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docx
- 文档编号:24514011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0.29KB
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docx
《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海洋直击考研政治
【直击2013】十八大报告考点
一、十八大报告中的命题热点
1.“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报告
3.总体布局:
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4.全面小康社会:
从“建设”到“建成”
5.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
6.强调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
——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
7.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二、十八大报告中的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包括()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D.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十八大报告中将党的建设的主线概括为()
A.科学性建设
B.执政能力建设
C.先进性建设
D.纯洁性建设
三、十八大报告中的分析题
材料1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总书记中外记者见面会的讲话
材料2
雄关漫道真如铁”——梦想不可丢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复兴历史,从深重的苦难中拉开大幕。
“人间正道是沧桑”——道路不可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复兴之路,改变了13亿人的命运,将中国送到了一个世界大国的位置。
“长风破浪会有时”——信心不可泄
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新方位,我们的面前是前所未有的复兴曙光。
我们距离“中国梦”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要脚踏实地。
坚定地保持“中国信心”。
——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陈列的重要讲话
材料3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成熟和完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制度建设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
回顾“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挫折与失误往往与制度缺失或者受到破坏有关。
30多年前,改革开放发轫之时,邓小平就高屋建瓴地指出:
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1992年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他再次指出:
“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
回首十年,中国共产党在自身制度建设方面率先垂范。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制度、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以及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巡视制度、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逐步建立。
回首十年,“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同行,与国家发展同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进程,站上了新的起点。
回首十年,举行立法听证会、开展执法检查和立法后评估、围绕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着力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和代表履职工作,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展现蓬勃生机。
回首十年,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形成制度,一大批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引自《人民日报》
材料4
回首十年,国有企业在改革中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民营经济更加活跃。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趋成熟。
来自不同社会制度的声音,让“中国制度”的发展历程表现得更为真实、客观。
德国柏林社会科学中心跨国冲突和国际制度系主任米夏埃尔•曲恩说,“最迟从金融危机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制度成长起来”,“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大不相同,二是卓有成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巨大优势在这一制度下得以充分展现——
“中国的政治体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能够迅速做出众多复杂决定,而且决策结果还不错。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福山这样评价。
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坚持改革开放,从依法治国到社会管理创新,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从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为乘风破浪的中国巨轮保驾护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作为实践、理论,还是作为道路、事业,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制度上,才能真正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引自《人民日报》
命题角度一: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
答:
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命题角度二: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命题角度三:
请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关系的关系?
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四、十八大报告中的首次提出: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注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增强民主协商时效性。
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
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直击2013】对立统一规律的命题角度答题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第34题的头号考点。
对此须特别加以注意。
矛盾学说在试卷上的考查方向可归纳为矛盾分析、矛盾作用、矛盾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几个考查方向。
一,矛盾分析
矛盾分析法分为广狭二义,都非常重要。
(一)广义的矛盾分析
广义的矛盾分析就是指“辩证认识的实质”,即“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解答选择题
解答此处的选择题,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矛盾”。
对什么是矛盾有了感觉,此题不难。
从实质上讲,矛盾就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
直白的讲,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事物本身就都是矛盾。
因为,任何事物中都有两个方面。
而且,这两方面除了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外,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因此,解答选择题时要特别留意,那些“单打一”式的,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否认、抹煞另一个方面的选项,一定是错误选项。
2.解答分析题
(1)要准确地锁定考点。
试卷对这一考点的提问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提问,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分析问题。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某材料。
或者,某材料“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其中都出现了“矛盾”)。
另一种模式是间接设问,如“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某材料,或者,某材料“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或者,某材料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提问本身未指明是“矛盾”,而是在材料或后续的多问中出现“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等提示性文字)
(2)要正确地组织有效答案。
首先,要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中都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种对于事物内部对立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论把握就构成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也就是广义的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就是说,要全面地认识事物。
分析事物时,必须看到矛盾双方的作用,“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列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发展。
接着,要结合材料展开论证。
不仅是誊抄材料中的情节文字,而且要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材料。
基本的论证方法为:
正面材料反面写;反面材料正面写。
若材料的案例是正面的,即符合矛盾学说的,就指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怎样不对。
反之亦然。
如,材料中的事物必然包括矛盾双方,如果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抹煞另一方面,就一定会如材料中的某观点那样得出某种片面结论。
如果只看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无视这一方面,就一定会如材料中的另一观点那样得出另一种片面结论。
而两种片面观点虽方向相反,但性质相同,都是由于否认矛盾,从而割裂事物,成为形而上学观点。
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则是全面地把握矛盾的各个方面,既看到了矛盾这一方的作用,又看到另一方的影响,并分析了在材料当下的具体条件下矛盾双方的实际作用。
这种就是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种思维方式就体现了辩证认识的实质。
以这样的方式组织文字,不但是有效答案,而且是高分答案。
(二)狭义的矛盾分析
狭义的矛盾分析就是指“两点论”,即“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其操作方式为:
在区分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事物的发展。
“两点论”方法比较容易,但非常有用。
要把前期复习已掌握的内容背好,答分析题时结合题目材料套用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了。
第二、矛盾作用
矛盾有什么作用?
最实质的作用就是推动事物的发展。
具体讲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或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原理。
其要点为: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事物发展的内容之一,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进事物的量变,最终实现事物的质变。
要全面把握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它突出同一性,但不排斥斗争性。
本质在于协调发展。
怎么考?
