚等因素。
图1玻璃熔化制度、退火制度
3.2玻璃配方的计算
玻璃配方的计算也称为配合料的计算。
配方的计算是以所设计玻璃的质量分数组成为依据,以所选择使用原料的化学成分为基础进行配方计算。
3.2.1原料的选择
当玻璃试验组成确定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试验组成选择所用原料。
采用什么原料来引入玻璃中的氧化物,这一点对于玻璃材料的制备和今后的应用是很重要的。
原料的选择应根据已确定的玻璃组成、玻璃的性质以及工艺性能的要求、原料的来源、价格与供应的可靠性等全面地加以考虑。
原料选择得是否恰当,对原料的加工工艺、玻璃的熔制过程、玻璃的质量、成本等均有影响。
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按照以下几个原则进行。
①原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而且成分应稳定。
②原料易于加工处理或应有一定尺寸的粒度大小和粒度比例。
通常在实验室条件下,石英砂原料粒度为40~80目;对于难熔化原料粒度应小于100目。
③原料的成本在保证玻璃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低成本原料,而且要能够保障供应。
一般玻璃尽可能选用矿物原料,少用化工原料。
④所选用的原料应尽可能少用过轻和对人体健康有害原料,应着重考虑环境影响,其指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⑤所选择原料在保证有利于玻璃熔化前提下,应尽可能少选用对耐火材料和坩埚侵蚀性大的原料。
⑥在选择原料过程中,应说明哪些原料是作为澄清剂、氧化剂、还原剂、脱色剂、着色剂、发泡剂、成核剂来引入的。
3.2.2原料的化学组成
原料选择确定后,应对原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或查阅有关数据,掌握所选择原料的化学组成。
根据所设计玻璃用途和原料化学组成,确定使用原料的质量等级标准。
例如要求制备高白料玻璃,在选择石英砂时就应对Fe2O3,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影响玻璃的透光性。
原料选择和化学组成确定之后,最好用表格形式表达出名称、产地、价格、化学组成等以方便配方的计算。
实验室现有原料的化学成份及质量含量(wt%)如下:
矿物原料:
酸洗石英SiO299.68CaO0.29Fe2O30.015
普通石英SiO299.24CaO0.62Fe2O30.035
正定长石SiO266.39Al2O317.72Na2O2.73K2O11.88CaO0.47Fe2O30.19BaO0.37
唐山长石SiO269.30Al2O317.57Na2O3.67K2O8.54CaO0.39Fe2O30.23
郓城萤石CaF260.00SiO232.63Al2O33.97K2O0.63MgO0.48Fe2O31.06
方解石CaO54.6Fe2O30.18
煤粉C≥74
化工原料和化学试剂:
物质含量≥98物质如下,可参见制品及试机实际含量:
碳酸钡、纯碱、碳酸钙、氧化锌、氟硅酸钠、二氧化锰、碳酸镁、芒硝、、氯化钠、硫化镉、硫磺、硒粉、三氧化二铬、重铬酸钾、氢氧化铝、氧化铝、硼酸、硼砂、碳酸钾、铅丹、三氧化二锑
氧化钴(CoO≥70wt%)
3.2.3配方的计算
根据玻璃试验组成和所选原料的化学组成进行玻璃配方计算。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玻璃,通常是先计算熔制100g玻璃所需的各种原料的干基用量。
然后再按需要制备玻璃量的多少计算出于基配合料配料单。
在计算配方时,通常有预算法和联立方程式法。
但比较实用的是采用联立方程式法和比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即在联立方程式时,先以适当的未知数表示各种原料的用量,再按照各种原料所引人玻璃中的氧化物与玻璃组成中氧化物的含量关系,列出方程式,求解未知数。
在计算配方过程中,还应考虑原料的挥发损失、加料时的飞扬损失、进入玻璃中的耐火材料成分以及满足工艺要求所需添加的澄清剂、氧化剂、还原剂等辅助原料等因素。
