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 文档编号:24435966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81KB
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
《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幻灯片1
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第二节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第三节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第四节北伐战争中的革命报刊
幻灯片2
本章关键点:
●《向导》
●《政治周报》
●世界报系
●四不主义
幻灯片3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报刊
幻灯片4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
1922年上海创刊。
1927年7月停刊,共出201期。
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
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
该刊曾设有《中国一周》、《世界一周》、《读者之声》等栏目,陈独秀为《寸铁》专栏撰稿。
●《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幻灯片5
●《向导》的宣传核心是反帝反封建军阀,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它运用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分析帝国主义的本质,说明军阀混战导致中国大地民不聊生。
积极宣传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与发展。
●它还总结以往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同反对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斗争。
●《向导》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的政治常识。
中共“四大”评价指出:
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
它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万份、4万份,最高达10万份。
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幻灯片6
《向导》
幻灯片7
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向导》的首任主编。
字润寰,湖南双峰县永丰镇(原属湘乡县)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他早年曾与毛泽东一起领导了湖南的五四爱国运动。
1920年初抵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主张建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10月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
同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
1922年至1925年长期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在《向导》上发表了大量有较高理论水平,极富战斗风格的文章。
五卅惨案发生后,离开编辑部。
先后当选为中央局委员、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代理中央秘书长等职。
幻灯片8
●《新青年》季刊,1925年6月15日创办于广州,瞿秋白主编。
出4期后停刊,后不定期出刊,共5期。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介绍马列著作,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出版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专号;二是从理论上论证中共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和主张;三是参加“科学与人生观”讨论,批评唯心主义、宣传辨证与历史的唯物主义。
幻灯片9
●《前锋1923年7月1日在上海出版,假托广州出版,瞿秋白主编。
着重对中国和世界政治、经济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积极宣传中共“三大”建立的统一战线政策,揭露分析帝国主义侵华的事实和手段,所发表的文章以详细数字为论据,很有说服力。
幻灯片10
瞿秋白生平
●瞿秋白(1899———1935),江苏武进人。
我党早期杰出领导人,曾主持召开著名的“八七”会议;《国际歌》最早翻译者、我党最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问题的学者;曾两次觐见革命导师列宁;著名的记者、作家、有名的“大才子”,精通俄、法、英等国语言; 与鲁迅共同领导了上海左翼文化运动,鲁迅曾赠言“人生得一知己足已,斯世将以同怀视之”。
●在1923年1月回国到1927年7月这段时间里,瞿秋白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又负责编辑《向导》、《前锋》两个刊物,还承担了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又创办并编辑《热血日报》。
他一共撰写了200多篇文章,100多万字。
他在这些文章中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常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揭露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和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其中包括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等的错误观点),及时地给工农群众指引斗争方向。
幻灯片11
瞿秋白的苏俄访问
●1920年10月,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派其作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期科采访。
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瞿秋白在苏俄度过了整整两个年头。
其俄文名“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战胜恐惧、克服困难之意)。
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采访俄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向国内读者报道苏俄现状。
从1920年10月18日在哈尔滨写的第一篇报道《哈埠见闻上之珲春事件》起,到1923年1月25日回到北京写的最一篇报道《赤俄之归途》止,先后在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等报章上发表了50篇通讯报道和专论,计20余万字。
此外,还撰写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俄国议学史》、《俄国革命记》等4本专著。
他真实和全面地反映了苏联当时状况,热情地歌颂了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
他用大量不可辩驳的事实表明俄国正在发生深刻的伟大变革,苏维埃政府一方同采取各种有力的革命手段清除历史留下的污泥浊水,改造社会,另一方面又以最大的人力和物力抗击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平定国内的白匪叛乱。
瞿秋白广征博引各种文件、报告和著述,扼要而全面地论述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
幻灯片12
●“人生有小休息,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
”瞿秋白说罢此话,坦然正其衣履,到公园凉亭前拍此遗照。
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
“全园为之寂静,鸟雀停息呻吟”。
之后,在匪兵刀枪环布之下,瞿秋白手挟香烟,漫步走向二华里多外的刑场。
他用纯熟的俄语,沿途唱《国际歌》……到达刑场,他盘膝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很好!
