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4474507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85.15KB
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
《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编制
2014年1月
前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探索和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必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2013年我县成为26个2013年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之一,因此,从2014年起我县将被纳入年度考核范围,考核内容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执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认真扎实完成《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关于报送全面深化改革具体措施的通知>》中的任务,编制了《沿河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目录
第1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1
1.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1
1.2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2
1.3有利因素2
1.4不利因素3
1.5主要问题4
1.6重要意义5
第2章总体要求6
2.1指导思想6
2.2基本原则6
2.3战略定位7
2.4发展阶段目标7
第3章传播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意识文明10
3.1树立生态文明观念10
3.2弘扬民族优秀生态文化10
3.3全面推行生态文化教育11
3.4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11
第4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生态经济13
4.1调整结构和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13
4.2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生态转型13
4.3大力发展新型特色产业14
第5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安全16
5.1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16
5.2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环境支撑能力16
5.3加强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17
5.4推进资源可持续利用18
5.5加强自然灾害预防控制19
第6章生态红线21
6.1定义与划分21
6.2守住生态红线22
第7章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推进生态社会建设23
7.1加强城乡生态建设,营造和谐人居环境23
7.2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24
7.3提高环境健康水平25
第8章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生态制度文明26
8.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26
8.2制定生态环境经济政策27
8.3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27
8.4健全投入机制28
第9章规划实施与考核30
9.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30
9.2加大力度,强化投入30
9.3落实责任,加强考核30
9.4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30
第1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
根据《关于开展2013年新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地表水监测断面、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及重点污染源认定工作的通知》我县于2013年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域之一,将被纳入2014年度考核范围。
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环发〔2011〕18号),考核内容将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手册》(第一版)中所规定的内容执行。
考核设置二级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设置见下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2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十八大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3有利因素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以来,达到空前的高度,并相继出台了多个红头文件,全国上下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保持高度一致,全力携手奋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家相关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保证。
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将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保护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政府对排污者依法行使独立的监督管理,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有利于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全面实施“污染者负担”和“受益者补偿”原则,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我县将进一步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境监测、监察设施和污染治理设施。
这将缓解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化进程的矛盾,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全民环境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监督将发挥重要作用。
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全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呼唤绿色文明,绿色消费行为正在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和产品选择。
1.4不利因素
(1)人口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压力
“十一五”期间,每年净增人口四千人左右,人口基数庞大,整体素质不高,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压力。
我县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幼稚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占相当比重,污染物排放量增幅较大。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较长的时间。
(2)城镇环境保护的压力
我县城镇居民对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强烈,但是,我县城镇环境质量较差,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3)我县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往往表现突出矛盾。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资源的开发可能对我县造成新的生态破坏。
(4)科技落后的压力。
我县环境问题的症结是粗放型增长方式、科技水平低、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5)环境管理能力差距很大。
环境监测无仪器设备,环境监察设备、装置匮乏,不能跟科学综合决策同步,环境信息系统建设开始起步,环境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与环境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6)资金的压力。
长期以来,我省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较少,占GDP比例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困难大。
我县属贫困大县、环保投入也十分有限。
1.5主要问题
(1)环境污染依然较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化学需氧量等部分污染物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国家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难以全面完成;
二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仍是大气环境中的大气环境中的主要问题。
我县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煤作为我县的主要能源仍无法改变,而且随着机动车的大量增加,氮氧化物的排放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很难改变;
三是乌江水环境保护工作依然艰巨。
虽然乌江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II类水质标准,能满足水功能区水质要求,但是总磷和氨氮不参与评价,若参与评价,水质只能达到V类。
乌江是流经我县的唯一大江,也是我县最主要的饮用水源,还是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纳污水体。
因此,乌江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沿岸4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除县城外,沿岸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设施,要么还在建设中尚没有发挥实际效益,要么就没有任何处理设施。
彭水、沙坨等电站的建成导致水自然净化率下降,乌江有机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艰巨。
四是城镇中小型娱乐场所噪声和餐饮业油烟扰民问题仍较严重。
