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高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及例题.docx
- 文档编号:24468004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81.09KB
最新上海高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及例题.docx
《最新上海高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及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高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及例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上海高中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及例题
说明文相关知识
一、说明文的分类:
1.事物说明文[读完文章后了解了(说明对象)是什么?
]
2.事理说明文[读完文章后了解了(说明对象)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
]
二、把握说明对象:
1.看标题
2.看首尾段
3.看关键词句(如:
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
4.看材料(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
5.事物说明文指出:
被说明对象。
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指出:
说明内容。
(格式:
介绍了_____的____.)
如:
《死海不死》,科学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6.概括文章的说明中心:
①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②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③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概括方法:
说明中心=说明对象+特征。
(对说明中心的概括,语言要简明扼要。
)
三、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
1.找原词原句。
若没有,则:
2.注意段意、中心句。
四、常见的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一)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1.分类别:
(即对说明事物分门别类的方法。
例如:
“如何获得食物?
这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一种叫自养,„„另一种叫异养。
”)
作用: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2.举例子:
(即以具体事物为例的方法。
例如:
“这种书目专门记录其专题或学科的文献。
如要查找中国古代文献,就要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或《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等。
”)
作用:
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3.打比方:
(即用比喻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作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
(即是运用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例如:
“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颗以上的星星啊!
一千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
作用:
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
(即用另一个事物与说明事物相比,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作用:
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
(即指明某一名词概念的含义。
例如: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作用:
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
直观形象说明了„。
8、作诠解:
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9、摹状貌:
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二)答题技巧
1.答清每种说明方法各自的表达上的作用,
2.答清具体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什么内容,即:
表达+说明内容。
五、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顺序:
文章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要看说明的对象。
1.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
(按时间的先后来进行说明,多用于说明具体事物和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
2.空间顺序。
说明建筑物的;
(按事物的空间位置,即事物的表里、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和方位等来进行说明。
)
这种顺序多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建筑物的结构和介绍参观建筑物的过程之类的文章。
3.逻辑顺序。
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
(按事物的推理过程及人们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顺序去说明事理、布局文章。
)
①从现象到本质(或从本质到现象);
②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
③从特点到用途(或从用途到特点);
④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
⑤从概括到具体(或从具体到概括);
⑥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次要到主要);
六、说明文的结构:
(1)并列式:
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2)连贯式:
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前后互相承接。
(3)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4)总分式:
这种结构大致有三种情形:
总——分;分——总;总——分——总。
七、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和严密性。
中心词语/修饰、限制性词语/关联词/代词
①抓关键性的中心语,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鉴别出它们的同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例如:
准确地使用了“„„不但„„而„„”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的优越性。
同时,用递进的句式还进一步突出了„„这一实用效果。
}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
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如:
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词。
2.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
主要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是如何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语句的。
}
说明文常见题型
1.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
题型为:
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
①用原文回答:
(要理清文章或段落的层次)。
找出全文的中心段或某段的中心句,(这往往就是问题的答案)。
②无适合的原文时,可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总结概括。
“点”:
各段的说明对象,“面”:
整篇文章的主体说明对象,两者结合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题型为:
某段或某句用了哪种(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说明了什么。
(要明确概念,辨清各种说明方法)。
3.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
某个词语能否删掉?
为什么?
“删掉这个词语后……”
2解释句意的变化。
(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
②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答题方式:
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4.考查指示代词或有指示意义的词语的具体指代内容。
答这一类型题时一般是往前找,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将找到的指代内容与指代词语替换,符合文意便是正确的答案。
5.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
关于……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_______(说明内容),使读者_____________。
6.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题型:
××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
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7.题型: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8.题型:
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①抓住文段中的段落和层次,②从每段(或每层)中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9.题型:
段意概括。
句式:
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
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10.题型: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答题方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答:
森林能够有效的净化空气和降低噪声。
10.题型:
发散创新:
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或拟标语。
技法指导: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存,发散思维,大胆想象。
11.题型:
给文段补充一个过渡句:
主要是结合上段的内容来考虑,方法是抓住上段说明的内容,以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为什么会(要)……呢?
