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毕业论文).docx
- 文档编号:245131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9.65KB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毕业论文).docx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毕业论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毕业论文)摘要
劳动力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与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受到重视,而形成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
建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决定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正确面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对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和建立市场经济体系都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明确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含义,文章重点对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劳动力市场建设方面的现状和相关理论。
如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规范,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建设缺乏宏观调控管理,法律机制、宏观监督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等。
文章里提出了一些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总结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并进行原因分析。
在我国要建立起公平竞争,运行有序,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劳动力市场,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和劳动力市场发展存在的障碍,最后提出发展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现状;影响;对策目录
一、动力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二)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一)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
(三)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
(四)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一)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二)部分人口就业难的原因…………………………………………四、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的原因…………………………………
(一)市场机制不健全,基础建设楼后………………………………
(二)市场分割和内部人控制影响了市场效率…………………………(三)企业改革滞后,农业生产比较利益下降………………………(四)缺乏整体规划及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取向…………………五、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一)逐步消除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劳动力流动障碍………………..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改善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
(四)加强劳动力市场立法…………………………………………..
(五)建立完善的失业保障制度……………………………(六)建立全面的供需平台,实现充分就业………………六、结语………………………………………………….
参考文献………………………………………….
一、劳动力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劳动力市场(labor)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从宽泛的意义上分析,劳动力市场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对劳动力资源来进行配置和调节的经济关系。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资源供方和需求方之间相互可以选择、可以进行劳动力互相交换的地方,也可以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需方之间关系的组织形式。
因而可知,劳动力市场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由于它为现实劳动力的互换提供交易场所和机构,这是外在表现出的形式,所以可以说是有形的。
而之所以说是无形的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也能够成为一种经济关系,是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市场化建设的一种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在经济利益上来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1]
(二)劳动力市场的构成要素
1.劳动力,是指中国劳动力市场关系中的供方。
指的是在规定年龄的范围内,具备劳动能力与符合就业要求,可以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包括失业者。
2.用人单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需求方。
包含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城乡居民等。
3.工资,是指劳动力所在的单位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劳动关系两方的商定,以货币的方式支付给劳动人员的劳动薪酬。
4.劳动力市场组织者,大多是指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机构。
是劳动力供求方与需求方之间可以相互选择的场所,直接反映出了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式。
[2]二、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形式和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很多建设性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限制和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所以,当务之急应该重视起来我国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并且选择有效的方法与措施,这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创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着实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解决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对市场经济体制有非常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新经济时期的到来,通讯信息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想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可以充分的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功能。
想要解决摩擦性失业问题,务必要加快对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增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搜集、整理和传送功能,尽量减少不同的市场主体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的差异性,从而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为实现充分就业创造有利的信息条件。
(二)提高劳动力的流动幅度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变革和劳动力市场创建的加快,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流动率持续上涨,但是相对与较发达的国家比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在2001年,中国加入了国际世界贸易组织,而在当年我国的劳动力出口的增长率为6.8%,到2002年,一年的时间就上涨到了22.3%,2003年至2004年我国的劳动力出口增长率更是攀升到35%左右。
在这种劳动力的流动率迅速增长的刺激下,中国的经济也涌现出新一轮增长迅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我国的制造业在2002年之后体现出的增长趋势明显较快,这一趋势大大增加了企业对劳动力用工的需求,特别是对农民工的需求。
[3]在中国的计划经济体系下,我国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和对户籍的管理等其他制度,对于劳动力在不同的工作单位、用人机构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控制较为严格。
这样一来,导致了我国劳动力的流动率很低,这种形式已经严重的阻挡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建立,很显然,这不利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国际的接轨。
所以,加快提高劳动力流动性的幅度,完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这样才有利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
(三、)缓解摩擦性失业的社会压力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情况来分析,现在体现出来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在于劳动力市场中的求职者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找到满意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用人单位有时候又很难找到掌握某种特殊技能和有才华的人。
在中国体现出较为严重的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我国部分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术工人短缺现象,称为“技工荒”。
2009年2月18日,我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在接受中国政府网的在线访谈时曾说过,直至2009年7月1日,由国家教育部统计出的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68%,与2008年同期相比较几乎没有变化。
而当天,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在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中长期存在供大于求这样的矛盾,对于某些高校毕业生来讲结构性比较强,高校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当中表现出更多的是摩擦性失业。
[4]
这些引起摩擦性失业问题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的完整和对称。
(四)进一步提高就业弹性
就业弹性就是指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是: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增长率÷经济增长率。
就业弹性系数反映的是就业弹性的强弱程度。
是指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
就业弹性系数的经济函义是,经济每增加1%,就业增加多少个百分点。
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除以经济增长率。
[5]从就业弹性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就业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所以就业弹性高并不代表能够达到就业充分。
一般情况下,在经济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当中,就业的弹性会体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
想要控制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方面这些非寻常的问题,除了政府需要采纳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加快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市场化的调节机制来协调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中国劳动力市场现状
(一)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还在发展当中的国家,所有不同的经济体制也都在发展当中,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也是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市场的关系也在逐步稳定。
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通过查资料总结出以下几点:
1.劳动力数量庞大,劳动参与率高。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很丰富的国家。
依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月6日,中国的人口总数达到了13亿人,这其中还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6]而所有人口中具备可劳动年龄15-64岁的人口为92184万人,这占了总数的70.92%。
2004年末,中国的经济活动人口数大约为76823万人,占所有劳动年龄人口的83.3%,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
我国每年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口数约1000万人;而在以每年8%-9%的经济增长情况下,新增的就业岗位达到800-900万个;2007年末,城镇统计的失业人数约为82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的调查显示出失业率在7%-8%左右,因此,每年城镇大约都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的。
[7]这足以表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就业总量的问题体现的较为严重,说明短期内中国将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2.劳动力总体素质低下
2010年末,统计全国已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情况:
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占7.2%;受过高中教育水平的占13.4%;受过初中教育水平的占45.8%;受过小学教育水平的占27.4%;而小学以下教育水平的占6.2%。
这可以说明我国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低于世界各个国家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事实证明了受教育的程度与失业率是有很大关系的。
受教育程度小学毕业的,失业率为15.2%;受过教育程度初中毕业的,失业率为13.3%;受教程度高中毕业的,失业率为9.7%;受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的,失业率为3.2%。
[8]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经济在快速发展,而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明显增加。
近些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现出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被称为“技工荒”。
2010年,全国104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显示,对于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人数远远超过了劳动力市场中的供给人数,所以,导致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无法适应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的需求。
3.劳动力市场分割尚未消除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针对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随意流动的问题,建立了严格的城乡隔绝措施及制度。
具体通过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自由流动,也正是因为这些制度才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与此同时,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职员的工资较低,也不具有稳定性,从而形成二级劳动力市场。
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却恰恰相反,能够给员工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和工作稳定性,加上原本就有的事业单位和国有的垄断性企业,这些机构共同形成了一级劳动力市场。
一级劳动力市场通常会以员工内部招聘的形式以及对聘请讯息的垄断来排挤二级市场的劳动者,这样就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两极分化。
劳动力市场具备的分割性使劳动者很难在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达到完全的自由流动,这成为影响劳动力选择就业的重大因素。
4.劳动力市场秩序不规范
我国劳动力市场有关法律上的制度有缺陷和不足,各类劳动法律法规不是很全面。
一方面,劳动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劳动纠纷办理制度不够合理。
另一方面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执法不够严格,行政执法不公正。
5.工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创建和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劳动力市场 发展 分析 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