首先是考选择题。
做出正确判断的决窍就是既看到同一性的三方面作用,又看到斗争性的两方面作用,坚决不选扬此抑彼的“单打一”式选项。
这个原理对于分析题来说不是太难,只要锁定了考点,结合题目套用,以原理带材料,逐条比对,即可顺利地形成很好的答案了。
第三、矛盾转化
矛盾转化原理的内容不多,但在回答关于矛盾学说的分析题时,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
考查与矛盾学说有关的材料分析题,很难不涉及矛盾转化问题。
还没有掌握它的同学,紧急地背诵一下吧。
矛盾转化原理的内容如下: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转化实现的。
矛盾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
矛盾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照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矛盾向着有利于人类的进步方向转化。
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是热点,又是难点,而且是重点。
必须有准备。
1.这个原理怎么设问?
除直接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明确提问外,还可以间接设问。
如,这一材料对我们理解“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
或,根据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具体矛盾,谈谈你在现实生活中如遇到类似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2.怎样把握这一原理?
这一原理的关键内容有三点:
第一,矛盾是普遍的。
要敢于正视矛盾。
不回避矛盾。
矛盾可以解决,但不能消灭。
第二,矛盾虽普遍存在,但具体的矛盾又是特殊的。
矛盾要具体分析。
第三,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解决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要根据矛盾的性质决定解决矛盾的方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怎样依据原理组织答案?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启示我们正视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题目材料所涉及的矛盾不可避免的。
这是矛盾普遍性的表现。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矛盾及矛盾双方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三是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特点。
出现矛盾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而题目材料的具体情况(誊抄材料中的情节文字,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挥),则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不同矛盾要用不同方法解决。
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同。
本题目材料中的矛盾特殊性主要在于某种问题(根据题目材料的实际具体确定)。
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正确对待矛盾,具体分析矛盾,有效解决矛盾来推动事物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倡导的“照辩证法办事”。
不仅解决本题目的具体矛盾是如此,面对一切矛盾都应如此。
【直击2013】认识论的命题角度答题方法
认识论极其重要,但头绪多,易散乱。
怎么办?
几条重要线索在手,即可成竹在胸。
第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第二,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
第三,认识的辩证过程。
第四,唯物辩证的真理观。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实践决定认识(就来源和基础而言),认识也指导实践(就功能和作用而言)。
为什么是这样?
因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实践决定认识。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认识指导实践。
这一基本的理论关系有三个命题角度。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这个角度虽难度不高,但很重要。
要具备结合材料解答分析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如下: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并不否定间接经验,但一切真知皆源于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如袁隆平同志的成就等都是可以结合的命题材料)
2.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质上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正确认识(真理)导向成功,错误认识(谬误)使实践失败;理论(认识的高级形式)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极大。
3.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这个角度是命题热点,也是理论难点和多项选择题易错点。
要正确理解下述难点: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实质上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创新就是指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新飞跃(第一次飞跃)。
实践创新就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新进展(第二次飞跃)。
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就是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动态展开。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是指理论创新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它既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又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党领导的改革实践,我国的科研新成就如“神舟问天”、“蛟龙探海”都是可以结合的命题材料)
二,认识的本质是能动反映
这个命题角度并不很难,但头绪多。
头脑中要梳理清楚。
记住数字“一、二、一”
“一”,一个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二”,两个对立:
反映对先验(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能动对消极(能动反映论和消极反映论的对立)。
“一”,一个统一。
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把上述内容理解了,小题可无误,大题可无恐。
三,认识的过程是两次飞跃
这个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角度。
对以下12字要点要透彻理解,牢固记忆。
1.“一个过程”:
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第一次飞跃),再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
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两个条件”:
是指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无限反复”: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由认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客观矛盾决定的。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的提高也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
四,唯物辩证的真理观
五个内容要记牢:
概念、唯物、辩证、标准、具体。
真理:
标志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具有客观性:
内容和检验标准都是客观的。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有范围的;真理的具体存在是一个过程。
【直击2013】意识能动性的命题角度答题思路
意识的能动性问题属于重要的命题热点。
在试卷上的考查方向可归纳为二点:
第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中包含的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唯物论考点群中的“意识观”原理中包括的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性原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以上几个考察方向均可命制客观性试题。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也可作为材料分析题中的一个问题。
第二,历史唯物论考点群中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中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易出现客观性试题。
【命题角度】
1.最近,“你幸福吗?
”成为一个人们热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D.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多项选择题答案()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绩显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为此,十七来以来的五年,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的工作。
这说明,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对于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B.政治上层建筑要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要反映社会存在的发展
多项选择题答案()
3.近来,陷入债务危机的部分欧洲国家经济低迷,复苏乏力。
其原因有产业结构不平衡、实体经济空心化、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不接受过紧日子、福利制度刚性化等。
这表明:
A.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B.文化观念和社会舆论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C.上层建筑的变化推动经济基础发展
D.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多项选择题答案()
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这体现了:
A.意识的内容是人的主观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和再现
B.意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C.意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D.意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多项选择题答案()
【直击2013】
10周年
2002年首届博鳌亚洲论坛
【考点定位】——形势与政策
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考点定位】——形势与政策
15周年
1997年香港回归
【考点定位】毛特——“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
【考点定位】毛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周年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
【考点定位】毛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重要论断,今年是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三个有利于”的内容也应格外注意。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这样,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最终确立起来了。
25周年
30周年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
【考点定位】毛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
【考点定位】毛特——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1982年9月1日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直击 考研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