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4408219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48KB
信息化实施方案.docx
《信息化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实施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化实施方案
信息化实施方案
篇一:
上体附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860字)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平台建设
1、生机比达4:
1,师机比达1:
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习平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平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习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
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
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
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印、借阅工作。
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
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
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是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
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
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
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础。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
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
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
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
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
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
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
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
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
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
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篇二:
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3149字)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人才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人才规划,对现有人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互联、高效、安全的人才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社会化、开放式人才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项人才工作领域全程信息化。
二、建设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才管理、人才服务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为目标,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信息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内容齐全,逻辑统一、物理分布存储的全省动态人才基础数据库群,使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共享得到明显提高;建设统一的人才数据资源目录体系与数据交换体系,实现人才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整合已有系统资源,建立统一的人才管理系统信息平台,为人才各项业务应用系统集成奠定基础,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整合人才管理业务资源,建立技术先进、功能齐全并与人才管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人才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公共服务门户,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化,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水平;加强人才信息标准化工作,形成完整的人才信息标准化体系;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使人才相关部门管理干部的信息化意识及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程重点任务包括:
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人才信息网络建设。
工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统一标准,共建共享。
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由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建共享。
需求主导,服务应用。
紧密结合人才业务的实际情况,以社会公众需求和政府管理的要求为引导,突出重点,服务应用。
整合资源,促进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加强对人才各类信息资源的整合,促进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
立足长远,确保安全。
技术标准和规范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综合采取多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确保人才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1、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
全面掌握我省人才资源现状是各项人才工作的基础,也是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整个人才队伍可分为: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外国专家队伍、高校毕业生队伍。
各类人才队伍按照部门职能,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标准,分别进行信息梳理、入库,除支撑本部门业务系统运行外,通过统一的交换平台,向全省人才信息中心数据库交换数据,并定期更新,形成全省统一的人才资源信息中心数据库,统一面向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
责任部门: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省国资委责任人:
范玉书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赵新喜
高技能人才队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赵新喜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省农业厅责任人:
李大北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省民政厅责任人:
邓小社
外国专家队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张瑞书
高校毕业生队伍:
省教育厅责任人:
闫春来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中心数据库,并依据权限对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
时间进度:
20XX年完成全省优秀专家队伍、拔尖人才队伍入库工作,20XX年完成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入库工作,20XX年基本完成人才信息中心数据库总体建设
2、人才业务系统建设。
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和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相互依存,人才信息数据库是人才业务系统建设和运行的基础,人才业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是人才信息数据库及时更新的保障。
原则上两个系统要同步建设。
各部门依据本部门职能和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分工,对相应人才业务进行梳理,形成详细的业务需求报告,根据业务需求,建设相应人才管理业务系统,由原来的手工办理各项人才业务,转变为利用计算机系统开展人才工作,对外服务部分统一接入全省统一服务窗口,并通过全省统一的服务窗口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责任部门:
依照人才信息数据库分工
时间进度:
与人才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步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为更好地服务部门、服务公众,建设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势在必行。
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门户网站设立统一的人才工作服务窗口,后台连接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的人才业务系统,服务内容依人才业务系统建设进度不断丰富。
通过统一窗口,部门和公众可接受各类人才工作相关服务,如:
信息查询、申请提交、信息反馈等。
实现“单点接入、全网响应”,根据不同的服务请求,相关部门相应业务系统做出响应,提供服务。
责任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张瑞书
各人才工作相关业务部门配合
时间进度:
20XX年初步完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服务功能随人才信息数据库和业务系统建设逐步丰富
4、人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
人才信息资源是指在人才管理与服务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处理的有价值的数字化的信息,具有信息量大、增长速度快、存放分散、表现形式各异、传输方式多样等特点。
人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通过对各类人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梳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进行分级分类和格式标准化,实现对人才信息资源的有序组织,为使用者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发现和定位服务。
建立人才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将有利于各级人事管理部门掌握人才信息资源的分布状况,实现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并逐步建立人才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推动人才信息资源整合,为人才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责任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张瑞书
各人才工作相关业务部门配合
时间进度:
20XX年完成
5、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国家各项人才政策的制定,需要科学的数据依据和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
海量的业务数据不能直接应用于分析决策,许多分析决策用的指标项无法直接从现有信息系统中抽取,必须深入分析、挖掘数据资源,了解隐藏其中的规律,以便进行决策分析。
在整合各种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整理、交换和分析等加工处理,形成宏观决策数据库,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持,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测。
责任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张瑞书
时间进度:
20XX年完成总体建设并进行测试,人才信息数据库具备一定规模后正式上线运行
6、人才信息网络建设。
为支撑上述各系统的运行,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必须建设全省统一的人才信息网络。
各部门首先建设并完善本部门业务专网,并依托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和全省统一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采取虚拟专网方式,实现各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为统一服务窗口提供网络支撑。
责任部门: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责任人:
张瑞书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责任人:
段润宝
时间进度:
20XX年完成全省统一交换平台建设,20XX年人才工作相关部门全部接入交换平台
