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4419494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38.92KB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
邯郸市某学校24号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0、绪论
1、工程概况
1.1建筑及结构特征
1.2施工企业
1.3施工条件
1.4设计依据
2、施工部署
2.1施工目标
2.2总体施工顺序
2.3总体施工进度控制
2.4项目组织机构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1测量工程
3.2地基与基础工程
3.3钢筋工程
3.4模板工程
3.5混凝土工程
3.6砌体工程
3.7脚手架工程
3.8屋面工程
3.9装饰、装修工程
3.10防水工程
3.11保温工程
3.12垂直运输设施
4、施工进度计划
4.1工程量计算
4.2施工进度计算
4.3施工进度图
5、施工准备和资源配置
5.1施工准备计划
5.1.1现场准备
5.1.2技术准备
5.1.3劳动组织准备
5.1.4物资准备
5.2资源配置计划
5.2.1劳动力配置计划
5.2.2施工机具配置计划
5.2.3主要材料配置计划
6、施工平面布置
6.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6.2施工平面布置
6.2.1垂直运输设施布置
6.2.2搅拌机、材料堆场、仓库、加工棚
6.2.3施工道路
6.2.4办公室宿舍等临时设施
6.2.5临水、临电设施
7、季节性施工等组织保证措施
8、主要技术经济分析
正文
0、绪论
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
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
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
①施工方法与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即施工方案。
②施工进度计划。
③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④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
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而施工组织设计的繁简,一般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定,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
复杂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较为详尽,小型建设项目或具有较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则可较为简略。
建筑施工组织是从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计算工程量开始,根据最小工作量面安排劳动人数和劳动定额,排出施工进度计划,再由进度计划安排出资源需用量表,根据资源需用量计划来将限有施工场地进行布置,最后设立安全、文明和季节性施工措施。
完成最终的单位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从中可以让我们更熟悉工程清单计价规范,掌握工程量计价规则,熟悉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运用AutoCAD绘制施工场地布置图和进度计划和资源需用量,结合相应的消耗量定额及用水用电定额安排和布置临时工程。
本文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根据具体的条件,以最优的方式解决上述施工组织的问题,对施工的各项活动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和部署,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达到优质、低耗、高速的完成施工任务。
1、工程概况
1.1建筑及结构特征
本工程为邯郸市某学校宿舍楼,该工程为地上五层,为住宅楼。
结构特征为砖混结构体系,高度为15.3m,南北朝向。
地上一级防火设计,地下防火一级设计。
七度建筑抗震设防。
设计基本使用期限为50年。
建筑总面积为。
1.2施工企业
邯郸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资质等级为国家房屋建筑工程主项资质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
1.3施工条件
1、气象条件:
夏秋两季主导风向南偏东,冬季被偏西。
雨季为7、8月,开工日期为3月01日,避开了雨季。
2、设防烈度:
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3、资源条件:
施工地点为邯郸市某学校,施工现场不拥挤,资源充足。
4、工程地质条件:
由地质勘查报告知,土壤类别为二类土,天然地基承载力为150Kpa,地下水位在地表下5-6米。
1.4设计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2、设计文件及相关设计图集
3、工程测量规范(GB5026-93)
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7、建筑装饰工程验收规范(GB50210-2001)
8、外墙饰面工程及验收(JGJ126-200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
10、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CJ79-91)
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
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5、砌体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16、标准施工定额
2、施工部署
2.1施工目标
质量目标:
质量等级“优良”,实现“过程精品”,同时按河北省优质工程的质量要求组织实施,将该工程建成让业主完全满意的精品工程。
安全目标:
我公司将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和充足的安全经费投入,通过严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和恶性中毒事件,轻伤发生频率控制在5‰以内。
工期目标: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详细编制,对进度计划的可靠性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深入确定,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进行了细致地部署、安排和筹划,对每一道工序的安排做到科学合理、高效紧凑、衔接紧密,在确保施工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对工期提出了如下目标:
工程于2014年3月01日正式开工,主体部分采取两个施工段进行分段流水作业,工期控制在天。
2.2总体施工顺序
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围护;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专业”的一般施工原则。
运用网络图、横道图技术,科学安排各工种施工顺序,合理进行穿插作业,确保施工进度。
本工程划分为地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四个分部工程,施工顺序为基础和主体自下而上施工,装饰装修在屋面防水工程完工后自上而下施工,先外装修后内装饰。
2.3总体施工进度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要得到很好的控制,进度的控制就是要使关键线路工作确保实现。
通过分级计划的编制,计划已得到细化,实物量的产生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与时间的对应,通过全过程跟踪和监控,对分区分项进度及时督促、定期分析,并通过计划调整逐级得到保证。
必须充分认识到计划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经常的。
为此,在项目进度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必须采取系统的进度控制措施。
如下
1审核批准分包商的具体施工进度计划
2计划协调管理工作
3建立定期巡查制度
4建立每周工程例会制度
5召开进度协调专题会议
6进度计划的调整
7实施奖惩制度
8施工进度报告
2.4、现场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合约副经理生产副经理 技术负责人
工程部 质量安全部
技术部
深化设计部
商务合约部
物资设备管理部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3.1测量工程