在完成配方计算后,还应计算配合料的气体率和玻璃产率。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玻璃材料,
根据所用坩埚大小一般每次熔制50~200g玻璃,将所计算的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
3.3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根据所计算的玻璃配方,将所用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混合即为玻璃配合料。
玻璃配合料配制的质量好坏,对玻璃熔制和玻璃材料质量有着很大影响。
因此在配合料的制备工艺过程中,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准确无误。
3.3.1配料程序
①当配方确定之后,按照配料单将所需用的各种原料按称量的先后顺序排列放置,此时还应认真核对各原料的名称、外观、粒度等,做到准确无误。
②校准称量用天平,要求天平精确到0.1g,同时准备好称量、配料时所用的器具,如研钵、筛子、盆、塑料布等。
③按照配料的先后次序,分别精确称取各原料。
称量时称一种原料就随时在配料单上做一个记号,以防重称和漏称。
对于块状原料或颗粒度大的原料应事先研磨过筛后再称量。
在实验室配料时对于粉状原料最好采取先称量后再研磨过筛预混合。
当各种原料称量完后,应称量一次总的质量,若总的质量无误则说明称量准确。
称量过程中做到一人称量,一人取料,一人监督(确保配料的准确性)。
④将称量好后的各原料进行混合。
混合的方法是先预混后,再过40~60目筛2~3次。
然后将配合料倒在一块塑料布上,对角线方向来回拉动塑料布,使配合料进一步达到均匀。
在实验室一般都采用人工配料混合,也有采用V型混料机混合。
把配合均匀的配合料最后装入料盆备用。
3.3.2配合料质量要求
①配好的配合料要求具有正确性和稳定性,
②配合料要求具有一定水分,一般要求水分在3%~5%范围内。
③配合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均匀度,必须混合均匀。
通常要求配合料均匀度大于或等于95%为合格。
3.3.3配合料质量检验
根据配合料的质量要求,一般常规的检验项目有:
配合料含水率的测定和配合料均匀度的测定。
(1)配合料含水率的测定
从混合好的配合料中抽取约5g样品,把样品放到水分快速分析天平上称量m1(精确到0.001g)。
打开天平内的红外线光源,使样品水分快速蒸发,观察天平读数,当读数变化小于0.0002g/min时,记录样品质量m2。
按下式计算含水率:
W=(m1-m2)/m1×100%
式中W——配合料含水率;
m1,m2——试样干燥前、后的质量,g
在无水分快速分析天平时,也可利用天平和电热烘热干燥箱来进行配合料水分测定。
(2)配合料均匀度的测定
3.4玻璃的熔制
3.4.1玻璃的熔制过程
玻璃的熔制过程是将配合料绎过高温加热,配合料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现象和反应,最后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玻璃。
这一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把玻璃的熔制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硅酸盐形成、玻璃形成、澄清、均化和冷却。
1)硅酸盐形成阶段是指配合料各组分在加热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主要的固相反应结束时,大部分气态产物从配合料中逸出,这时原来的配合料则变成由硅酸盐和二氧化硅组成的不透明烧结物。
制备普通的硅酸盐玻璃时,硅酸盐形温度在800~900℃基本结束。
2)玻璃的形成阶段,是指烧结物继续加热时即开始熔融,易熔的低共熔混合物首先开始熔化,在熔化的同时发生硅酸盐和剩余二氧化硅的互溶,到这一阶段结束时,烧结物变成了透明体,此时不应有未起反应的配合料颗粒存在,但玻璃液中还有大量气泡,而玻璃本身在化学组成和性质上也不均匀,存在有很多条纹。
在熔制普通玻璃时,玻璃的形成温度在1200~1250℃完成。
