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4473069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10.29KB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解析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二0一九年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村中城”是指很多村落内或邻近村落间围绕特定市场或产业自发形成的“城”。
解放前,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民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
改革开放初期,当地纺织业蓬勃发展,民乐迅速走上乡村城市化的道路。
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
读民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
A.服务的范围更广B.服务的种类更少
C.服务的级别更高D.服务体系更完善
2.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
A.改革开放政策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运交通便利D.国内市场广阔
3.2000年以后,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
A.产业布局靠近河流B.户籍人口大量增加
C.纺织产业技术提升D.当地就业结构改变
【答案】1.B2.C3.D
【解析】
城镇等级低,服务的种类少,服务的范围较小。
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水运交通便利。
【1题详解】
民乐地区属于佛山市西樵镇,与佛山市相比,民乐地区等级低,服务的种类更少,B对、C错。
服务的范围较小,A错。
服务体系不如佛山市完善,D错。
【2题详解】
乐地区凭借发达的水运成为华南地区的集散中心,与周边村落相比,民乐乡村最先开始城市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水运交通便利,C对。
改革开放政策、国内市场对各地影响相同,A、D错。
乡村地区科技力量较弱,B错。
【3题详解】
2000年以后,民乐纺织业转移到西樵科技工业园,其“村中城”的空间景观一直持续至今。
民乐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当地就业结构改变,大量农业人口从事第二、第三产业,D对。
产业布局靠近河流是城市化主要区位因素,没有改变,A错。
没有大量人口迁入,村中城的户籍人口不会大量增加,B错。
纺织业转移,不能使纺织产业技术提升,C错。
下图为黄河某河段的河流阶地剖面图,洪水期间,河水能淹没T1而不能达到T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T2表层砂砾层形成期间
A.地壳迅速抬升B.风力沉积显著
C.河水流速较快D.流域内气候干燥
5.与T3相比,阶地T2
A.形成时间较晚B.面积不断扩大
C.是流水沉积形成D.是断裂下陷形成
【答案】4.C5.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材料,洪水期间,河水能淹没T1而不能达到T2,T2表层砂砾层形成期间河水流速较快,将T1区的砂砾层侵蚀,C对。
河流阶地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主要外力是流水,B、D错。
图示河流地貌不能体现地壳抬升,A错。
【5题详解】
与T3相比,阶地T2距河道较近,海拔较低,形成时间较晚,A对。
面积与该时期河流水量变化有关,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B错。
阶地是流水侵蚀形成,不是断裂下陷形成,C、D错。
故选A。
土壤湿度表示一定深度土层的土壤干湿程度,又称土壤含水量。
土壤湿度的高低受农田水分平衡各个分量制约。
下图示意华北地区0-50cm深度土壤湿度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华北地区3、4月份土壤湿度明显下降
原因是
A.冬小麦返青,蒸发量减小B.冬小麦返青,蒸发量增大
C.冬小麦收获,蒸发量减小D.冬小麦收获,蒸发量增大
7.关于华北地区土壤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深层土壤湿度整体上小于浅层
B.降水量大的季节土壤的湿度最高
C.12月土壤湿度明显增加是由于农作物需水量减少
D.1月土壤湿度没有数字记录可能是田间没有种植农作物
【答案】6.B7.C
【解析】
【6题详解】
华北地区3、4月份土壤湿度明显下降的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冬小麦返青,蒸发量增大,B对,A错。
冬小麦收获是在夏季6月份,C、D错。
【7题详解】
根据图示曲线,华北地区土壤湿度,深层土壤湿度整体上大于浅层,A错误。
降水量小的初冬季节土壤的湿度最高,B错误。
12月土壤湿度明显增加是由于农作物需水量减少,C正确。
1月土壤湿度没有数字记录可能是表层土壤冻结,D错误。
【点睛】华北地区3、4月份是春季,气温回升,冬小麦返青,蒸发量增大,所以土壤湿度明显下降。
12月土壤湿度明显增加是由于农作物需水量减少。
下图为某大陆四地月均温与月均降水量关系图。
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四地的推测,正确的是
A.①地与②地典型植被类型差异显著
B.从②地到③地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③地种植的瓜果特别甜
D.④地夏季易出现洪涝灾害
9.下列没有②地气候类型分布
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C.南美洲D.北美洲
【答案】8.C9.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示气温、降水资料,①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②地终年温和湿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两地典型植被类型相同,A错误。
③地冬冷夏热,年降水量小,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从②地到③地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B错误。
③地降水少,昼夜温差大,作物养分积累多,种植的瓜果特别甜,C正确。
④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夏季不易出现洪涝灾害,D错误。
【9题详解】
②地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中没有②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大洲是亚洲,亚洲西部与欧洲相临,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之西的欧洲大陆西部,A对。
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均有分布,B、C、D错。
2017年7月30日北京时间9时,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的训练基地举行。
