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方案111.docx
- 文档编号:24478390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0.89KB
绿色施工方案111.docx
《绿色施工方案1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方案11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方案111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1、线路概况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从福州站引出后,DK0+000~DK3+300利用既有沿海铁路联络线至东山,下穿机场高速公路后以隧道穿鼓山,跨闽江,引入福州南站,再跨乌龙江至长乐市首占设长乐站、出站穿董奉山至洋下村设长乐东站,经松下以公铁合建桥梁跨越人屿岛、小练岛、大练岛至平潭岛,在二埠山附近设平潭站,线路长88.433km,其中利用沿海联络线3.30km,新建段长85.133km。
以左线计算的桥梁26座长38184.084延米,隧道13座长29019.8延米,桥隧比占全线78.94%。
全线设站福州、福州南、长乐、长乐东、松下、平潭共6个站,其中福州、福州南为既有站,其余为新设中间站。
2、本标段概况
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站前工程FPZQ-4标段起讫里程:
DK70+564.70~DK88+099.55,正线长17.535km。
一分部承担施工范围为:
DK70+564.70~D73+515.87段2.951km的站前土建工程及D73+515.87~D74+301.27段785.4m(40m+11*64m+40m孔)铁路梁的移动支架节段拼装施工。
工程位于大练岛及大练岛与平潭岛之间,属平潭县大练乡。
DK70+564.70~D73+515.87段2.951km的站前土建工程包括: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中的大练岛特大桥(19-40m+4*32箱梁);大练岛上上的舍仁宫大桥(4-32m箱梁)、路基、涵洞、公路桥;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特大桥B0-B25号墩间的公铁两用大桥及B25-B38号墩间的公路桥。
3、自然特征
3.1地形地貌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长乐至平潭主要为滨海海积平原及局部丘陵区;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坡陡峭,自然坡度20°~50°;山间谷地相对平缓,多为耕地、村舍;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面高程在2~5m之间,河网密布,村庄城镇密集;剥蚀丘陵台地,多处于近海附近,为浑圆状丘陵、台地,高程15~75m,自然坡度5°~25°;滨海堆积平原分布于各河口及海湾滩涂地带,海岸线曲折,湾内多为淤泥质漫滩,少数低山丘陵直通海岸,海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形态颇为壮观。
海坛海峡呈近南北向狭长状,南北向两头宽中间窄。
海峡中小岛屿、礁石分布众多,高程10~45米。
水下地形地貌为近岸水下岸坡、冲刷沟槽、水下平台三大部分。
3.2工程地质特征
地层岩性:
桥址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
第四系坡积层块石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层淤泥质黏土、粉质去黏土、细砂、粗砂、砾砂、块石土等土层,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黏土夹碎石,白垩系下统石帽山组凝灰岩,燕山晚期花岗岩。
(1)1块石土:
青灰色,松散,块径1m,原岩成份由强风化凝灰岩组成,岩芯呈短柱状,б0=250kPa。
(1)2淤泥质黏土:
灰色,流塑,饱和,土质不均,含粗砂、贝壳碎片。
(2)0粗砂、灰色、松散、饱和、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构成,见云母及贝壳残骸,分选性差。
б0=200kPa。
(2)1粉砂:
灰黄色、灰色,松散~稍密,饱和,局部含大量贝壳及中砂。
(2)2淤泥质黏土:
灰色,流塑~软塑,饱和,局部夹细砂颗粒б0=60kPa。
(2)5粉质黏土:
灰绿色、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角砾,韧性及干强度中等
б0=150kPao。
(2)6砾砂:
灰黄色、灰色,中密,饱和,颗粒级配不均,局部粘粒含量较高б0=350kPa。
(2)7块石土:
青灰色,母岩为凝灰岩,饱和,中密б0=450kPa。
(2)8粗砂:
浅褐色,饱和,中密,岩芯呈砾砂状б0=300kPa。
(2)9粉细砂:
灰黄色,饱和,中密,局部夹中砂б0=110kPa。
(3)1粉质茹土夹碎石:
深褐色,硬塑,含较多风化碎块,б0=180kPa。
(4)1凝灰岩:
全风化,灰黄色,局部间灰白色,岩芯风化呈土柱状,局部夹风化残余碎块,原岩结构己基本不可辨,б0=200kPa。
(4)2凝灰岩:
强风化,灰黄色~青灰色,局部间棕红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裂面见铁锤质渲染,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б0=500kPa。
(4)3凝灰岩:
弱风化,青灰色,凝灰质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完整,局部裂隙稍发育,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夹少量碎块状,б0=800kPa。
(5)1花岗岩:
全风化,灰黄色间灰白色,原岩结构己被基本破坏,岩芯风化呈砂土状、土柱状,局部夹碎块状,б0=250kPa。
(5)2花岗岩:
强风化,灰白、灰黄~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部分钻孔揭示球状风化严重,б0=500kPa。
(5)3花岗岩:
弱风化,肉红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岩芯多成柱状、长柱状,偶夹碎块状б0=1000kPa。
3.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不良地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地质调绘成果,场地范围存在厚层中砂,松散~稍密,结合孔内试验判定:
存在发生地震液化的可能。
特殊岩土:
桥址区特殊岩土主要为
(2)淤泥质黏土,灰色,软塑,局部夹少量中砂。
层面埋深6.80~11.50m,层厚3.40~10.90m。
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ω=40.76%,e=1.77,Ip=18.1,IL=1.49,al-2=0.74MPa-1,Es=3.03MPa。
此层具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等特点,工程地质性能很差。
3.4场地地震效应
地震动参数: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桥址区抗震设防烈度为VII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55s。
3.5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
