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 文档编号:24408488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70KB
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义务教育的大力发展,对于优化我国教育结构,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除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外,关键在于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
一、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34个教学班,教职工105人,专任教师103人,现在基本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实施循环教学。
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我校拥有一支政治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全体教职工们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在教育教学岗位上不断做出新的成绩,为长汀师范附小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赞誉。
现阶段我校教师队伍特点如下:
1. 从年龄结构看。
35岁以下53人,占教师总数的50,5%,36-45岁30人,占教师总数的28,6%,45岁以上22人,占教师总数的21%。
从中可看出,教师年龄结构的特点是:
3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教师精力充沛,但缺乏教学经验。
36-45岁,是一个教师的黄金时段,既有精力又有经验,但是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小,存在另一个问题,即他们的教学观念、风格、习惯等已初步定型,如果凭现有水平,足以应对眼前及今后若干年的教育教学需要。
所以对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手段的迫切性不是太强,可塑性相对要小一些。
我校五分之一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若干年中退休教师数量相对集中,对学校的后续发展是个隐患。
2. 从学历结构看。
大学本科23人,占教师总数的21,9%,大学专科66人,占教师总数的62,9%,中专16人,占教师总数的15,2%。
大学专科及以上毕业的共89人,约占教师总数的85%,教师学历水平基本能满足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而中专学历的大部分是年龄50岁以上的老教师。
3. 从职称结构看。
中学高级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2,86%,小学高级教师73人,占教师总数的69,52%。
一级教师29人。
占教师总数的27,6%。
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教师职称比例高是明显的特点,它反映了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高,这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但是。
中级职称是小学教师的理想职称,受政策影响,要想再上“小中高”非常难,在未达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时,追求达到这一职称是一股巨大的动力,小学高级教师不仅是学术水平较高的标志,而且与工资息息相关。
一般来说,教师在一级职称前后到评聘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这一阶段发展最迅猛,许多硬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容易出成果。
一旦评上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后,教师就会有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如果进取心不强,自以为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
又不想评上“小中高”,那么,往往就容易出现教育教学水平的停滞甚至倒退现象。
4. 从名师结构看。
我校现有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4人,只占教师总数的3,81%。
省、市级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是教师的楷模,他们的师德素养、教学水平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支队伍数量的稀少,给教师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想法。
要把一所学校办成高质量的名校,就需要有一批名师来支撑,而增加这一层次的教师数量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
评选各级各类学科带头人、名教师毕竟名额有限,对广大教师来说,吸引力不是特别强,前进目标的迷失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问题、现实问题。
5. 从技能结构看。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成为教师从教的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实际已成学校的常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掌握新的技术,新的观念,与时俱进。
就我校的情况而言,教师还要具备开设讲座、选修课、竞赛辅导、特长课的能力。
也就是说,教师的技能要求比以前高了,一专多能已成为现实的需要,“一专”是基础,“多能”是发展的需要。
我校教师在“一专”方面比较扎实,教师埋头苦干,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平时在“多能”方面顾及较少,所以从技能结构看,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就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和运用水平来说,差异性较大,大部分教师运用娴熟,还有一部分教师很少涉及。
现在我校需要的是既能适应课堂教学,又能信任班主任工作;既热心于教学科研,又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复合型高水平的教师。
但这样的教师比例较小。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不够强,对事业和学生缺乏爱心,工作标准不高。
部分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2.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太合理。
青年老师的比例较大,中年骨干老师比例偏小,骨干老师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3.骨干教师力量还相对薄弱。
尤其是在一些主要学科实力还不够,没有形成学科优势。
部分骨干教师没有更高的理想,带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困难。
4.师资培养的制度、机制不够完善。
学校缺乏对老师培训培养的激励机制。
5.部分教师心理负担较重。
工作压力较大,缺乏职业成就感。
从这些现实情况来看,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调整师资结构,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影响我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主要对策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建设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拥有一流的师资,才有可能有一流的教学质量。
因此,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教师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各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职业道德。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
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典型事迹,开展“责任与奉献”、“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等主题大讨论活动和演讲比赛,弘扬敬业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职业道德观念。
二是典型引路,榜样推动。