下图示意受官兵正在向驶过后的检阅车辆上的首长行注目礼。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小李,想要看视频直播,时间应选择在当地时间
A.7月29日6时B.7月29日20时
C.7月31日6时D.7月31日20时
11.据图分析,当时首长的检阅车辆大致的行驶方向为a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答案】10.B11.A
【解析】
西五区比东8区晚13小时,直播时,美国纽约的区时是7月29日20时。
9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人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判断图示队列应是呈东西向排列。
首长检阅车辆应从队伍前经过,图示官兵正在向驶过后的检阅车辆上的首长行注目礼。
【10题详解】
直播时间是北京时间7月30日9时,西五区比东8区晚13小时,直播时,美国纽约的区时是7月29日20时,在纽约的小李看视频直播,时间应选择在当地时间7月29日20时,B对。
A、C、D错。
【11题详解】
9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人的影子朝向西北方向。
由此判断图示队列应是呈东西向排列。
首长检阅车辆应从队伍前经过,图示官兵正在向驶过后的检阅车辆上的首长行注目礼,官兵目视方向是东南方向,当时首长的检阅车辆大致的行驶方向为向东,A对。
B、C、D错。
二、非选择题:
共160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花江喀斯特峰丛峡谷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总面积47.63km2,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峡谷区域。
花江峡谷喀斯特分布面积占比达88.07%,石漠化现象严重。
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峰丛地貌最为典型。
图a为花江喀斯特峡谷地质剖面图,图b为该地月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
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的地方品种,历来以“香味浓、麻味重、产量高”而著称,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
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
研究发现,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但是当地农民有时需要刈割杂草。
(1)说明水海坝附近地表峰丛地貌的形成过程。
(2)依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花江峡谷的植被表现出耐旱特点的原因。
(3)分析近年来顶坛花椒成为当地主要人工林的原因。
(4)推出当地农民通常在何时刈割杂草,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地表分布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岩石多裂隙发育;该地夏季炎热多雨,雨水沿裂隙侵蚀、溶蚀,长时间作用形成峰丛地貌。
(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易滲漏;地形坡度大,水资源存储条件差;夏季高温,蒸发旺盛,造成本地区地表土壤缺水,易发生干旱,生长在此处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
(3)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顶坛花椒
生长:
花椒种植规模大,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收益大、水土保持效果好;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
(4)5月至9月(夏季)或雨季。
理由:
夏季(雨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杂草的密度和高度增加较快,刈割杂草可减少对花椒林生长的影响。
【解析】
【详解】
(1)该地位于贵州西南部,该地区石灰岩广布。
水海坝附近地表分布的石灰岩为可溶性岩石。
水海坝附近岩层裂隙发育明显,岩石多裂隙发育。
位于湿润地区,夏季炎热多雨,雨水沿裂隙侵蚀、溶蚀,长时间外力作用,形成峰丛地貌。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考虑,花江峡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区域内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易滲漏,地形坡度大,水资源存储条件差,导致地表水缺乏。
夏季高温,蒸发旺盛,造成地表土壤缺水,易发生干旱,所以生长在此处的植物表现出石生性、耐旱性、喜钙性,具有耐旱的特征。
(3)顶坛花椒是广泛栽培于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
地方品种,当地自然环境条件适宜顶坛花椒的生长。
有国家政策支持,在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该地区已建成数万亩的连片顶坛花椒生产基地,花椒种植规模大,品质好,产量高,经济收益大。
花椒林下保留低密度矮小的杂草,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顶坛花椒林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工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效果好。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迄今已有数百年的栽培历史。
(4)夏季是雨季,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杂草的密度和高度增加较快,刈割杂草可减少对花椒林生长的影响。
所以,当地农民通常刈割杂草通常在5月至9月,即雨季。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半导体产业在美国形成规模以来,半导体产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成就了东芝、松下、日立等知名品牌;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2000年,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
由美国、日本向韩国以及我国台湾转移,造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大型厂商。
材料二半导体产业每一次转移的过程都带动了当地科技与经济飞速的发展。
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转移,我国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获取了部分国外半导体分装、制造等业务。
