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测量及监测方案.doc
- 文档编号:2446875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6.91MB
项目测量及监测方案.doc
《项目测量及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测量及监测方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一电子工业园二期工程施工测量及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3
第2章工程概况 3
2.1基本概况 3
2.2工程技术特征 3
第3章施工测量部署 3
3.1施工测量总体思路 3
3.2测量技术准备 4
3.3测量仪器配置 4
第4章项目组织架构 5
4.1项目测量管理组织架构 5
4.2测量人员配置 5
第5章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平面测量 5
5.1首级平面控制网 6
5.2二级平面控制网 5
5.3三级平面控制网 7
5.4垂直控制网 7
第6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高程测量 8
6.1高程控制网建立 8
6.2高程测量 9
6.3地上标高引测 9
第7章土建施工测量 11
7.1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11
7.2垂直控制网的分段投测 11
7.3建筑物层高、垂直度及细部测量 12
第8章工程监测 13
8.1监测部位 14
8.2沉降观测方法 14
8.3沉降观测周期 15
8.4内业计算 15
8.5资料成果整理 15
第9章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6
9.1测量管理组织机构 16
9.2测量施工工艺流程 16
9.3测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7
9.4对分包单位协调控制 18
9.5建筑工程测量误差理论分析 18
第1章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备注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3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
4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5
《城市测量规范》
(CJJ8-2011)
6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规范》
JSB304
7
《施工图纸》
/
第2章工程概况
2.1基本概况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航城大道166号,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总用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324平方米,共1栋4层单体建筑综合楼。
设计使用年限50年,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2.2工程技术特征
本工程的测量分为土建的测量、装饰装修的测量。
第3章施工测量部署
3.1施工测量总体思路
本工程为底层建筑物,主体4层。
建筑高度为约16.8m。
本工程的测量分为土建、装修的测量,沉降及变形观测。
为满足工程施工特点,该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按照“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由高到低设置三级控制网,各级控制网相互衔接,统一为整体系统。
根据设计要求,以业主提供的高程水准点为基准,在场地建立高程控制网。
塔楼上用全站仪垂直引测标高形成楼层标高控制网。
楼层土建、装修等以此网为依据进行楼层标高控制。
3.2测量技术准备
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图纸、施工流程和测量规范的熟悉,测量方案的确定,对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交接和校核,并做好记录。
针对工程测量难度及工程量安排测量人员数量及分工,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均按照国家规定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
在使用过程中,随时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将及时校正以保证仪器的使用精度。
3.3测量仪器配置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用途
精度
备注
1
全站仪
瑞得
RTS-820
1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高程传递
2″
2mm+2ppm
2
激光铅直仪
DZJ2
1
控制点竖向投递
1/40000
3
水准仪
DSZ2
1
标高测量控制
0.7mm/km
4
经纬仪
DT302L
1
测量放线
5
50m钢卷尺
6
1
高程传递
0.02
6
大棱镜
/
1
控制网引测
/
7
小棱镜
/
1
坐标测量
/
8
塔尺
5m
2把
标高测量
9
水平尺
800
2把
预埋件测量
第4章项目组织架构
项目经理
4.1项目测量管理组织架构
信息统计
生产经理
工程部
测量组
4.2测量人员配置
为保证测量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测量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优质高效地顺利实施,技术部专门设置测量组,配备专业测量人员3名。
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专业测量员2名。
各关人员的职责:
(1)测量组组长:
编制测量方案和测量技术报告,控制本工程测量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开工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测量技术培训,学习施测纲要和有关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审定仪器设备的检验与鉴定资料是否合格,技术力量配置是否合理;负责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对成果成图进行最终审定,对该工程的测量质量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2)专业测量员:
认真完成组长分配的生产任务。
严格执行技术设计方案和有关文件的要求,严把一手资料质量关。
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保证人身、设备安全。
对完成的产品负有长期责任。
第5章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及平面测量
平面控制网是土建、装修、沉降及变形观测施工测量的依据,也是监理等各检测单位复查的基准。
布网要求:
各级平面控制点可靠、稳定、使用方便;通视条件好,检校方便,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由此本工程建立三级平面控制网。
5.1首级平面控制网
