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docx
- 文档编号:24530949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530.08KB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docx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天平的左盘中放有20g砝码,右盘中放一物体,当游码的读数为2.4g时,天平恰好平衡,该物体的质量为()
A.22.4g
B.24.4g
C.17.6g
D.19.6g
2.下列估测经验最接近实际的是
A.乒乓球台高约为760cm
B.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0g
C.成年人正常行走1m用时约1s
D.近几年兰州冬季平均气温约10℃
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A.某位同学某天的体温39℃
B.完全浸泡在浴盆里排开水的体积大约是50dm3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10-4km
4.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
C.人体最舒适的温度为
D.深圳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
5.在“探究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绘制的图象如图所示.该物质
A.是非晶体
B.在CDE段是固液混合态
C.液态时的比热容比固态时的大
D.凝固过程持续了6min
6.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融化﹣﹣凝固(放热)
B.雾生成﹣﹣液化(吸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
D.霜形成﹣﹣凝华(放热)
7.下列自然现象中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春天,河道冰雪消融
B.夏天,山间云雾蒸腾
C.秋天,花草凝结露珠
D.冬天,草木挂满白霜
8.生活中有很多“粘”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穿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是因为衣服带静电
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
C.吃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舌头,是因为液体发生了凝固
D.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无斥力
9.对以下物理量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八年上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是150g
B.你校教室空气的温度约是-10℃
C.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mm
D.你的脉搏跳动是120次/分钟
10.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的冬天,结在玻璃窗外表面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形成的“雾”
C.北方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冻坏
D.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是因为扇扇子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
11.如图是从实验得到的海波熔化图象,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AB段表示熔化过程
B.图象的CD段表示熔化过程
C.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继续吸热
D.在BC段所表示的过程中,海波不吸热也不放热
12.如图所示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汽化的是
A.
甲:
冬天哈出的“白气”
B.
乙:
正在消融的冰凌
C.
丙:
夏天湿衣服晒干
D.
丁: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
13.下列现象中,正确判断物态变化的是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熔化现象
B.夏天的雾是液化现象,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D.初冬树上的霜是固态的,是凝固现象形成的
14.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dm
B.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约为7.1m/s
C.人体的体积约为0.5m3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0℃
15.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寒冷的冬天我们说话时嘴里会冒“白气”,这是水蒸气
D.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而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更低
二、多选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液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
17.小明两次煮鸡蛋,第一次在水开后继续使用“急火”煮,第二次在水开后将火焰调小,但仍保持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两次比较
A.第一次省时间
B.第一次省燃料
C.第二次省燃料
D.两次所用时间基本相同
18.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
正确的是 ()
A.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
B.陆地上的水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
C.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
D.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
19.如图所示,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
长度为
B.
温度为
C.
质量为27g
D.
电压表为
20.关于压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铁站候车必须在安全线外,因为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夏天,香水山山顶大气压比山脚大气压高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蛟龙号”往深海下潜过程中,所受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三、填空题
21.(广东中考)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及凝固的规律”时,小琴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表格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和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海波是_______,石蜡是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过程中,海波和石蜡都需要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这个过程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过高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
是(_________)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_________)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
(4)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__℃.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说明:
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2)写出能反映图b装置原理的应用________;
(3)比较图c中的两图说明:
小车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图d说明:
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________。
25.小文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_________℃,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6.小芳同学用温度计测出一部分冰的温度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2)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min;
(3)图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4)图丙中第10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态.
(5)用下图实验器材,做液体沸腾实验,实验刚开始时,水升温比较慢,然后恢复正常,分析实验可知是因为石棉网、烧杯需要吸热,“预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写出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冬天降雪容易发生冻灾,公路护路工人通常采取往路面抛撒大量的工业盐的措施,避免路面“夜冻昼化”现象,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小明对上述问题提出这样的
猜想:
“水中含盐,凝固点降低;盐水越浓凝固点越低.”针对这一猜想,请你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
(1)实验器材:
箱门透明的冰箱、烧杯、足量水、一些盐、和__________;
(2)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
28.在认识汽化现象时,老师在小试管内滴入几滴儿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气球,如图甲所示;将其压入热水中,发现气球很快鼓了起来,如图乙所示。
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发现气球又慢慢地瘪了。
对于此现象,大部分同学认同:
压在热水中,气球鼓了起来,是因为液态酒精汽化为气态的酒精;将其取出并放在阴凉处或凉水中,气球又瘪了,是因为气态的酒精又液化成了液态的酒精。
但是,小东认为“气球鼓了起来”也可能只是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的汽化是气球鼓起来的主要原因。
请你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_____。
29.李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_____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数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①_____;②_____.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上甲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_.
(4)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
(5)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_____℃.
(6)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李同学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7)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_____(只要写字母)
(8)实验过程中发现:
李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替他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9)李同学根据他的实验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同一实验室的王同学也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己知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王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质量比李同学的多.请在图丁中画出王同学测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大致图象(坐标起点相同).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多选题
1、
2、
3、
4、
5、
三、填空题
1、
四、实验题
1、
2、
3、
4、
5、
6、
7、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苏科版八 年级 物理 第二 物态 变化 单元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