各人才工作相关部门要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本部门的实施方案,经论证后尽快予以实施。
四、组织保障
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包括多个相关业务子系统,涵盖人才各项业务,涉及诸多相关部门,是一项时间长、跨度大的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为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各相关部门明确责任人,成立本部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项目组,承担本部门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
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各部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成人才信息化工作协调小组,定期沟通,确保全省人才信息化工作按预定进度完成。
五、经费保障
人才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主要投入在规划设计、计算机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硬件配置及软件开发等方面。
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各部门要尽快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安排,对每年度所需经费投入作出合理测算。
财政部门按照部门分工将各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费要分别列入各部门年度预算,各部门要保证专款专用。
篇三:
沂水镇三中“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实施方案(3161字)
为贯彻落实沂教字(20XX)45号文《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沂教电字(20XX)1号文《关于开展“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及中心校实施方案精神,积极推进“班班通”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切实抓好“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经研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优化教育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开展“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可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县教体局及中心校要求积极推进“班班通”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努力实现“到20XX年,基本建成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力争年内通过“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验收。
二、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2月)。
召开校长办公会专题安排,然后召开动员会,认真组织学习沂教字(20XX)45号文《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沂教电字(20XX)1号文《关于开展“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中心校文件和本实施方案,尽快熟悉有关标准要求,立即动员广大教干教师行动起来,形成创建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的良好氛围。
2、自查申报阶段(20XX年2月)。
自20XX年2月寒假开学开始,根据县教体局制定的《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评估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进行自评。
于2月28日前向中心校呈报“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自评报告和验收申请书。
3、迎接评估验收阶段(20XX年12月)。
迎接中心校及县教体局组织的初验。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电教设施配备,逐步实现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化积极贯彻落实沂教字(20XX)45号文《关于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配合县教体局电教站的工作,有计划地提交申请配备好师生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完善信息技术装备条件,逐步实现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化。
2、加强网络建设,初步实现教育管理和教研活动网络化对现有的电教设备和网络设施进行改造和维护整理,力争建成校园网。
同时完善网络管理平台、网络教研平台,初步实现教育管理和教研活动网络化。
3、积极开展“绿色班班通”和“数字化校园”争创活动利用三年时间,力争实现“绿色班班通”,学校至少有5口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上课无尘化。
4、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一是有计划地组织全体教干和一线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一线教师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并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活动。
二是定期组织现代教育技术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课件等各种形式的业务评选活动,引导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学科教学与农远工程资源、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三是大力推行网络教研,探索和掌握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规律,研究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教师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参与网上集体备课和教学实践问题的探讨。
四、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开展“沂水县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确保创建活动顺利进行。
五、已经取得的成果
1、提高学校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促进教师从教授型向研究型发展。
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让教师们兴奋不已,有的教师开始利用资源库中的现成课件对学生进行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教师将网上获得的优秀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意外发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
它大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的掌握。
教师对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技能大大提高,绝大部分教师已经告别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增加课堂容量及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提供多种感官上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图文并茂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学生有效利用信息设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给农村的孩子拓宽视野,增大知识面。
六、存在的不足
1、虽然我们已经在远程信息教育方面做较大的投入,但作为一所农村学校,资金的短缺使得我们无法对远程教育工作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对远程教育工作的发展速度产生影响。
2、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我们在实践中还缺少灵活多样的方式,目前的工作还比较粗浅,有待于今后继续探索。
七、今后打算
1、提高设备使用率。
学校加强多媒体教室、教师备课、教师办公电脑使用管理,并制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学校对教师进行电教设备使用的指导和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要求教师每月期至少上一节多媒体课,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做好记录,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
2、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非常重视开设信息技术课,开齐开足开好信息技术课,并配备专职信息技术专职教师,保证学生信息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校以信息教育技术为依托,致力于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以点促面,梯队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
3、积极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引导教师科学选题,立项一批针对性较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课题。
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研究有关工作。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平台,进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加强资源的开发应用。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开发学校教育资源、自制并进行归档积累,建立资源库,逐步完善学校校园网建设。
发动教师充分利用好学校网络系统,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办公实现资源共享。
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公开课活动,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件课件,
上交一份与课件相配套的教学案例,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电教论文,择优推选出去,参加电教论文、课件评比活动。
5、加强教师队伍的整合,发挥团队精神,分工协作
(1)目前,教师队伍总体上有这样一个特点:
专业素质较高的老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是很高,而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年轻教师的专业素质又稍显逊色。
二者优势互补是现阶段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捷径所在。
因此学校成立课题组,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教师和该学科领域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为成员分工协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且通过课题组运作中的接触,双方还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又将反过来提高整合的水平。
(2)、为加强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组织教师每学期都举行示范课、观摩课和说课。
这些课型的共同特点是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增加课堂学习知识密度。
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地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等技术的积极性。
总之,由于我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时间比较短,我们还缺乏经验,工作还需不断改进,有些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不会成为我们继续进步的阻碍,反而会成为一种动力。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工作。
用鼠标点击希望,用智慧创造辉煌。
我们相信现代远程教育必将花满枝头,硕果累累,明天会更美好。
篇四:
冲鹤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2460字)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发挥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提升我校办学内涵。
根据《勒流街道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三年规划》的要求和进一步贯彻落实“勒流街道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方案。
一、冲鹤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吕宙垣
副组长:
伍国兴、刘美环、黎汉清
成员:
陈佩如、黄兆强、钟国健、曾健波、冯广云、黄爱环、潘卿妹、卢淑芸、莫丹、潘财朝、潘思雅、陈炳钊、黎惠恒、周婉玲、蔡燕萍、周桂泉、朱燕婷、刘焕卿、胡燕颜、黄秀玲、祁建军、叶碧娴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
任何一项工作的实施首先要从的思想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化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