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断裂带.docx
- 文档编号:24506770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46
- 大小:54.35KB
广西断裂带.docx
《广西断裂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断裂带.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断裂带
活动性断裂带
按《广西地震构造图》编号
说明:
1﹑按《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170-2002)表8.1.4全新活
动断裂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标准
DL/T5170-2002
表8.1.4全新活动断裂分级
指标
断裂分级
平均活动速率
历史地震或古地
活动时代及活动性
(V)
震震级M
强烈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
M≥7
Ⅰ
V>1
裂
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中等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
7>M≥6
Ⅱ
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烈
1≥V≥0.1
裂
微弱全新活动断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V≤0.1
M<6
Ⅲ
裂
2﹑按《火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2006)》表7.1.4全新
活动断裂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火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2006
表7.1.4全新活动断裂分级
指标
断裂分级
平均活动速率
历史地震或古
活动时代及活动性
(V)
地震(震级M)
强烈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
M>6
Ⅰ
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V>1
裂
中等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
6≥M≥5
Ⅱ
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烈
V>0.1
裂
微弱全新活动断
V≤0.1
M<5
Ⅲ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裂
3﹑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
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表6-6-36全新活动断裂分级
指标
断裂分级
活动性
强烈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
Ⅰ
动,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裂
中等全新活动断
中或晚更新世以来有活
动,全新世以来活动较强
Ⅱ
裂
烈
微弱全新活动断
Ⅲ
全新世以来有微弱活动
裂
平均活动速率历史地震或古地
(V)震(震级M)
V>1M≥7
1≥V≥0.17>M≥6
V≤0.1M<6
4﹑以下断裂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
火电项目请注意调整分级。
1)那坡断裂带①
西北起自云南省的广南附近,往东南经富宁进入广西的那坡,再从那坡的平
孟进入越南,而后经高平、谅山直抵先安湾。
全长400余公里,在广西境内长
60余公里。
断裂走向北西320°~330°,主要倾向南西,倾角45°~75°。
它由几条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带宽5~10km。
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带内挤压透镜体、角砾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
断裂对两侧的沉积古地理环境、岩浆活动起控制作用。
断裂两侧构造线不一致:
南西侧褶皱轴向以北西为主,北东侧以北东向或东西向为主。
它形成于加里东期,是一条长期活动的硅镁层深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和第四纪以来有明显活动。
断裂带经过之处,多数形成平直狭长的“V”型谷地,两侧断崖、三角面发育。
在那坡县德隆、百合一带,断裂
附近的山脊和小溪(或冲沟)发生左旋同向弯曲和扭动,水平位移估算达1000m。
断裂在中更新世有过强烈活动。
沿断裂带,所发生的2.0级以上地震呈串珠状分布。
在断裂东南段的越南境内,1900年以来发生5.0级地震3次。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5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2)靖西~崇左断裂带②
