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二世界历史.docx
- 文档编号:24513632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82KB
届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二世界历史.docx
《届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二世界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二世界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历史初中三年总结的知识复习点二世界历史
第六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
1开始国家、时间、部门
英国,18世纪60年代,棉纺织业(属于轻工业部门)
2背景(条件)
①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②海外殖民地扩张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料,同时也扩大了市场③18世纪中期,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④手工工场积累了技术与经验⑤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⑥伦敦成为欧洲的科学研究中心⑦英国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并倡导科学研究与经济活动相结合。
3实质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
4主要成就
(1)机器发明:
18世纪60年代,英国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以及冶金采矿等生产部门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制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2))动力革新(标志性成就、核心发明):
1785年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受到广泛欢迎(影响: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是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发明。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3)交通工具革新:
美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影响:
火车的发明和铁路的建设延伸了人类的足迹,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使人类迈入“铁路时代”,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噪音污染、交通事故,便利了列强的殖民扩张)。
5动力及能源
蒸汽机、煤炭(以蒸汽机为核心的科技革命)
6特点
①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②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③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7进程
①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最先完成工业革命②之后,法国美国等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8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理论
9影响
①经济上:
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政治上: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③社会关系上:
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④国际关系上: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⑤生活方式上:
城市化进程加快,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⑥消极影响:
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废水、废气、废渣、环境污染)
10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①军事上:
英国工业革命后,为了掠夺原材料和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②政治上: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经济上,一方面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另一方面中国逐渐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④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如林则徐、魏源、洋务派。
11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劳动对象的扩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同时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12工业革命后世界产生的三大进步潮流
民族解放运动或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太平军痛击洋枪队),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内战、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国际工人运动(英国宪章运动、巴黎公社)。
1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和谐发展?
你能为我国环保事业作那些有益的事情?
(1)措施:
①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②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和浪费,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事情:
减少浪费,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用一次性用品,注意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积极宣传环保。
第七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1“三角贸易”(16世纪初—19世纪中期)
(1)“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
①出程:
欧洲→非洲(通过各种方式掳获黑人)②中程:
非洲→美洲(把虏获的非洲黑人运往美洲,贩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③归程:
美洲→欧洲(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因贸易路线呈三角形,因此称为“三角贸易”。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但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1)历史影响
①对非洲的危害:
三百多年的“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造成生产的落后,导致长期贫困,带来深重灾难)(②对美洲的影响:
使美洲的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使美洲丧失了大量的金银财富和原料)③对欧洲的影响:
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2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1)背景: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葡萄牙独占巴西,西班牙占领处巴西以外的几乎整个拉丁美洲。
(2)原因:
①殖民者对殖民地残酷的殖民压榨激起殖民地人民的不满②随着拉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拉美人民要求摆脱宗主国经济束缚的愿望日益强烈③启蒙思想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④法国大革命对西、葡的打击⑤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概况:
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在1816年后的十年间,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性质:
反抗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5)影响:
拉丁美洲基本独立,彻底摧毁了葡萄牙、西班牙长达3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1)概况:
①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②17世纪以后,英国相继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开始时),号称“日不落帝国”③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由东印度公司负责(著名的殖民头子克莱武洗劫孟加拉),它对印度的殖民活动顺序是:
沿海建立据点→在内地扩张→抢掠财富
(2)影响:
①对英国:
A掠夺了无数财富B英国人利用抢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同时这些殖民地为英国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②对印度:
使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商品市场,日益陷入贫困,但在客观上也给印度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传统社会产生巨大冲击
4章西女王
1857~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大起义。
章西女王是这次印度民族起义中的杰出女英雄。
1858年,她领导印度人民在章西抗击进犯的英军,多次亲临前线,几次打退英军,最后壮烈牺牲。
章西女王和印度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5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掠夺、工业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殖民扩张的双重影响
①掠夺了殖民地的财富,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是一种罪恶②殖民国家把掠夺的财富用于发展国内工业生产,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同时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③殖民扩张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7英国在17—19世纪成为世界强国(世界殖民霸主)的原因
①政治上最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②经济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同时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经济迅速增长③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建立了广大的海外市场。
第八单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
(1)背景:
①根本原因:
南方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19世纪中期,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南北方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2)导火线:
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3)时间:
1861年4月~1865年。
(4)过程:
①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②转折——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鼓舞了广大人民的革命热情,扭转了战争局势③结束——1865年北方军队胜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作用:
A提高了林肯政府的威信,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是战争的重大转折B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意义:
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美国的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
农奴处境悲惨,暴动频繁。
(2)目的:
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
(3)主要内容:
面对严重的农奴制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法令规定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
(4)历史作用:
①进步性:
1861年俄国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③掠夺性:
被“解放”了的农奴需付出高额的赎金,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掠夺和敲诈)
3明治维新(日本19世纪末期的特点是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
(1)背景:
①根本原因:
闭关锁国、腐朽落后的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美国等国家的入侵,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③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法国启蒙思想)④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天皇掌握大权。
(2)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主要内容:
1868年开始,日本明治天皇政府实行改革:
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最能体现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有远见的措施)。
(4)作用:
①进步性:
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②局限性: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5)对中国的影响:
①强大后的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②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如戊戌变法学习日本。
世界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英国、日本、西班牙等。
4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比较
(1)相同点:
①战争性质都是资产阶级革命。
②两次战争都有杰出的组织领导者:
分别是华盛顿和林肯,他们都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③两次战争中都颁布了影响深远的法律文件: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颁布《独立宣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两次战争都是正义的一方获得胜利:
美国独立战争美国赢得了民族独立,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
⑤影响相同:
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战争目的不同:
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主题是反英独立。
南北战争是为了避免国家分裂而战,目的是维护美国的团结统一。
②主要矛盾不同:
独立战争前以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民族矛盾为主;南北战争以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与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矛盾为主。
③导火线不同:
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士顿倾茶事件,南北战争是1861年林肯当选总统。
④战争态势不同:
独立战争爆发时敌强我弱,英国占优势;南北战争爆发时我强敌弱,北方占优势。
⑤战争性质不同:
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双重性质;南北战争只是单纯的资产阶级革命。
⑥战争后果不同:
独立战争后保留了奴隶制;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
⑦影响不同:
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维护和巩固了统一。
5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
改革前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②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③改革范围:
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采取措施④作用: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结果不同:
中国戊戌变法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以失败告终,中国仍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明治维新获得成功,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6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时间: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内容:
黑奴和农奴都在法律上获得自由③影响:
都使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进一步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①方式不同:
美国采取革命方式,无条件地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俄国采取改革的方式,实质是借机对农民进行掠夺②影响:
美国废除黑奴制比较彻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俄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7比较中国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1)相同点:
①时间:
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②目的:
都要摆脱危机,实现富国强兵③方式:
都是统治阶级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
(2)不同点:
①性质:
中国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内容:
中国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明治维新全方面学习,发展资本主义③结果:
中国洋务运动失败,没有走上强国之路;明治维新成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8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性质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作用:
都是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③局限性:
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不同点:
①背景:
俄国1861年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明治维新不仅有国内危机,更有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②前提不同:
俄国1861年改革前没有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木幅度封建统治,为改革扫清了道路③内容不同:
俄国1861年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包括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9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途径
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本宫封建专制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法国)②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独立战争)③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
10日本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相同点:
①目的相同:
加强中央集权,增强国力。
②背景相同:
改革前,都扫除了改革的障碍,改革派掌握实权。
③领导相同:
改革派
(2)不同点:
①改革的目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
后者则是为了削弱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同时摆脱严重的民族危机②背景不同:
前者是日本天皇大权旁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后者是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严重,同时面临极大的民族危机。
③仿效对象不同:
大化改新是仿效唐朝的封建制度。
明治维新仿效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
④改革重点不同:
大化改新主要是制度方面的改革,不着重技术的引进。
明治维新不仅进行制度的改革,更注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
启示:
日本两次改革的成功说明:
根据本国需要,学习外国长处,进行改革是强国之路。
国家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九单元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年的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性质),其政治纲领是《人民宪章》,中心内容是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实践经验。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包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1)内容:
①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③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2)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②《共产党宣言》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巨著(性质),它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4巴黎公社的时间、性质及革命精神
1871年法国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性质),公社战士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和革命首创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5《国际歌》的作者
欧仁·鲍狄埃作词,狄盖特作曲。
第十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
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2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电力为基础的科技革命)
3背景: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对商品需求扩大;科技上,出现一系列科技发明。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电力的广泛应用(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①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②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就有一千三百种之多,被誉为“发明大王”)
(2)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
(3)新交通工具:
汽车、飞机(以内燃机为动力,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
意义: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意义:
飞机已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加强了人们在物质文化上的交流,缩短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距离)
(4)新通讯手段:
无线电报、有线电报、有线电话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成就最突出,领先于其他国家)
5理论基础
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
6新动力与能源
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力)、内燃机(石油)
7特点
①自然科学开始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②几乎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③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德国、日本)④从重工业领域开始突破
8影响
①生产力上:
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生活上:
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③生产关系上: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④国际局势上:
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激化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⑤世界市场上: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⑥环境上:
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技)
(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城市人口增加;促进城市的工业化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给城市带来压力,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
9对中国的影响
①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③思想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科举制被废除。
10两次工业革命后,煤、石油得到广泛应用,对人类产生哪些影响?
我们应如何应对?
①影响:
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过量地开采与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全球气温升高及能源危机问题。
②措施:
树立正确的能源观,积极倡导节能减排,注重生态平衡;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11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火车、轮船、飞机的发明,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蒸汽机、电动机、发动机等发明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电灯、电话、电报等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等。
12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①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提供物质基础②促进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提供联结纽带③刺激殖民扩张,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初中 三年 总结 知识 复习 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