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docx
- 文档编号:24421516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3.36KB
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docx
《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聊城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模拟演练1
试题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粽叶飘香,雄黄酒浓,又是一年端午到。
传承千百年,历久而弥新,这一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今天仍有着浓郁的传统意、文化味。
在湖北秭归,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龙舟比赛如期开场,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在安徽合肥,“益起读”公益活动进入社区,和孩子们在阅读经典中寻找端午节的意义。
这些活动,让人们在吃粽子之外,体会到节日更丰厚的内涵。
近年来,担忧“端午节成为‘粽子节’”的声音不时出现。
的确,端午节吃粽子,这是千百年来的民俗传统,但如果把端午节等同于吃粽子,则可能在“除了吃还是吃”的单调活动中遗忘了文化内涵,丢掉了精神价值。
饮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却绝非唯一载体。
端午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相沿不废的集体记忆,其中的历史传承与文化韵味,比粽子更加芳香,也更值得品尝。
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这些细节,让日常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们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的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摘编自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
材料二
20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时期,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日趋淡薄,并为此产生忧虑。
……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创造出许多动人的习俗。
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年;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的月饼,象征人间的团圆;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打扫墓地,告慰亡灵,表达心中的缅怀,同时戴花插柳,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大地山川……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多么美好的安慰与宁静!
当然,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这传统就是对美好生活不懈的追求,对大自然的感恩与敬畏,对家庭团圆与世间和谐永恒的企望。
(摘编自冯骥才《我们共同的日子》)
材料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传统的节日仪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许多节日的文化内涵渐渐不被人们重视。
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
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
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美好的希望与祝福。
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思想、智慧存在于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传统节日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代表。
因此,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否则,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
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
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龙灯、窗花、舞龙等;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等;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等,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
这些节日载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
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
在这样一套看似烦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
(摘编自范如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1.下列对材料中“节日习俗”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日习俗和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望、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审美追求等有关,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
B.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脱离日常生活而存在,习俗使人们可以依托生活体验来领悟节日的真意。
C.现代文明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会使节日习俗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
D.节日习俗是文化载体之一,抽象的节日文化内涵通过具体载体而变得生动可感,带给人丰富的享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俗使节日具备了更多的仪式感,没有仪式感的节日无法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B.仪式使人的身体和心灵均参与到节日中来,它对节日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均有影响。
C.美好的生活愿望是习俗的出发点,所以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传统的节日仪式淡出人们的视野就成了必然趋势。
D.挖掘、整理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重视传统节日的文化符号、载体及仪式,是为了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的回归。
B.现在春节几乎没有人在敬神、祭祖,取而代之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热闹,但越来越没有文化。
C.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才能留住乡土情怀。
D.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母亲节的献花,七夕节的乞巧,等等,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或载体。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应重视传统节日的原因。
(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九庆寿
徐建英
正月初八,赵六爷满七十岁。
鄂南风俗,做寿庆虚不庆实,所谓庆虚,就是要提前逢九做,且“九”与“久”同音,有长久之意。
逢九做寿还有一说,据传与《三国演义》里的赵颜借寿有关。
神算管辂为赵颜占ト,说他眉间有黑气,三日内必死,赵颜哀求,管辂让赵颜趁主管生的南斗星君和主管死的北斗星君弈棋之际,献上美酒和鹿脯,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星君只得在生死簿的十九岁之前加了个“九”字,赵颜因此活到了九十九岁。
这个故事六爷常拿来讲。
每讲完,他会转脸对儿子宝山说:
“赵颜姓赵,真三国,假红楼,这是咱老赵家的真事哩,逢九做寿,星君受了人间寿宴上的酒肉喜气,借寿就成功了!
”
听的次数多了,宝山怼了六爷一回:
“老迷信,长不长寿要依靠科学的。
”
六爷不开心了,把宝山一通好骂。
过完六爷六十九岁生日,宝山试探着把做寿的事提了提,六爷很开心,说等春节亲戚们都歇在家了大办,人多热闹。
六爷喜热闹。
腊月一进,六爷拿着自己的年庚八字,请阴阳先生把日子定了,鼠年正月初四。
六爷对宝山说:
“隔我满生有四天,正好跨九进十。
”
猪年的小年饭后,宝山正式通知所有亲戚。
接着订乡厨,定摄影,六爷都逐一叮嘱。
六爷爱听黄梅戏,宝山特地托人找文化馆,初四订一台《蓝桥会》……等这些忙得差不多,父子俩去镇上,把满满的一车瓜果菜蔬拉进屋,年也近了。
腊月二十八,一条爆炸性的新闻传出来:
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六爷所在的省城封城了。
第二天,六爷所在的市封了,县也封了。
那一整天,六爷闷闷不乐地坐在火炉边,不说话,也不动碗筷,宝山小心翼翼走到六爷跟前:
“爹,听说各村也封了,您这寿……怕是做不成……”
“咋就不能做?