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它包括设计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测,测量仪器的购置、检定与检校,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根据工程平面布置情况,采用内控、外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测量定位。
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项目部将派专人负责,并上报阶段测量成果,以保证整体工程施工准确进行。
1、测量控制及放线
本工程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为依据,利用经纬仪及水准仪,采用建筑方格网及闭合回路法进行测量放线。
现场设立半永久性的高程引桩,报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复核后,作为施工过程中高程控制桩。
并设半永久性平面控制标桩若干。
2、主要测量器具及人员
本工程计划用DJ2经纬仪一台、DS3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二把(一把作为校核标准),配测量工程师一名、测量技术员二名,负责整个施工过程测量放线和纠偏工作。
3、建立轴线控制网定位布设 用经纬仪在现场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点(线)测设出主轴线,放线时,以主轴线为基准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轴线放线,并引至四周龙门板(杆)上,测量操作过程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防出现误差,对工程质量造成危害。
主轴线之间的尺寸测设采用钢卷尺丈量。
由于该工程主轴线测设主要在场地土方机械整体开挖清理平好后进行,高差不大,龙门板架设基本能保证在一条水平线上,可直接用钢卷尺将其它轴线位置标准在龙门板(杆)上。
4、高程控制及垂直测量
在确定底层地面高程后,逐层采用钢卷尺直接测量进行高程传递。
用经纬仪测设四角垂准点,将底层平面轴线网通过竖向传递标定在要求位置上。
3.2地基与基础工程
3.2.1土方开挖
1、该基础为砖砌体基础,基础开挖前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道路控制中心线,坐标,高程等放出开挖灰线,以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2、采用机械挖土进行施工作业,基础土质为二类土,深度1.2米以上采用边坡放土,边坡系数(K=0.3)。
3、基础土方施工前,根据场地地形,设置排水沟或在建筑周边开挖线外设置拦水坎,防止雨水流进基础影响施工,在基坑开挖边每隔30cm挖一个积水井,便于排除雨水浸泡基础。
4、土方压实根据地质报告得土质为二类土,即普通黏土层易采用强夯法进行压实处理。
强夯施工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清理并平整施工场地;
(2)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3)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4)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5)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6)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重复步骤3)至6),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8)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基坑处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的砌筑工程。
5、回填土采用机械运土和人工填平分层填土,分层厚度为300cm。
6、回填土料采用基坑挖出的土方,含水率控制在6%。
3.3钢筋工程
3.3.1材料及主要机具:
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油污。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工具:
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3.3.2构造柱钢筋绑扎:
(1) 工艺流程: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2)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
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3)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在砌砖墙大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结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
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构造,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82)第3.2.5条的规定。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3.3.3 圈梁钢筋的绑扎:
(1)工艺流程:
画钢筋位置线→放箍筋→穿圈梁受力筋→绑扎箍筋
(2)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
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
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
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
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4)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1)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5) 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6) 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3.3.4板缝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支护缝模板→预制板端头预应力锚固筋弯成45°→放通长水平构造筋→与板端锚固筋绑扎
(2)支完板缝模板作完预检,将预制圆孔板外露预应力筋(即胡子筋)弯成弧形,两块板的预应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后绑通长φ6水平构造筋和竖向拉结筋,。
(3)长向板在中间支座上钢筋连接构造。
(4)墙两边高低不同时的钢筋构造。
(5)预制板纵向缝钢筋绑扎。
(6)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4楼梯钢筋绑扎
楼梯支模首先在墙上弹线放好大样,先支底板。
在支好的楼梯底模上,弹上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先绑主筋后绑分布筋,每个交点均要绑扎。
板筋应按要求锚固到楼梯梁内。
根据板厚确定踏步高度。
3.3.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钢筋变形:
钢筋骨架绑扎时应注意绑扣方法,柱筋采用缠扣法,梁筋采用套扣法。
2.箍筋间距不符合要求:
多为放置砖墙拉结筋时碰动所致。
应在砌完后合模前修整一次。
3.楼板端头钢筋连接不当应在楼板吊装前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弯成45°,吊装就位后加通长钢筋绑扎。
同时要注意在安装楼板过程中,不得将板端外露预应力筋折断。
4、构造柱伸出钢筋位移:
在将构造柱伸出筋与圈粱钢筋绑牢的同时,还要在伸出筋处绑一根定位箍筋,浇筑混凝土后,应立即修整。
3.4模板工程
3.4.1材料设备要求
1、木方(厚度为60~80mm),镜面板(91.5 mm×183 mm),阴、阳角模,连结角模。
2、木楔、支撑(钢管)、扣件、螺纹顶、铅丝(12~14号),隔离剂等。
3.4.2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
办理预检手续。
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3、检查构造柱内的灰浆清理:
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根部的落地灰。
3.4.3构造柱模板
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个砖处。
B.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C.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斜撑支牢。
D.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4.4圈梁模板
