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智教育思想.docx
- 文档编号:24454238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2.39KB
泛智教育思想.docx
《泛智教育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泛智教育思想.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泛智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思想
泛智教育思想
一、泛智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在17世纪的欧洲正是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时代。
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在欧洲大多数国家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成长。
随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革新,天文学、地理学、航海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近代的自然科学体系开始形成。
各种新思想不断涌现,新的思想方法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并运用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
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批判经院哲学,倡导实验归纳法,强调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而被誊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始祖”“近代科学之父”。
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新兴的资产阶级以及农民和手工业者同封建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日益尖锐。
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与此同时,捷克社会和人民正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双重困扰之中。
捷克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引起了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农民和城市贫民在许多地方积极参加了同哈布斯堡军队的斗争。
但是,反抗哈布斯堡王朝起义的失败,却使得捷克人民饱尝了失败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民族和文化的苦果。
哈布斯堡王朝竭尽全力加强对捷克民族的思想奴役,企图使捷克民族天主教化,并重新置于罗马教廷的隶属之下。
因此,自从“胡斯运动”以来,天主教会的权势第一次又恢复了,天主教被宣市为捷克唯一的国教。
在1627年7月迫害新教徒的命令下,新教传道者遭到驱逐,在规定限期内不加入天主教会的贵族和市民都必须离开这个国家。
这致使很大一部分新教徒以及市民避居国外,许多兄弟会成员也成群地逃到邻国去了。
在整个“三十年战争”(1618—1648)”期间,农民和平民群众几乎是捷克民族反抗哈布斯堡王朝的唯一真正代表。
这场战争使捷克被洗劫一空,经济遭到破坏和国家财政崩溃。
在经济和政治上完全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变本加厉地对被奴役的农民进行压榨。
饥荒和温瘦使得农民和平民群众陷入极其严重的困境,全国人口减少了一半左右,耕地荒芜了大约1/3,赋税和徭役的负担也越来越重。
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压迫,文化的压迫也愈加严重,致使捷克民族的文化生活变得极其贫乏。
在这种情况下,捷克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农民和平民群众的孩子连起码的受教育权利也没有。
学校教育无论在管理制度上还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只是为富人设立的。
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儿童才智的屠宰场。
进过学校的人都没有受到一种认真的和广博的教育,役有获得真正的知识,反而让生气勃勃的青春浪费在学校无益的事情上面。
学校不能使人留恋和得到喜悦,相反,只能使人厌恶和反感。
总之,严格地讲,当时还没有一所普及的和完善的学校,使受教育者的才智在那里得到智慧光辉的照耀,能彻底学会一切事物。
实际上,在那些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的人中,“也许就有极优秀的才智之士,他们这样被糟蹋,被扼杀,真是教会与国家的大损失”。
因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前人在教育上的研究成果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以来的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创建一个比较完整的新的教育学体系,改革旧的学校教育,提倡教育的普及,扩大教育的机会,设立实施“周全的教育”的学校,就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和当时人们在教育上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然面,应该指出,继承胡斯运动的文化传统以及成员多为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捷克兄弟会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和教育,持别是初等教育,并注重捷克文化的发展和捷克语言的纯洁性。
在捷克兄弟会的学校中,不论富贵贫贱,招收所有的男孩和女孩;实施泛智的和民主的教育;在学校管理上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
