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docx
- 文档编号:24412448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14
- 大小:73.70KB
最新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docx
《最新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学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分析
一、全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这四个方面。
“数与代数”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
计算器、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五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的教学内容又包括:
认识多边形、观察物体这两个单元;“统计与概率”领域包括统计这一个单元;“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教学内容包括:
图形的密铺、消费知多少两部分。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数学课上能积极思考,能积极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具有一定的信息辨析、加工能力。
约有80%的学生能及时完成作业,90%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但是部分不能完成作业的学生影响了他们的数学上的发展。
掌握基础知识较好,能通过自主练习掌握基本技巧;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数学实践。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生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较高,约有30%的学生在数学上有较好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各种学习方式自己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这学期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不愿写作业的学生及不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应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使他们乐于学数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目的要求:
数与代数:
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乘法运算律以及减法的运算性质,并能用字母表示。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算式的变换,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经历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体验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
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科技知识的联系,培养爱科学的情感。
空间与图形:
1、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过程。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感知这些图形的特征。
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运用三角形是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分类思想。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在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初步的推理能力。
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统计与概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具体统计活动中,学会同时对两种数量进行数据统计,认识一般复式统计表和复式分段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价值。
实践活动:
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认识多边形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律、
五、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改革设想:
概念教学要联系实际,加强探索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代数意识。
把握好动手实践的“度”,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
用好教材,做教材“再开发”的智者。
重视小数口算、估算的平日练习。
全面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建议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学期大约有25%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
教科书中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数建议如下,供参考。
一泰山古树—计算器2课时
二节能减排--用字母表示5课时
三快乐农场—运算律9课时
四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9课时
图形的密铺1课时
五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2课时
六趣味拼搭--观察物体2课时
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智慧广场1课时
八我锻炼我健康—平均数6课时
消费知多少1课时
九回顾整理--总复习6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计划
教材分析:
教材分两段编排:
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
这样安排,
(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
(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的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计算器键盘上各种常用键的功能。
难点:
掌握计算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计算器
(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3、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门票总收入约12530000元。
各景点售票情况如下表。
景点名称 桃花峪 天外村 红门 天烛峰
票价(元/人) 80 80 60 60
人数 20840 71030 72860 13480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能自己解答吗?
试一试。
我的问题是:
我是这样解答的:
学习目标:
1、认识计算器基本键的名称及功能
2、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
1、展示交流:
预设:
(1)桃花峪一共收入多少元?
××××
20840×80=
(2)平均每天的门票收入多少元?
12530000÷7= (元)
(3)“十一黄金周期间泰山工共接待游客多少人?
”
20840+71030+72860+13480= (人)
(4)……
2、师:
计算太难了!
能不能用计算器来帮助我们计算呢?
3、关于计算器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请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
4、集体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根据符号说出常用键的名称以及它的功能,也可能有学生会说如何使用计算器等。
)
5、我们已经了解了计算器的有关知识,那我们能不能用计算器尝试着计算一下呢?
(1)挑选几道题:
12530000÷7=
进行计算。
(2)重点讲评,指名学生在实物台上边演示边说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补充、评议。
5、想一想:
在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疑问?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把问题记录下来。
)
四、达标测试
1、
(1)计算P5的第1题。
(2)师生第二次竞赛:
第一组:
左边的五个题
第二组:
右边的5个题
2、简单应用
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小时大约滴0.66千克的水。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的水?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结果)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约重19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对于计算出来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
(4)如果这些水用来大家喝,你知道能解决学校几个班多少时间的饮水量吗?
(课后可向学校事务室了解情况,并计算出结果。
)
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41×6=246
441×6=2646
4441×6=26646
44441×6=266646
(2)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桌交流)
(3)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444441×6=2666646
4444441×6=26666646
44444441×6=266666646
(4) 上面写出的答案正确吗?
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5) 运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6)请你运用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出几个算式。
(小组交流)
3、用计算器算出泰山门票的总收入是否是12530000元。
五、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想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计算器
(2)
教材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学到了知识。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2、在师生互助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1、师、生自备计算器。
2、教师准备一些有关计算器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学习目标:
1、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较大数的计算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相互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三、交流提升
活动一:
师:
我们已经学会使用计算器了,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越性?
(生答)
师:
我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你信吗?
活动二:
出示:
99998×15,9999×19,9999×12、、、、、、你们用计算器,老师口算,咱们比比看。
你想知道其中的诀窍吗?
如果学会了你也会算得比计算机还快。
请你用计算器完成42页的算式,学生汇报计算结果,老师板书。
9999×11=109989
9999×12=119988
9999×13=129987
9999×14=139986
师:
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师:
根据规律,你能不用计算器计算出9999×15的得数吗?
你还能计算9999×19吗?
你是根据什么算得?
师:
现在谁知道刚才我们比赛的时候老师为什么总是赢吗?
师:
是呀,有很多的题目计算结果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注意寻找规律,就能比计算器算得还快。
下面我们亲自来试试好吗?
