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2.docx
- 文档编号:24458595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9
- 大小:48.48KB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2.docx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2.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单元分析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课文由《钓鱼的启示》《落花生》两篇精读课文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两篇略读课文组成。
课文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也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但每篇课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
四篇课文围绕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生活中的启示”,分别告诉我们:
道德判断也许很简单,但实践起来却很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做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
学习目标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3.积累好的词语,为习作做好准备。
学习重点
可以凭借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学习难点
让学生在反复总结归纳主要内容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
学习方法
教法:
引导、点拨
学法:
自主、合作、交流
教具
课件
学具
字词典等
学习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13《钓鱼的启示》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5《落花生》
16《珍珠鸟》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四单元检测
第四单元检测讲评
2
1
2
1
3
1
2
2
合计
14
13、《钓鱼的启示》
第1课时学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品析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2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论理型的文章,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
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雨。
【自学导航】
【自主学习】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声音()地抖动
()的涟漪()地操纵
()的目光()地一收一放
2、缩写句子。
(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涟漪。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3、填空:
(1)道德只是个( )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34年前那个( )的夜晚,给我留下了( )和( )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课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2课时(共1课时)
有无课件
有
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小心翼翼”等词。
2、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积累描写美丽月色的句子。
3、我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学重难点
学生解决本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把你不懂得词语在书上做上记号。
2、抄写课文中描写美丽月色的句子。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生自己交流、讨论
二、合作探究
1、交流哪些生字词是预习时,自己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和大家交流,并解决。
2、交流课文中生词的意思。
3、试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感悟
三、展示交流
通过预习和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自学收获和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谈收获并互相感受
四、达标检测
1、()鱼()漪()()闪闪小心()()()择
筋()力()()动()()辉映()()不舍嘴()告()
2、解释词语:
涟漪:
翕动:
乞求:
抉择:
告诫: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先自己做,再互相交流,遇到错误自己改正
五、盘点收获
1、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等生字和()等词语。
2、本文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汇报收获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并思考上述不懂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13、《钓鱼的启示》
第2课时学案
【自主学习】:
1、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找到了一些这样的句子,想和组员交流一下,并推选出一位同学在小组内交流。
2、课文中有一些语句对我很有启示,我由此想到了很多。
我想大胆的和大家间交流一下。
写下提纲。
3、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正是有了这样一位父亲,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才会成为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可以说,当年他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他现在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因为——他已经在从小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课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2课时(共2课时)
有无课件
有
教学目标
1、我能找出文中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并积累。
2、我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严格的道德教育和深深地父爱。
3、我能从课文中领悟到一个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领会课文结尾处,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的感悟。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中三十四年过去后作者的感悟。
3、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学生自己学习并试着回答
二、合作探究
1、父亲要“我”把到手的鲈鱼放掉,态度是那么坚决,是不讲理?
不爱我吗?
2、精读课文,划出文中父亲对“我”深深的爱和严格道德教育的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
3、根据课文内容,用适当的方式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得意__()—( )---()-----( )
4、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你学习了本课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
三、展示交流
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我也曾经禁不住一些诱惑,它们也给我留下了很多启示。
我想真诚的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学生自由谈论
四、达标检测
1、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
事情过去三四十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2、写一写。
三四十年前的那个夜晚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可写月夜,也可写事情、启示)
五、盘点收获
学习了本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学案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使人终生受益的文章。
课文通过回忆父亲带“我”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广场的街道,让我知道“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并懂得生活中的路也是如此。
随后通过“我”的两次人生经历,让人感悟到:
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顽强的意志可以克服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历经苦难后,脚下的路就会多一条。
【知识链接】:
教堂:
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处所,基督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奉耶稣为救世主。
罗马广场:
位于意大利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罗马城中。
巴黎:
法国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巴黎还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有革命纪念地公社社员墙以及巴黎圣母院、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罗孚博物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著名建筑物。
【自主学习】
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塔顶(dǐngdìng)午宴(yànyān)和蔼(ǎigě)
特殊(zhūshū)挑拨(tiāotiǎo)教导(jiāojiào)
2、补充词语。
()不绝()不同()不断
星()()布()头()气心()手()
3、填空:
通往广场的路。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的话,就可以走试试。
4、我能够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
(2)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
(3)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
(4)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型
阅读课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1课时(共1课时)
有无课件
教学目标
1、我能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2、我能说出文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两件事。
3、我能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结尾父亲所说的话得含义。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人生经历的道路上“我”经历的两件事是什么?
我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1、记住文中的四个生字词。
2、大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中记叙作者在人生经历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两件事。
二、合作探究
写一写:
我能完成“通往广场的路就不止一条”这句话的含义。
三、展示交流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时,是()使作者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终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同时,我也明白了()。
学生汇报
四、达标检测
1、课文开头与结尾有什么关系?
2、课文写了、成长经历中的两件事,作者终以克服了许多困难,冲破艰险,经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不止一条了。
3、我还想把文中的好词抄写下来,并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学生自由汇报
五、盘点收获
这节课我有那些收获?