”便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幻灯片1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刊
●1920年8月20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此后,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相继成立,各种团的刊物也不断出现,如《劳报》、《先驱》、《少年》等。
●北京团组织于1922年1月15日创办的《先驱》半月刊。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构建立,《先驱》改组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
●《中国青年》:
1923年8月,团中央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
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
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
刊物设有“社评”、“时事述评”、“讨论”、“寸铁”、“新书介绍”、“文艺”等栏目。
经常发行1多份,最多时2万份,1927年10月停刊。
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最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
是中共建党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出版时间最久,最杰出的革命报刊之一。
幻灯片14
●《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
●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幻灯片15
●恽代英的报刊活动与贡献:
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
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
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
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
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
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
热情加说理。
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
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幻灯片16
●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
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
他还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
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
幻灯片17
工人报刊
●中共成立之初,围绕工人运动这个中心工作,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及各地分支部,并出版了相应的机关报。
●《劳动周刊》:
1921年8月20日在上海创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1922年6月3日被上海公共租界查封。
该刊广泛报道各城市的工人罢工斗争,被誉为“教育训练劳工们的一个最好的机关报”
●《工人周刊》:
1921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机关报。
首任主编罗章龙。
李大钊等曾任编委。
1924年改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刊物,1926年底停刊。
该刊热烈宣传第一次工人罢工运动高潮,注意总结罢工的经验、教训,为工人斗争指明方向,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
幻灯片18
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党的高级领导直接负责,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
●鲜明的政党性:
《向导》宣称:
“本报是有组织的活动的表征。
本报并不像别的报纸一样,只是发空议论。
本报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
”
●坚持正确的文风:
白话文的方向
●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
幻灯片19
第二节国共合作后的新闻事业
幻灯片20
国共第一次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顾问的具体帮助下,孙中山在1923年底完成了国民党改组的一切准备工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礼堂召开。
●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以及苏联顾问也参加了大会。
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宣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幻灯片21
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
●《政治周报》,1925.12.5创刊于广州,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筹办并任第一任主编,并撰写发刊词《<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第5期起,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
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揭露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揭示右派分裂的必然性,反击敌对新闻工具的反革命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每期发行数达4万份。
1926年,该刊出至第14期,因蒋介石“整理党务案”,排挤共产党人,而被迫停刊。
幻灯片22
幻灯片23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提出,办《政治周报》“是为了革命……为什么要革命,为了要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
●提出宣传策略为,“我们现在不能再放任了。
我们要开始向他们反攻。
”“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
●文章中提出的“为了革命”办报的理论和方法,是体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重要论著之一。
