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部编版高一.docx
- 文档编号:24517777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4.38KB
必修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部编版高一.docx
《必修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部编版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部编版高一.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阅读习题部编版高一
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全册练习题及答案
题型:
【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高考阅读训练】
教材古文目录:
第10课
一、劝学/荀子
二、师说/韩愈
第16课
三、赤壁赋/苏轼
四、登泰山记/姚鼐
一、《劝学》/荀子
一、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
有删节。
劝,。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字,赵国人,(朝代)末期思想家。
②【君子】。
③【青,取之于蓝】。
青,。
蓝,。
④【青于蓝】。
⑤【中绳】。
⑥【輮】。
⑦【规】。
⑧【虽有槁暴】。
有,。
槁暴,。
稿,。
暴,。
⑨【挺】。
⑩【受绳】。
⑪【金】。
⑫【就砺】。
就,。
砺,。
⑬【参省乎己】。
参,。
省,。
乎,。
⑭【知】。
⑮【跂】。
⑯【见者远】。
⑰【疾】。
⑱【彰】。
⑲【假】。
⑳【舆马】。
㉑【利足】。
㉒【致】。
㉓【能水】。
㉔【绝】。
㉕【生非异】。
生,。
㉖【物】。
㉗【兴焉】。
兴,。
焉,。
㉘【神明】。
㉙【圣心】。
㉚【跬步】。
㉛【无以】。
㉜【骐骥】。
㉝【驽马十驾】。
驾,。
㉞【功在不舍】。
全,。
㉟【锲】。
㊱【镂】。
㊲【埃土】。
㊳【黄泉】。
㊴【一】。
㊵【六脆】。
㊶【螫】。
㊷【躁】。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二段节选目《荀子劝学》的又字,按要求完成。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而动:
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端,微言;,微动。
②禽犊:
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
③兰槐:
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乎动静形:
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滑渐:
浸泡。
C.游必就士就:
接近。
D.长而异俗长:
长大成人。
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①[甲]文:
②[乙]文:
③[丙]文: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②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参考答案】
一、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荀子集解》卷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
有删节。
劝,鼓励。
《荀子》全书现存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朝代)末期思想家。
②【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③【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草名,叶子可提取靛青。
④【青于蓝】比蓝草颜色深。
⑤【中绳】合乎木匠用来取直的墨线。
⑥【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⑦【规】圆规。
⑧【虽有槁暴】即使又晒干了。
有,同“又”。
槁暴,晒干。
稿,枯。
暴,晒。
⑨【挺】直。
⑩【受绳】经过墨线比量。
⑪【金】指金属制的刀斧等。
⑫【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就,接近、靠近。
砺,磨刀石。
⑬【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检验。
省,省察。
乎,相当于“于”。
⑭【知】同“智”,见识。
⑮【跂】踮起脚后跟。
⑯【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⑰【疾】劲疾。
⑱【彰】清楚。
⑲【假】借助。
⑳【舆马】车马。
这里指车子。
㉑【利足】善于奔走。
㉒【致】到达。
㉓【能水】善于游水。
指游泳。
㉔【绝】横渡。
㉕【生非异】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同“性”,天性。
㉖【物】外物,包括各种客观条件。
㉗【兴焉】在这里兴起。
兴,起。
焉,兼词,相当于“于此”。
㉘【神明】非凡的智慧。
㉙【圣心】圣人的关怀。
㉚【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㉛【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㉜【骐骥】骏马。
㉝【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
驾,一天的行程。
㉞【功在不舍】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全,停止、止息。
㉟【锲】刻。
㊱【镂】雕刻。
㊲【埃土】泥土,尘土。
㊳【黄泉】地下的泉水。
㊴【一】专一。
㊵【六脆】蟹的六条腿。
六”应是“八”。
㊶【螫】蟹钳。
㊷【躁】浮躁,不专心。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翻译:
君子说:
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翻译: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三、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二段节选目《荀子劝学》的又字,按要求完成。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瀚,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
①端而言,而动:
意思是说极细微的言行。
端,微言;,微动。
②禽犊:
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做礼物。
③兰槐:
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加上标点。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易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形乎动静形:
形状,形体。
B.其渐之滑渐:
浸泡。
C.游必就士就:
接近。
D.长而异俗长:
长大成人。
【解析】A“形”应为动词“表现”。
3、从“劝学”的目的出发,概括这三段文字的基本观点。
①[甲]文: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②[乙]文:
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后天的学习也是这样。
③[丙]文:
后天的学习可以使人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必须给予重视。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翻译:
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地方,交游必须要接近读书人,这是为了防止邪恶的影响而接近中正的方法。
②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翻译:
出生时的哭声相同,长大之后的习俗却各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的。
二、《师说》/韩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学者】。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
受,。
④【生而知之】。
之,。
⑤【其为惑也】。
⑥【闻】。
⑦【从而师之】。
⑧【吾师道也】。
师,。
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
⑩【无贵无贱】。
⑪【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⑫【师道】。
⑬【出人】。
⑭【犹且】。
⑮【众人】。
⑯【圣益圣,愚益愚】。
益,。
⑰【身】。
⑱【耻师】。
⑲【惑】。
⑳【童子】。
㉑【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句读,。
㉒【句读之不知】。
㉓【或师焉,或不焉】。
不,。
㉔【小学而大遗】。
㉕【巫医】。
㉖【乐师】。
㉗【百工】。
㉘【不耻相师】。
㉙【族】。
㉚【日师日弟子云者】。
云者,。
㉛【年相若】。
㉜【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
㉝【不齿】。
齿,,
㉞【乃】。
㉟【欤】。
㊱【常师】。
㊲【郯子】。
㊳【师襄】。
㊴【老聃】。
㊵【郯子之徒】。
徒,。
㊶【贤】。
㊸【不必】。
㊹【贤】。
㊺【术业】。
㊻【专攻】。
攻,。
㊼【李氏子蟠】。
㊽【古文】。
㊾【六艺经传】。
六艺指
。
传,。
㊿【通】。
①【不拘于时】。
时,。
②【嘉】。
③【古道】。
④【贻】。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曰:
“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
【1】胜,超过。
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2】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4】輶:
分量轻。
(二)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
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
【1】且:
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蔡叔之事:
