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docx
- 文档编号:24519390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74.23KB
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docx
《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古诗文学案
2012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三古诗文学案
教学参考
10150935
2012高考第一轮复习:
必修三古诗文学案
【高考目标导航】
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此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的观点态度。
【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所守或匪亲( )
2.直不百步耳( )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5.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
6.虽有槁暴( )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8.君子生非异也( )
9.约从离衡( )
10.合从缔交( )
11.赢粮而景从( )
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13.或师焉,或不焉( )
[参考答案]
1.“匪”通“非”,不 2.“直”通“只”,不过 3.“无”通“毋”,不要 4.“颁”通“斑”,花白 5.“涂”通“途”,道路 6.“有”通“又”,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又” 7.“知”通“智”,智慧 8.“生”通“性”,资质、禀赋 9.“衡”通“横”,连横 10.“从”通“纵”,合纵 11.“景”通“影”,影子 12.“受”通“授”,传授 13.“不”通“否”,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不
二、一词多义
1、《寡人之于国也》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6)加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更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7)凶
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缉拿元凶杀人的人
(8)于
寡人之于国也对于
移其民于河东到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跟、与
(9)以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
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2、《过秦论》
(1)制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一定、必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既、已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固执、顽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
(4)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利润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胜利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冯婉贞》有利于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丢失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死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给予
(6)度
宁信度,无自信也《韩非子》尺码、尺度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程度、限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规章、制度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风度、常态
一年一度秋风劲《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谱写、创制
生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考虑、思虑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量、计算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问说》推测、猜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通“渡”,过
3、《师说》
(1)惑:
传道、授业、解惑 名词 疑惑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名词 疑惑
惑之不解 名词 疑惑
孰能无惑 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形容词 糊涂
(2)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意动用法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 意动用法[来源学科网]
吾师道也 学习 动词
不耻相师 学习 动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3)无:
圣人无常师 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 无论
(4)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做....的手段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表原因
(5)之
人非生而知之者 代指知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取消句子独立性
古之学者,必有师 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标志
三、词类活用
1、《寡人之于国也》
(1)王无罪岁“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食”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3)“填然鼓之”中“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劝学》
(1)“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2)“上”“下”都是名词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
(3)“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4)“輮”,使动用法,使弯曲。
(5)“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走得快。
(6)“輮”动词作名词,輮这种方法。
(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8)“十步”,名词作动词,跨十步。
(9)“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
3、《过秦论》
(1)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
天下云集响应同上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赢粮而景从同上像影子一样
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同上在国内、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同上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同上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来源学科网]
(2)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
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
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3)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4、《师说》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 以……为耻,意动用法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以……为师,意动用法
是故,圣益圣,愚愈愚。
圣明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四、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寡人之于国也》
(1)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
(宾语前置句)
2、《劝学》
(1)状语后置 于蓝取之 于蓝青、于水寒 乎己参省 乎己参省
(2)定语后置句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3)省略句 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3、《过秦论》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判断句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被动句
(3)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
(4)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4、《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2)不拘于时 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倒装句 宾语前置
五、古今异义
1、《劝学》
(1)假(古)凭借(今)与“真”相对
(2)跪(古)腿或脚(今)跪下
(3)金(古)金属制品(今)黄金
(4)就(古)靠近(今)副词
(5)参(古)检查(今)加入,参加
(6)博学(古)广博地学习(今)知识、学识的渊博
(7)寄托(古)寄放,托身(今)付托,寄寓
(8)用心(古)因为思想(今)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9)爪牙(古)爪子和牙齿,喻帝王得力的助手(今)坏人的党羽。
帮凶
(10)以为(古)以(之)为,把(它)做成(今)用于对人或事物作出判断
2、《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学习的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吾从而师之 古义:
动词“从”与连词“而”。
今义:
连词,表示目的或者结果。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一般人。
今义:
大家,许多人。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不一定。
今义:
没有必要。
六、重要语句翻译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2.靛青,是从蓼蓝中取得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更深。
3.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
4.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并吞八方荒远之地的雄心。
5.胡人(再也)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6.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之地,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兵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着过往行人。
7.那些童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人。
8.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君子)的见识竟然赶不上这些人,这真是令人奇怪啊!
七、名句名篇
1、《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曰:
“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2、《劝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过秦论》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
郯子之陡,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感悟高考真题】
1.(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
凡书亦犹是矣。
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 【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
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唐杜牧《答庄充书》曰:
“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
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
“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
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
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
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第一轮 复习 必修 古诗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