五是城镇生活垃圾、“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2)生态环境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县森林以纯林为主,占森林面积的86%以上,林地多处于高坡和岩溶地区,立地条件差,加之农村生活用柴大多数以林下灌、草及落叶为主,地表接受人为干扰极大,土壤肥力差,天然更新能力弱,导致林下植被稀少,灌草覆盖度低,林分质量差,多处于次生演替初期阶段,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多为单层林,因此,森林抗病虫、火灾等自然灾害能力差,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产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未能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承载能力,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区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天然林、水源林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森林结构不合理,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
现有的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不高,急需加快建设;乱捕滥猎、乱采滥挖野生动植物现象禁而不止,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面积缩小,栖息地破碎,珍稀生物物种资源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农业化学品过量使用,工矿企业污染物的影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PM2.5和PM10,雾霾天气,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特别是PM2.5和雾霾天气更是被推到了风尖浪口。
(3)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仍较薄弱
我县环保系统能力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递增长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愈来愈大,现有的环境管理手段与日益艰巨的环境保护任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察系统、总量控制减排系统等设施能力建设急需建立,特别是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总量控制减排系统的设备仪器药品匹配和人员的增加以及重点乡镇环保监管机构的建立。
1.6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的必然要求;是优化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的现实需要;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大意义。
第2章总体要求
2.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保障,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城乡协调的宜居环境;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构建生态和谐社会,使沿河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进一步提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这个荣誉称号的知名度。
2.2基本原则
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从我县实际出发,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规划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优先,和谐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强化节能减排,实现科学发展与加快发展有机统一。
统筹协调,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区域资源特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
先行先试,创新发展。
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路径。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
2.3战略定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
发挥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率先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创新县发展试验区。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西部地区绿色生态技术产业重要基地。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打造西部地区具有特色魅力的生态文明县。
城乡协调发展先行县。
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一县多镇”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以先行区带动其他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国内生态文明交流合作平台。
提升沿河生态文明建设层次,扩大国内省内影响力,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实践,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交流合作新机制。
2.4发展阶段目标
近期(2014年~2016年):
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全面完成成,生态经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意识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风尚逐步形成;全县生态功能红线完成划定,“沿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这个荣誉称号知名度有所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节能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明显加大,重点流域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环境质量初步得到改善。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比重明显增加,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效果,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重大进展,重点流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水环境安全保障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初步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1)环境质量目标
(2)
(2)污染防治目标
名称
单位
2014年
2016年
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1.08
1.07
氮氧化物
万吨
0.0528
0.0528
COD
万吨
0.4107
0.3950
氨氮
万吨
0.0410
0.0398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0
94
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10
50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5
93
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
%
92
96
规模化养殖场合集中式养殖区粪便综合利用
%
45
60
规模化养殖场合集中式养殖区污水排放达标率
%
60
85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
99.99
100
森林覆盖率
%
48
50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加强,建成以乌江沿岸为重点的生态屏障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
建立5—10个生态农业示范区,力争将沿河列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县,逐步实施24条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封山育林,退更换林37万亩,石漠化治理40万亩,力争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2,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
(4)建成以乌江沿岸为重点的生态屏障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
远期(2017年~2020年):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成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观念牢固树立;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提高,威信的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共生。
环境保护实现“两个有效”,即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基本解决城镇污染和工业污染,饮用水水源不安全因素基本消除,环境状况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相适应,75%的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县水系好于III类的比例大于60%,危害人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如PM2.5、PM10、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得到初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主要城镇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第3章传播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意识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培育生态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
通过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文化传播等多种形式,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和生态文明意识。
3.1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应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牢固树立“善待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观,环境是资源、环境是资本、环境是资产的价值观,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观”三种观念;强化“经济、社会和环境相统一的效益意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绩意识,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意识”三种意识。