指叛逆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胜月 时:
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
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
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
行为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故善日者王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王者敬日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D.察其秋毫
若白垩之与黑漆 其人拜之以牛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
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2-5字)
【参考答案】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学者】求学的人。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所以,用来……的。
受,同“授”,传授。
④【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
之,指知识和道理。
⑤【其为惑也】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
⑥【闻】知道,懂得。
⑦【从而师之】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
⑧【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
师,学习。
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庸,表示反问语气。
⑩【无贵无贱】意思是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
⑪【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意思是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⑫【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⑬【出人】超出一般人。
⑭【犹且】尚且,还。
⑮【众人】一般人。
⑯【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味。
益,更加、越发。
⑰【身】自己。
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
⑲【惑】糊涂。
⑳【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㉑【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
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
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㉒【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
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此。
㉓【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看的不向老师学习。
前一个“或”指代“句读之不知”,后一个“或”指代“惑之不解”。
不,同“否”。
㉔【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㉕【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
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㉖【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㉗【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㉘【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
㉙【族】类。
㉚【日师日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
云者,如此之类。
㉛【年相若】年龄差不多。
㉜【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
谀,馅媚奉承。
㉝【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齿,并列、排列。
㉞【乃】竟。
㉟【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㊱【常师】固定的老师。
㊲【郯子】春秋时郑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
㊳【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跟他学过琴。
㊴【老聃】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过礼。
㊵【郯子之徒】郯子那些人(指上面说的四个人)。
徒,同类的人。
㊶【贤】才德优秀。
㊸【不必】不一定。
㊹【贤】超过。
㊺【术业】学术技艺。
㊻【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
攻,学习、研究。
㊼【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
即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㊽【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㊾【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
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㊿【通】全面。
①【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
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②【嘉】赞许。
③【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
④【贻】赠送。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
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
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
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翻译: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
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
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曰:
“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
【1】胜,超过。
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
【2】敦比:
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4】輶:
分量轻。
(二)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
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
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曰: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
【1】且:
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蔡叔之事:
指叛逆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时不胜月 时:
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 戚:
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相与:
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行:
行为
【解析】D行:
品行。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C)
A.故善日者王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王者敬日 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D.察其秋毫
若白垩之与黑漆 其人拜之以牛
【解析】C之: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思;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有争议)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解析】D正确翻译:
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翻译:
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
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
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答:
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
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2-5字)
答:
《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
《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
三、《赤壁赋》/苏轼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必修 上全册 古文 注释 翻译 阅读 习题 部编版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