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D、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中间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5个洞。
3.4.5安装楼板模板:
工艺流程: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A、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B、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
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
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
C、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D、铺模板。
E、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F、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
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
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G、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3.4.6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要求的脱模强度。
圈梁、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可拆除;现浇板、梁等模板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除。
一般拆模顺序:
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
有梁板顶盖先拆柱,再拆顶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隔离剂,分类整齐堆放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
3.4.7成品保护及施工注意事项
模板安装和拆除应轻起轻放,避免碰撞柱、墙、梁等,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构件。
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安装模板应自下而上进行,每块模板要求位置正确,表面平整,连接件上紧,拼缝严密,支撑体系牢固。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3.5混凝土工程
3.5.1 材料及本要机具
水泥:
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石子:
构造柱、圈梁用粒径:
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 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水:
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外加剂:
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3.5.2作业条件: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 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 干净。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 积水。
3.5.3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浇筑、振捣 → 混凝土养护
3.5.4 混凝土搅拌:
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 次数。
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 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
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 合比标牌。
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 计量。
5、 投料顺序:
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掺合料 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
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6、 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 水量。
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5.5 混凝土运输:
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混凝土泵运至浇筑地 点。
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
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 次拌合。
混凝土的泵送应遵守以下施工要求:
①布料设备不得碰撞或直接搁置在模板上。
②泵送施工时,应规定统一联络信号,做到统一指挥和调度, 以保证顺利施工。
③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须中断时,其中断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完毕所允许的连续时间。
④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不得把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撒落在未浇筑的地
⑤混凝土的上、下层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按留设施工缝的规定进行处理。
2、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 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5.6 混凝土浇筑、振捣
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 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 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 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 混凝土振捣:
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
振捣圈梁混 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
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 30m m小型振捣棒。
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4、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 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 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5、 表面抹平:
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 抹平。
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6、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d。
3.5.7保证项目
1、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 合格证、试验报告。
2、 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3、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上强度并符 合设计要求。
4、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3.6砌体工程
3.6.1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砂浆搅拌→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6.2施工方法
(1)组砌方法:
组砌方法应符合规范的规定,同一道墙体严禁有两种以上的砌筑形成,并不得有通缝。
砌体宜采用一顺一丁。
(2)排砖撂底:
按设计要求经测量放出轴线和门窗洞口位置的尺寸线。
采用千砖排砖撂底,以砖的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