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精品教育doc.docx
- 文档编号:2443376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43KB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精品教育doc.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精品教育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精品教育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瞬间()小憩()啜泣()目眩()
2.把“语文学习天生重要”这八个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3.填空。
①当我爬上/但我又/因为我听到/——那/一次次……
②,志在千里。
,。
③,把酒话桑麻。
④《紫藤萝瀑布》的作者是。
⑤《童趣》选自《》,作者是清代的。
4.问题探究。
①诗歌寄寓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诗人往往借助诗歌中具体的形象表现。
回忆一下,《在山的那边》中的“海”、“山”、“爬山”,作者赋予了这些形象怎样的含义?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
②如果把《生命生命》的标题改为“热爱生命”或“珍惜生命”好不好,为什么?
③你认为《童趣》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一)最后一个鸡蛋
郑渊洁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食用。
鸡王决定扭转鸡家族的处境,于是就召集幕僚注想办法。
“要想人类放弃吃鸡很难。
”一个幕僚说。
他曾经用十斤鸡蛋收买了一位写东西的人,让他在报上写文章说,吃鸡容易患癌症!
可人类还是照吃不误。
“依我看,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
”另一位年纪大点的幕僚说,“不如,大王下一道圣旨,命令所有母鸡停止下蛋,保证人类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对待咱们了。
”
“停止下蛋?
”鸡王吃了一惊。
“对,停止下蛋。
没有鸡蛋就不会再有小鸡出生,光这一点,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
”幕僚说。
五分钟后,鸡王向整个鸡家族下达了圣旨:
停止下蛋!
当人类发现全世界所有的母鸡都不下蛋了时,地球上只剩下一个鸡蛋了。
人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地球上的鸡吃一只将少一只,最终灭绝。
人类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制定了一部关于保护珍稀动物“鸡”的法律。
鸡终于改变了卑微的地位,加入珍稀动物的行列。
人们以拥有一只鸡为荣,狗和猫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公园里常见到牵着鸡散步的达官贵人。
一只鸡的售价已高达上千美元。
地球上惟一的那个鸡蛋更是价值连城,光是守护它的军队就有两个旅。
这个鸡蛋的妈妈是最后一个听到鸡王圣旨的,于是,她成了地球上惟一一个鸡蛋的母亲。
人们将延续鸡的生命的期望寄托在她身上,人们给她吃最好的食物,为她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还让她上报纸上电视。
这只母鸡日益显赫的地位渐渐引起了鸡家族其他成员的不满。
同样是鸡,凭什么她吃的好,住的好,还能上电视?
就因为她生了地球上最后一个蛋!
于是,在某一天的上午,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
这只母鸡立刻成了全球新闻的焦点,她的待遇马上超过了前一只母鸡。
鸡家族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紧接着第三个鸡蛋出生了。
第四个鸡蛋问世了。
第五个鸡蛋诞生了。
第六个鸡蛋降临了。
鸡王感到大事不妙,连忙再次降旨制止母鸡下蛋,但他已经控制不了他的臣民了。
所有的母鸡都想比别的鸡过得好,她们拼命地下蛋。
于是,保护鸡的法律取消了。
没有人牵鸡去公园了。
鸡又重新出现在餐桌上了。
鸡王不甘心,还想继续降旨制止母鸡下蛋,被幕僚劝阻了。
幕僚说:
“没有必要。
因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4]
[5]
[6]
[7]
[8]
注:
古代称将帅幕府中参谋、书记等为幕僚,后泛指文武官署中的辅佐人员(一般指有官职的)。
(《杂文选刊》2019年第10期)
1.“人类吃咱们并不是因为恨咱们,而是说明他们离不开咱们。
”这个句子从复句关系上判断是()。
A.转折关系B.并列关系
C.递进关系D.因果关系
2.幕僚说,一旦所有的鸡都停止下蛋,“就够人类伤脑筋的了”。
事实上,人类的确为此伤透了脑筋。
请根据文章所写内容,说说人类为此“伤”了哪些“脑筋”?
3.“另一只母鸡违抗鸡王的圣旨,公然下了一个蛋”的原因是什么?
她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哪些后果(至少列举两点)?
原因:
后果:
4.文章最后一段中,幕僚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
请根据上下文,概括归纳人类对付鸡不下蛋的方法是什么。
5.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发?