因此,正是在英国哲学家培根等思想家、教育家的影响以及捷克兄弟会生活环境的熏陶下,捷克兄弟会成员、教育家夸美纽斯开始研究“泛智沦”,并系统地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
通过研究泛智教育思想,他试图寻找一条在周密的教育体系上恢复祖国文化生活以及改善人类社会的道路。
夸美纽斯教导人们说,学校应该不问社会地位和性别,对所有人开放而不加任何歧视。
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都应该进学校。
在学校里,他们应该受到共同的教育,即一种“周全的教育”,学习对于人类来说必需的一切知识,学到一切可以使人变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
按照夸美纽斯的意图,“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并且应该是以科学知识的最新成就为基础的和当广泛的一种教育。
人们受了教育就可以认识真理,学到智慧,并且学会把知识正确地运用于一定的目标上,从而消灭社会关系中的一切不正常的现象”。
二、泛智教育思想主要特点:
1.泛智教育思想体现了新颖性。
作为近代教育制度和思潮先驱者的夸美纽斯,以泛智教育思想为依据,第一个企图发现教育的规律性并根据人的本性来组织教学过程,在人类史上首次制定6岁以下儿童的详细的教育大纲和专门的指导书,第一个设想出一种全面完整的教育科学,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并制定班级授课制,以及有史以来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一个主张在学校中用本国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
因此,当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指出;“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多么新颖,特别是他的方法论多么新颖。
”
2.泛智教育思想体现了民主性。
泛智教育思想体系就其性质来说,是普遍的,是“泛智的”,是为所有人的,而不管他的经济或社会地位、宗教、种族或国籍如何。
它强调在平等基础上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肯定一切人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计划以及单轨的学校体系,它废除强迫的、严酷的、鞭答式的教育,实施自然的、和谐的、快乐的教育。
作为一个捷克民族独立的捍卫者,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思想,实际上也明确地表达了本族人民的民主理想和对民主的渴望。
如果我们把这种民主的泛智教育思想放在17世纪的历史背景中来考虑,无疑会看出这种思想乃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推论。
泛智教育思想体系反映了当时哲学和科学思想的进步倾向。
3.泛智教育思想体现了实践性。
泛智教育思想不仅是前人以及当时教育研究成果的总结,而且是捷克兄弟会学校教育工作实践的总结。
正是在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泛智教育思想提出了在一切城镇和乡村设立泛智学校,详细地论述了统一的学制系统和班级授课制,探究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研究泛智教育思想倡导者夸美纽斯的著作,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教育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具有大量的一致性。
4.泛智教育思想体现了时代性。
泛智教育思想比较全面地论述改革经院主义旧教育和建立资本主义新教育的主张,反映了17世纪欧洲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推动了教育理论的突破,促使了泛智教育思想的产生。
因此,泛智教育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教育理论。
它的提出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和平民群众的利益。
夸美纽斯自己曾这样说过:
“新时代的曙光出现了。
”人们“早已厌倦于学校所采用的那种混乱的教育方法,开始设计出一套教授语言和艺术的较为简易的方法”。
三、泛智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夸美纽斯生平
扬·阿姆司·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是捷克教育家。
1592年3月28日他出生于捷克的尼夫尼兹的一个磨坊主家庭。
父亲是摩拉维亚兄弟合成员。
12岁时,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在兄弟会的资助下接受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但是,他对当时的学校教育颇为反感,指责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以及才智的屠宰场,而立志改革教育。
在赫波恩学院学习期间,夸美纽斯阅读了许多古代思想家以及人文主义者的著作,特别是德国教育家拉持克的教育改革思想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期间.他又阅读了许多同时代思想家的著作,例如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新工具》等,从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养料。
1614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在担任兄弟会牧师的同时,主持一所兄弟会学校的工作。
此后,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于学校教育事业。
在“三十年战争”中,捷克新教势力战败,德国天主教会及封建贵族对捷克进行了残配的屠杀和抢劫。
在战争中,夸美纽斯的教育实践工作被迫中断,他的藏书和手稿被付之一炬,他的妻儿又死于战争造成的瘟疫。
1628年2月,夸美组斯随同其他捷克兄弟会成员被迫离开祖国,避难于波兰的黎撒。
从此,夸美纽斯过着终身流亡的生活。
在黎撒,夸美纽斯继续主持兄弟会学校的工作,同时进行教育理论著述活动和教科书编写工作。