每年评选一批优秀教师,以典型带动全体,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对照标准,严格考评。
制订考评细则,成立领导小组和评价小组,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职工师德师风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要成绩和存在问题,为每位教师建立师德档案,将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个人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学习。
一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确定培训资金投入,保证定期轮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
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
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外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公开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教学能手讲学授课,为教师引线指路;定期派员外出观摩学习,为教师筑石铺路。
(3)重视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学校如果忽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就会丧失教育的优势。
因此,我们要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一是“选苗子”,依据师德、才学、能力选择重点培养的对象。
二是“打底子”,通过树立典型、建立激励制度,或提供学习、研讨、外出培训等办法,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拓宽途径。
三是“给位子”,千方百计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锻炼的舞台,营造适宜的环境。
四是“压担子”,通过适当增加工作量、多承担教育教学研究任务等手段,使青年教师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五是“结对子”。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建立专门的档案、安排专人管理。
要求徒弟每学期至少要听师傅20节课,而且听课后有体会、有后记:
师傅每学期至少听徒弟lO节课,要有课堂观察、课后评价和指导,在师傅指导后要求徒弟再写教学后记。
六是行动研究落到实处,组织开展好“七个一”工程:
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案、上一堂优质公开课、写一个案例分析、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参加一个课题研究、每月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学反思。
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将日常的教学“问题”转化为“课题”,坚持沿着“发现问题――商讨对策――实践反思――追踪问题”的研究之路前行。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吐故纳新。
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反思探索;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之间加强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在互补共生中更快地成长。
(4)启动“名师工程”,为教师成长导航。
一是学校可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思想、业务交流会,促使他们建立新目标和制定个人规划。
二是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教研沙龙等较高层次的教科研活动,定期邀请校外学者、专家来校讲学或者就课题研究问题对这些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三是通过到教师培训机构培训、短期脱产进修,邀请名师和教学一线特级教师、优秀骨干教师说课、作课、评课,观看优秀教学录像,相互说课评课等方式,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评选各级各类的学科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等,推动名师工程的实施。
只要我们真正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就不是一两个、三五个,而会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层出不穷,不断涌现。
(5)组织开展教师全员培训。
积极开展新理念全员培训,引导广大教师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按照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及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积极开展新课程提高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下转第79页)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开展新技术全员培训,确保90%以上教师取得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证书。
(6)组织开展校本培训。
在上级教研部门指导下,学校组织实施校本培训,通过活泼多样的形式。
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个性特点,挖掘潜能,张扬个性,突出探究,引导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能够及时成为研究的主题,并得到有效解决。
2. 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1)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要起带头作用。
孔子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者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有形的榜样、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指挥,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无论面对大小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论工作环境好差,工作难度大小,都能迎难而上,以苦为荣。
涉及荣誉、经济利益的时候,一不争、二谦让,不和教师争荣誉;在思想作风方面,力求清正廉洁;对工作实事求是,不搞报喜不报忧:
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
(2)勤于督查,对症下药。
疏于管理易导致领导层失去公信力、教师思想麻痹。
实行层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
确保事事有人过问,人人过问事情。
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不流于形式,有工作台帐,办事日记,做到考勤心中有数,教师到班有底。
坚持一日三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当场解决。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
制度不是形式。
不能走过场,贴在墙上不对照,说在嘴上不行动,制度等于没有。
制度就是公约,要常对照,常排查,常反思,有改进。
领导要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有调查,才能说服力。
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有刚性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要对事不对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维护学校声誉,树立自身形象。
总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知识渊博、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教师队伍,对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程,我们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视为历史所赋予的重任。
(责任编辑:
林文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教师 梯队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