(二)教会我感恩的人
教会我感恩的是这样一个人。
他是来城市打工的农村青年,给我们家装塑钢窗户。
一整天,他都闷头干活,也不说话,一直干到很晚。
见他那么老实,我们留他吃晚饭。
他很拘谨,连菜也不敢夹,婆婆热情地招呼他,就像对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公公则递烟给他,与他扯家常。
原来,他是考上大学的人,而那年他的弟弟也考上了县城的重点高中,家里太穷,负担不起两个人,他只好放弃了学业外出打工。
如今,他娶妻生子安心做了农民。
我们听了,不甚唏嘘。
婆婆想得实际而周到,翻拣出我们淘汰的旧衣物还有洗衣粉等洗涤用品,装了满满半袋子送给他。
他涨红了脸,推辞着不肯收。
婆婆说,这都是我们不用的,闲放着也是闲放着,给你就拿着,回去也好帮衬媳妇过日子。
他低头接过袋子,连句道谢的话没有,就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家里人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半年后的一天,有人敲门。
我开门一看,一个农村打扮、背着口袋的青年站在门口,我不认得他。
他说,是我啊,给你家装窗户的。
我忙招呼他进门,他拘束地坐在沙发上,搓着手缓缓地说,麦收的时候,他回了一趟家,说起我们帮他的事,全家人都很高兴。
他们想表示对我们的感谢,却找不出合适的办法。
家里人商量了好久,最后他娘说把家里新打的粮食拣好的带上点,让我们尝尝鲜。
那口袋里是新收的小米、黄豆、绿豆,还有新玉米面。
青年人放下东西,走了。
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
我曾接受过比他更大更多的帮助,可没有像他这样执著地心存感激,表达谢意。
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当“感恩”这个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个背着半口袋粮食站在我家门口的青年。
(摘自2019年2月2日《今晚报》作者:
魏海玲)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唏嘘()()淘汰()
2.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出能表现主人公“老实”这一特点的三个事例。
3.“我们却为这意外的结果,感慨不已。
”“我们”为什么感到“意外”?
“感慨”的又是什么?
4.“当我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时,这个打工的青年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请你分析一下句中的“生动的一课”具体指代的内容。
三、文言文阅读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归纳文中记叙的要素。
[4]
[5]
[6]
[7]
[8]
时间地点
情节
2.“捉虾蟆,鞭数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没有鞭死虾蟆,只是“驱之别院”,这又是什么原因?
3.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
①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②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四、写作
进入初中,意味着新的人生旅程的开始。
对人生,我们会有许多想望,许多憧憬;同时也会滋生不少困惑和忧思。
请你以“我的想望”(或“我的憧憬“、“我的困惑”、“我的忧思”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中考联网
一、积累与运用
【考题展示】
1.(山东东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中学生阅读面的狭窄和阅读层次的浅薄,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kuì乏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能否拥有丰富有益的课外书,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①薄②kuì
2.(湖南省邵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下列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精益求精(更加)自命不凡(以为)B.人迹罕至(稀少)无边无际(边际)
C.见异思迁(改变)不耻下问(下次)D.偃旗息鼓(放倒)销声匿迹(隐藏)
3.(云南玉溪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仿写。
我们赞美大海的浩瀚,是否会想到江河奔流中的坎坷与执着?
我们赞美,是否会想到?
我们赞美,是否会想到?
【解题思路】
1.中考字词的考查无外乎字词的形、音、义三个方面,重要的和易误的字词则又是考查的侧重,第1、2小题即是如此。
2.仿写类试题是近几年的热点。
解答时应注意:
①语意与上下文保持顺畅、连贯;②句式与上下文保持一致,至少要近似。
答案:
1.①bó;②匮2.C3.示例:
高山的雄伟,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景色的秀美,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
【一试身手】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小憩()②丘壑()③瞬间()④伶仃()
⑤糟蹋()⑥诱huò()⑦xuān腾()⑧chuō泣()
2.根据词义,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树枝弯曲高大。
()
②形容蜜蜂蝴蝶很多。
()
③头脑晕眩,眼睛昏花。
()
④比喻为人精明,任何细小问题都能看清楚。
()
⑤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
3.仿照下面诗的格式,再写一节小诗。
生命是歌,/高高的山崖上,/雪松演奏着她的音符。
生命是诗,/淙淙的溪水里,/小鱼跳跃出她的平仄。
二、现代文阅读
【考题展示】
(北京市朝阳区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
从小见大
①那年他11岁,一有机会总爱去湖心小岛上的船坞前钓鱼。
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②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的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
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余晖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
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③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
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急忙收起鱼线。
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麻利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④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
好大的鱼啊!
在此之前他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
它是一条鲈鱼。
[4]
[5]
[6]
[7]
[8]
⑤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
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地翕动着。
妈妈按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⑥“你得把它放回去,儿子。
”母亲说。
“妈妈!
”孩子哭了。
⑦“还会有别的鱼的。
”母亲安慰他。
“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
”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⑧他环视湖的四周,月光下,已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
他又看看母亲。
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无可更改的。
他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钩,把它放了生。
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⑨孩子回想刚才钓上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⑩这是34年前的事了。
今天那孩子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
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⑾他说得对,他再也没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
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
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
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
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他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1.本文记叙的顺序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
2.既然小男孩的妈妈那么守法,为什么在鲈鱼钓猎开禁的前一天,还要带他去钓鱼?
3.第③段中从侧面表现小男孩钓上来的是一条大鱼的语句是。
4.阅读⑤—⑧段,回答:
(1)母亲所做的决定是。
(2)她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
(用原文回答)。
因为“”。
5.把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改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儿了?
”为什么不好?
6.第⑧段中划线的内容是环境描写,它的作用是。
7.标题中的“小”和“大”各指什么?
(请围绕中心作答)
【解题思路】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无一不有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可见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从选材看,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综合 检测 精品 教育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