桥址区地表水主要以沟渠、水塘形式存在,其水位、流量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在丰水期向四周排泄汇入海洋,枯水期由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
低山丘陵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不发育。
丘间谷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在中砂层。
地下水与海水呈交替互补,地下水因水力坡度极小而径流缓慢,排泄以侧向径流为主,属垂直补给侧向径流循环类型,潜水平日海水相互联通,水力联系强烈。
勘探期间测得桥址区稳定地下水水位埋深为O.30~14.10m。
潮汐水:
桥址区位于位于海坛海峡北东口水道,属东海海域内海区,水位受潮沙影响较大,朝型为正规半日潮型,每年在农历七、八月间为年大潮期,每月农历初三、十八前后月潮期,每天两涨两落,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12小时50分钟为一周期,涨潮平均历时约5小时30分钟,落潮平均历时7小时15分钟。
海坛海峡~平潭岛段
①潮汐
A.基准面
1956黄海基准在平潭海洋站验潮零点以上3.57m,在平潭平均海平面以下0.2m。
B.潮汐性质
潮汐类型判别数R=0.27,属正规半日潮。
每个潮汐日(约24.8小时)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的高差相差不明显。
C.潮位特征值
最高潮位为4.23m,最低潮位为-1.97m,多年平均潮位为0.2m。
②潮流
平潭海域潮流变化较复杂,浅海的涨潮由东向西,或东北向西南,落潮相反。
主要是来复潮,个别是直线流。
水深40米以内的沿岸海域的潮流为西北、东南流。
南部受兴化湾径流影响,涨潮三分时为东北流,七八分时为西北流;退潮是为西南留,退五分时为南流。
③波浪
大练岛岸段控制浪向为SSW向,苏澳岸段控制浪向为NE向和WSW向。
设计波高2.40~4.12m。
④流速
海峡海流为正规半日潮流,海峡内所海流呈往复流形态,桥址轴线附近涨潮流主流向为SSE向,落潮流主流向为NNW向。
大潮流速大于小潮流速,约为1.4~1.8倍,大潮期间最大涨潮流速为1.19m/s,最大落潮流速1.04m/s;小潮期间最大涨流速为0.67m/s,最大落潮流速为0.61m/s,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
流速的垂线分布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
3.6气象
海坛海峡~平潭岛段
平潭岛海区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终年气温较高,基本无霜冻,季风较明显,干湿季分明。
桥址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气温19.6℃,最冷日平均气温10.2℃,最热日平均气温27.9℃。
雨热同季,旱雨季节分明,多年平均降水量1172mm,蒸发量1300mm,为福建省少雨区之一。
季风明显,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其余季节多为东北风。
是福建省强风区之一。
7~9月高温干旱,常受热带风暴影响,年平均6.3次。
气象灾害主要是台风、大风、暴雨、干旱等。
4、交通运输情况
本段工程位于平潭县大练岛乡,自平潭县城至苏澳码头有县级公路(平潭客运站至苏澳镇有公交车相通),自苏澳码头至大练岛需乘渡船前往。
本段工程施工时,可将主要材料通过海运至大练岛的渔限码头,再转运到工地。
5、沿线水、电资源情况
施工用电:
大练岛上有10KV输电线路供农民生产、生活用电;岛上施工可设变压器接驳既有电力线路;海中桥梁施工部分,用电须设置变电站及水下施工电缆。
6、施工用水:
平潭岛上无自来水厂,大练岛上无淡水资源,故大练岛生产、生活用水可就近打井取水。
或采用淡水运输船从松下码头至大练岛,后运至生产、生活区。
7、当地工程材料的分布情况
当地(平潭县)没有钢材、水泥生产工厂,也没有砂石料资源,所需工程材料均需外运,工程材料主要来自福建省内其他地域,少部分来自省外,运输方式主要通过船运至码头,再由汽车运往工地。
二、施工部署
1、绿色施工方案的原则与意义
1.1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保证施工安全,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现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我们的责任。
1.2贯彻落实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3施工企业建立绿色施工管理,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对造福子孙后代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2、绿色施工小组组成及工作分工:
2.1绿色施工小组组成及工作分工:
序号
姓名
项目部
职务
绿色施工职务
分工情况
1
盖青山
项目经理
组长
负责绿色施工的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
2
赵连镜
副经理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及全面监督绿色施工方案执行情况
3
于立谦
副经理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负责全面执行绿色施工方案及相关措施
4
李红星
书记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负责监督督绿色施工中职业健康的执行情况
5
唐小军
项目总工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提供绿色施工中的技术支持
6
刘国庆
副书记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负责监督绿色施工中资源节约的执行情况
7
张永胜
安全总监
副组长
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绿色施工方案、措施,负责监督绿色施工中安全方面的执行情况
8
工程部组员:
龙建军、高健、程为
1.负责扬尘污染控制。
2.负责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固体废弃物控制。
3.负责水土污染控制,日间噪音控制及光污染控制。
4.夜间噪音控制及光污染控制、地下设施及文物的保护。
5.避免钢筋浪费、砼浪费、模板浪费。
6.节能。
9
安质部:
李青东、张忠威、李朝美、赵浩伟、姚毅霖
1.负责职业健康及卫生防疫。
2.负责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
3.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安全生产。
4.绿色施工中相关人员培训与教育。
11
设备物资部:
冯军利、阮文亮、高龙、沈敬国
制定采购计划,监督各部门节约材料的执行,对周转材料进行维护保养。
12
电气、水暖:
甘林、陶万力
1.负责绿色施工中节电的执行与监督。
2.负责用电计量管理。
3.负责绿色施工中节水的执行与监督。
4.负责用水计量管理。
注:
1.各组员应依据绿色规范及相关标准执行绿色施工管理,职责不限于上表所列,各组长、副组长也应依据规范、标准进行监督、检查。
2.绿色施工相关规范、标准可到技术部及安质部查询。
三、绿色施工的一般规定
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
项目部由劳资部门组织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自有员工、工程承包单位的领导及所有施工人员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及有关规定、标准、文件和其它要求的培训并进行考核,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大(如产生强噪声、产生扬尘、产生污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以保证这些操作人员具有相应的环保意识和工作能力。