他先后写成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母育学校》(1628)、教科书《语言入门》(1631)以及教育思想代表作《大教学论》(1632)等。
其中,《大教学论》一书奠定了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体系的基础。
17世纪30年代后,夸美组斯致力于已在上述著作中论述过的泛智教育思想的研究。
1639年,他出版了《泛智的先声》。
1641年,夸美纽斯应邀赴英国建立一所泛智学院,但因英国内战爆发而未能实现。
1650年,他又应邀去匈牙利担任常年教育顾问,办起了一所泛智学校。
其间,他写成了《泛智学校》和《世界图解》(1658)等。
1654年,夸美纽斯从匈牙利回到黎撒。
1656年,于波兰与瑞典的战争后,他定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了《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4卷本)。
1670年11月15日,夸美纽斯在阿姆斯特丹去世。
当代瑞士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指出:
夸美纽斯“对创立独立学科的教育科学和教学理论做出了贡献”。
2.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1)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的基础——“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①泛智论
在比较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基础上,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论”。
他说:
“从所有个别的科学中能形成一种统一的、包罗万象的科学的科学和艺术的艺术,即泛智论。
”在夸美纽斯看来,这种泛智沦是完整的和简明的普通教育课程,是启迪人类智慧的明灯,是真理的正确无误的标准,是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可靠写照,是接近上帝的安乐的阶梯。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是“泛智论”的集中体现。
因此,夸美纽斯强调说:
“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
在那里,人人都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也就是说,研究并总结出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体系,把一切知识领域的精萃的总和灌输给每一个人的头脑,使每一个人掌握对生活有用的知识。
由此出发,他提出了“人人均应受教育”,“人人均须学习一切”。
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一个生而为人的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都应该学习一切最重要的知识。
因此,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夸美纽斯认为,虽然人生来就爱学习,就具有接受教育的基础,但是,“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在他看来,如果允许—部分人的智慧受到培植,而去排斥另外的一部分人,那就有可能使那些优秀的才智之士被糟蹋和扼杀。
然而,这种教育应该是一种“周全的教育”。
它包括“博学”、“德行”和“虔信”三个方面。
夸美纽斯认为,“博学”指包括关于一切事物、艺术与语言的知识;“德行”不仅指外表的礼仪,而且指内在的与外表的动作的整个倾向;“虔信”指一种内心的崇拜,人借此可以皈依最高的上帝。
也就是说,通过这种“周全的教育”,人可以熟悉万物,具有管束万物和自己的能力以及使自己与万物归于上帝。
这种人是一个心性聪明、行为谨慎、精神虔敬的人。
在他看采,博学、德行和虔信三方面是密切相关的。
它们是现世的与未来的人生的基础。
总之,通过周全的教育,使每一个人能够有效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
夸美纽斯强调说:
“这三者无疑是我们的生活的要点。
”同样,它们也是泛智教育的要点。
关于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认识事物”。
也就是说,学习一切知识领域中的精萃的总和,知道一切必须熟悉的东西,理解一切事物的原因,懂得一切事物的真正有益的用处。
夸奖纽斯说:
“我们应该寻找智慧,因为智慧创造了万物,智慧教授一切。
那么显而易见,我们应该借助科学研究接近对各种事物的普遍认识,接近‘泛智’,接近包罗万象的而且各部分协调的完全的智慧。
”。
二是“行动熟练”。
也就是说,使对行动的准备和认识活动结合起来,充满活力,对一切事情都能胜任、精练而勤奋。
夸美纽斯说:
“在认识事物时还要有实际的行动。
没有这种行动,甚至是一个认识事物的人,也将不善于处理事物,即使是一个熟悉技艺的人,也将无能为力,因而也就不善于进行日常的活动。
”三是“语言优美。
”也就是说,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使语言完善到这样的程度,使它达到令人满意的能言善辩的地步。
②教育适应自然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要适应自然,在各方而与自然相适应。
他所说的“自然”实际上有两方而的含义:
一是指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二是指人的与生俱来的天性。
首先,教育应该以自然界及其普遍法则为依据,步自然的后尘,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
夸美纽斯强调指出:
“改良学校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秩序。
”在他看来,教育的严谨秩序应该以自然为借鉴,去模仿自然。
这样,教育艺术的进行就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一样自然。
在《大教学论》中,他还引用古代罗马学者西塞罗的话:
“假如我们把自然看做我们的向导,她是决不会把我们领入歧途的”。
“在自然的指导之下,迷途是不可能的。
”并认为“西塞罗说得很恰切”。
夸美纽斯把整个自然界看成是一架机器,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按照机械原则安排的,是有秩序的。