3)玻璃的澄清阶段是指对玻璃继续加热,其黏度降低,并从中放出气态混杂物,即进行去除可见气泡的过程。
熔制普通玻璃时,澄清在1400~1500℃结束,这时玻璃液黏度η=10Pa·S。
4)玻璃的均化阶段是指玻璃液长时间处于高温下,其化学组成逐渐趋向均一,即由于扩散的作用,使玻璃中条纹、结石消除到允许限度变成均一体。
熔制普通玻璃时,均化温度可在低于澄清的温度下完成。
5)玻璃的冷却阶段是指经澄清均化后将玻璃液的温度降低200~300'C,以便使玻璃具有成型所必需的黏度。
玻璃熔制的各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同时它们又是彼此互相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熔制玻璃,五个阶段是通过控制炉温和熔制时间来达到的,其中主要是控制加料、澄清的温度和时间。
为了使玻璃粉料快速、全部、而又不发生“溢料”现象地加入坩埚中,每次加料的温度和时间以玻璃成为半熔状态时的温度为准。
澄清阶段的温度最高,时间最长、可根据玻璃组成计算或参考组成相近的玻璃来确定澄清温度。
在实验室电炉熔化玻璃的熔制温度曲线如图2所示。
图2实验室玻璃的熔制温度曲线
除特殊需要外,一般炉内压力应保持常压或微正压。
若熔化的玻璃对炉内气氛有要求时,可通过往炉内通人氧气和氮—乙炔混合气来调节。
3.4.2熔制设备及器具
①硅钼棒高温电阻炉(1600℃,12kW);
②箱式电阻炉(950℃,4kW);,
③瓷坩埚、刚玉坩埚或石英坩埚若干个,选择的坩埚大小一般为50~300mL;
④其他物品,如坩埚钳、石棉手套、氧化铝粉、坩埚套、炉铲、加料勺、搅拌棒、墨镜、防护面罩、石棉板、成型模具等。
设备和器具实物见如下所示:
筛子玛瑙研钵陶瓷研钵(小)陶瓷研钵(大)
100ml瓷坩埚300ml瓷坩埚坩埚套承托板
1600℃硅钼棒高温电阻炉950℃箱式电阻炉模具及坩埚预热炉
3.4.3玻璃的熔制方法
(1)烘烤电炉
高温炉内的耐火材料和硅钼棒(或硅碳棒),在升温过程中会发生晶型转变,而晶型的转变往往伴随着体积的变化。
如果升温速度控制不当,晶型转变不够充分,耐火材料或硅钼棒会因膨胀不均匀而断裂,所以高温电炉的升温制度要根据晶相转变温度来制定。
在电炉内放入坩埚套及粗氧化铝粉随炉升温。
硅钼棒电炉和马弗炉的烘烤升温曲线如图3所示。
图3硅钼棒电炉和马弗炉的烘烤升温曲线
(2)预热坩埚
坩埚先放入箱式电阻炉中预热,加热至900℃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移人高温电炉中。
(3)加料
将高温炉升到1300℃左右,向坩埚内加入配合料的1/2左右。
炉温将有所下降。
待回升至加料温度保温15min左右,再根据熔化情况分次加料,直至加完为止。
(4)熔化与澄清
电炉在1300℃保温15min后,以5~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澄清温度,保温2h。
(5)搅拌与观察
在高温炉保温期间,可用不锈钢棒或包有白金的棒搅拌玻璃1~2次,同时取样观察,若已无密集小气泡仅仅有少量大气泡时,玻璃熔制结束,否则需适当延长澄清时间或提高澄清温度。
3.5玻璃的成型
为了满足玻璃测试的需要,减小玻璃试样的加工量,在玻璃成型时就尽量按测试的要求制作试样的毛坯。
例如测定玻璃热膨胀系数需用棒状、透光率用片状等。
将成型模具放在电炉上预热,取出坩埚先浇铸一根10×10×100mm的玻璃棒,长度应不大于100mm;其次成型一块30mm×30mm×l5mm的玻璃块;余下的玻璃液倒在模具板上自由成型或倒人冷水中水淬为颗粒状备用。
3.6玻璃的退火
为了避免冷却过快而造成玻璃炸裂,玻璃毛坯定型后应立即转入退火用的箱式电阻炉中,在退火温度下保温30min左右,然后按照冷却温度制度降温到一定温度后切断电源停止加热,让其随炉自然缓慢冷却至100℃以下,出炉,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若玻璃试样退火后经应力检验不合格,须重新退火,以防加工时爆裂。
重新退火时首先将样品埋没于装满石英砂的大坩埚中,再把坩埚置于马弗炉内,升温至退火温度保温lh,然后停止加热让电炉缓慢降温(必要时在上、下限退火温度范围内每降温10℃保温一段时间),直至100℃以下取出。
3.7玻璃的加工及试样制备
成型后的样品毛坯除了极少数能符合测试要求外,大多数还需要再加工。