”这就能自然地引出下文了。
12.题型:
问前后的内容(所介绍的对象)是否矛盾:
从内容和角度这两方面思考,就能说出是否矛盾了。
13.题型:
根据说明的内容,怎样理清选文的思路:
技法指导:
首先要对每一段的内容了解,并能对其进行归纳和概括,然后,再对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理清其行文思路,结构特点(因为有的是采用总分式,有的是总分总式,还有的又是分总式),就能说出其思路了。
14.题型:
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这有何作用:
答题方式:
开头:
①引出说明的对象。
段中:
②增强说明文的生动性。
3使说明的事物更准确。
2016黄浦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阅读
(一)
唯有牡丹真国色
刘夙
①牡丹是中华名花,自唐代以来,它那雍容艳丽的硕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贵的象征,每当国运兴盛、社会繁荣的时候,牡丹热潮就会兴起,因此牡丹文化也成为盛世的象征。
北宋周敦颐脍炙人口的名篇《爱莲说》有言:
“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代对牡丹的热爱是全社会的风气,上至皇宫,下至民间,无不为它的华贵之气倾倒。
刘禹锡在七绝《赏牡丹》中说: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人竟不惜通过贬低芍药和荷花来赞美牡丹。
皮日休七绝《牡丹》中“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更是将牡丹称为“花王”……
②然而,这样一种富有文化传统堪为国花的著名花卉,□
③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
芍药属全世界一共有30多种,除北美洲西部的两个种外都产自旧大陆。
这些旧大陆的种可以分成两组(在分类学上,“组”是界于属和种之间的分类单元)——牡丹组和芍药组。
尽管牡丹组和芍药组在花型上极其相似,但牡丹组是灌木,它们的茎高度地木质化,冬天地上部分只落叶不枯死,来年新叶和新枝直接从老枝上生出;芍药组则是亚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茎只有基部木质化或完全为草质,冬天地上部分大都枯死或完全枯死,来年不得不从茎基上再生出新枝叶。
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的东汉初年的医药简上记载了一个药方,用到“牡丹二分”,这是可以确定的最早提及牡丹的文献,由此可见牡丹一开始只是被作为药材,大约从南北朝开始,牡丹渐渐得到栽培观赏,直到唐代,它才真正成为流行花卉。
④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的分类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以为栽培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
1979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第二十七卷中记载了11种中国芍药属植物,其中芍药组8种,牡丹组只有3种。
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繁荣,正如历朝历代的情形一样,牡丹重新成为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的花卉,植物学家这才开始仔细研究牡丹的“家谱”。
根据2014年的最新研究成果,牡丹组原来一共竟有9个野生种(比原来的记载多出6种),其中4个原产于横断山区到西藏东南部;5个原产于中国东部,中国传统的牡丹栽培品种大都是由这5个原产中国东部的野生种经过驯化和反复杂交而成。
园艺上往往习惯把中国栽培牡丹分成四大品种群,即中原牡丹品种群、西北牡丹品种群、江南牡丹品种群与西南牡丹品种群,此外还有若干个小品种群,如延安牡丹、鄂西牡丹等。
研究表明,栽培牡丹的家世远非同种内部变异那么简单。
⑤通过上面这一“牡丹野生种列表”,栽培牡丹的家世基本弄清,但在从事野生植物保护的学者看来,这场艰难的学术探索背后却反映了野生牡丹的沉痛家史。
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值得人们深思、反省。
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最终让牡丹“家族”走上了衰败的不归路。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野生生物仍在一种接一种地走上灭绝的不归路。
⑥“唯有牡丹真国色”,国色天香的牡丹,长期以来在为人们吉祥富贵、兴盛繁荣贺喜添乐的同时,自己却默默忍受着诸般委屈,甚至殇痛……
1.第④段加点词“家谱”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②段方框处,语义连贯的一项是()。
(2分)
①人们对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②在揭开了牡丹神秘的面纱的同时
③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④却也揭开了牡丹鲜为人知的委屈和殇痛
⑤身世却一直是个谜团
A.①⑤②④③B.⑤③④②①
C.⑤①③②④D.①③②④⑤
3.联系上下文分析图表在文中的作用。
(3分)
4.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的说明方法,确切说明牡丹广受人们喜爱的特点。
B.第③段以芍药作比较,突出说明牡丹作为木本植物的特点。
C.第③段运用例证法,强调说明牡丹最初仅用作药材的功用。
D.第④段列数字,确凿说明牡丹野生种丰富,栽培前景广大。
5.本文语言具备科学小品文的一般特点,请举例分析。
(4分)
6.综览全文,概括牡丹长期以来遭受的“委屈”和“殇痛”。
(3分)
参考答案:
1、牡丹(野生种)培育繁殖情况(产地)。
2、C
3、直观性(1分)牡丹种类多、分布广、野生种丰富(1分)看到了牡丹全面告急的困境有助于情感表达。
4、B
5、
(1)具备严谨准确的科学性,“往往”“大都”限定性副词的运用。
(2)第一段引用诗句增强文学底蕴,引用诗句“比喻”、“比拟”。
6、牡丹是中华名花,自唐代以来周敦颐、刘禹锡、皮日休都赞美牡丹,甚至称赞牡丹为“花王”,但中国植物分类学界对牡丹的分类不甚重视,对野生牡丹的研究不甚充分,以为栽培牡丹品种虽然丰富,但只不过是同一个种内部的变异;野生牡丹陷入濒危、灭绝的困境,直到今天,人们还仍然没有充分形成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或为观赏它的花,或为获取它的根皮入药,不断滥采乱挖。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阅读
(一)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朱光潜
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
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我们从左看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