秩序也就是事物的灵魂。
一切秩序良好的东西,只要它能保持它的秩序,也就可以保持它的地位和力量。
在他看来,教育也不例外。
教育就像一座组合得很巧妙的钟一样,有它自己的秩序。
因此,学校应该组织得“像一座用最巨大的技巧做成的、用最精细的工具巧妙地雕镂着的钟一样。
”
夸美纽斯举例说,人模仿鱼在水里游的方式而学会游泳和造船,人模仿动物的发声器官而学会制造笛子、哨子及其他管乐器,人模仿天空里的雷和闪而学会制造火药,等等。
因此。
教育也可以模仿和借鉴自然的秩序。
夸美纽斯得出结论说:
“秩序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这是应当、并且只能以自然的作用为借鉴的。
”
其次,教育要根据人的天性,适合人的年龄。
夸美纽斯认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每一个都是有一定天赋的,都能够领悟万物。
他说:
“把来到世界的人的心理比作一颗种子或者一粒谷米是很对的,植物或树木实际已经存在种子里面,虽则它的形象实际上看不出来……所以,我们不必从外面去拿什么东西给一个人,我们只需要他的原有的、藏在身内的东西显示出来,并去注意每个个别的因索就够了。
”在夸美纽斯看来,人是奇妙的“小宇宙”。
智力极低的人是很少的,正如几乎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影像的地步,也如几乎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在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夸美纽斯强调指出;“有些人是伶俐的,有些人是迟钝的,有些人是温柔和顺从的,有些人是强硬不屈的;有些人渴于求取知识,有些人较爱获得机械技巧。
”根据这三对相反的性格,他把儿童区分为6类:
第一类是伶俐的、渴于求知的、容易受影响和更适于受教育的人;第二类是伶俐的但倾向迟钝懒惰的人;第三类是伶俐而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第四类是温柔,渴于求知,但又迂缓迟钝的人,第五类是心智低弱,同时性情又很怠惰的人;第六类是心智低弱,同时性情又很倔强恶劣的人。
由此出发,夸美组斯反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使每一个人的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他明确地说:
“知识如果不合于这个或那个学生的心灵,它就是不合适的。
因为人心的不同和植物、树木或动物之各不相同一样大;这个必须这样去对付,那个又必须那样去对付,同样的方法是不能够用在所有的人身上的……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
所以,假如他发现了某门学科与某个学生的天性不合,他决不应该强迫他去学习,因为在某一方而缺少的东西多半会由另一方面去补足……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
每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
(2)论学制系统和泛智的课程内容
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依据,夸美纽斯论述了学习的程序,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
他强调说:
“学习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继续到成年;这二十四年的光阴应当分成界限分明的几个时期。
”在夸美纽斯看来,它应该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四个明显的发展阶段,与之相应的是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四级学制系统。
这四个发展阶段以及四种学校可以比作一年的四季,是相互联系的。
婴儿期(出生至6岁),与之相应的是母育学校。
夸美纽斯认为,每一个家庭就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就是儿童的第一位教师。
母育学校的任务是奠定儿童体力、道德和智力发展的基础。
他说;“树木刚一生成便长出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也必须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在他身上。
”在母育学校里,通过体育、自然与思维的研究、活动与表现、语言以及道德训练五个方面,使每一个儿童在生气勃勃和愉快的生活中为进入国语学校学习打下基础。
在夸美纽斯看来,不付出勤勉的劳动而能把儿童教养成人,那是不可想象的。
当儿童达到6岁时,父母就应该毫不迟疑地把他送到国语学校里去,并把国语学校看做是家庭教育的扩展。
这就如当幼苗从种子长大之后,必须把它移植到果园里以利于生长和结果一样。
儿童期(6岁至12岁),与之相应的是国语学校。
夸美纽斯认为,每个城镇和乡村都应该设立一所国语学校,招收一切儿童,而不管他们的性别、阶级和家庭背景如何。
他明确指出:
国语学校的目的与目标是应当把对人终生有用的事物教给一切6岁到12岁的儿童。
夸美纽斯之所以把这种初等学校称为“国语学校”,意味着他特别注重祖国语言的学习。
他强调说:
“国语没有学会就去教一种外国语和孩子不会走路就教他骑马一样不合理。
”
国语学校里所设置的课程有;国语、计算、测量、经济和政治常识、道德教育、历史、地理、唱歌、宗教教育等。
夸美纽斯认为,他所建议的国语学校教育包括了适合于一切儿童的一切事物,而且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儿童应在一起受到教育,以便他们互相激励和敦促。
但是,国语学校的一切儿童在校期间应该分成6个班,每个班应该有一个教室以及特备的书(包括该班所学的全部学问、道德和宗教教育的教材)。
教育应该经常与娱乐结合,使一切儿童乐于学习日后对他们真正有用的一切事物,使他们的天性按预期的方式去发展。
少年期(12岁至18岁),与之相应的是拉丁语学校。
夸美纽斯认为,每一个较大的城市都设立拉丁语学校,招收较有理想的学生,提供更彻底的教育。
在这种学校里,学生应当学习4种语言,获得百科全书式的知识。
通过拉丁语学校的教育和训练,他们将能成为文法家、辩论家、修辞学家或演说家、算术家、几何学家、音乐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地理学家、年代学家、历史学家、道德家、神学家等。
拉丁语学校所设置的课程有: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物理、地理、年代学、历史、伦理学、神学等。