倡导崇尚亲近自然的生活理念,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入手,推进生态道德建设,使各族人民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不断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3.2弘扬民族优秀生态文化
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沿河土家族文化品牌。
沿河土家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善待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理念的朴素生态观、生态伦理道德、传统生态知识及行为方式。
加强这些优秀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整理和保护,发掘传统生态文化内涵,精心做好文化项目的策划、引进和包装,树立一批生态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提高威信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的影响力。
加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
选择有代表性、独具风格的土家民族聚居自然村,加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
加强传统生态文化习俗、节庆等文化的传承和革新,增强少数民族生态意识,提高生态文化素养。
发掘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生态文化符号,设计生态文化标志,融入地方城镇建设、形象设计、品牌培育等各方面。
依托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打造主题节日,创作主题文艺作品。
发展民族生态文化产业。
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二次创业密切结合,促进生态旅游业和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
充分挖掘威信少数民族森林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潜力,发展地方特色民族生态文化产业。
以生态文化为载体,以节扬文,以文促旅,以旅活市,提高威信旅游产业知名度,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3.3全面推行生态文化教育
构建全民生态教育体系。
将生态文化知识和生态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教育能力建设。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干部培训计划,提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意识。
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加强对企业干部职工的生态文明知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法律法规教育,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教育培训。
开展生态体验教育。
广泛开展环保志愿者行动、义务植树造林等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保护地的生态教育和生态体验作用。
3.4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
利用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日等载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电视、报纸专栏、互联网站等媒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开展“生态文明,有我参与”活动,在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主题鲜明的生态文明行动小贴士和指示牌等。
规范公共场所文明行为,及时总结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
重视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在村规民约中纳入生态文明内容。
第4章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形成符合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要求的产业支撑,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4.1调整结构和布局,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强化一个基础,做好红黑绿三篇文章的思路,提升改造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做强烟草及配套、能源、矿业、建材、农特产品加工等五大重点产业。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调整生产力布局,使产业发展保持在环境承载范围内,加速重点产业聚集发展。
推进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产品基地,形成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群和产业带。
4.2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生态转型
发展生态工业。
继续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生态设计和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引进关键技术,通过能源和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其它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展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
加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
推广资源精深加工、工业固体废物和废水综合利用技术,研制和推广节能节水节材的工艺、技术和设备。
发展生态农业。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为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
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不断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以农田为基础的粮经、粮肥轮作模式,优化品种配置和种植结构,推广立体种养、水旱轮作、间作套种、节水灌溉等技术,继续推广以农村沼气池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发展生态畜牧业。
在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展食草型、节粮型畜牧业,适度发展规模饲养,加大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实现种养业良性循环。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动植物病虫害、畜禽水产品卫生质量、大宗农产品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硝酸盐污染为重点,扩大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监控点覆盖范围,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加强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发展生态友好型服务业。
以旅游线路为核心,加强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根据资源环境禀赋,开发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健身旅游、红色旅游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在重点旅游开发区,生物多样性聚集的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加大资源保护力度。
对生态脆弱的重要旅游景区,实行游客容量控制、景点轮休和环境监测制度,旅游项目严格按照“设施景观化、垃圾无害化、污水零排放”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3大力发展新型特色产业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有效控制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供应系统,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向低碳能源消费结构转换。
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能耗和高污染行业,重点促进建材、能源等行业的低碳化改造。
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多方推动煤炭开发向高技术综合利用方向转变。
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增长;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开发推广高效洁净燃烧、烟气脱硫等技术,加快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
扶持发展环保产业。
推广环保产品,加快环境咨询服务业发展,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市场行为。
建立良好的环保产业投融资环境,推广BOT项目融资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
第5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稳定的基础。
要加强节能减排,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保护人民健康,提高生态安全水平。
5.1构建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通过制定和实施生态功能区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合理的区域发展目标,引导调控产业发展及城镇空间布局,避免资源环境超载。
本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时,要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确定合理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对生态安全有重大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区域,要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功能保护区,统筹协调保护与建设,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制定并实施威信县主体功能区规划。
加快制定和实施威信主体功能规划,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确定开发方向、管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创新开发方式,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空间、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特色产业开发空间格局。
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沿河 生态 文明 建设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