我活了近七十年,没听说还不准做寿的。
”
“爹,这病……钟南山说人传人!
”
“我管他钟南山钟北山,我做我的寿,妨着碍着他么事了?
我就知道你小子没安真心给我庆寿!
”六爷瞪了宝山一眼。
见六爷真动怒,宝山忙不迭地接口:
“做,做,孙子才不给您做!
”
“孙子才不给做!
”六爷手里的拨火钳随着口里的话一起把火搅得噼噼啪啪的。
宝山憋了一肚委屈,打开鸡棚,闷声杀鸡,烧水褪鸭,又叫妻子去喊亲邻来帮忙剥鱼炸丸子,泡糯米打寿糕。
外屋热火朝天地忙,六爷在内屋的拨火钳声才渐渐平缓下来。
热热闹闹的寿宴准备得差不多了,热热闹闹的年也来了。
大多时候,六爷窝在火炉旁边烤火,间或,他翻开手中的智能手机,查看些新闻。
看着看着,六爷的话越来越少了。
正月初二,村里老支书一早上门了。
老支书一进门扯着大嗓门喊:
“老哥哥,你不是让宝山取消了吗?
我报上去后书记还夸咱呢,怎么疾控中心昨晚又问这事啊?
”六爷看着故意背转身对着他的宝山,狠狠剜了一眼。
老支书又说:
“取消是对的,人传人可不是好玩的,咱村隔镇近,一旦有人感染,全镇都麻烦。
”
老支书一走,宝山犯愁了,十几桌寿宴的菜堆了半屋,怎么办?
家里的冰箱早塞不下了。
六爷递上一叠口罩:
“戴上口罩,每家送点,旁边的卫生所多送些。
”宝山接过口罩,看看口罩,又看六爷,一脸茫然。
年初四晚,宝山从楼下冲进厨房:
“爹,快,快,微信群信息!
”
六爷打开手机,这是村里新开的一个微信群,满屏都是@他的信息:
“六爷寿比南山!
”
“赵大伯,福如东海!
”
“六爷爷,我们给您唱支黄梅戏……”
……
群里不停有人在加入,不断有人发红包,满屏的语音,当六爷听到镇书记表扬他带头取消宴席的语音传来时,六爷彻底懵了,懵了的六爷说了句:
“我咋感觉自己比赵颜还牛呢?
”
宝山捂嘴偷笑,六爷看着宝山,意味深长地回了一笑。
群信息还在闪跳,祝福语,红包,歌声,音乐,从晚六点一直闹到十点。
群安静下来后,六爷打开手机上的通话记录,找出前几天拨出的一个号码,删了。
那是县城疾控中心的举报电话。
“没这点觉悟,六爷还叫六爷!
”六爷喃喃着,“要不是你小子话赶话,我至于这样吗?
”
(选自《宝安日报》2020年3月15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三国,假红楼”,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三国演义》写史实,故说它“真”,而《红楼梦》则是虚构的,故说它“假”。
B.“六爷所在的省城封城了”“六爷所在的市封了”“县也封了”,小说通过简单的叙述,写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性。
C.赵六爷七十高龄,也会用智能手机查看新闻,微信交际,可以看出中国科技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普遍的、积极的影响。
D.老支书说六爷让宝山取消了寿宴,其实是宝山偷偷向老支书要求取消的,宝山小心劝阻、“故意背转身”“捂嘴偷笑”等描写都是暗示。
7.下列对小说人物刻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六爷信赵颜延寿的故事,请阴阳先生定自己过寿的日子,可以看出年老的他脑子里的确有一些迷信思想。
B.宝山按照赵六爷的要求准备寿宴,怕六爷生气,即使疫情出现了,还在照常准备,表现了宝山对赵六爷的孝心。
C.“六爷在内屋的拨火钳声才渐渐平缓下来”,通过侧面描写,写在宝山忙活寿宴时六爷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D.“六爷的话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新闻报道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他的寿宴可能办不成了,他气得说不出话了。
8.小说最后三段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请根据情节简要分析。
(6分)
9.中国能够成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很多原因,本篇小说体现了哪些方面?
