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整理1.docx
- 文档编号:24527758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0.90KB
近代史整理1.docx
《近代史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史整理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史整理1
中国近代史复习资料
从历史学的角度,功能,为什么要学习官修历史学?
首先,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关键就在于其传统得以继承,其文化得以发扬。
民族的传统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则深深积淀于民族的历史之中。
没有历史就没有我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治史传统的民族。
正因为此,中华文明才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
司马迁:
“述往事,思来者”,深刻表达了史学家的崇高境界。
正是由于无数个司马迁才使中华民族的传统得以继承,文化得以发展。
其次,历史是凝固了的过去,留给我们的是经验和教训。
历史给了我们什么?
第三,官修历史教科书是一个现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能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
正确对待官修历史教科书
“整个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
任何人追溯到自己的祖先的时候,总会发见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有的暗淡一些。
但是每当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固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于将来,也必然抱有更大的期待。
努力呵,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
”
——朱东润
只有俯瞰历史才能面向未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伟大学术。
”
材料2
二三十年代,当日本史学界掀起一股“中国古史抹煞论”的时候,章太炎曾说:
“欲亡其族者,必先诬诋而灭其史。
”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学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你赞同吗?
说明理由。
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我赞同这个观点。
(2分或不赞同,要求亮明观点)理由:
由于历史学的重要性,每个国家都重视官修历史教科书,它是一个现代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
它涉及到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
(理论认识4分)日本文部省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事件充分说明了历史学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关系。
(只要举出实例3分)
(2)如何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培育自己对国家、历史、民族的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和耻辱感?
正确的学习态度,比如对历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正确的历史观,比如坚持唯物史观,批判错误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比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等。
(5分)
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
近代的主线:
人性走向自由,社会走向民主,制度走向进步。
一(3)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首先,清朝国运由盛而衰,是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的根本原因。
清朝走向衰弱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行政效率低下。
第二,严重的腐败。
第三,满人和旗人堕落。
第四,财政愈加窘迫。
第五,人口压力。
第六,士人失责。
其次,帝国主义的侵略使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蹒跚。
第三,封建剥削制度已经成为中国走向进步和发展的主要拦路虎。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封建势力相结合,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中国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压迫、统治下,中国国家不能独立,经济不能发展、政治不能进步,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前者是各种矛盾当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这两对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近代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两对矛盾的地位也有不同。
当帝国主义直接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将特别尖锐,阶级矛盾则会降到次要和服从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势力结盟并以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时,中国人民斗争的矛头将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则退居次要地位。
两大历史任务:
在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始终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两个任务的主题、内容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数志士仁人提出过各种主张,进行过艰辛的探索。
但在近代中国,中国人民必须以革命的方式首先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实现了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放被落后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3)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探索
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从实际出发,从洋人的船坚炮利中看出其技术之先进远在中国之上,从而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以自强的问题。
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是这一主张的首倡者,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的洋务派则是这一主张的实践者。
从林则徐的首倡到洋务派的实践,反映了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半个多世纪期间地主阶级改革派(封建士大夫阶层中的先进分子)为改变国家命运而作出的努力。
1.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探索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在序言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魏源在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在序言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2、洋务运动的兴衰
林则徐、魏源提出了“师敌长技”、“师夷长技”的思想,但是,他们都没有条件去实行。
把这一思想付诸于大规模实践的是洋务派。
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派包括洋务官僚、洋务派思想家、洋务企业的创办管理者。
洋务官僚,在中央是以恭亲王奕、军机大臣文祥为代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则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等,后期还有张之洞。
洋务思想家有冯桂芬、郭嵩焘、薛福成、马建忠等人,他们多数是中级官员。
洋务企业家有徐润、唐廷枢、盛宣怀等人,他们也有官员身份。
洋务派的主导人物以湘淮军首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为代表。
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为了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体西用的思想: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体”、“用”是一对重要的概念范畴。
