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相关知识.docx
- 文档编号:24509744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52KB
布鲁菌病相关知识.docx
《布鲁菌病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鲁菌病相关知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布鲁菌病相关知识
布鲁菌病相关知识
【概述】
布鲁菌病(brucellosis,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及职业对协助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若同时有本病的一些特殊临床表现,如波状热、睾丸炎等,则诊断可基本成立。
血、骨髓、脓液等培养的阳性结果为确诊的依据。
凝集试验(或ELISA、补结试验等)宜月逐周测定,高效价或效价成倍升高者有诊断价值。
慢性患者凝集试验阴性时宜作ELISA或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鉴别自然感染和人工免疫,或明确疾病是否活动,则可作2-ME试验。
【治疗措施】
㈠急性感染
1.一般疗法及对症疗法 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及营养的补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和C,以及易于消化的饮食。
高热者可同时应用解热镇痛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有助改善血症症状,但必须与抗生素合用,疗程3~4天。
有认为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长期有睾丸肿痛者,均有应用激素的指征。
2.抗菌治疗 利福平对本病有效,利福平600~900mg/天加多四环素(doxycycline)200mg/天,疗程6周,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疗方案。
羊、猪型感染者以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为宜,一般采用二个疗程,每次间隔5~7天,每一疗程为3周。
四环素每日剂量为2g,4次分服。
发热一般于用药后3~5日内消退,此时剂量可减为1.5g。
链霉素的每日成人剂量为1g,分2次肌注。
单用四环素的复发率为305,合用时可降至10%。
SMZ和TMP合剂对本病也具一定效果,对四环素过敏者、孕妇等可以采用。
疗程宜为4~6周,过短易有复发(复发率4%~50%)。
链霉素也需同用,成人剂量每日1g,分2次肌注,疗程3周。
㈡慢性感染 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合用有一定疗程,但四环素的疗程应延长至6周以上,链霉素以4周为宜。
对脓性病灶可予手术引流。
布氏杆菌骨髓炎应予彻底清创,辅以长期抗菌治疗,除四环素及链霉素外,亦可试用氯霉素与庆大霉素联合疗程。
脊柱炎或椎间盘感染一般无需外科引流。
关节炎患者偶需作滑膜切除术。
布鲁菌心内膜炎宜用四环素治疗,疗程2~3个月。
链霉素6周。
四环素亦可与庆大霉素复方SMZ联合治愈本病。
也可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利福平。
但成功的治疗常需换瓣。
菌菌疗程已沿用20余年,静脉注射,首剂为25万个菌体,以后依次为50万、125万、250万、500万、1000万、2000万、5000万、7500万、1亿、1.5亿。
每次注射后引起短暂的发热有效。
禁忌证为:
活动性且肺结核、风湿热、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等。
【病原学】
国际上将布鲁菌分马尔他(羊)、流产(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附睾等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3个生物型)、牛种(8个生物型,牛3型和牛6型菌的生物特性是一致的,1982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布鲁菌分类学会将其合并为一个生物型称为3/6型)、猪种(5个生物型,原为4型,1982年国际会议上增加第5型)、森林鼠种、绵羊附着和犬种各一生物型。
我国以羊种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牛种菌,猪种菌仅存在于少数地区。
近年发现在23个省区,犬中的犬种感染率为7.5%,五省区抽样调查,人群的感染率为6.1%。
布鲁菌为一不活动、微小的多形球状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形成。
该菌对光、热、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日光照射10~20分钟、湿热60℃10~20分钟、3%漂白粉澄清液等数分钟即可将其杀灭。
布氏杆菌在外界环境的生活力较强,在干燥土壤、皮毛和乳类制品中可生存数周至数月,在水中可生存5日至4个月。
布鲁菌仅产生内霉素,对实验动物具一定毒性。
【发病机理】
布鲁菌自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后,中性多核粒细胞首先出现,被吞噬的牛型细菌可部分被杀死,但羊型菌不易被杀。
存活的 布鲁菌随淋巴液到达到局部淋巴结。
根据人体的抗病能力和侵入菌的数量及毒力,病菌或在局部被消灭,或在淋巴结中生长繁殖而形成感染灶。
当病菌增殖达到相当数量后,即冲破淋巴结屏障而侵入血循环,此时可出现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症状。
