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4530374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48KB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docx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思考与对策
贵州习水三岔河乡中学母建林
[内容提要]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针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阅读面狭窄等现状,思考其成因,并寻找对策,从而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的角度,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初中生的阅读现状。
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思考与实践经验,谈谈几点设想与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做法。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成因与思考、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要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是有序性和渐进性不强,递度不明,它往往只有逻辑顺序而不含难易变化,前一个知识点与后一个知识点也不像数、理、化具有叠加特征,有些顺序是人为强加的,而不是本身固有的。
这也是数、理、化教学不能出现断层而语文出现断层无关大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的另一特点是知识体系不是理论阐述,而是以课本例子的形式出现,其知识因素寓于课文这一个例子中,学生只有通过学习课文才能得到完整的语文知识,而不能像数、理、化可一课一得,在有限的范围获取成功的喜悦。
因此语文能力的获得非一朝一夕之事,而需要长期努力营造氛围,养成习惯。
其次、厚积而薄发。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一个人书读多了,就不会担心没有营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初中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然而,绝大多数的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他们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少得可怜。
这一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师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
二、成因的思考
1、与学生课业负担偏重有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偏重,往往整天埋头于课本、题海而无暇他顾,根本无心也无力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没有时间的保障,那么阅读只是一句空话。
以初三学生为例,他们的时间早已被考试科目排得满满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极少,围绕考试的教辅书籍又大行其道,哪有时间去翻阅厚厚的名著?
再加上学习压力,一些学生见书就烦,有了较深的抵触心理。
即便少数喜欢阅读的学生,家长、老师还不时出来反对,禁止他们读“闲书”,这使得他们的读书热情遭到了扼杀。
2、与缺乏阅读兴趣有关。
中学生阅读面狭窄,除了缺少时间以外,还与缺乏兴趣有关。
所以,即使是在较为空闲的寒暑假期间,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也仍旧很少。
由于多种原因,学生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好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丧失阅读兴趣。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只能在教师限定的思维中去接受,不敢有自己的见解,这严重地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自主创造性。
而文学具有不确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作为读者的主体性和作品作为阅读文本的多解性,从而讲有余而悟不足,析有余而辩不足,学生没有充分的机会去体会、感悟、想象、创造,那么也就不会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渐渐地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3、与文化氛围有关。
现在我们的社会读书风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当今正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等于是向学生们完全开放了整个世界。
过去,书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现在,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并且直接作用于视听,相比之下,读书就显得枯燥乏味。
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是无法替代阅读的。
这些社会现象凭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做的是引导学生走一条正确的阅读之路。
三、对策与理论依据
面对这样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我们不能一味地大叹苦经,而应该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从理论到实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掘出学生的阅读潜力,从而把学生变得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才是我们的根本愿望。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引导他们在阅读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兴趣。
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
中学生由于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和个体身心的成熟,因此他们已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他们对世界、人生都有了一定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尤其是当今世界处于信息时代,社会的各种层面、各种价值观、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生活方式以及在我们生活中流行的任何东西,学生都有可能知道。
所以“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淘汰,我们教师应该放下架子,还学生自主选择的学习权利。
实际上,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密切相关。
如果教师在课堂内能做到适时开启,及时点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做到这,教师首先应该在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参与课程开发,学会重构教材。
