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沪教版.docx
- 文档编号:24431836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262.42KB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沪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沪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沪教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沪教版
《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名师导航
知识梳理
一、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
根据下列对比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探究实验
你的结论
用镊子
依次夹取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棉球,放到蜡烛火焰上灼烧片刻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
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在蜡烛火焰上点燃
答案: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探究实验
你的结论
用镊子依次夹取分别蘸有酒精和水的棉球,放到蜡烛火焰上灼烧片刻
物质要燃烧必须具有可燃性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物质要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
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根木条和一小块煤,在蜡烛火焰上点燃
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1.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______________,燃烧得快,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_________和__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_________,燃烧得慢,放出的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毒气体和小的_____
____等物质。
答案:
完全燃烧 多 二氧化碳 水 不完全燃烧 少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 炭黑
2.在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___;在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生成_________
。
写出这两个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略 略
3.一氧化碳是无______无______的_________气体,能与人体内的_________结合,血液中的_________便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会因缺氧而中毒,甚至死亡。
答案:
色 味 有毒 血红
蛋白 血红蛋白
三、爆炸
1.在________内,如果发生__________________,短时间聚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
答案:
有限的空间 急速的燃烧 大量的热 迅速膨胀
2.通常在一些场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都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
施。
答案:
油库 面粉加工厂 化工厂 煤矿
3.在生活中你注意到吗?
在加油站一般要设置什么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
在医院一般要设置什么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在生活中注意到哪些地方设置安全标志,设置什么样的安全标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答案:
禁止烟火 禁止吸烟 在面粉加工厂的车间 严禁烟火
四、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失火,不要惊慌,要沉着应付。
当烟很大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捂着嘴和鼻子,防止_________,有烟雾的地方要_________或_________。
答案:
(1)移走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湿毛巾 烟尘 蹲下 匍匐前进
疑难突破
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剖析: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
问题探究
问题: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
实验仪器和药品:
烧杯、铜片、镊子、药匙、导管、滤纸、白磷、红磷、开水、气球(内充有氧气)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在烧杯上盖一铜片
(2)取一小块白磷,用滤纸吸干,放在铜片的一端,在另一端放相同质量的红磷,观察现象。
(3)向烧杯中的白磷通入氧气,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①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也没有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白烟。
②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水中的白磷燃烧。
结论: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
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典题精讲
例1: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可盖灭,其原理主要是()
A.灯帽能降温
B.灯帽盖上后,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了
C.盖上灯帽后酒精灯芯上没有酒精了
D.灯帽
是灭火剂
思路解析
灭火的原理是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从题意中不难分析得出用灯帽盖灭是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离。
答案:
B
例2:
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思路解
析
把煤做成蜂窝状,最大的不同就是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蜂窝状的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燃烧更充分,放出的热量多,产生的一氧化碳也少。
答案:
C
知识导学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燃烧现象是发光、发热并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的未必都是燃烧。
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不仅带来环境污染而且造成燃料浪费。
所以要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如下三种情况:
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可燃物的充分燃烧,如工厂烧锅炉用的煤往往加工成粉末状。
2.可以鼓入足量的空气使可燃物充分燃烧。
3.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例如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发生燃烧,如果在纯氧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星四射,剧烈燃烧。
爆炸可分为:
化学爆炸,物理爆炸
(1)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有限空间急剧膨胀,引起爆炸,是化学变化。
(2)有限空间内,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气球受挤压爆炸。
任何可燃性气体只要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即满足三个方面就会发生爆炸:
一是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二是遇到明火;三是在爆炸极限
内。
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是相对应的,要想灭火,只要让物质不满足燃烧的条件即可。
疑难导析
欲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爆炸先要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是否会发生爆炸。
所以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是很危险的。
问题导思
在设计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控制只满足一个因素,看是否能够燃烧,若不能燃烧,说明这不是一个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做一个同时满足两个因素的实验,若能燃烧,则说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
向盛有开水的烧杯里放入一小块白磷,看白磷是否燃烧,说明在开水中,白磷的温度是否已达到了着火点;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没有达到着火点,观察是否燃烧;铜上的白磷的温度既达到了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观察是否燃烧。
典题导考
绿色通道
这一类题主要考查对灭火原理的理解程度,只要能认真分析,和灭火原理的三个方面对号入座,不难得出正确的
答案。
典题变
式
蜡烛火焰用扇子一扇就灭,其灭火的原理主要是()
A.用扇子一扇产生了能灭火的气体
B.用扇子一扇后使空气与可燃物隔绝了
C.扇子一扇,空气流动,带走了热量,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自身的着火点以下
D.扇子一扇后,可燃物被扇跑了
答案:
C
绿色通道
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也可以增加氧气的浓度,或者通入更多的氧气。
典题变式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立即发出火焰,其原因可能是()
A.氧气浓度加大,促进了燃烧
B.空气中的氧分子与集气瓶内的氧分子不同
C.集气瓶内温度升高
D.木条伸入瓶内后可燃物达到了着火点
答案:
A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
B.电解水产生H2和O2的质量比为2:
1
C.水中有异味时可以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2.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403℃,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仍不易凝固;常温下,镓不与氧气、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以下有关镓的用途或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能做半导体材料
B.不与硝酸反应
C.能制作高温温度计
D.常温下能与水、氧气反应
3.娇娇打开一盒饼干,吃了几块后把饼干盒敞开放在桌子上,过两天饼干变软了,这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4.过氧化钠(Na2O2)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
5.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Cl、NaOHB.HCl、KOH
C.BaCl2、CuSO4D.K2SO4、NaCl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
B.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一定等于其元素所在周期数
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将氯化钠固体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氯化钠配制溶液
8.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锌粉,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9.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CO2、SO2、CO均可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10.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体呈无色。
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钡溶液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11.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闻气味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红磷与白磷
取少量放在空气中同时加热
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A.AB.BC.CD.D
12.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
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如图)正确的是
A.蒸发溶液
B.过滤
C.滴加液体
D.称量10.05g固体
14.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下列观点或做法完全正确的是
A.保护空气
B.垃圾处理
a.CO2增多—酸雨
b.SO2—温室效应
a.焚烧秸秆—减轻雾霾
b.回收废电池—保护土壤
C.爱护水资源
D.能源利用
a.活性炭—吸附、过滤自来水中的杂质
b.用淘米水浇花—节约用水
a.车用乙醇汽油—无尾气污染
b.发现可燃冰—无能源危机
A.AB.BC.CD.D
15.向pH为5的白醋中加入下列物质,混合溶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硫酸B.硝酸C.pH为5的溶液D.烧碱溶液
二、填空题
16.2017年5月,我国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除了天然气和煤,还有石油。
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溶于雨水会导致酸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人适量的乙醇(CH3CH2COOH)。
下列关于乙醇汽油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乙醇汽油属于化合物B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C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17.漂白粉(由Ca(ClO)2和CaCl2组成)是生活和工业中常用的漂白剂.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a(OH)2+2X=Ca(ClO)2+CaCl2+2H2O.
