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docx
- 文档编号:24476774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90KB
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docx
《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七课时超越自己
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的八种独立的智能和认识自己的方法。
2、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看待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给自己找到正确的努力方向。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树立积极学习、勇于拼搏的志气。
(2)通过对人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的了解,寻找自己的优势、发挥特长,以正确的观点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成就自己。
二、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优势、发挥特长,以正确的观点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成就自己。
三、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自己、寻找自己的优势、发挥特长,以正确的观点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克服自卑、成就自己。
四、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
五、教具
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教材中的小骆驼和妈妈的对话引入。
启示:
1、身体每个器官、肤发都有作用。
2、五指有长短,每个都有用!
3、李白诗:
“天生我材必有用”。
相信自己,“我是天下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
”
(二)、认识自己
1、认识自己的方法:
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认识自己的途径:
(1)自我反省和观察。
子曰:
“日三省乎”。
(2)他人评价。
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鼓励那些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主张的人的话,不能通用一切。
(3)心里测试。
心理学家编撰的测试题,内容很多,有实用性,可以一试。
(4)中庸之道:
评价自己,要“无过而不及”,做人要“不偏不易”(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有自己的主张,保持自己的立场,不做墙头草,不做投机者。
过为自负,不及则自卑。
(三)、克服自卑
1、自卑的含义:
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己不如别人、完全否定自己的感觉。
2、表现:
敏感、沮丧、嫉妒、猜忌、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
3、克服自卑的方法:
(1)寻找自身长处,发挥专长、树立自信。
(2)奋发向上,迎头赶上。
(3)正确看待自己、战胜自己、悦纳自己(有一点阿Q精神也好)。
(四)超越自己
1、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有待发掘:
人脑神经元的利用率:
7%
人体综合潜能发挥率:
10%活到老、学到老,也装不满
人体记忆力潜能运用:
10%大脑!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不
人体想象力潜能运用:
5%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挖掘
人体嗅觉潜能运用率:
10%自身潜能。
2、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
(1)语言文字智能
(2)逻辑数理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
(4)音乐节奏智能
(5)身体动觉智能
(6)交往交流智能
(7)自知自省智能
(8)自然观察智能
霍华德•加德纳
霍华德•加德纳简介
英文名:
HowardGardner
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最为人知的成就是“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
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任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研究所主持人,专著超过20本,发表论文数百篇。
超过20年大学颁给他荣誉学位。
《纽约时报》称他为美国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哈佛商学院教授称“加德纳是本时代最明亮的巨星之一,他突出表现人类成功的不同智慧”。
美国特质教学联盟主席称“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首席学者,加德纳当之无愧。
”加德纳教授目前的研究还包括创造力和领袖学。
霍华德•加德纳的理论背景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不仅加德纳本人的有关著作被译成20多种语言,其他专门研究多元智能理论的著作和论文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有关心理和教育的研究成果中也占到了非常可观的比重。
1.历史上对传统智力测试的批判
19世纪8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Galton)开创了对智力进行测量的先河。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Binet)和西蒙(Simon)为了鉴别智力有缺陷的儿童以让他们接受特殊的教育,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规的智力测验量表。
从此,智力测试便风靡美国乃至全世界。
然而,也正是从智力测试产生之日起,关于智力测试局限性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人们对它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智力测试的潜在理念即智力是一元的、是一种单一的整合的能力而提出的。
对智力单因素论的批判历来就有,加德纳虽不是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第一人,但他的批判以及他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传统智力测试的若干局限性愈加突显。
2.加德纳本人的研究积累
加德纳(1943-)出生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斯克兰顿(Scranton)市,自幼热爱音乐特别是钢琴艺术,高中后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
加德纳是一位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1972~2000年间任零点计划主任。
他获得过普林斯顿(Princeton)、麦克吉尔(McGill)及爱维(TelAviv)等大学的18个荣誉学位。
1981年因为在哈佛零点计划的工作而获得麦克阿瑟(MacArthur)奖。
