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4514371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13KB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师整理语文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
《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
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情感与价值目标:
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把握内容和主题,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藤野形象。
教学难点
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
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方法
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
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
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
过程与方法:
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
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
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简介藤野
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补充资料:
藤野先生1874年7月1日出生于福井县芦原町的一个医生世家,1896年毕业于名古屋爱知医学专门学校,曾到东京帝国大学进修解剖学,1901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教书,1904年升任解剖学教授。
鲁迅进仙台医专时,他对鲁迅十分热情、关心,给予了很多的帮助。
藤野先生经常给鲁迅改正讲义。
鲁迅说: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
鲁迅去世后的1937年,日本的《文学向导》刊登了藤野先生怀念鲁迅的文章。
藤野先生写道:
“他大概曾到我家来辞过别,最后的会面是什么时候,却忘记了,一直到死还把我的照片挂在房里,真是让人欣慰的事,上面这样的情形,这照片照得什么样子,并在什么时候送给他的,也记不起了。
若是毕业生,也会一道照纪念相片的,但我却一次也没有和周君摄过。
我的照片他是怎样拿到手的呢,也许是妻子交给他的吧。
这样一说,我倒也希望见见那时候自己的样子。
把我敬仰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奇妙。
先前说过,我仅仅给他看过笔记”。
至于他为什么那样对待鲁迅,他也做了解释,“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野坂先生教过汉文,一方面尊敬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所以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罢。
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朋友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要是早读到这些该多好呀。
而至死周君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有音信,我会怎样的喜欢呢?
遗憾的是,到如今是怎样也不成了。
蛰居在这样的乡间,外边的事尤其对于文学我更是门外汉,所以什么也不知道。
”
四、走近鲁迅
多媒体播放鲁迅的视频简介
1、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自第一篇小说《狂
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
1902年4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
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以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外国文学作品,并写出《文化偏至论》等一系列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
五、简介写作背景及内容提示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作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
地点在厦门大学,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忱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内容提示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片段。
鲁迅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后来却弃医从文了,我们在本课的学习中会认识到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
六、字词积累
绯红(fēihóng):
鲜红标致(biāozhì)落第(luòdì)
诘责(jiézé)不逊(búxuù)托辞(tuōcí)油光可鉴(jiàn)
抑扬顿挫(yìyángdùncuò)
深恶痛疾(wù):
厌恶而痛恨到极点。
物以稀为贵:
物品稀少就显得其珍贵。
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
七、整体感知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那里?
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重点写发生在哪里的事情?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相识相处离别
北京
理清课文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
见藤野前(在东京)。
第二部分(4-35):
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
对藤野的怀念。
2.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
E.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八、品味语言
1.本文的语言耐人咀嚼,很富有感情色彩,试举例说明。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
——对藤野先生认真负责的精神表示钦佩。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
——深切地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2.文中还有一种情况,借助于副词,增强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试举例。
①“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
无非:
“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
造成恶浊气氛的强烈厌恶。
②“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
大概:
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以诙谐的口
气猜测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带有弱国国民的辛酸。
③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
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④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
似乎——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
这就强烈的表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小结:
从以上例子能看出,调动一些语言因素,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大有益处的。
九、布置作业
搜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藤野先生 名师 整理 语文 年级 上册 先生 省优 获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