西北端起于云南省富宁县洞波附近,往东南经广西的靖西、大新县的下雷、
太平,至崇左附近,长约250km。
由数条大致平行、走向西北310°~320°的断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裂组成。
在卫星影像上清晰可见。
北西段倾向南西,南东段倾向北东,倾角40°~
70°居多。
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十米,带内角砾岩发育,水平擦痕清晰。
该断
裂切割寒武系至三叠系,对岩相古地理具控制作用。
地貌上,多数地段表现为平
直的断裂谷(河谷或干谷),谷坡陡峭,断崖发育。
在靖西县湖润~大新县下雷
一带,断裂带左旋错断北东向的构造线和山脊线。
断裂在中更新世有过强烈的活
动。
沿断裂带,2.0~4.0级地震时有发生。
在其西北端,于
1962年和1982年
1
分别发生过52
级和5.7
级地震。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3)百色~合浦断裂带③
该断裂北西起于隆林,经百色、田东、田阳、平果、隆安、南宁、合浦,进
入广东雷州半岛,长约500km,走向310°~320°,倾向北东为主,局部倾向
南西,倾角60°~80°。
断裂带由众多的逆冲断层组成,并具剪切性质,将下
雷~灵马断裂和邕宁那马、平果附近的第三系地层错断,水平断距分别为20km
和5km之多,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地层,局部达第四系。
垂直断距达100m~
900m不等,断裂主要形成于印支早期,在印支运动期及第三纪有强烈活动,至
第四纪仍有活动。
它控制百色以下右江河段的发育,在许多地段形成平直、狭长
的断裂谷地,断崖、断层三角面发育。
沿右江断裂带,自1751年以来,共记载
3
3
44
级以上(含44
级)地震7
次,其中1962年4月20日田林八桂~八渡间
发生5级地震,1977年10月19
日平果发生5级地震,1970年后据仪器记录,
沿断裂带2.0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该断裂为广西主要的发震断裂之一。
按《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
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4)巴马~博白断裂带④
断裂带东南始于广东吴川、电白一带,往西北经广西博白、横县、昆仑关、
大化、巴马,而后进入贵州,与紫云—垭都断裂带相接。
总体走向北西310°~
330°,倾向北东为主,倾角40°~85°。
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断距最大达
4000m。
沿断裂带有燕山晚期花岗岩体及岩脉分布。
在重力场和磁场上有明显反
映,属硅铝层深大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和第四纪以来具强烈的活动。
沿断裂带
33
3级以上地震呈带状分布,44级以上(含44级)地震分布在断裂带的西北段和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东南段。
广西有地震记载以来,3次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该断裂带上,其中1875
1
年6月8日发生在乐业、罗甸间的地震震级为62级,震中与工作区相距约400km;1890年8月29日发生在陆川南部的地震震级为6级,震中与工作区相距约
3
120km;1936年4月1日发生在灵山县平山东的地震震级为64级,震中与所址区相距约60km。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
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5)合浦~北流断裂带(⑤):
该断裂西南起于北部湾海中,往东北方向经合浦、博白、陆川、北流、容县、
岑溪,而后延伸入广东,在广西境内长300余公里。
断裂带由一组走向大致为北东40°~60°的断裂组成,分为东西两束:
东边一束称陆川~岑溪断裂带,
多数倾向南东,倾角40°~70°,属硅镁层深断裂;西边一束称博白~梧州断裂带,多数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属硅铝层深断裂。
二者构成对冲组合。
断裂带动力变质现象十分发育,有宽数百米至数千米,长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的千糜岩、糜棱岩及片理化带。
岩层强烈挤压,角砾岩化、硅化及各种矿化现象常见。
该断裂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断裂带。
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的活
动。
沿断裂带发育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后来断裂又切割新生界。
在合
浦石冲至党江一段,断裂错断了晚第三系,断裂两侧N2~Q地层厚度有明显的
差异。
在不同程度上断裂控制着南流江和北流河谷地的发育。
合浦石冲至博白顿
谷一段,断裂两侧出现强烈的地貌反差:
东侧为冲积平原,西侧为低山丘陵,谷
坡陡峭,山脚呈直线展布。
沿断裂带有较多温泉出露。
在断裂带的东北段,从
3
1507年至1969年曾发生44级地震4次;1970年后,据仪器记录,2~3级