随着全球电子化进程的开展,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材料三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1)简析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的原因。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
判断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的生产特点。
(3)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转移为规模转移。
简述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
(4)简述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
(1)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
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
(2)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掌握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3)劳动力成本较低;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资金充裕。
(4)有利于增加我国半导体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可以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等。
【解析】
【详解】
(1)美国半导体产业进行第一次产业转移,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美国本土向日本转移。
主要原因是半导体加工产业利润降低,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日本劳动力较美国廉价。
(2)第二次转移,美国开始主动将生产线外搬,采用委外代工的模式。
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的发展与升级,美国逐步把IC的设计与制造进行分离,并将制造业转移。
此阶段美国半导体产业生产特点是,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
美国掌握着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3)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等因素考虑。
根据材料二,我国半导体产业厚积薄发,半导体产业下游发展兴旺。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半导体产业下游应用发展迅速,消费市场广阔。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
经济增长快,资金充裕。
(4)半导体产业转移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市场、产业升级、就业、经济、科技发展等方面考虑。
增加我国半导体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
推动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的科技发展等。
【点睛】第二次产业转移,美国半导体产业不断发展与升级,产业链更加完整、细化。
美国掌握着利润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设计等高技术环节。
我国承接半导体第三次转移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等因素考虑。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始建于1937年的丰满水电站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有“中国水电之母”之称。
1998年松花江流域的嫩江发大水。
由于丰满大坝的存在,很好地发挥了调蓄和错峰功能,保住了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段的安全。
由于当时的施工水平有限,运行至今的丰满水电站老坝存在诸多缺陷,虽经多年补强加固和精心维护,但部分缺陷仍然无法彻底消除,后被评定为“病坝”。
2018年12月12日运行了80年之久的丰满水电站老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随着爆炸声和烟尘的腾起,丰满水电站老坝拆除工程成功实施首次爆破。
拆除完毕后,原坝左岸的90米、右岸的306米坝体将会作为遗址保留,用于发展旅游业。
说出大坝旧址的旅游价值并探究可在大坝旧址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教育价值;项目:
建设“中国水电”博物馆、坝顶观光游览、机组模拟发电、环湖游船观光旅游、地下透明观景长廊。
【解析】
【详解】丰满水电站大坝旧址的旅游价值,包括历史文化价值、科学教育价值。
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有“中国水电之母”之称。
可在大坝旧址开展的旅游项目,包括建设“中国水电”博物馆、坝顶观光游览、机组模拟发电、环湖游船观光旅游、地下透明观景长廊。
15.【地理——选修6: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2月28日14时,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山东济南亮相。
路面的全称是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上电网,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
简述光伏高速公路的环境效益并讨论短期内实现大规模运行的可能性。
【答案】光伏高速公路利用太阳能发电,属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固体颗粒物等的排放。
短期内不可行:
技术难度大;改造成本高;并网困难。
【解析】
【分析】
光伏高速公路利用太阳能发电,属清洁能源,可减少了二氧化碳、固体颗粒物等的排放。
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技术难度大,改造成本高。
【详解】光伏高速公路路面拥有较高的透光率,可以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上电网,就好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
光伏高速公路利用太阳能发电,属清洁能源,可以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固体颗粒物等的排放。
光伏路面最上面一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
对技术要求高,短期内不可行。
工程建设及材料要求的技术难度大,改造成本高。
转化电能需要实时输送上电网,并网困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全国 百强校 黑龙江省 哈三中届高三二模文综 地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