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docx
- 文档编号:24452932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08
- 大小:102.55KB
高考作文素材.docx
《高考作文素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素材.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素材
2018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一)助人为乐
101丁莲
丁莲,女,汉族,1962年10月生,民盟盟员,云南省红河州红河日报社记者中心原聘用记者。
丁莲曾是一名地质工作者,经历过3次下岗,当过社区居委会主任,年近不惑才成为红河日报社的一名聘用记者。
她不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始终坚持“用一生帮助别人”,始终坚持“笔尖指向群众”,为百姓讴歌,常年报道基层群众疾苦,给予困难群众无私帮助,被群众誉为“平民记者”“好人记者”。
16年坎坷公益人生路上,她用大爱勇担责任,用感恩回报社会,用真情告诉人们一个记者的社会良知。
她铁肩柔情,坚定走在扶贫路上。
16年里,她先后在红河州11个市县发起帮贫、助困、助学、修桥、修路等公益活动。
丁莲荣获民盟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应用角度:
道德品质、助人为乐、担当、大爱无疆、坚持。
应用举例:
助人为乐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荡涤了私心杂念的尘垢,绽放出温暖人心的花朵。
它需要一种大爱,一种坚持,一种真情。
女记者丁莲正是靠着这些,在16年里为百姓讴歌,常年报道基层群众疾苦,给予困难群众无私帮助的。
试想,如果缺少大爱,她能“坚持“用一生帮助别人”吗?
如果没有担当,她能始终坚持“笔尖指向群众”吗?
如果没有坚持,她能16年里坚定地走在扶贫路上吗?
102王宽
王宽,男,汉族,1942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豫剧团原团长。
君子抱义,大爱至慈。
王宽和妻子以微薄的退休工资,先后收养5个孤儿。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他以病弱之躯,放下“名角”身份,到茶楼“献唱”7年,努力挣钱把孩子们抚养成人。
除了抚养几个孩子,王宽夫妇还在家乡开办艺校,教留守儿童一技之长。
为灾区募捐、各类义演、爱心助学等活动中,也总有他们的身影。
十几年来,他们累计为慈善事业投入150余万元。
王宽当选“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应用角度:
榜样、感动、善良、爱心、坚持、道德传统、平凡与伟大
应用举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继承和发扬。
只有这样,我们中华民族这棵大树才会越来越旺盛。
王宽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含辛茹苦十六年,用爱的清泉滋润一棵棵即将枯萎的小苗,奉献的是爱心,收获的是道德和灵魂的提升。
103王治勇
王治勇,男,汉族,1977年1月生,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菠萝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2年,王治勇在佛山市南海区组织成立以城市救援为主的专业救援队伍——“菠萝义工队”,并任队长。
5年里,他带领义工队先后参与高州、英德水灾,湖北荆门水灾,云南鲁甸、普洱地震等大小各类救援活动400多起,直接救助群众2000余人次。
饿了,开水就面包;累了,靠墙而依;困了,席地而盹。
对于王治勇的执著,他的家人也从以前的不理解和反对,慢慢地开始接受。
王治勇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应用角度:
志愿者、爱的奉献、责任、平凡与伟大等。
应用举例:
平凡铸就伟大。
5年里,带领义工队参与各类救援活动400多起,救助群众2000余人次。
饿了开水就面包;累了靠墙而依;困了席地而盹,体现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
正是王治勇这些平凡人用一点一滴的无私行为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扶危济困伟大精神,温暖了我们这个社会因金钱物欲的追求寒凉的人心。
104王颂汤
王颂汤,男,汉族,1938年3月生,中共党员,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原总经理。
王颂汤退休后,牵头成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在他的推动下,协会志愿者从2名发展到2661名,累计募款1.25亿元,组织40多次“访贫助学行”,资助广东省35个县(区、市)24346名孤贫学生,举办“千名孤贫儿童省会行”“中秋思亲访贫童”等系列活动,开展“爱满罐”储蓄捐赠、“爱心午餐”“乡村学校蜕变”“全城爱心接力义剪”、重症贫童救助等慈善活动,帮助24346名孤贫学生实现上学愿望、1274名重症病童得到救治。
王颂汤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应用角度:
爱心、奉献、慈善、好人、扶危济困、道德情操等。
应用举例:
奉献爱心没有年龄和地位的限制。
担任过公司总经理的王颂汤退休后,没有安享退休后的安逸闲适,而是牵头成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开展多项扶危济困活动,体现了美好的道德情操,这种在爱的奉献中退而不休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奉献精神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倡的不忘初心的实践。
105 王新法
王新法 ,男,汉族,1953年7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主任。
王新法当兵转业后在故乡石家庄市当民警。
2013年退休后,他不远千里赴湖南省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义务扶贫,2014年被推选为薛家村名誉村主任。