新课程给教师留出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有的甚至没有教学参考书,这是增进教师专业化,对教学肩负起责任的一个重要的起点。
教师在课程问题上要做到两个“学会”。
一是学会重构教材,学会对课程进行二度加工,通过加工呈现出新的课程,即课程的重构。
课程是自上而下的,需要教师的创造。
课程脚踏三只船:
学生、社会和教材;教师通过重构,在文本、学生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学会批判。
即不迷信、不崇拜,学会用批判的精神对课程进行改造。
语文教材其实有着广阔的发挥空间,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源,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开发和创作。
这个开发和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探究性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的体现。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发动学生进行再创造,就是一个探究和课外阅读的过程。
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只做一个引导者。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有了阅读的欲望,那么教师已经完成了至少一半的工作。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不能把课外阅读仅仅定义为课外时间的课外书阅读,我们教师能做的大量工作其实是在课内的。
所以我们应该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改变那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真正变革课堂的不是理论工作者的事,而是教师的事。
教师应以新课程为标准去寻找研究的课题。
目前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长于考试,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创新能力。
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敢于独立思考。
要做到这样,教师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审视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真正让学生发挥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
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再照本宣科,而应和学生共同探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那么真正的阅读开始了。
3、学会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确认课程实施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并尊重他们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
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强化两种意识:
民主意识和人本意识。
教师应创设一定的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
加拿大著名的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
“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
”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应淡化课程教学的统一性和唯一性,不应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就象通常所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学生个体具有差异,他们对于文章的体会和感受是各不相同的。
教师所要做的,是要发掘这种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而不能只求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情意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这样,教学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触及心灵深处,使灵魂得以净化和优化。
如果教师在思想上做到了更新观念、明确方向,那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语文阅读来说,就再不仅仅只是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学生就会自主自愿地进行课外阅读,并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教科本上所没有的知识,课外阅读也就走上了一条阳关大道。
四、设想与尝试
1、以课堂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探究性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战场,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根本的、有效的途径。
我们所要提高的虽然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但课外要在课内抓。
教师是启动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参与者;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与本学科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后继性学习。
所以,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是照本宣科的话,学生就将丧失学习的兴趣。
教师首先应把课本上的阅读教材教好了,讲活了,学生才会有兴趣将之延伸到课外。
例如,初中语文教材对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都有节选,教师可充分利用《智取生辰纲》、《香菱学诗》、《杨修之死》这些课文,在讲解内容时或学完课文后,设置几个问题:
(1)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
被判了死刑了吗?
(2)杨修是什么人?
曹操为什么杀他?
(3)香菱是怎样的女子?
她的命运如何?
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些小说。
因为是长篇小说,教师可指导学生定期阅读,不宜心急,并可在一段时间后,以讲故事、提问、写简评等方式在班级交流。
2、推荐奇文、美文,疑难相析。
初中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还很有限,所以教师应挑选一部分优秀作品,推荐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
例如,笔者在教学初三学生时,碰到一道课外阅读理解题,语段出自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但只节选了开头部分,学生看了之后感觉云里雾里,意犹未尽,笔者认为这时向学生推荐余秋雨的散文是一个好时机,于是把余秋雨的《都江堰》印了出来,人手一份,然后安排了较多的时间来一起分析、研讨这篇文章。
在整个阅读过程当中,笔者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
(1)自读,初步感知。