夸美纽斯认为,拉丁语学校的学生即使对上述课程没有具备一种完全的知识,但至少也为以后接受高深教育作好准备。
拉丁语学校的一切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分成六个班,即文法班、自然哲学班、数学班、伦理学班、辩论术班、修辞学班。
夸美纽期认为,拉丁语学校“必须在学科方面给学生以一种彻底的、初步训练”。
青年期(18岁至24岁),与之相应的是大学。
夸美纽斯认为,每一个王国或省都应该设立大学,招收少数最有才华的人,提供任何科学或学科的完全训练,培养未来的教师和学者。
为了选拔学生,应当为拉丁语学校的毕业生举行一种公开考试,然后根据考试的结果决定谁应当进大学。
但应当注意,只允许勤劳努力、德行优良的学生进入。
大学一般分四科,即哲学科、医学科、法学科、神学科。
夸美纽斯强调说:
大学的“课程应该真正是普遍的,应有学习人类知识的每一部门的准备。
”为了使大学的说程具有普遍性,他认为,大学必须具有精通一切科学、艺术和语言并有能力的教授,能在一切科目上把知识传授给所有的学生;同时,大学必须有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供教授和所有的学生利用。
在夸美纽斯看来,这些学者共同工作的目标应该是给科学彻底打下基础,把智慧的光辉播撒到全人类,取得比以往更大的成就,并以新鲜有用的发明去为人类谋福利。
总之,通过相互联系的四种学校以及泛智的课程内容,可以使人涉猎全部人类知识,具有真实的学问、真实的道德和真实的虔信。
正如夸美纽斯所说的;“最后,到了二十四五岁的时候,青年人已在大学里面受到了彻底的教育,他们就像一株结了果实的树木,我们需要果实的时候就可以去摘取了。
”
(3)论班级授课制
在17世纪时,欧洲各国大多数学校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的教学形式,缺乏统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计划。
上课不分班级,许多不同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学生同时在一起上学,同时,也没有学年和学期的划分,因此,学校教育的效率很低。
但是,当时有少数学校,例如,法国的居耶纳中学、德国的斯特拉斯堡文科中学以及耶稣会学校,已开始采用班级教学的形式。
为了更好地提高泛智教育的效率,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班级授课制,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
他强调说:
“通过把学生按年龄和成绩分成班组,在学校中建立起关于人员的制度。
这样划分的班组学校现在通称‘班’。
班不外是把成绩相同的学生结合为一个整体,以便更容易地带领学习内容相同、对学习同样勤勉的学生奔向同一目标。
”由于实行班级授课制,所以不同班级的教室必须彼此分开,每个班级都有自己固定的教室。
在教室内部布置中,每个班级的教室都应有讲台和足够数量的凳子,教师的讲台应比学生的凳子高些,而且面对着教室中的窗户,学生则背对窗户、面向教师而坐。
在夸美纽斯看来,每个班应有一定的目标,详细规定每年、每月以及每日所要达到的目标;每个班应有固定的教科书,使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的课本;每个班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应学习同样的功课,以便减少教师的麻烦和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个班的教学应按事先拟定好的计划进行。
为了保证班级授课制的实施,由一位老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同时授课,夸美纽斯还主张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小姐,每组10人。
挑选年龄最大、才能出众或特别勒勉的学生做“十人长”。
其职责是协助教师管理学生,并在勤勉和德行上作出好的榜样。
同时,夸美纽斯还提出实行学年制,并把每个学年分成四个学季。
要求在一个学年里同时开学,同时放假;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开学;学年终了时举行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升级。
夸美组斯认为,班级授课制的实行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
他运用自然界中的太阳和泉眼作为例子来论证班级授课制。
他把教师比作全世界的太阳,能同时对所有的学生普照教学的光芒,而且能发出同样的光,均匀地照亮每一个学生。
他又把教师的嘴比作一个泉眼,能发出知识的溪流,从所有学生的身上流过。
因此,分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使得一位教师可以注视班上的所有学生并且同时教他们,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
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学校里,夸美纽斯指出需要有必要的纪律。
他强调说:
“有一句谚语说,‘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这是很对的。
因为如果你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你从学校取消了纪律,你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
”但是,他又指出,具有必要的纪律并不是要使学校里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
纪律“只是一种不会失败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使我们的学者变成真正的学者而已。
”
由于班级授课制在当时还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缺乏经验的积累,夸美纽斯甚至提出,在班级授课制下,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几百个学生,这显然是夸大了当时教师的作用。
(4)论教学原则和泛智的教学方法
夸美组斯重视教学理论的研究,对教学的原则以及方法作了系统的阐述。
他指出;“教学论是指教学的艺术。
”其目的是“为建立普及学校的普及艺术打下基础。
”
为了使教师成功、容易、迅速和彻底地教,使学生成功、容易、迅速和彻底地学,夸美纽斯论述了三条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