(1)X属于_____(填物质类别)
(2)次氯酸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HClO)和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3)工业使用漂白粉时常根据
(2)中的反应原理,通过添加少量的_____(填序号)物质来解决漂白粉漂白缓慢的问题.
A氢氧化钠B稀盐酸C氢氧化钙D氯化钠
18.生活离不开化学,按要求填空:
I.空气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能引起温室效应的物质是_____。
II.水
②自来水净化过程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_____。
③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a、b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
III.医药
④咖啡因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其化学式为C8H10N4O2。
咖啡因由_____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中所含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是_____,0.1mol该物质中约含有_____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三、简答题
19.铬(Cr)是制备不锈钢的必备材料,其表面能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的主要原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生锈主要是铁与水和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2)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反应中Cr显+2价),现象如下:
金属
Cr
Mg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①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②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Cr_____(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若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
20.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通过该图你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化学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仪器a,请回答:
(1)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
(3)对照①和③能够获得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热水中的②白磷由块状迅速熔化成液滴状,但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
五、流程题
22.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工业提纯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2)步骤④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2CO3和______.
(3)若步骤①和步骤②的顺序颠倒,则最后所得的精盐水中还含有_______.
六、计算题
23.环氧化(R)丙烯醇(化学式为C3H6O2)是化学家应用不对称合成技术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
该物质用于生产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
计算:
(1)C3H6O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3.7g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4.今年央视315曝光了许多伪劣商品,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帮你识别伪劣商品,以下是对一锭“金元宝”的打假活动。
查阅资料,得知真“金元宝”外是纯金,假“金元宝”是铜锌合金。
(1)为了鉴定这锭“金元宝”的真假,设计了以下方案
A用火灼烧B.滴加硫酸锌溶液
以上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_________,另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李梅同学取一锭上述材“金元宝”。
放入烧杯中称得“金元宝”的质量为50g然后把200g稀硫酸均匀分5次加人烧杯中,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稀硫酸/克
40
40
40
40
40
剩余固体/克
42
34
26
24
24
试求5次加入稀硫酸共收集到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七、探究题
25.马上到端午节了,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
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Cl和_____.(写化学式)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
还含有Ca(OH)2
小方认为:
还含有Na2CO3
小华认为:
还含有Ca(OH)2和Na2CO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_____.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_____.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D
D
D
A
D
D
A
D
A
A
C
D
二、填空题
16.75%化学变化CH4+2O2
CO2+2H2O二氧化硫AB
17.单质Ca(ClO)2+H2O+CO2═CaCO3↓+2HClO复分解反应B
18.N2CO2杀菌消毒2H2O
2H2↑+O2↑2:
14C6.02×1023
三、简答题
19.氧气镁、铬、铜能Cr+CuSO4=CrSO4+Cu
20.
(1)O2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四、实验题
21.低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
五、流程题
22.Na2CO3+Ca(OH)2=CaCO3↓+2NaOH(或Na2CO3+CaCl2=CaCO3↓+2NaCl)NaOHCa(OH)2
六、计算题
23.18:
3:
161.6g
24.A铜、锌、金都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0.8g
七、探究题
25.NaOHCa(OH)2+Na2CO3═CaCO3↓+2NaOH有气泡产生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小华的实验不能证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小明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足,氢氧化钠先与少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用观察颜色方法鉴别铜丝和镁条
B.用酚酞溶液鉴别稀硫酸和Na2SO4溶液
C.用点燃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D.用蒸馏水鉴别NaCl和CaCO3固体
2.从如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
4
D.反应后生成的丙属于氧化物
3.室温下,将稀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4.某仓库工作人员违章操作,在雨天转运“保险粉”引起爆炸。
“保险粉”化学名为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主要用于印染工业。
该化学品在潮湿空气中极不稳定,易分解并引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S2O4=Na2S2O3+Na2SO3+X。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化学式为SO2
B.连二亚硫酸钠与水能剧烈反应,化学性质很活泼
C.Na2SO3是一种盐,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Na2S2O4通常要在干燥阴凉处密闭贮存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15g的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的饱和溶液
B.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将P点甲物质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只能通过向溶液中增加甲物质的方法来实现
D.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乙>甲>丙
6.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②石灰石和盐酸;③硝酸铵和水;④固体氢氧化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沪教版 九年级 化学 第四 第一节 燃烧 灭火 沪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