他在发展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出版了约20本书,发表文章和书评约400篇。
在首部著作《艺术和人的发展》(TheArtsandHumanDevelopment,1973)中,加德纳指出皮亚杰的发展模式只适用于“最终导向科学思维的思维过程,其终极状态可以非常逻辑地表达出来”。
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他考察了创造性活动中认知过程的发展,开始着重探索伟大的艺术家的思维过程,并相继出版《艺术、智能与大脑:
对创造力的认识途径》(Art,Mind,andBrain:
ACognitiveApproachtoCreativity,1982)等著作。
多元智能的理论含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具体包含如下涵义: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正是这八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智能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其发展方向和程度因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同而表现出差异。
尽管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的人们身上都存在着八种智能,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
3.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看来,智能应该强调两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方面的能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方面的能力是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根据加德纳的分析,传统的智能理论产生于重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的现代工业社会,智能被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
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在加德纳看来,承认智能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由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承认各种智能是多维度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表现出来,应该是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之所在。
多元智能的理论结构
加德纳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1.言语—语言智能(Verbal-linguisticintelligence)
指听、说、读和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认交流的能力。
2.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rhythmic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3.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
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
4.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intelligence)
指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5.身体—动觉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
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自知—自省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
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7.交往—交流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
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intelligence)
指个体辨别环境(不仅是自然环境,还包括人造环境)的特征并加以分类和利用的能力
中学生性格类型测试题
下面一组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的性格类型。
每个问题中有四个格,在最符合你情况的那个格中填4,其次填3,再次填2,最不符合的填1。
(1)我给别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
A.经验丰富□ B.热情□ C.灵敏□ D.知识丰富□
(2)当我按计划工作时,我希望这个计划能够:
A.取得预期效果,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B.有趣并能和有关人一起进行□ C.计划性强□ D.能产生有价值的新成果□
(3)我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总是首先确定要做的事:
A.有无价值□ B.能否使别人感到有兴趣□ C.是否安排得当,按计划进行 D.是否考虑好了下一步的计划□
(4)对我来说,最满意的情况是:
A.比原计划做得多□ B.对别人有帮助□ C.通过思考解决了一个问题□ D.把一个想法和另一个想法联系起来□
(5)我喜欢别人把我看成是一个:
A.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人□ B.充满热情和活力的的人□ C.办事胸有成竹的人□ D.有远见卓识的人□
(6)当有人对我无礼时,我往往:
A.立即表现出不快□ B.心情不快,但能很快消除□ C.谴责对方□ D.不去理他,考虑自己的事□
填好以后,把6道问题中A、B、C、D,4项的分数分别相加,得出4个总分。
总分最高的一项,就是你性格的基本类型。
A、敏感型B、感情型C、思考型D、想象型
A类敏感型——精神饱满,好动不好静,办事速战速决,但行为常常具有盲目性。
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拿出全部热情,但在受挫折时,又容易消沉失望。
B类:
感情型——感情丰富,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别人很容易了解其经历和所受的困苦,不喜欢单调的生活,爱刺激,感情用事。
讲话写信热情洋溢。
在生活中喜欢鲜明的色彩,对新事物很感兴趣。
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冲动,容易反复无常、傲慢无礼,所以与其他类型的人不易相处。
C类:
思考型——善于思考,逻辑思维发达,有较成熟的观点,一切以事实为依据,而且一经做出决定,能够持之以恒。
生活、工作有规律,爱整洁,时间观念强。
重视调查研究。
但这类人有时思想僵化,教条,喜欢纠缠细节,办事缺乏灵活性。
D类:
想象型——想象力丰富,对未来很憧憬,喜欢思考问题。
生活中不太注重小节。
对那些不能立即了解其想法和价值的人往往很不耐烦,有时行为刻板,不
(四)、小结
教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自己,克服内心的自卑感,充分树立自信心,更加能超越自己。
(五)、作业
写一份深刻的自我认识,对自己的优缺点、喜好、特长等进行深入分析。
七、板书设计
超越自己
1.自我认知(自我分析)
2.如何克服自卑感
【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七课时 超越自己 第十七 课时 超越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