要求学生自己默读,有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2)查阅工具书,自己答疑。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文字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
(3)合作互助,互相解答疑问。
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看有没有同学能帮助解答。
这一过程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研究性地去阅读文章。
教师只在一边点拨引导,因为有很多问题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再次阅读,进一步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在有所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感知。
(5)介绍作者,推荐其他作品。
教师在这个时候才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有关情况,及作者的《文化苦旅》、《秋雨散文》等作品集,学生可能就会有较大的阅读兴趣,自己也会去寻找一些相应的书来看。
在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教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3、小范围内营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社会大众的阅读缺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也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但班级这一小环境的阅读氛围通过努力引导是可以营造的。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1)指导学生购买书籍,并互相交流。
对学生手头上的书籍进行管理、调控,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好书,远离肤浅和庸俗的书。
(2)举行读书报告会,以说促思,以说促读。
学生阅读后,会有一种要发表意见、相互交流的欲望,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交流各自读书的体会。
这样既消化了内容,又促进了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通过交流获得别人的体会,得到启发,加深理解。
(3)结合影视对比阅读,从而进行评价、鉴赏。
有的名著已有影视作品,如四大名著等,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精彩片段,并引导学生将之与原著相对照,比较异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评价鉴赏能力。
五、具体做法
1、保证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作过的一个估算:
初中学生一个钟头可以阅读一万字,即使费点心思的,一个钟头也可以阅读5000字,一本大约10万字的书,每天只读一个钟头,20天就可以读完,一年可以读18本,中学三年可以读54本,再加上两个假期,以八个星期算,每天读三个钟头,三年又可以读24本,总共78本,78,000,000字。
这样我们不仅能完成上面所列的阅读内容,还有时间反复咀嚼精华,不断深化。
所以“只要坚持不懈,成绩是很可观的”。
虽然我们没有叶先生所讲的那样充足时间,但我们可以让学生保证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读书时间,为了不让这一点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们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5000字,作不少于400字的读书笔记,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精彩语段、章节。
“学生并非不愿读书,也并非真的没有时间”。
如果合理利用时间,确实对学生良好阅读状态的保证,阅读氛围的形成,对培养阅读兴趣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对课外阅读的带动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2、阅读前必须选好作品填入“计划表”中(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并在作品后面标明需多少天,约在何日前读完该作品。
3、每次阅读后,应及时标明阅读日期及页码,并在“片语感言”栏中写一句话感言,内容是在阅读中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体会。
4、读思结合,特别是集体之间的交流探讨,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阅读氛围的营造,阅读习惯的养成都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放声读,将书面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这是最普通,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组织形式。
因其方便灵活,自主性强,深受师生欢迎。
但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学生)自觉性不太高,如对这一方式把握不好,容易流于形式,学生读书只是应差事,导致学生对所读材料缺乏深入的思考,“读而不思则罔”。
所以读与思相结合,
5、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
一是批注摘抄。
这基本是与阅读同步完成的,可不要小瞧这些小笔墨,它往往是探寻某个关键问题的钥匙,是发现知识宝藏的洞口,是大彻大悟的前奏。
至于摘抄,可建议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以便识记和整理,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师可以每星期检查一次,养成习惯就好了。
二是写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总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及时地有意识地记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细化,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
三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
如指导学生把《泰戈尔诗选》中的一些小诗改成散文,仿《朝花夕拾》中的文章写家乡的风土人情,想象自己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续写一段故事,故事新编有《阿廖沙来到我们中间》、《新西游记》、……在各种类型的写作中,学生既丰富了原作品又加深了自己的理解。
对原作的再创造使他们不自觉的模仿原作的语言风格、叙事技巧,潜移默化地领悟了阅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反过来由于亲身体验了写作的甘苦,才更易于感悟语言大师们驾驭文字的高妙。
6.推荐学生阅读期刊杂志,如:
《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选刊》等。
不得不引起语文教师重视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以丰富的内容体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在紧跟时代脚步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在时尚开放的网络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中健康成长。
7.实施多元评价促进阅读理解
教师每周一次适当地检查学生的阅读记录本,形成评优奖励的制度。
