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4444190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2.78KB
《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逍遥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逍遥游》教学设计
教学题目
《逍遥游》(第一课时)
所选教材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心连广宇”中“送怀千里”板块
一、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整体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2)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逍遥游”的含义。
(3)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2)通过质疑、讨论理解“逍遥游”的含义。
(3)体会作品中丰富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
2.学习内容与重难点分析
《逍遥游》是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专题“心连广宇”中“送怀千里”板块的首篇课文。
《逍遥游》作为《庄子• 内篇》的第一篇,具有开宗明义的价值。
更关键的是,庄子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
本单元(尤其是《逍遥游》)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形象和语言。
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根据本文的特色,现将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项目
内容
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学生在阅读《逍遥游》时,在文字上有一定障碍,所以安排课前预习,借助工具书和相关资料,疏通全文。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难点
1、理解《逍遥游》的基本思想,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反复诵读,揣摩字词,把握文旨,理解“逍遥游”的含义。
同时采用讨论法。
对有难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已经掌握了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知识的积累也比较丰厚了。
只是需要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高二(21)班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
高二(21)班的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在高中课文中就已经学过庄子的《秋水》。
但庄子散文具有想象丰富、气势磅礴、汪洋恣肆的特点,又是借助寓言来说理,所以学生在理解《逍遥游》文章主旨时还是有点困难的。
三、学习环境选择:
网络教室
四、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知识点与教学内容
呈现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
导入
庄子与先秦诸子的不同之处
口述
战国时,各国混战不休。
当别人都在对诸侯大谈政治,大谈“治人、治国”之道的时候,庄子则槁项黄馘,织着草鞋告诉我们如何自救与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如何在丑恶的世界中保持自尊自爱,以及如何“游刃有余”地养生,以尽天年。
简单地说,其他诸子谈的大都是政治、伦理,是社会问题,而庄子谈的是人生、人性、人心,是人生哲学。
记录重要的语句。
介绍时代背景,通过比较了解庄子。
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介绍庄子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如东施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PPT
请学生来朗读课件上的文字。
学生阅读课件上的文字,摘录重要信息。
全面了解庄子及其文章风格。
有助于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
了解《庄子》
《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汉书 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33篇。
其中内篇7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
PPT
请学生来朗读课件上的文字。
学生阅读课件上的文字,摘录重要信息。
了解《庄子》这本书。
领会《逍遥游》在《庄子》这部书中的地位。
有助于开展下面的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听录音《逍遥游》节选(践离朗诵)。
通过听录音来体会文章。
视频
提醒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并注意朗读时作者的轻重缓急的艺术处理方法。
好的朗读无不是心录与心录的真切交流,是情感与表感的无限沟通,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接碰撞,是精神对精神的真诚赠予。
学生听录音。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能解释“逍遥游”含义的句子。
体味好的朗读无不是心录与心录的真切交流,是情感与表感的无限沟通,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接碰撞,是精神对精神的真诚赠予。
朗读体会。
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践离的朗诵非常好,又有画面配合。
给学生以美的欣赏。
寻找《逍遥游》的主旨句。
清代有位文人胡文英,评价这篇文章说:
“善读者,要须拨开枝叶,方见本根。
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
”请同学们一起拨开枝叶,找出《逍遥游》的本根之句。
PPT
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饭。
”请同学们一起拨开枝叶,找出《逍遥游》的本根之句。
阅读课文,寻找《逍遥游》的主旨句。
庄子的文章难以理解,但只要抓住主旨句,纲举目张,理解全文就容易多了。
学生也能很快找到。
但是找的不是很全面。
找的是这一句“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学生经过引导才找出这一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学生活动,翻译全文的主旨句。
翻译全文的主旨句。
PPT
请学生翻译。
提醒特殊句式。
明确“游无穷”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恶乎待”是宾语前置句。
学生逐字翻译。
在课文中备注“游无穷”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恶乎待”是宾语前置句。
总结文中的文言知识。
效果比较好。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如果把“彼且恶乎待哉”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有什么不同?
PPT
教师提问:
如果把“彼且恶乎待哉”这个句子,换成陈述句?