5.1.1首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点位置确定后,做控制点标记,埋设标石。
控制点一般用石料或钢筋混凝土制成,深埋到地面(在某些地基条件好的筑混泥土上可直接钉测量专用钉子)。
在标石的顶面设有用不锈钢或其它不易锈蚀材料制成的半球状标志。
首级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和保护
首级平面控制点,它是二级平面控制点建立和复核的唯一依据,也是幕墙装修测量、机电安装测量、沉降及变形观测的唯一依据,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必须保证首级控制点的稳定可靠。
5.1.2首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一级
2.0
100~300
5
1/30000
3
10√n
≤1/15000
5.2二级平面控制网
5.2.1二级平面控制网布设
二级平面控制网是施工现场的平面控制网,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依据首级平面控制网测设,并作为轴网平面控制网建立和校核的基准,同时也可为重要部位的施工放样提供基准。
二级平面控制网依据首级平面控制网和总平面布置图,要求点位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
由于二级平面控制网紧邻施工现场,受施工影响比较大,因此必须定期复测校核,并做好原始数据的记录,上报监理。
二级平面控制网每月根据首级平面控制网复核一次。
5.2.2二级平面控制网技术要求
等级
边长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二级
1/15000
15″√n(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二级平面控制点埋设后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外侧用四根钢管做成护栏,钢管表面刷红白相间的油漆,防止施工机械和人员损坏。
二级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保护示意图如下:
二级平面控制点的埋石和保护
5.3三级平面控制网
地上结构施工时,在首层楼板上,三级平面控制网的布置以二级平面控制网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在楼面东西北三个方向,布置三组三角控制网,用于控制施工测量;6~11号楼布置三角控制网,用于控制现场施工测量。
5.4垂直控制网
为了保证建筑物垂直度、几何形状和截面尺寸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的垂直控制采用天顶法、坐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
本工程拟采用垂直精度为1/40000的激光铅直仪。
依据二级平面控制网在首层楼面上建立的垂直控制网,在首层垂直基准点上架设激光铅直仪,将垂直控制基准点逐个投测至施工楼层面,放出控制轴线。
机电安装、幕墙装修施工根据楼层控制轴线测放出其施工控制线。
第6章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高程测量
6.1高程控制网建立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现场建立高程控制网。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往返测精度0.3mm/km)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二等水准的精度观测,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
四等水准观测的施测方法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四等水准观测采用三丝读数法,直读视距,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2)测站设置及观测限差需满足《规范》要求,水准记录需由水准测量外业记录程序控制。
(3)水准路线采用往测一次单程测量法测定,观测时两水准点间为偶数站。
(4)主要技术要求详见“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指标”及“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指标
项目
等级
路线最大长度(km)
仪器类型
视距
前后视距
前后视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标尺类型
四等
≤16
DSZ2
≤100
≤5
≤10
三丝能读数
双面
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
项目
等级
黑红面读数的差
黑红面两次高差的差
单程双转点观测左右路线转点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
四等
3.0
5.0
4.0
5.0
6.2高程测量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
6.3地上标高引测
首层楼面上,根据高程控制网水准点将结构标高+1.000m引测至内框架外侧,红三角标志,作为向上引测标高的基准点。
在垂准测量孔架全站仪,利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分阶段垂直引测标高。
采用钢卷尺向上引测,然后架水准仪将楼层结构标高引测在剪力墙,以红三角标志标定,并标明标高值,作为该楼层高程放样依据。
楼层土建、机电、装修等施工标高根据楼层控制基准标高点测放。
基准标高线标识示例
(1)大盘尺垂直量距
标高的竖向传递,用50m大盘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
在核心墙三个面每隔11层左右(接近50m)分阶段将标高控制点分阶段向上转移。
量取时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采用往返引测法,引测到同一目标高度,引测完成后,三点进行闭合检查,建立水准点标志。
之间楼层则在下方基准标高线处逐层排尺量距。
(2)全站仪垂直测距复核
引测到转移层位置后,在±0.000m层的砼楼面架设全站仪,采用全站仪垂直测距法,对钢尺引测的标高主控点进行复核。
(3)标高控制网引测步骤:
该引侧步骤为钢尺量距与全站仪测距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步:
在首层用水准仪在核心墙四面建立+1.000m标高基准控制线。
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标示,用油漆涂上测量三角标志,标明单位和数字。
第二步:
将大盘尺零刻度对好+1.000m水准线,从每控制层直接引测到施工层。
在达到楼层数增加11层后,做标高控制点转移。
施工层钢构件标高控制之前,应先校测传递上来至少3个以上标高控制点,当闭合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与后视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第三步:
架设全站仪于标高控制点布置层,通过气温、气压计测量气温、气压,对全站仪进行气象改正设置。
标高控制网引测示意图
第四步:
全站仪望远镜垂直向上,顺着激光控制点的预留洞口垂直往上测量距离,顶部反射棱镜放在钢措施架或楼板及需要测量标高的楼层,镜头向下对准全站仪。
第五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测量 监测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