8.走读、说与写有机结合的路子,只有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培养语文学习的习惯,日积月累,才能使语文水平稳步提高。
(1)课前“说”。
农村学生,方言重,口头表达能力差。
如果让他们用普通话表达思想,往往结结巴巴,这与我们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步伐极不协调。
初中生正处于变声期,良好的训练,也有助于灵敏思维的培养。
学生们课前三分钟的“说”,由朗诵古诗词到背诵美文、国学经典到讲故事,发展到对国内外新闻进行报道、评说,对校园生活进行评论,对理想、前途、人生、学习等问题发表见解。
(2)小组“说”。
课前“说”,这样的机会一个学期轮流下来只有几次,为了在短时间内大面积的提高,我们还可采取了另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是四人为一小组的“口语课”。
活动是这样进行的:
节假日返校,每人轮流讲一件见闻,力求语言清晰、条理清楚、表达准确。
有时课堂上,需要讨论、复述教材内容,亦可这样做。
(3)作文“说”。
初中生要把课本知识变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困难,克服这种困难的有效途径就是“说”。
“说”可以把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把理解与运用连接起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说,“写”往往得益于“说”。
例如:
作文题:
某某事之我见,学生的薄弱处有二点,一是选材,二是如何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于是在书面作文前,先让学生“说”。
经过讨论,让个别同学发言,再有针对性的分析一、二个同学的发言,不足之处予以点拔。
由此再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们感觉就轻松多了。
这种“说”,有利于学生由读到写的过渡,变写作知识能力为写作能力。
为了强化“说”的能力,课文背诵、讲故事、辩论,演讲等也是较好的方法。
附:
初中生百部课外阅读书目推荐
说明:
①1-40为文学作品,41-70为人生修养,71-85为名人传记,86-100为科技读物。
1《论语译注》金良年编
2《三国演义》罗贯中
3《西游记》吴承恩
4《水浒传》施耐庵
5《红楼梦》曹雪芹
6《鲁迅作品精选》鲁迅
7《子夜》茅盾
8《家》巴金
9《骆驼祥子》老舍
10《围城》钱钟书
11《男生贾里全传》秦文君
12《花季•雨季》郁秀
13《射雕英雄传》金庸
14《汪洋中的一条船》郑丰喜
15《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17《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英)J•K•罗琳
18《唐吉诃德》(西班牙)塞万提斯刘京胜
19《简爱》(英)夏绿蒂•勃朗特
20《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21《红与黑》(法)司汤达
22《复活》(俄)托尔斯泰
23《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24《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
25《老人与海》(美)海明威吴劳译
26《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
27《莫泊桑短篇小说选》
28《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29《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30《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31《唐诗选》
32《宋词选》
33《元曲三百首译析》
34《泰戈尔诗选》冰心等译
35《普希金诗选》
36《繁星•春水》冰心
37《莎士比亚悲剧四种》
38《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39《中华散文百年精华》丛培香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外国名家散文经典》于文心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1《美学散步》宗白华
42《美德读本》(美)威廉•H•麦加菲编
43《中外影视经典》
44《中外美术经典》
45《世界三大宗教》
46《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斯威布著
47《音乐的故事》(德)保罗•贝克
48《人类征服的故事》(美)房龙
49《东方哲学的故事》(锡兰)L•A•贝克
50《文明的溪流》(美)H•G•威尔士
51《产生奇迹的行动哲学》(日本)德田虎雄
52《孙子兵法》余日昌
53《史记选》司马迁著
54《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55《新编世界五千年》夏国梁、夏冰
56《傅雷家书》傅雷
57《知识改变命运》刘县书、潘燕
58《本领恐慌》王小平
59《妈妈的心有多高》赵定军
60《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美国杰出少年训练计划》(美)肖恩•柯维陈允明等译中
61《培根人生论》(英)培根
62《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哈伯德
63《法律的故事》(美)约翰•麦•赞恩刘昕、胡凝
64《人文知识读本》陈思和
65《英文名篇诵读本》
66《苏菲的世界》(挪威)乔德坦•贾德
67《成功之路》(美)拿破仑•希尔
68《学习的革命:
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美)珍妮特•沃斯、(新)戈登•德莱顿著
69《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心理学及其应用》
70《伟大的励志书》(美)奥里森•马登著
71《居里夫人传》(法)艾夫•居里
72《拿破仑传》(德)艾密尔•鲁特维克
73《我的父亲邓小平》毛毛著
74《五体不满足》[日]乙武洋匡著
75《林肯传》(美)戴尔•卡耐基
76《梵高传》(美)欧文•斯通
77《毛泽东传》
78《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79《杨振宁传》徐胜蓝、孟东明
80《微软的崛起》(美)丹尼尔•伊克比亚、纳珀著
81《经营之神王永庆》赵贤明中
82《邓肯自传》(美国)伊沙朵拉•邓肯著
83《激情岁月:
郎平自传》郎平、陆星儿著
84《永远的乔丹》章宜
85《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林乾主编
86《中国科普佳作百年选》绕忠华主编
87《科学发现纵横谈》王梓坤
88《魔鬼出没的世界:
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美)卡尔•萨根著
89《时间简史(插图本)》(英)史蒂芬•霍金许明贤、吴忠超
90《中国:
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美)罗伯特••K•G坦普尔
91《过去2000年最伟大的发明》(美)约翰•布罗克曼
92《人之初——人类基因计划透视》沃尔特•博德默尔等著
93《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
94《六大洲动物考察记》(德)维托斯•德吕舍尔著吴永初
95《暗淡蓝点:
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美)卡尔•萨根叶式辉、
96《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楼庆西著
97《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逊
98《发明启示录》龚镇雄、宋丹
99《你知道吗?
——现代科学中的100个问题》(美)艾萨克•阿西莫夫
100《科技英语阅读》金焕荣主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 思考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