2.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应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识,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按绿色规程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天津市和集团的相关文件等。
四、资源节约
1、节约土地
1.1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禁止使用粘土砖。
1.2土方开挖施工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减少土方的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
2、节能
2.1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2.2规定合理的温、湿度标准和使用时间,提高空调和采暖装置的运行效率。
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度,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门窗。
室外照明宜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
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3.1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
3.2施工机械宜选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3.3220V/380V单相用电设备接入220/380V三项系统时,宜使用三项平衡。
3.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4、实行用电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电量。
必须装设电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应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同时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及时收集用电资料,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提高节电率。
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5、充分利用太阳能,现场淋浴可设置太阳能淋浴,减少用电量。
6、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7、节水
7.1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用水量。
施工用水必须装设水表,生活区与施工区分别计量。
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7.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
盥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或缓闭冲洗阀等。
7.3施工现场设置废水回收设施,对废水进行回收后循环利用。
冲车池及洗车池设沉淀池及清水池,对洗车、冲车污水进行重复循环利用。
8、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
8.1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8.2施工现场实行限额领料,统计分析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与预算材料的消耗量,有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关键点控制措施,提高节材率;钢筋损耗率不宜高于预算量的2.5%,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宜高于图纸预算量。
8.3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制定采购计划,并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8.4施工现场应建立可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制定并实施可回收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
8.5材料运输工具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遗洒。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8.6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8.7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8.8对周转材料进行保养维护,维护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按照材料存放要求进行材料装卸和临时保管,避免因现场存放条件不合理而导致浪费。
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8.9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竹模、竹胶板。
施工前应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
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
8.10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五、环境保护
1、扬尘污染控制
1.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应根据用途进行硬化处理,一般采用C20混凝土硬化10cm厚。
非主要道路可采取其他硬化措施(铺砖、铺礁渣、铺碎石等)。
裸露的场地可采用绿化、铺碎石或固化。
1.2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不得将泥沙带出现场,负责专人组清扫道路及洒水除尘。
1.3施工现场易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应密闭存放。
1.4遇有6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1.5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
1.6施工现场材料存放区、加工区及大模板存放场地平整坚实(C20混凝土地面)。
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封闭式垃圾站。