“体”是形上的存在;“用”是形下的概括,自宋明以来,它被确指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
“体”重“用”轻,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在处理体、用关系上所长期坚持的一种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对待中西文化关系上所采取的一种态度。
洋务派试图用西方近代的工艺、科技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地位,把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纳入中国封建主义的轨道里。
洋务运动的背景:
从世界的范围看,西方的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必然会影响其他国家,使世界成为一个彼此相联系的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两个部分:
西方工业化国家和东方非工业化国家。
西方工业国家对东方不发达国家的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西方国家对落后国家的军事、政治侵略和商品输出,也必然伴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推广。
这是洋务运动的国际背景。
从中国的情况看,两次鸦片战争后,在华外国势力不断扩大,中国的海关、外交权被控制,边疆危机不断。
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不可能解决。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物看到,内忧外患依然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清朝不会长治久安。
内外形势迫使他们不能不寻找挽救和巩固清朝统治的办法。
这个时期国内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使清朝统治集团有实行洋务运动的国内环境。
洋务派兴办的事业:
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历史作用:
1,客观上对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2,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带来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3,冲击了一些传统观念使社会风气有所改变。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的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3.洋务运动的腐朽性。
三(2、3)重点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的加深
《辛丑条约》订立后,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侵略:
经济侵略进一步扩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清政府的新政与统治危机
新政”(1901-1905)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
主要内容有:
编练新军;财政改革;废科举、办学堂、奖游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
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3.人民群众的反抗与社会矛盾的尖锐
20世纪初,一个轰轰烈烈的收回铁路、矿山利权的运动开展起来。
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清政府的各种新政费用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抢米风潮,各地会党也纷纷起义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发展的原因,一是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设厂热潮的到来;二是这一时期清政府也调整了经济政策,允许和奖励民间设厂,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据统计,1895~1913年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下的厂矿,共计有549家,资本额总计12028.8万元。
同1872~1894年比,厂矿数和资本额都增大了六倍。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也在增长,并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
1.世界观,他们观察世界的世界观是进化观;
2.价值取向,他们以美、法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
3.眼界开阔,对中国的贫穷落后、民族危机有着深刻的体会,对前途充满信心。
4.出身,他们之中大多数人社会地位较低,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更容易激起他们的愤慨和不满。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成员一百余人,包括14个省籍的人士。
会上通过黄兴起草的会章,孙中山被公举为总理,黄兴被指定为负责执行部的庶务,主持总部工作。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同盟会为什么会在1905年成立?
客观上,20世纪初进步知识分子组党的要求日益迫切。
《浙江潮》第三期发表文章,主张消除地域界限,建立联合统一团体;《江苏》则提出要“结大群”。
这说明,联合斗争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主观方面,建立全国性政党的条件也基本具备。
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出现,在思想、组织上为建立全国性政党提供了一定基础。
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革命需要“招集同志,合成大团”,于是着眼于建立一个具有较广泛社会基础和更明确的政治纲领的党。
三民主义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1893-1905年间提出的革命口号、革命纲领:
1893年在广州提议创立兴中会时,提出宗旨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895年创立兴中会时,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一面旗帜,也是其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权主义:
即“创立民国”。
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是纲领的核心。
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的总体评价:
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
代表人物:
宋教仁,陈天华,章炳麟,邹容。
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906年4月28日《民报》第三号号外刊登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列举了两报分歧的12个问题,揭开了论战的序幕。
之后双方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阵地进行论战,同时,双方在海外的20多种报刊全部投入战斗,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久,涉及问题之广,是中国近代史上少见的。
两党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但主要是围绕着同盟会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而展开的。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1,要不要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皇朝
改良派:
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
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欲求免瓜分之祸”,只有通过革命,才能获得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
中国“国民恶劣”、“智力低下”,“民智未开”,没有实行民主共和政治的能力,如果实行,非亡国不可。
因此,只能实行“君主立宪”。
革命派:
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拯救中国与建设,都必须推行民主制度,而不能以国民素质低劣为借口,搞君主立宪甚或开明专制。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中国国民自有颠覆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
2,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革命派:
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论战意义:
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与革命纲领的不彻底性。
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种方案、两条道路?