幻灯片24
●统一战线报刊还有《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湖南工人》、《汉口民国日报》、上海《民国日报》等。
●《中国农民》:
1926年1月广州创办,撰稿人员有毛泽东、李大钊、林伯渠、李立三、彭湃、阮啸仙等共产党员。
发表过毛的《中国农民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龙胆紫的《土地与革命》;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等。
●《农民运动》通俗刊物。
幻灯片25
●《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都是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
从创办人到编辑都是共产党党员。
幻灯片26
●上海《民国日报》,是国民党的机关报,有共产党参与,成分比较复杂。
副刊部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主持,进行过改革,出版过9个副刊,影响较大的《觉悟》、《评论之评论》。
1923年8月创刊《妇女周报》(向警予主编)。
●北京西山会议后,为右派控制。
●南昌、广州《民国日报》都是先左后右
幻灯片27
共产党、青年团报刊初建网络
●地方党报
●北京《政治生活》,1924年4月,赵世炎
●中共河南区委的《中州评论》,1925年8月,萧楚女
●湖南区委《战士》
●广东区委《人民周刊》等
●青年团刊
●上海的《平民之友》《青年工人》《劳动青年》
●北京《烈火》《北方青年》
●湖南《湖南青年》
幻灯片28
民众革命团体的报刊
●工人报刊:
《中国工人》:
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
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改为其机关报。
邓中夏、刘少奇等任主要撰稿人
●农民刊物:
《中国农民》《犁头》《锄头》等
●妇女刊物:
上海《妇女声》、天津《女星》,1923年8月,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之一的《妇女周报》创刊,向警予主编。
天津《妇女日报》创刊,向警予发表《中国妇女宣传活动的新纪元》一文,欢呼该报的出版“是中国沉沉女界报晓的第一声”,希望它“成为全国妇女思想改造的养成所”。
●学生刊物:
《中国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新学生》、《武汉学生》等
幻灯片29
五卅运动
幻灯片30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厂日本资本家枪杀了共产党员顾正红,并打伤十多名工人。
这一惨案激起了七千多纱厂工人的反日罢工和上海人民的反帝怒潮。
中共中央决定进一步动员群众,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斗争。
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多人在租界内宣传,声援工人斗争,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帝国主义逮捕一百多人。
当天下午三时,近万名群众集合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
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打死群众十多名,打伤几十人,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幻灯片31
五卅运动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中央立即号召全上海人民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大屠杀。
在共产党员瞿秋白,李立三等人的领导下,成立了“上海工商学联合会”。
1925年6月11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召开了20万市民大会,举行示威大游行,提出了向帝国主义交涉的十七项条件,上海各界的反帝斗争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怒潮。
幻灯片32
五卅运动中的报刊
●党:
《热血日报》
●学生:
《血潮日刊》《英文周报》
●上海总工会:
《上海总工会日刊》
●工商学联:
《工商学联合会日刊》
●学术界:
《公理日报》
●工商界的诸多提倡国货的刊物
●省港大罢工中的《工人之路》特号
●“诚言”事件
幻灯片33
《热血日报》
●创办于1925.6.4,是中共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专门出版的,是中共创办的第一张日报,共出刊24号。
是一张4张4版的政治性报纸。
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舆论之裁判》等栏目,并办有副刊《呼声》。
它的发刊词宣告:
“创造世界文化的是热的血和冷的铁,现在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着冷的铁,便是强者之末运。
”该刊言论、文艺作品都写得通俗易懂,贴近战斗生活,版面编排也生动活泼,表明该报是一张通俗化,群众化、政治性的小型报纸。
主编瞿秋白。
幻灯片34
●该报具有强烈的政治鼓动性、战斗性。
它用大量篇幅报道五卅运动,反映人民在革命中顽强抵抗反动派的无畏精神,无情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的无耻罪行和军阀政府卖国求荣的丑态,号召广大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斗争。
它将中共的方针,融入真实,客观,迅速的新闻报道与评论之中,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
●该报不得以于1925年6月27日停刊。
幻灯片35
幻灯片36
“《诚言》事件”
●五卅运动时期,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出过3期,共散发和张贴110万份。
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刊登《诚言》。
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
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
“《诚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同时也说明,中国任何报刊都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幻灯片37
军队报刊
●中央军事机关出版的《军人日报》:
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主办,1926年创刊。
另出《军人周刊》。
●各军部出版的报刊:
《突击》、《革命半月刊》、《军声》
●黄埔军校出版:
《黄埔日刊》、《革命军》
●军人团体出版:
《中国军人》:
1925年创刊,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
幻灯片38
第三节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幻灯片39
私营报业