病菌进入血循环后易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网状内皮系统中形成新的感染灶,后后中网病菌又可多次进入血循环而导致复发。
发热呈波状型(故本病又称波状热)。
布鲁菌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与其他寄生细胞内细菌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一样,其发病机理以迟发型变态反应为主。
布病的发生发展乃甚为复发,一则与菌血症、毒血症、变态反应有关,二则该菌侵犯多个器官,三则抗菌药物与抗体不易进入细胞,所以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难治。
网状内皮系统在急性期呈弥漫增生,在慢性期则可出现由上皮样细胞、巨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所组成的肉芽肿,此系组织对细菌产生的变态反应。
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均可有类似病变。
在羊型和猪型布氏杆菌病中,特别是在后者中常有化脓性肉芽肿形成。
【病理改变】
血管的增生破坏性病变也为变态反应所致,主要累及肝、脾、脑、肾等的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导致血管内膜炎、血栓性脉管炎、脏器的浆液性炎症与微小坏死等。
骨、关节和神经系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强直、脊椎炎、骨髓炎、神经炎、神经根炎等。
肺可有出血卡他性肺炎,心脏病变较血管病变少见,有心内膜炎、心肌炎等。
肾混浊肿胀,偶见弥漫性肾炎和肾盂肾炎。
此外,尚有睾丸炎、附睾炎、子宫内膜炎等。
【流行病学】
本病全球分布,每年上报WHO的病例数愈50万。
地中海地区、亚洲及中南美洲为高发地区。
国内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特区,全国104个疫区均达到基本控制标准,但90年代以来,散发病例以30%~50%的速度增加,个别地区还发生暴发流行。
㈠传染源 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
这些家畜得本病后,早期往往导致流产或死胎,其阴道分泌物特别具传染性,其皮毛、各脏器、胎盘、羊水、胎畜、乳汁、尿液也常染菌。
病畜乳汁中带菌较多,排菌可达数月至数年之久。
㈡传染途径 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
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实验室工作人员常可由皮肤、粘膜感染细菌。
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沸病畜肉类时,病菌可自消化道进入体内。
此外,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粘膜而发生感染。
㈢易感人群 人群对布鲁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
国内以特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
患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再感染者并不太少见。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就个别病人而言,其临床表现可以很简便,仅表现为局部脓肿,或很复杂而表现为几个脏器和系统同时受累。
羊型和猪型 布鲁菌病大多较重,牛型的症状较轻,部分病例可以不发热。
国内以羊型 布病最为多见,未经治疗者的自然病程为3~6个月(平均4个月),但可短仅1个月或长达数年以上。
本病的病程一般可为急性期和慢性期,牛型的急性期常不明显。
潜伏期7~60日,一般为2~3周,少数患者在感染后数月或一年以上发病。
实验室中受染者大多于10~50日内发病。
人类 布鲁氏菌病可分为亚临床感染、急性和亚急性、慢性感染、局限性和复发感染。
见表11-27。
表11-27 布鲁氏菌病的临床分类
诊断前症状持续时间
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
实验诊断
其他
亚临床
-
无症状
血清学(+),属低滴度
多见于屠宰工人,畜牧者、兽医
急性及亚急性
2~3个月
3个月~一年
出汗、关节痛、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疲劳、食欲不振、头痛等
血清学(+)
骨髓培养(+)
羊型伴严重并发症
慢性
>一年
以神经精神症状及低热为主
血清学阴性或低滴度,培养(-)
局限性
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慢性病例
骨、关节、泌尿生殖器、肝、脾等易受累
血清学(+)特殊培养基
培养(+)
复发
2~3月
类似急性期,但发热较高,出汗、疲劳、衰弱
血清学(+)
培养(+)
需与再感染鉴别
㈠亚急性及急性感染 病多缓起,急骤起病者约占10~30%。
少数患者有至数日的前驱症状,如无力、失眠、低热、食欲症、上呼吸道炎等。
急性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45%~100%)、多汗(40%~95%)、乏力(30%~10%)、关节炎(70%~90%)、睾丸炎(占男性病例的20%~40%)等。
热型以弛张型最为多见,波状型虽仅占5%~20%,但最具特征性,其发热其增殖为2~3周,继以3~5日至2周无热期后热再起,如此循环起伏而呈波状型;多数患者仅有2~3个波,偶可多达10个以上。
其他热型尚有不规则型、持续低热等。
多汗是本病的突出症状,每较其他热性病为著。
常于深夜清晨热急骤下降出现大汗淋漓,大多患者感乏力、软弱。
