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426991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268.07KB
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 含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化学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化学含答案
1、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津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
C. 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2、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阴极
B.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
C.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可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属于烷烃
B. 该烃与2,5-二甲基-3-乙基已烷互为同系物
C. 该烃的名称是3-甲基-5-乙基庚烷
D. 该烃的一氯代产物共有8种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合成氨,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B. 常温下,1.0L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OH-的数目为0.2NA
C.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原子总数一定为0.3NA
D. 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CO32﹣数目为0.1NA
5、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
A. 图I:
反应CO+NO2CO2+NO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图Ⅱ:
反应2SO2+O2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C. 图Ⅲ:
反应N2+3H22NH3 △H<0在恒容的容器中,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 图Ⅳ:
反应CO2(g)+H2(g)CO(g)+H2O(g)△H>0,温度分别为T1、T2时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
B. 常温下,稀释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
C. 常温下,pH=8.3的NaHCO3溶液:
c(Na+)>c(HCO3-)>c(CO32-)>c(H2CO3)
D. 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 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②<①<④<③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滴加甲基橙试剂显红色的溶液中:
Na+、Fe2+、Cl-、NO3-
B. c(H+)=10-12mol·L-1的溶液:
K+、Ba2+、Cl-、Br-
C. c(OH-)/c(H+)=1012的溶液中:
NH4+、Al3+、NO3-、CO32-
D. 由水电离的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
K+、NH4+、AlO2-、HCO3-
8、下列关于实验或实验数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和滴定实验中,洗净后的锥形瓶不需要干燥
B. 向CH3COONa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蓝
C.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
D. 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19.80mL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 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 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
④能够快速、微量、精确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
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⑥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②⑥
10、在100℃时,将0.40mol二氧化氮气体充入2L密闭容器中,每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n(NO2)/mol
0.40
n1
0.26
n3
n4
n(N2O4)/mol
0.00
0.05
n2
0.08
0.0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20s内以二氧化氮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25mol/L·s
B. 80s时向容器中加入0.32mol氦气,同时将容器扩大为4L,则平衡将不移动
C. 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向生成N2O4方向移动,气体的颜色变深
D. 若其它条件不变,起始投料改为0.40molN2O4,相同条件下达平衡,则各组分含量与原平衡体系对应相等
11、甲醇质子交换膜在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1=+49.0kJ/mol
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2=-192.9kJ/mol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B.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C. 1molCH3OH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92.9kJ
D. 可推知2H2(g)+O2(g)===2H2O(g)ΔH=-483.8kJ/mol
12、某温度下,将2molA和3mol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A(g)+bB(g) C(g)+D(g),5min后达到平衡.已知该温度下其平衡常数K=1,若温度不变时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的转化率为60% B. B的转化率为60% C. a=1 D. b=1
13、在T℃时,硫化氢的水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2SHS-+H+、HS-H++S2-,若使溶液的pH减小,则下列选项一定正确的是( )
A. c(S2-)增大 B. 不变 C. c(H2S)减小 D. c(HS-)减小
14、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
(甲)C(s)+H2O(g)CO(g)+H2(g);
(乙)CO(g)+H2O(g)CO2(g)+H2(g),现有下列状态:
①反应体系中温度保持不变; ②恒温时,气体压强不再改变;
③各气体组成浓度相等; ④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⑤断裂氢氧键速率等于断裂氢氢键速率2倍; 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⑦单位时间内,消耗水质量与生成氢气质量比为9:
1;
⑧同时间内,水蒸汽消耗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气消耗的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乙容器中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①⑤⑧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⑥⑦⑧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向0.1mol/L,pH=1的NaHA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H++OH﹣=H2O
B.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e+4H++NO3﹣═Fe3++NO↑+2H2O
C. 表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的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SO4(aq)+ Ba(OH)2(aq)= BaSO4(s)+H2O(l)△H=﹣57.3kJ/mol
D. NH4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SO42﹣完全沉淀: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16、Na2S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c(Na+)+c(H+)=c(HS﹣)+2c(S2﹣)+c(OH﹣)
B. c(Na+)>c(S2﹣)>c(OH﹣)>c(HS﹣)
C. c(OH﹣)=c(H+)+c(HS﹣)
D. c(Na+)=2c(HS﹣)+2c(S2﹣)+2c(H2S)
17、(8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
Fe2O3(s)+3C(s)=2Fe(s)+3CO(g) ,ΔH1=+489.0kJ·mol-1C(s)+CO2(g)=2CO(g) ,ΔH2=+172.5kJ·mol-1。
则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将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ΔH=-49.0kJ·mol-1,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Ⅰ、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 _KⅡ(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在上图a、b、c三点中,H2的转化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填字母)。
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与原平衡相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b.氢气的浓度减小
c.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d.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e.达到新的平衡时平衡常数增大
18、(14分)滴定实验是化学学科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
常见的滴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沉淀滴定等等。
(1)酸碱中和滴定——用0.1000mol·L-1HCl标准溶液测定某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酚酞作指示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滴定前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1.10mL,滴定后液面如图,则此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
②该学生做了三组平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0.1000mol·L-1HCl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0.00
25.02
2
25.00
1.56
31.30
3
25.00
0.22
25.20
选取上述合理数据,计算出待测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小数点后保留四位);
(2)氧化还原滴定——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注:
实验中加入盐酸的目的:
将Na2S2O5全部转化成SO2。
①滴定时,I2溶液应装在 (“酸”或“碱”)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滴定现象是 。
②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mL,所测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
③上述滴定过程中的原理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情形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
A.滴定持续时间稍长,溶液中部分HI被空气氧化
B.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C.盛装标准I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润洗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沉淀滴定——滴定剂和被滴定物的生成物比滴定剂与指示剂的生成物更难溶。
参考下表中的数据,若用AgNO3滴定NaSCN溶液,可选用的指示剂是 (填选项字母)。
A.NaCl B.NaBr C.NaCN D.Na2CrO4
19、(10分)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是 装置,乙池中的电极A的名称是 .