成舍我与“世界报系”
幻灯片40
成舍我(1898-1991),中国记者、报人、新闻教育家,原名希箕,后用名汉勋,后改名成平,笔名舍我、百忧、大哀。
湖南湘乡人。
1915年在奉天(今沈阳)《健报》任校对、改编辑。
1916年任上海《民国日报》编辑。
1917年发起成立上海记者俱乐部,并任《太平洋》杂志助编。
1918年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作旁听生,课余任《益世报》主笔,采访主任、总编辑。
1924年在北京创办《世界晚报》,
1925年增出《世界日报》、《世界画报》,并创办北京新闻专科学校。
1927年在南京创办《民生报》
幻灯片41
1935年在上海创办《立报》,上海沦陷后,该报停刊
1938年在香港出版《立报》。
1942-1944年,在桂林恢复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1945年在重庆出版《世界日报》,抗战胜利后在上海和北平恢复《立报》和《世界日报》。
1947年任南京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
1948年移居香港,
1952年赴台湾,先后任教于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和东海大学。
1956年创办世界新闻职业学院,
1958年改制为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一直任该校校长,
1967年兼任世界书局董事长。
1988年1月台湾解除“报禁”后创办《台湾立报》。
1991年4月1日在台北去世。
幻灯片42
●“世界报系”
●成舍我一生从事新闻事业,为新闻业的进步做了有益的探索。
他自办的第一份报纸是《世界晚报》。
该报创于1924年4月16日,当时报社经费捉襟见肘,无印刷设备,报社工作人员三个半:
成舍我自任社长,总编龚德柏,经理吴范寰,编辑张恨水系兼职,只算作半个人。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北平城内迅速打开市场,成舍我在出版晚报前就在几家大报上大登广告为其鼓吹。
并创办教育专栏迎合北京知识界人士集中的特点。
副刊《夜光》刊登情趣高雅的诗辞散文和连载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大大提高了晚报的知名度。
幻灯片43
●1925年2月10日,成舍我经多方筹资又创办了《世界日报》。
初为对开4版,后为对开8版。
刊登广告,国内外要闻,地方新闻等。
1925年10月1日,将第五版画报改为独立发行的《世界画报》,但销量不佳。
●他很重视报纸的特色,《世界晚报》标榜“主张公正、消息灵确”;《世界日报》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世界画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
●成舍我经营报纸颇重视广告,千方百计发展广告业务。
在社内人员管理中也有严厉的成形规则。
《世界日报》发行量达35000份,居当时北京各报之首。
幻灯片44
●由于发表过对当局军阀不利的言论而被张宗昌逮捕。
获释后,经两年的韬光养晦,于1928年3月,在南京与友人共同创办了《民生报》。
成舍我任社长,张友鸾任总编。
●《民生报》虽小却具大报风范,重视言论,消息迅速,图文并茂,内容生动,印刷精良,经营状况日盛一日。
与《世界日报》南北呼应,相互补益。
1934年5月,《民生报》因公开揭露汪精卫部属贪污舞弊之事而被查封,成舍我也被拘禁40天,并被勒令从此不能再在南京办报。
幻灯片45
●成舍我办报立言之志并没有因屡遭压迫挫折而有新减弱。
1935年9月20日,经过多方筹备,他又在上海与人共创《立报》。
创刊之日他在《新闻报》上做了声势浩大的套红广告。
这次报社的编制更加正规严密,人才济济精良。
曾增出晚刊。
《立报》在各个版面分别设有新闻专栏,教育与体育专栏,经济专栏等。
新闻容量大,版面编排精制活泼。
言论犀利,坚持爱国主义立场。
●《立报》最赋盛名的是三个各具特色的副刊。
刊载著名作家作品,宣传抗日救亡的《言林》;连载长篇小说,刊登风物小志,历史掌故,名人轶事的《花果山》;向读者介绍多方面知识趣闻的《小茶馆》都办得非常出色,吸引了不少读者。
1937年上海陷落后,《立报》被迫于11月24日停刊。
幻灯片46
●新记公司《大公报》:
●1926年9月1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在天津问世。
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成为北方大报之一。
幻灯片47
幻灯片48
●本社同人之志趣
●张季鸾
●报业之厄运,至今日而极矣!
军权压力,重逾万钩;言论自由,不绝一线。
而全国战兴,百业俱敝,报纸营业遂亦大难。
通观国中,除三数社外,大抵呻吟憔悴于权力、财力两重压之下,发发不可终日。
清末以来,言论衰微,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然察民国以来新闻事业失败之历史,其原于环境者半,原于己身者亦半。
报业天职,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稗益国家。
业言论者,宜不媚强御,亦不阿群众。
而事实上能之者几何?
况国事败坏,报纸实亦负有责任。
是以特殊势力之压迫言论,固足彰少数人之罪,而不必即反映言论界之功;国民虽痛愤强权之非,而不必即谓报纸之是。
一言蔽之:
舆论亡矣!
国民即欲审利害、定国是,将焉赖乎?
本社同人投身报业率十余年,兹复以言论与国民相见,识浅力微,无当万一,仅举四端,聊以明志。
幻灯片49
●第一不党。
党非可鄙之辞。
各国皆有党,亦皆有党报。
不党云者,特声明本社对于中国各党阀派系,一切无联带关系已耳。
惟不党非中立之意,亦非敌视党系之谓。
今者土崩瓦解,国且不国,吾人安有中立袖手之余地?
而各党系皆中国之人,吾人既不党,故原则上等视各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
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勉附清议之末。
以彰是非之公,区区之愿,在于是矣。
第二不卖。
欲言论独立,贵经济自存。
故吾人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
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收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
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圃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本社之于全国人士,除同胞关系一点外,一切等于白纸,惟愿赖社会公众之同情,使之继续成长发达而已。
第三不私。
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
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第四不盲。
不盲者,非自诩其明,乃自勉之词。
夫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低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
吾人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章 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七 大革命 时期 新闻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