2017年2月23日,他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梗去世。
王新法被追授为湖南省扶贫楷模、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登“中国好人榜”。
106王黎君
王黎君,男,汉族,1954年12月生,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经济开发区润泽粮油有限公司经理。
王黎君三十年如一日投身慈善事业,先后拿出500多万元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累计帮扶20余所学校、5000多名贫困学生,资助困难群众2000余户,以爱心善行谱写中华传统美德之歌。
王黎君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07韦成刚
韦成刚,男,苗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紫云县供电局松山供电所营业班副班长。
韦成刚少时家贫,父母是残疾人。
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后不忘感恩回报家乡人,修桥便民、绿化河岸,帮助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以实际行动投身家乡新农村建设。
韦成刚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08尤良英
尤良英,女,汉族,1970年4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3团11连职工。
2005年,皮山县农民麦麦提图如普·穆萨克因受雇采棉与尤良英相识。
此后,尤良英不仅手把手教会他种植棉花、红枣,还先后借给他20余万元渡过难关,发展果品种植,17次横穿沙漠去现场指导修剪、疏密、扩冠、环割等技术环节,引导他和村里乡亲们走上勤劳致富之路,“帮助一个人、带动一批人、致富一群人”,谱写了一曲助人为乐、民族团结之歌。
尤良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09方敬
方敬,男,汉族,1931年1月生,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退休教授。
1991年,方敬从华东师范大学退休,只身回到家乡苏北的一个小渔村助学扶困、教化乡邻。
他倾尽200余万元积蓄成立“景清奖学金”,资助260名寒门学子步入高等院校。
26年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方敬老人成为一位远近闻名、倍受尊崇的“新乡贤”。
方敬荣登“中国好人榜”。
110方光玉
方光玉,男,汉族,1969年11月生,中共党员,榆林鹤翼航天航空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4年来,方光玉秉承“让财富成为爱的力量”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致力于助学兴教等公益事业,从扶危济困到扶志立德,践行着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24年来,方光玉先后设立多个基金,累计捐款捐物达6960多万元。
多次捐款为家乡通电、修路,资助贫困生、慰问离休干部和农村特困户1930名。
方光玉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1卢闯
卢闯,男,满族,1984年5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盘锦市广田热电集团人力资源部职工。
卢闯作为盘锦市网络文明志愿者联盟负责人,在互联网上,他与3.2万名志愿者共同传播正能量,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互联网下,他们一起爱心助学、敬老助残,将爱心的接力棒在辽沈大地上传递,谱写线上线下的爱心故事。
14年来,卢闯先后个人资助贫困留守儿童26名、贫困大学生12名,与49名空巢老人常年结对子,累计志愿服务8970余小时,组织和参与网上网下公益活动7800余次。
卢闯荣获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2田华
田华,女,汉族,1928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原团长。
田华1940年入伍,1990年离休,塑造《白毛女》中喜儿、《党的女儿》中李玉梅等家喻户晓的银幕经典形象。
她始终把“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作为最高追求,离休后积极参加慈善公益活动,关心扶助下一代成长成才,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文艺老兵的人民立场和赤子情怀。
田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荣获第十九届金鸡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113冯西见
冯西见,男,汉族,1967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冯西见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投入3000余万元帮贫助困支持公益事业。
他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物质助困、精神扶贫中实现人生价值。
冯西见曾无偿为家乡修建出山“致富公路”6.8公里,资助多名山区贫困失学儿童重返课堂,并负担他们直至大学毕业的一切费用。
从2012年起,西建集团每年为金台区宏文路社区近500户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60万元。
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使企业和金台区硖石镇刘家底村、千阳县观明村结成精准扶贫对子,为党分忧,为群众解难。
冯西见对老年公益事业热情投入。
2015年,在他的全力支持下,纯公益、全免费的西建康城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使用。
中心按照国家一级示范标准建设,已接待老年人3.5万余人次,举办公益活动300余场次。