首先,从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来看,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世界上一些国家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有的是通过革命的道路,也有的是通过渐进改良的道路。
由此可见,革命与改良究竟那种好,是不能抽象的定论的。
一个国家究竟走革命道路还是改良道路,完全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政治状况、阶级力量状况等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其次,革命的发生是要有条件的,不是什么个人任意制造出来的.
再次,在当时的中国,不存在走改良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改良的发生也是要有条件的。
因为改良一般是在现有体制中进行的,所以,能否实行改良或者改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现有体制是否允许改良,在于统治者是否有改革的诚意。
辛亥革命的胜利
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中国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辛亥革命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封建帝制的轰然倒塌,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从而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第二,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成为一面有号召力的旗帜。
人们不再把自己看做皇上的“子民”,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正因为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第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正是在辛亥革命的基础上,才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便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发展。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失败:
孙中山的“让位”是辛亥革命转向失败的起点
首先,是帝国主义的阴谋破坏。
原因是,如果革命成功,不仅将危及帝国主义在中国经营了半个世纪的半殖民统治,而且还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威胁帝国主义在整个东方的殖民统治,甚至震撼帝国主义制度本身。
手段是,不与临时政府交涉;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源,并拒绝向临时政府提供贷款;进一步实行军事恫吓;胁迫革命党人把政权让给袁世凯。
其次,是保守、妥协势力的拆台活动。
他们通过权衡,认为袁世凯得到列强支持,又具备孙中山所缺乏的财力与武力,因此把袁看成“统一”和“秩序”的象征,视为自己利益的代表。
他们大造“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
再次,革命党人自身也开始分化和蜕变。
由于思想理论准备不足,多数同盟会员只以“驱除鞑虏”实行共和为唯一目的,认为无论何人,只要宣布拥护共和,都可以成为争取的对象。
所以当袁暗示“赞成共和”之后,一部分革命党人也产生了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让他当大总统的想法。
与此同时,革命内部各种政治力量开始了新的分化组合,出现了一些对抗同盟会的新政团。
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客观上,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主观上,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辛亥革命以及其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多次挽救共和努力的失败表明,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与生俱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国革命需要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指导思想。
四(1、3)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北洋军阀的统治
民国初年的社会危机
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中国历史因此而越出了改朝换代的旧轨。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失望、苦闷和痛苦中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定要建立名符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新文化运动
自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五四以前主要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五四以后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为反对封建制度,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
这个运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大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存在历史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民主: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
“赛先生”(Science)。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武器:
:
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反对旧礼教旧道德;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开展文学革命。
代表人物:
陈独秀--政治革命。
胡适--文化研究。
鲁迅--文学思想。
蔡元培--教育观念。
新文化流派表现了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情操,不同程度的容纳古今中外文化的开放意识,改造中国,经世致用的实践倾向,为中国新文化的发展,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提供了基础。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忽视革命实践,是不可能达到政治目标的。
3.资产阶级的方法和形式主义的偏向,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体系,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它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中国思想界革命性的转折。
它是近代中国更深层次的现代化运动,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转折点。
它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是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1.制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二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和制定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影响、推动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月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工人掀起了第一个罢工斗争的高潮。
(二)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形成
从国共两党来看,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纽带
2.开创国民革命的新局面
第一,国民党组织得到了改造和发展。
第二,工农运动蓬勃高涨。
第三,革命武装力量不断扩大。
第四,国民革命思想得到了空前的传播。
第五,举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北伐战争。
4.大革命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为了指导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第一,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
第二,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第三,关于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第四,关于农民同盟军问题。
第五,关于武装斗争问题。
第六,关于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加大会的有12名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大会确定了党的名称,制定了党的纲领,讨论了党的实际工作计划,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以陈独秀为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
1.一开始就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没受修正主义影响。
2.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组织起来。
3.阶级基础巩固,革命性和战斗性强。
4.建党时的理论准备不足,马克思主义水平不高。
5.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度,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影响,党的建设任务艰巨。
6.受共产国际领导,党的建设具有特殊性。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近代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