地震时有发生。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5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6)防城~灵山断裂带(⑥)
断裂西南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约350km。
总体走向北东45°~5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40°~80°,其中大于60°居多,断裂右旋平移可达800m~1000m,破碎带或动力变质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局部达2000m,带内构造透镜体,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挤压揉皱、角砾岩、千糜岩,糜棱岩、硅化、片理化等构造现象发育。
断裂切割
寒武系至第三系及华里西期至燕山期花岗岩。
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
多次活动,是长期继承性活动断裂。
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
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引张的力学性质。
沿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
狭长状谷地,断裂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
33
地堑性构造。
沿断裂带曾发生44级以上(含44级)地震6次,其中最大地震是
3
1936年灵山县平山东地震,震级64级,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
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7)桂林~南宁断裂带(⑦)
断裂带东北起于全州县大西江附近,往西南经桂林、永福、来宾、南宁、扶
绥、崇左、宁明,而后进入越南境内,全长约600km,大致以北东40°~50°
的走向斜贯广西,分东北段与西南段。
西南段凭祥~武鸣断裂带由数条大致平行
的断裂组成,倾向以南东为主,倾角45°~80°不等,切割泥盆系至第三系,
断距大者达700m;断裂破碎带数米至数十米,带内挤压透镜体、角砾岩、糜棱
岩、硅化、片理化及擦痕等构造现象发育。
桂林~南宁断裂带形成于燕山亚旋回,
后期有不同程度的复活,是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活动断裂,新生代以来有明显的活
动。
沿断裂带曾有少数地震发生,东北段的灵川和西南端的宁明在历史上发生
3
GB50021-2001)》表6-6-36
44
级地震各一次。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分级,
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8)南丹~马山断裂带⑧:
该断裂带西北端起自黔桂边界,经南丹、都安、马山,往东南与巴马~博白断裂带相汇。
由南丹~河池断裂、九圩~下坳断裂、地苏断裂和都安~马山断裂组成,长约270km。
总体走向330°~340°,倾向以北东为主,倾角60°~80°居多。
断裂切割泥盆系至三迭系,断距大者可达千余米。
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带内岩层挤压揉皱、压碎及硅化现象常见,断层角砾岩发育。
断裂带形成
于印支期,新生代以来有一定的活动,是继承性活动断裂。
沿断裂带有小地震发生,最大震级小于4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4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9)宜山~柳城断裂带⑨
西起自河池一带,往东经宜山、柳城,至鹿寨附近,长约230km。
它是一条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向南突出的弧形断裂带,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带
宽5km~20km。
断面倾向南或北,倾角20°~70°。
断裂切割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断距300m~500m。
断裂形成于华力西期,以后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新生代以来仍有一定程度的活动,是继承性活动断裂。
沿断裂带曾发生一些小震,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
<5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10)三江—融安断裂带⑩
南端起自柳城北,经融安、三江,而后进入湖南,在广西境内长160km,总体走向北东20°左右。
倾向北西,倾角40°~80°,一般在70°左右。
断裂切割元古界至石炭系,断距1500m~5000m不等。
破碎带宽数米至百余米,带内构造透镜体,片理化,硅化,角砾岩、糜棱岩以不同方向的擦痕均发育。
许多石英
脉发育于断裂带中。
断裂带形成于雪峰期,以后各期都有活动,是一条长期活动的继承性活动断裂。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11)龙胜~永福断裂带?