冯西见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14尼玛次仁
尼玛次仁,男,藏族,1978年10月生,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诺倍儿童福利院院长。
尼玛次仁是一个平凡的西藏人,在他的身上,洋溢着温暖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他的仁爱。
他始终不忘自己踏踏实实做慈善的初心,坚持发展福利院事业,努力推动孤儿救助工作,竭尽全力为孩子们付出。
尼玛次仁荣获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最美人物”等称号。
115吕海英
吕海英,女,汉族,1971年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翠微里小区居民。
从1994年开始从事公益事业,吕海英在公益路上献爱不辍。
23年来,她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超过1万小时,先后资助52名贫困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关爱16位孤残老人和40名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个人捐助资金累计达到60余万元。
她把公益从当初的“业余爱好”,融为自己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并以一己之力,让大爱的旗帜飘扬于人心的高地。
吕海英荣获全国首批五星级优秀志愿者、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16刘源
刘源,男,汉族,1977年8月生,中共党员,国网成都市高新供电公司副总经理。
20余年来,刘源始终牢记“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誓言,用贴心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点亮了“一盏盏灯”,送去了光明与温暖,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道连心桥。
在日常的走街串巷工作中,刘源发现他所工作的社区有不少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和残疾人需要帮助。
10余年来,刘源先后照顾帮助了所在辖区46户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
刘源先后走进藏区虾扎希望小学、仪陇老区成都电业希望小学,以及20多所川电留守儿童之家,开展送爱心、送温暖、捐资助学等活动,慰问及帮扶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5000余次,捐资助学近千人次。
刘源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省道德模范、中央企业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四川青年五四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17刘长城
刘长城,男,汉族,1965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威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
从1992年开始做慈善,25年来,刘长城从孤身一人做慈善,到组织动员一大批志愿者一起帮助困难群体,再到通过项目化运作实现志愿服务持久化,使1200余名无助、孤独、甚至厌世的残障人士走出家庭,融入社会,摆脱贫困,自立自强。
刘长城荣获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118刘凤英
刘凤英,女,汉族,1950年6月生,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
刘凤英是吉林市爱心家园的发起人。
有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年过花甲的刘凤英是一个癌症患者,曾经做过5次大手术,手术后她积极回报社会,用生命点燃希望的蜡烛,使贫困者看到了光明。
20多年来,刘凤英和她的团队共救助3000多名贫困学生,救助人口总数达到3万多人,募集发放救助款4000余万元。
救助物资均以实物兑现,由爱心人士直接把救助物品发到贫困户手里,她的做法受到大家的赞赏与好评。
刘凤英荣获全国优秀敬老志愿者、吉林省优秀志愿者标兵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19刘文福
刘文福,男,汉族,195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迁西县福珍全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福30多年如一日,坚持扶贫济困、爱老敬老、爱国拥军、捐资助教、回报社会,为各种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6200多万元,资助范围达河北、河南、天津等10多个省市。
刘文福荣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20刘玉杰
刘玉杰,女,汉族,1954年9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双泉社区第二党支部书记。
63岁的刘玉杰高位截瘫康复,站起来后,她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她负责的康复站,成了居民服务中心;她牵头的志愿服务队,精准帮扶社区困难群众。
刘玉杰被群众称为“靠得住的党员先锋”。
刘玉杰入选“北京社会好人榜”。
121刘在环
刘在环,男,汉族,1953年6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常乐中学退休教师。
刘在环把乡亲当亲人,关爱身边生活困难的老人。
2011年以来,他用退休金资助困难户49户,发放救助款3万多元,覆盖全镇11个村。
自费开办了三家“爱心饭馆”,累计支出5万多元,解决了30多名老人的吃饭问题。
刘在环荣获“感动宁夏”2015年度人物称号。
122刘贵芳