关节疼痛常使患者辗转呻吟和痛楚难忍,可累及一个或数个关节,主要为骶髂、髋、膝、肩、腕、肘等大关节,急性期可呈游走性。
痛呈锥刺状,一般镇痛药无效。
部分患者的关节有红肿,侧有化脓。
局部肿胀如滑囊炎、腱鞘炎、关节周围炎等也较多见。
肌肉疼痛多见于两侧大腿和臀部,后者可出现痉挛性疼痛。
睾丸炎也是布病的特征性症状之一,乃睾丸及附睾被累及所致,大多呈单侧性,可大如鹅卵,伴明显压痛。
次要症状有头痛(30%~84%)、神经痛、肝脾肿大(约50%)、淋巴结肿大等,皮疹较少见。
㈡慢性感染 特点为:
①主诉多,尤以夜汗、头痛、肌痛及关节痛为多,还可有疲乏、长期低热、寒战或寒意、胃肠道症状等,如胃纳差、腹泻、便秘等,还可有失眠、抑郁、易激动等,易被诊为神经官能症。
②急性期遗留的症状,如背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明显乏力、夜汗、迁延多日的低等。
固定而顽固的关节痛多见于羊型,化脓性并发症则多见于猪型。
如药物的疗程不足,则复发率可达10%~40%,高于未接受特效治疗的患者(6%~10%)。
经彻底治疗3年后再发病者称为再感染。
【并发症】
有心内膜炎、心包炎、脑膜脑为、脑膜炎、脊髓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子宫内膜炎等,个别病人可发生失语、瘫痪、听力减退、耳聋、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肾炎、肾盂肾炎等。
妊娠患者发生流产者约占1%。
【辅助检查】
㈠周围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低,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多。
血沉在急性期增速,慢性期亦偏高。
贫血不清,仅见于严重患者或有延徒性病灶者。
㈡各种培养 需时较长,4周后仍无生长方可放弃。
骨髓培养的阳性率高于血液,慢性期尤然。
急性期羊型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可达60%~80%。
牛型布鲁菌初分离时需10%的二氧化碳。
从尿液、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脓液等中也可分离出病菌,可将标本接种于豚鼠或小白鼠。
㈢各种免疫学试验
1.血清凝集试验 试管法乃直接检测脂多糖抗原的抗体,效价≥1∶160为阳性,但注射需乱菌苗后也可呈阳性,故应检查双份血清,若效价有4倍或以上增长,乃提示近期布氏杆菌感染。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该法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且检测IgM及IgG的敏感性相似。
因慢性患者的抗体属IgG型,故本法可同时用于急、慢性病人的诊断。
近来有采用亲和素酶联试验,较ELISA更敏感。
3.2-巯基乙醇(2-mercaptoethanol,2-ME)试验本法可检测IgG,用于鉴别自然感染与菌菌免疫。
自然感染达1个月后,体内凝集即以IgG型为主(初为IgM型),该IgG对2-ME有耐受性;而菌菌免疫后3个月内的凝集素均以IgM为主,可为2-ME所破坏。
4.补结试验 补吉抗体亦属IgG,病程第3周的效介可超过1∶16。
本试验的阳性率高于凝集试验,特异性亦高,但出现时间晚于凝集试验。
5.抗人球蛋白试验 病人尚可产生一种不完全抗体,后者虽可与抗原结合,但肉眼不可见。
当将抗人球蛋白免疫血清加入抗原-不完全抗体复合物中,即出现直接可见的反应。
不完全抗体出现早而消失晚,故可用于急、慢性期病人的诊断。
鉴于本法操作复杂,只适用凝集试验阴性的可疑病人,效价>1∶80为阳性。
6.皮内试验 布鲁菌素皮试乃为一种延迟超敏反应,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仅有局部红晕而无肿块者为阴性,局部红肿和硬快的直径达2~6cm者为阳性。
皮试在病程6个月内的阳性率很低,慢性期患者几近100%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7.其他免疫学试验 有反向被动血凝试验、放射免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因操作复杂,不适于普遍采用。
㈣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适用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细胞增多(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增高,其余均正常。
心电力产可示P-R新时期处长、心肌损害、低电压等。
骨、关节的X线检查可见软组织钙化、骨质修复反应强而破坏性小,椎间盘和椎间隙变窄等。
肝功能及脑电图的改变的均属非物异性。
【鉴别诊断】
本病的急性期易与伤寒、副伤寒、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流行性感冒、其他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疟疾、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相混淆。
布病的慢性期宜与各种骨和关节疾病、神经官能症等下鉴别。
【预后】
预后良好,患者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仅10%~15%病例的病程超过6个月。
未经抗菌药物治疗的病死率为2%~3%,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几膜炎、严重中枢系统并发症、全血细胞减少症等。
慢性患者可遗传关节病变、肌腱挛缩等而使肢体活动受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布鲁菌病 相关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