四、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第4题,用计算器计算,独立完成,班级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完成第5题,拓展练习:
第6题,通过练习,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回文数。
自主练习第8题,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并用下面的数 按照你发现的规律试一试,验证你的发现
29、85、68、1643、69、758.
五、总结拓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想法?
课后反思:
第一单元:
我学会了吗?
(第三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设计了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新要求。
本节课是对第一单元教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本单元知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生活中,较多的学生对计算器已有所认识,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的巩固本单元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借助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难点:
能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五、课前准备:
(前置性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出示课本第7页,说说看到了什么?
说说与所学本单元有什么联系?
体会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验学有价值的数学。
二、小组互助
1、完成第7页的1题
2、完成第2题,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交流提升:
第一题通过算一算、填一填,你发现什么规律?
让学生分析第二题的解题方法
四、达标测试:
配套练习册第二页的1、2、3、5题
五、总结拓宽: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节能减排
——用字母表示数
一、教材分析:
(1)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
以往教材大都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这样虽然比较系统,但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代数,学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把用字母表示数和方程分开编排,有利于分散难点。
(2)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整合在一起学习。
以往人教教材是将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律分开在两个单元学习的。
先学运算律、再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样编排,既不利于学生用字母表示规律,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学生理解代数的意义。
本教材将运算律与用字母表示数整合在同一单元,且先学用字母表示数,再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同时为用字母表示定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
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进一步了解了字母可以表示数和计算公式。
在课堂中要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用各种符号来表示数的意识,发展数感和抽象、概括能力,促进由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的过渡。
3.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用代数符号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培养数学意识,渗透归纳、猜想、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难点:
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五、教学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多个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
本节重点是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构建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一数学知识模型。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
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
3、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算式表示题意。
教学过程: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知道字母t表示时间。
2、在含有字母的算式里,当字母表示具体的数时,能够准确的计算.
课前探究: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学第1和第2个红点问题,解决问题
3、阅读第3页知识点,了解字母算式表示方法。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提升
1、交流展示:
【添加为:
小组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及时进行点评、补充完善、修改错误并说明理由。
教师随机点拨)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节水水龙头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
【添加为:
3分钟节水多少毫升?
4分钟呢?
5分钟呢?
修改理由:
是所学知识掌握更加牢固。
】
(3)怎样计算2分钟节水多少毫升?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时间 节水量
2 10×2=20
3 10×3=30
4 10×4=40
。
。
。
。
。
。
点拨提升: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能用一个式子简明表示任何时间的节水量吗?
2、师小结:
为了简洁、准确,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通常用字母T表示时间,那么,T分钟的节水量怎么表示?
生回答
但是有件事情要说明:
在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中,×可以记做•或省略不写省略乘号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如:
25T
四、达标测评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课件展示)
①α×χ ②χ×χ ③5×α ④χ×3
⑤α×b ⑥α×8 ⑦b×b ⑧α×1
2、书第9页 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填写理由。
3、书第10页第4题。
这是结合实物图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
第二组题关系比较复杂,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说清图中的意思,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红绳的长度。
4、书第10页第8题。
这是一道联系实际巩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练习。
练习时,要让学生明白,大坝的高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水面到坝顶的高度,另一部分是水面以下大坝的高度。
5、书第5页第8题。
五、总结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课后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
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是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教师要更根据学生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从感兴趣,富有思考性的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字母存在的作用,渗透,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
3、能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
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并初步掌握了由字母代替数字,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不同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用字母代替数字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二、进行巩固练习。
1.同学们,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的问题。
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字母来表示数的例子。
咱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自主练习5
买3本《黄河掠影》需要()元,买18元需要()元,买x本需要()元
师小结:
几本就是几个x
自主练习6
自主练习8
2.参观果园:
谈话:
刚才我们轻轻松松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吧。
(课件出示一个果园)看,你发现了什么?
。
课件出示第11题:
一篮香蕉:
m千克
一篮苹果:
n千克
你能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
m-n
m+n
4m
m+2n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走进学校:
(1)学校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10题:
每投中一个得2分。
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
小云得了()分。
小华得了()分。
小云比小华多得()分。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我们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参观4年级吧,看,黑板上的题你会做吗?
出示第13题: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到432千米/时,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
6分钟后,速度减少了()千米;9分钟后,速度为()千米。
第二问可以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再让学生做。
4.穿过树林:
师:
学校前面出现了一片树林(课件出示第7题)
速生杨的树径每年大约增长3厘米。
如果栽种时的树径魏5厘米,x年后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当x=6时,这棵树的树径是多少厘米?
第二步求式子的值。
由于题目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题中所说的事情比较陌生。
练习时,可先给学生讲清题目说的是什么事情,待学生弄明白题意后,再进行练习。
课件继续显示:
速生杨的面积是100公顷,松树的面积比速生杨多了x公顷。
当x=80时,松树有多少公顷?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三、评价鼓励,全课总结
谈话:
这节课,我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学年 青岛 小学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