贵芳,女,汉族,1969年10月生,河北省广平县南阳堡镇乡村医生。
刘贵芳把病人当亲人,把村里的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当爹娘,带给他们儿女般的贴心照料;她心怀大爱,开办医养结合养老院;她的爱跨越地域、民族界限,不远千里救助瑶族女村医……从医30多年来,刘贵芳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乡村女医生的大爱。
30多年来,刘贵芳先后为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超过30万元。
汶川地震她捐款2000元,青海玉树地震她捐款1000元,2016年邯郸特大洪灾,刘贵芳通过县委统战部捐款6000元。
刘贵芳带领全家参加无偿献血超过20次,全家献血量超过1万毫升。
她先后参与救助流浪人员20人次。
当广西瑶族女村医身患重病无钱医治时,刘贵芳第一时间拿出1万元,并通过微信朋友圈和社会组织募集资金12万元。
刘贵芳荣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河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23刘哲昕
刘哲昕,男,汉族,1973年1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
刘哲昕不忘初心,坚持常年义务送教下基层,倾囊助学西部贫困孩子,不畏艰险参加抗震救灾,是孩子们心目中最敬爱的“刘叔叔”,是地震灾区家喻户晓的“教授民兵”,是“知行合一”的道德践行者、传播者、示范者。
刘哲昕荣获全国干部学院优秀教师、“感动上海”2016年度人物、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124刘嗣东
刘嗣东,男,汉族,1967年12月生,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中学教师。
19年,123次献血记录,拯救了229个生命。
刘嗣东的献血量相当于15个人身体血液的总和,仅捐献过的血小板,就达到了220个治疗量。
他只想把生命的希望隐藏于血小板中,期待它们开启另一扇生命之门。
刘嗣东只是一名人民教师,妻子是一名工人,家庭收入并不高。
尽管如此,自2003年以来,刘嗣东先后为白血病患者募集善款近百万元,个人累计捐款4万多元。
即使身在异乡,只要了解到当地的患者急需血小板,他就会立即捐献,每次捐献后,还会捐给患者几百元钱。
刘嗣东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125李光
李光,男,汉族,1920年9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遵义市政协原副主席、市城建局原局长。
老红军李光14岁参加红军,今年已97岁高龄。
离休以来的30多年间,一向节俭的李光,将自己的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1699名,捐款40多万元。
他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在革命纪念遗址坚持为青少年义务宣讲革命传统20多年,达1000余场,受教育人数10余万人。
李光荣获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贵州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126李瑛
李瑛,女,汉族,1959年8月生,无党派人士,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
李瑛举办百场惠民公益演出,把舞台搭在基层,让艺术贴近百姓;认养孤残儿童,当起了美丽“妈妈”;解囊资助困难家庭,传递正能量,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李瑛是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面对各种荣誉,李瑛想得最多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歌声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
李瑛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艺德标兵、天津市道德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127李广佳
李广佳,男,汉族,1947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宜昌市残联退休干部。
1965年,李广佳化名“谢臣”,向河北受旱灾区寄去30元,从此开始了匿名助学帮贫之路。
1997年以后,他将自己80%的工资和家庭的一大部分收入用于资助受灾群众、贫困农民、下岗职工、复退军人、辍学儿童、残疾人和刑满释放人员。
53年间捐款累计30多万元,救助残疾人近4000人次。
李广佳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湖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128李双南
李双南,女,汉族,2001年6月生,共青团员,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初三学生。
李双南和身患残疾的谭宁同在一个班级读书,六年来,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往返学校途中,不论是酷暑还是台风雨天,李双南都会陪伴在谭宁身边,悉心照顾她,陪她上下车、帮她背行李、打饭,让她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李双南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海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129杨明媚
杨明媚,女,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工商局主任科员。
2002年5月,杨明媚申请设立助学专项基金,帮助全省考上大学而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15年来共资助了110多名大学生。
她还先后为藏区捐助两所希望小学、一所图书馆,联系支教志愿者20多名。