请简要概括。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邵晔字日华,其先京兆人。
唐末丧乱,曾祖岳挈族之荆南谒高季兴,不见礼,遂之湖南。
晔幼嗜学,耻从辟署。
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解褐,授邵阳主簿,改大理评事、知蓬州录事参军。
时太子中舍杨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
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
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
晔代还引对,太宗谓曰:
“尔能活吾平民,深可嘉也。
”赐钱五万,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
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阯安抚国信使。
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廷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砦兵攻战。
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
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
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廷主军事。
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
晔上言:
“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
”真宗甚嘉纳。
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
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
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
及遣王钦若、赵安仁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
封禅礼毕,超拜刑部郎中。
四年,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
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
俄遘疾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史·邵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B.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C.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D.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华:
邵晔的字。
古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一般会有关联,“晔”的意思是光辉灿烂,与日华相符。
B.岭表:
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方位上的“北”,故岭表就是岭北的意思。
C.三司:
古代的官署制度,历代有所不同。
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
D.封禅:
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分别为祭天、祭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邵晔志在科举,拒绝征召委任。
他幼年时就爱好学习,以到官署做官为耻,凭借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担任过邵阳主簿、大理评事、知蓬州录事参军等一系列职务。
B.邵晔明察案情,深得皇帝嘉许。
太子中舍杨全任蓬州知州时制造冤狱,邵晔洞察案情,劝他进行核实,后来真正的盗贼落网,被冤者获释,皇上对此赞许。
C.邵晔安抚交阯,谨慎处理边事。
他出任交阯安抚国信使时,恰逢交阯内部发生事变,他将有关情况禀告皇上,皇上充分放权,邵晔恰当地处理了交阯事变。
D.邵晔上勤国务,亦能下忧民事。
他任兖州知州,建议皇上封禅泰山,皇上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广州知州,主持开凿“内濠”,使海外船只靠岸时避免了飓风之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
(2)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
14.邵晔因何事受到皇帝的处罚?
又是因为什么得到皇帝的宽恕?
处理结果怎样?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落梅[注]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建阳(今属福建)令时。
当时的当权者嫉贤妒能、排斥异己,诗人和一些正义之士备受排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落梅铺满台阶又堆上墙头,衰败的景象既令人感伤,又引发后文的联想。
B.颔联将仕途坎坷的迁客骚人比作落梅,表达了对其遭遇的深切同情。
C.“乱点莓苔”写落梅与莓苔之类为伍的凄凉,“多莫数”则表现出对其不幸命运的无限叹惋。
D.全诗通过对梅花品格及遭遇的描写,透露出诗人的感慨,引人深思。
16.诗的尾联有哪些含意?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2020·新高考Ⅱ卷)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和“”两句。
(2)李白《将进酒》中,运用曹植狂饮的典故表现自己忧愤和狂放的心情的句子是“,”。
(3)《论语·里仁篇》孔子以对待大义和利益的不同认识表现君子、小人不同的两句话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
1949年至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 )着“场景”和“主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文学作品问世,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
与此同时,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青年中很少有人没有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
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 ),我国文坛 ① ,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连续几年的畅销书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者对 ② ;2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从娱乐休闲逐渐转化为自我价值提升。
5G时代来临,将为全民阅读带来新机遇——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 )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 )的路上, ③ ,如技术、经济等,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变换 感染 数字化 百花齐放
B.变换 感召 智能化 百花齐放
C.变幻 感召 数字化 遍地开花
D.变幻 感染 智能化 遍地开花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B.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C.苏联文学被广泛引入及阅读,其巨大的辐射力使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D.苏联文学被广泛阅读及引入,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的形成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迅速蔓延的疫情,②不仅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③更是对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的一次严重考验。
④从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勇挑重担,到兄弟省市守望相助对口支援;⑤从企业不遗余力捐钱送物,到增援医生带着治愈病人的血浆“上一线”救人;⑥基层民警和社区挺身而出,排查消杀;⑦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筑起一道道守卫生命、维护安全的坚实屏障不放松……⑧举国上下勠力同心,全国人民风雨同舟,⑨展现出一个国家强大的凝聚力和“软实力”。
⑩我们再次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22.下面是某学校学生会发出的倡议书,其中有四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4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得很猛,防控疫情,人人有责。
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维护大局,服从安排。
请勿提前返校,尽量减少出门次数。
二、科学认知,坚定信心。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防护知识,不要过于害怕,要用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疫情。
三、做好防护,争做表率。
注意科学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带头遵守所在社区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为抗击疫情尽绵薄之力。
同学们,务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只要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校学生会
2020年2月18日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十一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
中国女排屡创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对于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
“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人生不是一定会赢,而是要努力去赢。
”
郎平还说过: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规定的身份完成写作。
(1)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辩题为“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的辩论会,请你选择任意一方写一篇辩论发言稿。
(2)请你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给郎平教练或者中国女排队员写一封信。
(3)假如某报“青年调查”栏目正在就“学习女排精神,圆梦中华复兴”这一话题征稿,请你为此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
要求:
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导致传统文化精神的消亡”无中生有,缺乏依据。
材料二原文是“习俗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是不变的”。
2.B A.“无法”表述绝对,材料三原文是“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
C.“成了必然趋势”无中生有。
D.“使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逐渐符合文化传统的要求”关系倒置,应是为了“使传统节日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
3.A 材料二的论点应该是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重视文化载体与仪式。
B项说的是春节越来越物质化,缺少人文色彩,不能慰藉人们的心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所以此项不能作为论据;C项说法太绝对;D项中“母亲节”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选项本身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山东省 聊城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 模拟 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