明白了那些道理
六、布置作业
其实,在生活当中,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有一些人的教导,使我们克服了困难。
我想把我知道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听到的,看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15《落花生》
第1课时学案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
【知识链接】:
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
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豆科,一年生草本。
我国栽培极广,以黄河中下游各地为最多。
种子富含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作油料,或作副食,糖果辅料。
果壳可制酒精等。
茎、叶可做饲料。
【自主学习】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2、用心地把课文读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3、把课文中的生词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把这些好词抄写两遍,并会用上其中的一两个造句。
4、通过预习,我知道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5《落花生》
课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1课时(共2课时)
有无课件
有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
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谜语引入: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花生)
1.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2.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1、收集交流作者资料。
2、认真读写“辟、榨、慕”等字。
3、注意“空地”的“空”读()
“吩咐”的“咐”读();“便宜”的“宜”读()
二、合作探究
1、围绕题目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
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2、小结课文的内容结构
3、交待学法:
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
如果把课文已分为两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点呢?
(第二部分)重点段我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我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
4、能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5、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
6、这篇文章分几部分来写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7、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
这些词语能颠倒吗?
为什么?
三、展示交流
4、抓住重点词,略学第一自然段。
5、学习此段,抓住对“居然”理解。
6、练习用“居然”造句。
师小结:
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简练!
这就是略写,所以我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下节课我们就重点学。
8、“居然”是什么意思?
用在什么情况下?
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
9、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
四、达标检测
1、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落花生的好处有很多,大家都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我想把我弄明白的在小组内和大家进行合作交流,并推选出一位代表在班上汇报。
2、从大家的议论当中,我还知道了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我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学生汇报
五、盘点收获
本节课我收获的词语有那些?
理解了那句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布置作业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15《落花生》
第2课时学案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
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2、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
(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
3、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4、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
说明什么?
5、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
6、小组讨论:
读文有几个人在谈话各说各的是什么呢?
(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
)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
为什么?
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
为什么?
7、学习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1)什么是借物喻人?
(2)体会花生的品格和做人的道理,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和物(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8、读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
(2)“父亲”拿()、()、()同花生做比较,来说明花生具有()、()的品格。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5《落花生》
课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2课时(共2课时)
有无课件
有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写一种事物。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详略得当的写法、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过收获节的?
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3、再看书,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
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熟读课文,把握重点
1、分开层次,确定重点
现在我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里一家人——吃花生,一边吃一边——谈花生
二、合作探究
4、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5、当时作者的父亲在广东做县官,平时公务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
这次他来,是专为吃花生来的吗?
说明什么?
6、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词语圈。
2、确定学法,“吃花生”略学,“谈花生”详学。
3、读中感悟,突破难点
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生的好处。
三、展示交流
7、小组讨论:
读文有几个人在谈话各说各的是什么呢?
(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
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
)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
为什么?
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
为什么?
8、“学花生”是这两段
(1)直抒胸怀。
赞美你,__________(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2)借物喻人。
__________颂(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4、汇报交流:
分角色读这部分,读出谈话的气氛。
四、达标检测
重点读父亲的话,分析3、4句赞花生,学花生。
1、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了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
你能举出例子来说一说吗?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
里什么?
试着选择一种事物说一说。
五、盘点收获
交流讨论总结方法:
详写略写,借物寓理是本文的两大特点,写一种植物,注意能用到所学写法。
六、布置作业
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反思
16、珍珠鸟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按阅读提示,通过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
【知识链接】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
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
著名民间文艺家。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
【自主学习】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布置预习任务:
以自学为主,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也可请求同学帮助。
1、读第一遍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生字表、查字典,把拼音写在书上。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该停顿的地方划上“∕”。
读完后,盖上拼音读生字,读错的再拼拼音记住为止。
2、读第二遍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停顿恰当。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不明白的查工具书或上网搜查:
(1)雏儿 索性 细腻 伏案 信赖 神气十足 不由自主
(2)把“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改为陈述句。
4、回答问题:
珍珠鸟是怎么逐步信赖我的?
从中你感受到什么?
5、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比如人与动物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你以后想怎么做?
可搜集信赖和爱鸟护鸟的名言警句。
)
6、写生字、生词、重点句子,达到写好、会写:
描红一遍;在生字下面写出生词(一类字词);把生词、课后3题生词、重点句子抄写两遍,第一遍看着写,第二遍默写对照。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情朗读课文时先体会感情,然后酝酿感情练习朗读。
朗读时语气、表情可夸张,为充分表达感情也可加上动作。
8、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导学案
授课时间:
2013年月日学期总第课时
课题
16《珍珠鸟》
课型
讲读
主备教师
张陕苗
审核人
课时
本课第1课时(共1课时)
有无课件
无
教学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我能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中体会作者与珍珠鸟是怎样和谐相处的。
学习环节
导案
学案
一、自主学习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
1、说说你家养了哪些小动物是怎样和它相处的?
2、课前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交流。
二、合作探究
3、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
(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初读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3、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展示交流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
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
5、交流讨论,展示互动: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指导朗读,引导小结:
第一次:
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
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
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
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预设: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
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三层意思:
1、我们应该与动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四 单元 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