这两种相似的感觉便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节奏,使我们预料此后都可由此例推,右边所有的线都顺着左边诸线的节奏。
视线移到EF两线时,所预料的果然出现。
预料而中,自然发生一种快感。
但是我们再向右看到G与H两线时,就猛觉与前不同,不但G和F的距离猛然变大,原来是像柱子的平行垂直线,现在却是两条毫无规律的线。
这是预料不中,所以引起不快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这里所谓“预料”自然不是有意的,好比深夜下楼一样,步步都踏着一步梯,就无意中预料以下都是如此,倘若猛然遇到较大的距离,或是踏到平地,才觉得这是出于意料。
许多艺术都应用规律和节奏,而规律和节奏所生的心理影响都以这种无意的预料为基础。
⑦懂得这两层道理,我们就可以来研究美与自然的关系了。
一般人常欢喜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已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
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
说“自然美”就好比说上文六条垂直线已有三个柱子的形象一样,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
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⑧美的欣赏就如“情人眼底出西施”,不过寻常恋爱都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似这样。
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美。
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
(选自《谈美》第七篇,有删改)
1.根据文意,将文中附图下面的说明补充完整。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语序并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三面下个单句组合成一个复句,使之成为第⑤段的结尾句。
(1)G与H两线被摈于整体之外。
(2)G与H两线在情感上和其他六条线不能谐和。
(3)G与H两线在物理方面和其他六条线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西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作者认为“美的欣赏”与“常恋爱”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下列对“美”的阐释,最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荀子: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B.柳宗元: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C.休谟:
美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理。
D.狄克罗斯:
不管有没有人,卢浮宫的美不会因此而荡然无存。
6.本文对“美与自然”的阐释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6分
1.B与C,D与E距离相等,略大于A与B的距离。
/F与G的距离较B与C的距离大。
(写出一点即可,2分)
2.因此(由此)G与H两线不但在物理方面和其他六条线不同,在情感上也和它们不能谐和,所以就被摈于整体之外。
(3分)
3.欣赏者眼中的(审美)自然(2分)
4.寻常恋爱都带有强烈的占有欲,美的欣赏则是精神的满足,超越了物质层面的利害得失。
(2分)
5.B(3分)
6.首先说明美感是外物与人心相结合的产物;进一步以人对图形的感受为例,阐释了“心”和“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说明美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美是经过人情化的);最后以审美的非功利性为补充。
(4分)
2016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阅读一
民意和舆论
童兵
①民意是整个社会普遍意志和意识的集中展现。
通过对一定空间和时间民众的观察、捕捉、测量、分析与呈现,人们可以感知甚至洞见民众的所思、所盼、所喜、所恼,从而了解及把握民心向背及民愿所求。
( )能够以此为依据,为民执政,务实谋划。
( )可以透过广泛的民意考问自己的立场和追求,应对大众的异同及短长,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 )则可以根据民意察情理,判是非,既为官方喉舌,又当民众耳目,力求于人于事,皆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和群体意愿为取舍。
②从广义上说,民意有时也称作舆论。
舆论是大众就他们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公开表达出来的意见的综合。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认为,舆论实质上就是公共情绪。
林肯甚至说,“公共情绪就是一切”。
有了公共情绪,一切皆可成功;没有公共情绪,一切皆将失败。
因此,那些铸造公共情绪的人.要比那些制造法律或者宣布判决的人要高深得多。
③然而,民意同舆论还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
其中,民意的突出特点是非表层性和相对稳定性。
民意是较大规模民众一般的内心活动和对某些事件、事态、机构、人物以及这些机构人物政策言行的相似或相同的评价,这种社会评价及社会情绪有时还可能伴随着相当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
而舆论只是民意的初期形态,是处于表层的群体情绪。
民众的所言所行,常常出于情感、心绪的激发而成,理智和理性相对较少,以言相传,以情相染的成份较重。
舆论还是变动不居和改变难料的,因而又缺乏稳定性和可测性。
朝意夕改,此事此地一种看法.另一地又持一种看法,是常有的情状。
一个事件的冲击,可以让一些人冷静下来,又可能让一些人焦躁不已。
一个意见领袖的一席话,可能改变一些人的意志,也可能坚定一些人的观点。
④民意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易于测知,在一段时间内较少变动。
民意充盈着一定时域、地域特定人群甚至多数民众对公共事件、公共政策、公众人物的观察、思考与评价,这种观察、思考与评价常常是理性的、务实的、感情成份少、客观成份多,因而作为民意的这种社会情绪,相对于一般舆论来说,显得厚实、有力、威慑性强。
因此,民意比舆论更有威力,对官方的压力也更大。
⑤相对于官方意志而言,民意表达的是大众的意见、意志、要求和愿望,而官方意志体现的主要是政府的立场、观点和意愿。
在一个民主化程度不高的社会里,所谓官方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上海 高中 说明文 阅读 相关 知识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