(2)甲池中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乙池中B(Ag)的电极反应式为 ,丙池中D极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
(3)一段时间,当丙池中两电极共产生112m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均匀搅拌丙池,所得溶液在25℃时的pH= .(已知:
NaCl溶液足量,电解后溶液体积为500mL).若要使丙池恢复电解前的状态,应向丙池中通入 (写化学式).
20、(10分)某经济开发区将钛冶炼厂与氯碱厂、甲醇厂组成了一个产业链(如下左图所示),大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钛铁矿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的化学方程式:
。
(2)由CO和H2合成甲醇是放热的,方程式是:
CO(g)+2H2(g)CH3OH(g)。
①已知该反应在3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7,该温度下将2molCO、3molH2和2molCH3OH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②上方右图表示合成甲醇反应达到平衡后,每次只改变温度、压强、催化剂中的某一条件,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的甲醇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图中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甲醇的产率的是_________。
A.采用高温 B.采用高压 C.寻找更高效的催化剂
21、(10分)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2.0%、含氢为6.67%,其余为氧。
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
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
方法二:
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
2:
2:
2:
3,如下图所示。
方法三:
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所示。
请填空: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的分子中含一个甲基的依据至少是________。
a.A的相对分子质量 b.A的分子式
c.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d.A分子的红外光谱图
(3)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芳香类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下列条件:
①分子结构中只含一个官能团;
②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甲基;③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
则该类A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写出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
1:
1:
2:
2:
3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江西省抚州市
上学期教学质量期末检测高二化学试题
1、下列说法或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天津塘沽储存危险品仓库着火,消防员立即用大量水和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
C. 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相关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
D.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
知识点:
实验化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能量>>反应热和焓变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活化能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健康>>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A.储存危险品中有钠钾等,钠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易爆炸,故A错误。
B.食品添加剂少量添加于食品,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故B正确;
C.多数放热反应在一定温度下,△G<O,反应能自发进行,故C正确;
D.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故D正确。
故选A。
2
下列关于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铁表面镀锌,铁作阴极
B.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粗铜
C. 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 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可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化学>>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化学>>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化学>>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相关知识。
A.铁表面镀锌,镀层是锌,应作阳极;镀件是铁,应作阴极,故A正确;
B.粗铜精炼法用粗铜为阳极,精铜为阴极,粗铜会溶解,铜在阴极析出,因为阳极失电子,粗铜里的铜变成了铜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铜,故B正确;
C.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为电子流出的一极,故C正确;
D.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形成原电池时铜比银活泼,作负极被腐蚀,故D错误。
故选D。
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属于烷烃
B. 该烃与2,5-二甲基-3-乙基已烷互为同系物
C. 该烃的名称是3-甲基-5-乙基庚烷
D. 该烃的一氯代产物共有8种
【解析】
知识点:
化学物质>>有机物>>脂肪烃>>烷烃
A项,该烃的分子结构符合烷烃的结构特点;C项,符合烷烃的系统命名法;B项,二者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该烷烃分子中有8种等效氢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共有8种。
故选B。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合成氨,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B. 常温下,1.0L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OH-的数目为0.2NA
C. 常温常压下,4.6g的NO2和N2O4混合物中,含原子总数一定为0.3NA
D. 1L0.1mol/LNa2CO3溶液中含CO32﹣数目为0.1NA
【解析】
知识点:
基本概念>>化学计量>>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A.一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的氢气反应合成氨,若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NA,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转移电子数少于6NA,A错误;
B.常温下,1.0L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0L×0.1mol/L=0.1mol,B错误;
C.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只需要计算4.6gNO2中氮原子数为0.3NA,C正确;
D.1L0.1mol/L Na2CO3溶液中碳酸根在发生水解,含CO32-数小于0.1NA ,D错误。
故选C。
5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 )
A. 图I:
反应CO+NO2CO2+NO达平衡后,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 图Ⅱ:
反应2SO2+O2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时各成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C. 图Ⅲ:
反应N2+3H22NH3 △H<0在恒容的容器中,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D. 图Ⅳ:
反应CO2(g)+H2(g)CO(g)+H2O(g)△H>0,温度分别为T1、T2时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图像、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A.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图象与实际相符,故A正确;
B.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B正确;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图象与实际相符,故C正确;
D.由图可知,温度T2先到达平衡,故温度T2>T1,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图象中温度越高,水蒸气的含量越低,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D。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Cl-)>c(NH4+)>c(OH-)>c(H+)
B. 常温下,稀释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OH-)、c(NH4+)、c(H+)均下降
C. 常温下,pH=8.3的NaHCO3溶液:
c(Na+)>c(HCO3-)>c(CO32-)>c(H2CO3)
D. 常温下,c(NH4+)相等的①(NH4)2SO4 ②(NH4)2Fe(SO4)2 ③NH4Cl ④(NH4)2CO3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
②<①<④<③
【解析】
知识点: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盐类水解的原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本题考查水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
A.当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只有Cl-、OH-、NH4+、H+时,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不可能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化学 含答案 高二上 学期 期末 质量 检测 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