断裂带南起武宣,向北经象州县桐木、鹿寨县四排、永福和龙胜马堤,向湖南黔阳一带延展,区内长260余km。
是桂北台隆和桂中—桂东台陷区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断裂总体走向近南北向,临桂县宛田以北为一条断层,倾向北西西,倾角45°~80°,为西盘上冲的逆冲断层;永福以南断裂由数组断裂组成3km—10km宽的断裂带,其产状较复杂,主断裂为倾向西的逆断层,附近伴有一系列向东倾的阶梯状正断层,倾角一般50°~80°。
断裂发育于上古生界,断
距数百米至千米,一般300m~500m。
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带内角砾岩、
糜棱岩、硅化、白云岩化等构造现象均有,并可见牵引现象及擦痕。
断裂在新生
代以来有活动,沿断裂带仅有1次5级地震发生,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5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
全新活动断裂。
12)永福—武宣断裂带
断裂带北始于永福附近,往南经鹿寨县四排、象州县桐木,至武宣东乡一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带,长约160km,宽3~10km,由一组走向近南北的断裂群组成,产状较复杂,
四排以北,主干断裂倾向东,以南主干断裂倾向西,倾角一般40°~80°。
断裂发育于上古生界,断距数百米至数千米,一般300~500m。
断裂破碎带宽数米至数百米,带内角砾岩、糜棱岩、硅化、白云岩化等构造现象均有,并可见牵引
现象及擦痕。
断裂在新生代以来有活动。
断裂两侧地貌反差十分强烈,东侧为海拔高程近2000m的大瑶山,西侧为海拔高程350m以下的平缓丘陵和台地,相对高差1600m以上。
在某些地段,断裂带内的重晶石脉裂隙中充填的粘土见许多密集的斜擦痕。
沿断裂带仅有1次5级地震发生。
1970年有仪器记录以来,未记录到2级以上地震。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5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深断裂和大断裂
一,北北东向断裂组
1)四堡断裂
从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乡伸入广西,往南经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兴洞、
在罗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宝坛、乔善东止于下里,呈北北东向延伸,广西
境内长135千米。
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5—70度。
北段横切四堡期褶皱,与
加里东期褶皱大体平行,为逆冲断层,断距可达3000米;南段切割泥盆系和石
炭系,为正断层。
断层破碎带宽20—150米,带内发育糜棱岩、构造透镜体、片
理以及断层角砾岩十分发育,硅化、绿泥石化等变现象也很常见。
硅化带宽10—80米,由褐红色硅化角砾岩组成,形成特殊的突出地貌。
该断裂控制了丹洲群和泥盆系的沉积相,四堡、雪峰期花岗岩体沿断裂带呈串珠状分布并被断裂切割。
与雪峰期花岗岩有成因关系的锡矿,多见于主断裂旁侧,沿次级平行断裂充填。
属硅铝层深断裂,形成于四堡运动,印支-燕山期继续活动。
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属非全新活动断裂。
2)平垌岭断裂
南起罗城,向北经平垌岭、元宝山岩体西侧,至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培以北进入湖南,区内长约170km,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40°~75°,由南往北逐渐
变陡。
北段为逆冲断层,切割四堡至加里东期褶皱基底,断距达3000m;南端为正断层,错断泥盆系、石炭系盖层,断距100m~1800m。
断层破碎带宽数米至150m;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断层角砾岩和硅化带十分发育,通过元宝山岩体时出现千糜岩、糜棱岩和片麻岩带。
两侧地层揉皱强烈,劈理、擦痕等现象常见。
该断裂的岩浆活动不明显,属大断裂。
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
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属非全新活动断裂。
3)三江-融安断裂
该断裂南起广西的柳城附近,向北经融水、融安、三江、通道,经绥县出工作区外,
是融安—溆浦断裂带的南段。
断裂带由数条断裂组成,总体走向北东20°左右,断面多倾向西,倾角70°左右,呈逆冲性质。
断裂切割了元古界至石炭系。
三江—融安断裂带是一条长期活动的、规模巨大的深断裂带,是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
皱系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之一。
长期以来控制断裂两侧的岩相、沉积厚度和岩浆活动。
燕山运动期断裂活动强烈。
断裂带标志清楚,破碎带宽一般达10m~120m,构造透镜体、片理化、糜棱岩化、
硅化和擦痕等发育,不同方向的逆冲、斜冲、水平擦痕、雁列式石英脉等构造现象表明断裂具挤压—剪切性质。
断裂在新生代以来有过比较强烈的活动。