杨明媚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130杨慧芝
杨慧芝,女,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新圩社区居委会主任。
杨慧芝从小受“行善积德”家风影响,当选居委会主任后,立誓“多做好事、多办实事”。
20年来,她细心照顾孤寡老人24位,向灾区、贫困家庭和学生捐款16000元,带动他人捐款10万余元,带动500余人成为志愿者,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杨慧芝最拿手的事情,就是化解邻居纠纷。
她不计得失,有时甚至自掏腰包化解矛盾。
20年来,她坚持用“爱的担当”,化解了上千起矛盾纠纷,成为矛盾双方公认的“草根好人”。
杨慧芝爱老敬老,以亲人相待。
得到杨慧芝细心帮扶的老人多达24位。
杨慧芝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等称号。
131吴锦泉
吴锦泉,男,汉族,1929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五星村村民。
吴锦泉传承良好家风,从小就有帮人之心、助人之行。
退休后,更是把助人当作工作,用走街串巷磨刀积攒起来的收入,一次次为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并向身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手。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栉风沐雨,“磨刀老人”用一枚枚带着汗水的硬币奉献出沉甸甸的爱。
吴锦泉荣获第七届中华慈善奖、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32余玛丽
余玛丽,女,汉族,1924年4月生,中共党员,解放军外国语学院退休副教授。
余玛丽心中有国、心中有爱,把毕生心血奉献给军队和社会教育事业。
她热衷公益、不慕名利,用自己平凡而伟大的善举,为时代注入厚重的道德底蕴。
59年前,余玛丽响应国家号召,和丈夫一起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国家建设。
1960年,她放弃留京机会,申请到张家口的解放军外国语文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前身)任教。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起,余玛丽与海内外的亲友以家族的名义先后在河南嵩县、云南凤庆、湖北秭归、青海湟中、四川珙县等地援建希望小学13所,帮助大量上不起学的孩子重返校园。
近年来,余玛丽先后资助了90余名“春蕾女童”,还在洛阳师范学院等院校设立“余玛丽助学金”,资助25名贫困女大学生,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春蕾奶奶”。
每年的退休金和各项福利,余玛丽大部分拿来从事公益活动,自己却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家中除了客厅里的沙发全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家具。
可每当国家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她都第一时间捐款,从不留名。
她还决定去世后无条件捐献个人遗体,供祖国医学研究使用。
余玛丽立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归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133库尔班·尼亚孜
库尔班·尼亚孜,男,维吾尔族,1964年5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语小学校长。
2003年5月,库尔班·尼亚孜在家乡创办国语小学,让维吾尔族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在孩子心里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引导他们增强国家认同,走向包容多元的未来。
库尔班·尼亚孜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好老师”称号。
134汪昌祥
汪昌祥,男,汉族,1955年6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小学退休教师。
40年来,他只有一个念头——坚守山村教学第一线,不让村里的一个孩子掉队,托起基层教育的希望。
近30年里,他只有一个信念——与癌症抗争,用言行诠释一个老师的无悔担当、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信仰。
汪昌祥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称号。
135张全收
张全收,男,汉族,1969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近20年来,张全收用自己的善心,捐资助学、敬老孝老、扶贫济困、建桥修路,累计捐出善款2000多万元,帮助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为农民工带来100多亿元劳务收入。
张全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136张佳鑫
张佳鑫,男,汉族,1990年10月生,中共党员,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
大学三年级时,张佳鑫创建“夕阳再晨”项目团队,带领大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帮助老年人学习网络技术、玩转数字生活。
6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上千场活动,直接服务1万余名老人,成为众多老年人的好朋友。
张佳鑫入选北京榜样,被授予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137张宝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作文 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