玻璃试样的加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
根据制得的玻璃用途,确定测定项目及试样尺寸,然后对其进行加工。
3.7.1玻璃的冷加工
玻璃试样的冷加工通常是切割、研磨和抛光等。
①当玻璃试样比要求的大许多时,需用切割机将其切开。
锯片为镶嵌金刚石的圆锯片或碳化硅锯片,其以高速旋转进行切割,切割时应用水冷却。
以免因高速切割造成玻璃试样局部温度升高而炸裂。
②浇铸成型或切割后的玻璃表面一般不平整,尺寸与测试要求也有误差,因此往往需要进行研磨。
磨料采用金刚砂,金刚砂的粒度分别为0.5mm、0.3mm、0.1mm。
为了提高研磨效率和质量,可先用粗粒磨料,待试样磨平或尺寸基本合格时换中等粒度的磨料,最后进行细磨。
③根据要求,有些试样的表面需要进行抛光。
抛光采用毛毡材质的抛光盘,用红粉(Fe2O3)或氧化铈粉作为抛光介质。
3.7.2玻璃的热加工
在制作玻璃试样的过程中,有时需要通过热加工来完成,例如淬冷法测玻璃热稳定性的试样需烧成圆头,自重伸长法测软化温度的试样要拉制成丝并烧圆头等。
热加工的方法是用集中的高温火焰(冲天喷灯)将玻璃样品局部加热,使玻璃表面在软化时靠表面张力的作用变圆滑。
若要拉成玻璃丝,可使玻璃条或棒加热软化,用手拉后制成一定直径的玻璃丝。
3.8玻璃性能测定
玻璃试样的主要性能能否达到要求,需对其进行测定。
普通硅酸盐玻璃一般要测定密度、线膨胀系数、软化温度,热稳定性、析晶性能、透光率和透过光谱、应力及化学稳定性等。
测定时,根据自己所设计制得的玻璃品种和用途可选3~5项性能进行测定,但要求对其他性能的测定方法有一定了解。
性能测定完后,根据测定过程,整理出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步骤、方法原理及所用仪器设备等。
玻璃膨胀系数测定仪及低温玻璃特征粘度点曲线见下图:
玻璃膨胀仪玻璃膨胀曲线及低温玻璃特征粘度点
Tst=1014.5P,Tg=1013.4P,Tf=1012.0P,T2=1013.0P,T3=1012.8P
应变点转变点膨胀软化点退火上限温度变形起始温度
注:
P单位为泊1P=10-1Pa•S
3.9实验结果和讨论
将实验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与理化性质的测试结果设计表格列出。
把有规律的结果绘制成特定的图表。
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所确定和熔制的玻璃的性能及制备过程进行评述。
编写综合实验报告。
对于某些性能和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无法获得,可参考有关文献和资料来确定。
3.10注意事项
①玻璃熔制时一定要用坩埚套,高温炉底板也应垫一层粗氧化铝粉,以防止“溢料”或坩埚炸裂后玻璃液污染侵蚀炉衬。
②浇铸成型时,浇铸点和玻璃液流要稳定,避免玻璃内部产生条纹。
③在研磨过程中,严防粗细磨料掺混,由粗磨改细磨时,要认真清洗磨盘。
细磨要耐心仔细,以节约抛光时间。
无论在工厂还是在实验室进行玻璃的研磨和抛光,磨料都应回收反复多次使用。
④综合实验的时间较长,影响因素较多,实验时要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出现不满意的缔果时要认真分析,找出其原因。
除熔制玻璃实验外,其他实验时间可预约自定。
3.11思考题
①在熔窑和坩埚内熔化同成分、同原料的玻璃时,其质量有无差异?
为什么?
②熔化玻璃时为什么会出现“溢料”现象?
怎样防止?
③在玻璃冷加工过程中如何检验玻璃的抛光程度?
④玻璃中有几种应力,应力是怎样产生的?
⑤颜色玻璃的制备应注意哪些问题?
⑥如何判断确定玻璃的熔化程度?
⑦分析制得的玻璃材料中存在的缺陷产生原因。
3.12附录
本次实验参考玻璃组成以Na2O-CaO-Si02玻璃组成为主,建议设计并制备出不同颜色的器皿玻璃制品用玻璃材料,并对所设计玻璃进行有关性能计算和测定。
3.12.1设计玻璃要求及用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实验五 玻璃工艺实验 综合 实验 玻璃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