沿断裂带构造地貌发育,断层谷、断层崖、
断层三角面等线性地貌延伸长、发育好。
断裂在卫星照片上呈现出清晰连续的景象。
在断裂
的南段,形成压陷型第四纪融安断裂盆地,盆地成新月状,盆地内第四系沉积厚度大于35m。
断裂西侧为中低山,海拔在1000m左右,断裂东侧为盆地平原,海拔约200m,二者高差约
800m,形成强烈的地貌反差。
断裂两侧,同级阶地高度不同,表明断裂带南段在第四纪有过明显活动,其活动强度大于北段。
沿断裂带历史上曾发生Ms4.0以上地震多次,最大震级为发生在融水南部的Ms5.5
级。
按《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1997)表6.1.4划分,此断裂属中等
全新活动断裂。
4)寿城断裂
从湖南南山牧场延入广西,往南经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平、平熬、瓢里东、三门西,过融安县叭河和永福县百寿(古称寿城)西、融安县桥板东,止于鹿寨县平山。
区内长约180千米。
断裂倾向北西西,倾角38—80度,北陡南缓,为逆冲断层。
与元古界及上古生界褶皱平行展布,中段与寒武系褶皱斜交。
断距由南向北增大,自400—3300米不等。
断层破碎带宽10—50米,其中发育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糜棱岩、片理化和不同方向擦痕,具硅化。
控制元古宙、南华纪和晚古生代沉积环境。
三门一带丹洲群中发育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该断裂自雪峰期至印支期都有活动,属硅镁层深断裂。
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属非全新活动断裂。
6)资源断裂
从资源县梅溪东伸入广西,往南经咸水口、大合、中峰止于兴安县华江南侧,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区内长80千米。
断裂位于猫儿山、越城岭两岩体之间,切割震旦系至白垩系,
以及加里东期和燕山期花岗岩。
断面倾向北西西,倾角30—45度,为低角度正断层。
垂直断距数百米,水平断距2—3千米。
断裂破碎带内发育角砾岩和糜棱岩,局部具韧性剪切特征,断面上有大型擦痕。
加里东期越城岭花岗岩体因受其影响,而发生强烈的动力变质现象,近断裂处为花岗糜棱岩,压碎现象向外减弱。
压碎片麻岩带宽达数千米。
燕山期小花岗岩体及早白垩世盆地皆沿断裂展布,又被断层复活切割。
地貌上断层崖、断层谷清晰明显。
该断裂属切割硅铝层的深断裂。
全新世以来未见活动,属非全新活动断裂。
二,北东东向断裂
7)陆川–岑溪断裂
属博白—岑溪断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穿硅镁层的深断裂,是钦州地
槽东南边界的地壳拼接断裂。
从苍梧县大坡南伸入广西,往西南经岑溪市归义西、南渡南在容县杨梅被北西向断层错断至灵山后过北流市清水口北、陆川县平乐
东、米场西和博白县三滩、旺茂、松旺北进入合浦县不远因第四系覆盖而消失,走向北东50度。
区内出露长240千米。
由多期延伸方向不尽相同的断裂组合而成。
可能由于各期活动方式不同,故断裂产状也有较大变化,既有倾向北西,也有倾向南东。
断裂控制古生代沉积环境,沿断裂分布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
加里东期细碧角斑岩和花岗岩体、海西、印支期小花岗岩体和燕山期杂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斑岩、花岗斑岩呈长条状沿断裂分布。
沿断裂强烈矿化,有钨、钼、铜、铅、黄铁矿、金、锑、汞等矿产分布,有些矿脉直接沿断裂
充填。
有温泉断续出露。
近代沿断裂有频繁的地震活动,最强地震为5.6级。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8)博白–梧川断裂
博白-梧州断裂(①):
位于博白凹陷西北边界。
大致与陆川-岑溪断裂带平行延展。
断裂活动始于广西运动,断续延续至中生代。
可能由于不同期断裂有不同的活动方式,故其产状变化较大。
挽近活动较弱,两侧地形比较低平。
该断裂
属硅铝层深断裂。
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6-6-36分级,其历史地震震级M<6级判别,该断裂带属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9)灵山–藤县断裂
起于藤县县城,往西经天平和平南县六陈、桂平市罗秀、中和、兴业县小
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
平山、城隍、浦北县寨圩、灵山县平山、佛子、新圩、三隆、钦州市久隆、钦北、康熙岭、防城港市茅岭、防城从马路西南延出越南。
区内长360千米。
断裂走向北东60度,倾向南北均有。
沿断裂发育构造透镜体、糜棱岩、千糜岩、片理化
带。
通过志留系一上二叠统的断裂多为倾向南东的冲断层,通过侏罗系中的断层多为倾向北西的冲断层。
断裂在海西至印支期南升北降,燕山期以来北升南降。
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盆地沉积多覆盖断裂,个别切割盆地的断裂为倾向北西的高角度正断层。
断裂晚期活动强度减弱,并向张性转化。
断裂控制晚古生代沉积作用。
下三叠统分布于断裂以北,侏罗、白垩、第三纪盆地却多见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断裂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