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反问句起强调语气作用。
强调无待。
通过对句子语气的变换,更好理解句子含义。
学生讨论,明确“逍遥游”的含义。
明确“逍遥游”的含义。
逍遥游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
PPT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明确“逍遥游”的含义。
逍遥游是指超越时间和空间,不受任何束缚,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之中。
学生讨论,明确“逍遥游”的含义。
通过讨论,揣摩“游无穷”“恶乎待”这两个词,理解“逍遥游”的含义。
教师提问
世间万物都能逍遥游吗?
(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行动)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
还是“无所待”?
PPT
教师提问:
世间万物都能逍遥游吗?
(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行动)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
还是“无所待”?
学生讨论。
学生齐读第一、二、三段。
启发学生思索。
过渡到第一、二、三段的内容学习。
学习第一段
驰骋想象—非凡的想象力。
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巨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
变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的样子)而飞,它的翅膀像天边的云。
这只鸟,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将迁徙到南海。
南海,是天然大池。
理解:
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奋飞时气势之壮观。
通假字:
垂,同“陲”。
1、化而为鸟:
承接2、怒而飞:
修饰
PPT
教师朗读。
指导学生翻译。
明确:
通假字:
垂,同“陲”。
1、化而为鸟:
承接2、怒而飞:
修饰
指导学生理解:
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奋飞时气势之壮观。
学生翻译,积累古文的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
通假字:
垂,同“陲”。
1、化而为鸟:
承接2、怒而飞:
修饰
学生归纳:
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奋飞时气势之壮观。
庄子的文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理解句子,朗读等方法充分感受庄子的非凡的想象力。
学习课本第二段
译文:
《齐谐》是记载怪异事情的书。
《齐谐》上说:
“当鹏鸟飞往南海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
借助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
”野马般奔腾的雾气,飞扬的灰尘,都是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用气息吹拂所致。
天色苍苍茫茫,或许是它真正颜色,还是因为太远太高,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鹏鸟往下看,也就像这样罢了。
理解:
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做比较,表明世间五万物都有所待。
归纳文言知识: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2、状语后置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PPT
教师指导学生翻译。
明确文言知识: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2、状语后置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学生翻译。
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1、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
2、状语后置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
3、鹏之徙于南冥也: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落实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
学习课本第三段
译文:
再说水积聚得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在堂上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一根小草就可以成为船;放上一个杯子就会被粘住,这是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风积聚得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就力量不够。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着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遏它了,然后才图谋飞向南方。
文言知识归纳: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
2、焉:
兼词,于此3、胶:
粘住不动
4、风之积也不厚:
“之”取独
5、句式: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理解:
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PPT
教师指导学生翻译。
明确文言知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
2、焉:
兼词,于此3、胶:
粘住不动
4、风之积也不厚:
“之”取独
5、句式: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明确段意:
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学生翻译。
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状语后置
2、焉:
兼词,于此3、胶:
粘住不动
4、风之积也不厚:
“之”取独
5、句式: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讨论段意:
为了强调鹏鸟“有所待”,作者连用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草芥杯水就能负载两个比喻,说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才能图谋南行。
落实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
课堂小结
大鹏奋飞:
凭借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
要靠气息相吹。
杯水芥舟:
因为负大舟无力。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第一部分大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PPT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大鹏奋飞:
凭借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
要靠气息相吹。
杯水芥舟:
因为负大舟无力。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第一部分大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学生讨论。
归纳总结。
大鹏奋飞:
凭借强大的风力。
野马尘埃:
要靠气息相吹。
杯水芥舟:
因为负大舟无力。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第一部分大意如下:
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
通过总结加深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理解。
五、评价方案设计(教学效果检测题)
一、完成下面两道题目:
1、翻译第一段中“北冥有鱼……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两段描写大鹏的文字,你觉得有什么异同?
试从细节方面回答。
(不少于100字)
二、写出下面虚词的意思和作用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鹏之徙于南冥也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6)而莫之天阏者
(7)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怒而飞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六、
板书设计:
游无穷
逍遥游:
恶乎待-------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逍遥游 逍遥 第一 课时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