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1.7垃圾站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封闭式垃圾站(大型或群体工程可视现场具体情况设立多个),分别存放不可回收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若因场地狭小无法搭设封闭垃圾分拣站时,现场可设施工垃圾临时存放处,但垃圾必须袋装且苫盖并及时清运。
2、办公区、生活区垃圾箱
2.1要求:
施工现场可统一购买垃圾桶,也可自制垃圾箱。
垃圾箱每三个为一组。
施工现场办公区设置一组,生活区200人以下设置一组,200人至500人设置二组,500人以上设置三组。
在食堂、饮水区、洗碗处放置塑料桶存剩饭菜及液体垃圾。
垃圾箱由专人负责管理每天清运。
2.2材料:
箱体用木板制作,上盖可活动,用钉有铁皮的三角面板制作,中间转轴用φ10钢筋。
颜色:
箱体为灰色;箱盖分别为绿色、黄色、红色。
绿色为可回收的废物箱;黄色为不可回收的废物箱;红色为有毒有害废物回收箱。
3、洒水设施
3.1依据现场场地情况适量配置(至少3辆)洒水车。
4、扬尘控制目标
⑴工地沙土100%覆盖
⑵工地路面100%硬化
⑶出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
⑷拆迁100%洒水压尘
⑸暂不开发处100%绿化
5、施工控制:
5.1土方施工阶段
5.1.1出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在现场门口处冲洗车轮以防车轮带泥土上路。
5.1.2基础开挖时土方要及时清运并苫盖,6级风以上不得进行土方作业。
现场需存土时,应采取苫盖、喷洒固化剂或种植植物等方法。
5.2结构施工阶段
5.2.1施工现场要制定清扫、洒水制度,配备设备,指定专人负责。
5.2.2施工垃圾在分拣后要日产日清。
5.2.3水泥、外加剂、白灰和其他易飞扬细颗粒材料必须入库存放。
临时在库外存放时应进行牢固的苫盖。
现场存放的松散材料必须加以严密苫盖。
运输和装卸细颗粒材料时应轻拿轻放并苫盖严密,防止遗撒、扬尘。
5.2.4木工加工房内的锯末随时装袋存放防止扬尘,钢筋加工的铁屑及时清理。
5.2.5回填土施工时,掺拌白灰时禁止抛撒,避免产生扬尘。
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回填土。
5.2.6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并作一定的排水坡。
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6.扬尘监测方法
6.1测点的确定
沿现场围挡,在围挡内侧每50米设一测点。
6.2测量方法
6.2.1采用目测的方法。
6.2.2测量的次数:
每月两次
6.3扬尘控制限值
6.3.1土方作业阶段:
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米。
7.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7.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7.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等应定期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车辆尾气中有害物质成分的含量(如:
选用清洁燃油、代用燃料、或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高效燃料添加剂)。
8、水土污染控制
8.1施工现场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当设置沉淀池。
废水不得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可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降尘。
8.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8.3食堂应设隔油池,池上设盖板。
盖板要方便开启,便于隔油池的清掏。
8.4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厕所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8.5食堂、盥洗室、淋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并应与市政污水管线连接,保证排水畅通。
9、噪声污染控制
一般噪声源:
土方阶段: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运输车辆、破碎钻等。
结构阶段:
地泵、汽车泵、振捣器、混凝土罐车、空压机、支拆模板与修理、支拆脚手架、钢筋加工、电刨、电锯、人为喊叫、哨工吹哨、搅拌机、钢结构工程安装、水电加工等。
装修阶段:
拆除脚手架、石材切割机、砂浆搅拌机、空压机、电锯、电刨、电钻、磨光机等。
9.1施工时间应安排在6:
00——22:
00进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或特殊需要夜间施工的,必须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并在环保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项目部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周边居民工作。
9.2施工场地的强噪声设备宜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
尽量选用环保型低噪声振捣器,振捣器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与保养。
振捣混凝土时禁止接触模板与钢筋,并做到快插慢拔,应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的开关,防止振捣器空转。
9.3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9.3.1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进行进场培训,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生产人员防噪扰民的自觉意识。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时间,使产生噪声大的工序尽量在白天进行。
清理维修模板时禁止猛烈敲打。
9.3.2脚手架支拆、搬运、修理等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减少人为噪声。
夜间施工时尽量采用隔音布、低噪声震捣棒等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材料运输车辆进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必须轻拿轻放。
9.3.3减少施工噪声影响,应从噪声传播途径、噪声源入手,减轻噪声对施工现场地外的影响。
切断施工噪声的传播途径,可以对施工现场采取遮挡、封闭、绿化等吸声、隔声措施,从噪声源减少噪声。
对机械设备采取必要的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同时做好机械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DB)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桩
各种打桩机等
85
禁止施工
结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修
吊车、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 施工 方案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