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docx
- 文档编号:24407779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4.68KB
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docx
《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同步练2020统编版(2019)高一必修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
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大早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但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的,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
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屋沿相接的邻舍。
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
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我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社区间的人们往来疏少,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
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烈“乡土”味的国家。
每一个个体,不需要纵向上溯得太远,也不需要横向扩展得太开,你就能够发现自己与乡村之间的息息关联。
“乡村”,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蓄水池和稳定器,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底色,也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安放心灵的精神家园。
进入21世纪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出现了巨变,可谓“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概括来看,这种巨变表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治理之变。
2006年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而且还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国家财政每年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规模超过万亿。
取消农业税和国家向农村大规模输入资源,极大地改善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之前基于税费收取所形成的乡村治理体制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第二个层面是村庄基础结构之变。
进入新世纪前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之前相对封闭且稳定的村庄边界大开,村庄社会结构迅速改变。
村庄社会结构的改变起于一百多年前的现代化,器物层面的现代化推动了经济、制度和观念等现代性巨变。
在现代性的冲击下,传统乡村社会中的诸多基础性结构,如宗族等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及村庄内生秩序机制和地方性规范随之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价值之变。
传统中国农民有着强烈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观念,“生儿子、娶媳妇、抱孙子”成为农民人生“三步曲”。
到了20世纪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农民的生育观念都已改变,传宗接代的观念大为淡化。
一旦“传宗接代”这个千年以来一直支撑农民人生意义的价值失落,农民安身立命的基础就会出现变化。
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以上三层巨变都可以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后果。
现代化不只是工业化,而且是现代的组织方式与思维观念对传统的替代。
乡村社会基本秩序由之前的内生为主变成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组成部分,外生秩序逐渐代替了内生秩序。
(摘编自贺雪峰《回乡记:
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材料三: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在农业、农村、农民上多下“绣花功夫”,依靠“新”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城市和农村在吸引人的力度上,显然城市更具有吸引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环境好,要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让农村也美起来,这就需要完善乡村的“包装”,去美化乡村,打造“新农村”,才能够让乡村更具有魅力,更具有吸引力。
要推动乡村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农业”这个关键,而要让农业成为有吸引力的产业,就需要让农业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业的转型。
发展新农业,通过不断做优做强做精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增强农业发展的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才能够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乡创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农民看到只有不断地自我革新,不断地自我进步,才能够掌握时代的主动权,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角”,这就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育,通过政府主导、立足产业、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打造一支新型的职业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蓝图已经绘就,要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维,新的改变,去推动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摘编自陈红《乡村振兴要靠“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下人“土气”,是因为城里人认为乡下人种地谋生离不开泥土,泥土是乡下人的命根。
B.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在乡村,气候与战乱会使得基层人口流动,这也是乡土社会的常态。
C.乡土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因而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D.在“熟悉”的社会中,人与人互相信任,信任成为规矩,规矩在乡土社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是有区别的。
B.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
C.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村庄基础结构的变化,同时推动了全国大多数地区农民生育观念的转变。
D.乡土社会中血缘是稳定的力量,血缘和地缘是合一的,地缘不过是血缘的空间投影,陌生人在一个村子居住一段时间,就可以在当地血缘网中生根。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现代化绕不过去农村,因为农村几乎跟每一个人都有关联,农村也会为现代化提供滋养。
B.随着现代化建设,乡村的社会秩序已经被纳入国家的基层政权建设,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改善。
C.乡村环境美化起来,乡村就会更具魅力,就能吸引人们从城市向乡村流动,形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D.只有抓住农业这个关键点,才能推动乡村发展,农业转型需要政府引领、科技投入和人才支撑。
4.材料三的五个段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结尾说,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这种观点在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散落在乡间的诗人
刘星元
他姓关,是我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这里的小学校长。
学校的教师都是清一色本乡本土的农人,闲时教书,忙时兼顾农活。
而关校长却是我们这所小学唯一的外来人。
关校长来我们这做校长那年,我恰好上一年级。
他顶替因病退休的老校长,担任我们的语文老师。
第一节课,他并不讲授书本上的内容,而是带着我们参观校园。
我们像一个个威武的士兵,在关校长的带领下,仰着头,挺着胸,把整个校园一处不落地走了一圈。
操场、厕所、办公室、教室门前的小花园……每到一处,他就蹲下身子,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学校里有十多个教师呢,从没有一个人像他这么做过,我觉得他真了不起。
让我觉得关校长更为了不起的地方是,他还能写一手好字。
某个周末,恰逢本村老教师的儿子结婚,母亲拉着我去吃喜席。
先去封礼,礼桌乌压压围了一圈人,时而传出叫好声。
小孩子淘气,好奇心重,从大人们的身体间挤进脑袋向里看,只见那礼桌后面端坐着关校长。
关校长在写喜联,喜联上写的什么,不认识。
只见关校长提笔运腕,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就跑到了喜庆的红纸上面。
那些字端端正正的,行距、尺寸、字体,都那么有条不紊,仿佛那些字本来就躺在那个位置,关校长只是用笔一点,就都蹦了出来。
那些蹦出的字,似乎比躲在课本田字格里的字要好看,也似乎比在课堂上他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要好看。
每写一个字,圈在四周的人就叫上一阵好。
关校长微微笑了笑,并不说话,继续写字。
显然,我比关校长更为兴奋。
一听谁再叫好,我就赶忙补一句,他是我们的校长,他是我们的老师。
那些大人看着我笑了笑,我似乎感觉他们是在赞赏我呢。
那时候,我们乡把教书的先生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谁家不过年不过节就布置下一桌好菜,必定是请学校的老师去家中做客。
关校长家在别镇,向来都吃住在学校里,一个月回一次家,每次都带些粮食、煎饼和咸菜回来。
我们乡日子过得苦,却见不得教书的先生过得苦,于是总有人家按照旧例,请关校长去家中做客,但似乎没有一家请得动关校长。
我们家也请过关校长。
从我们村到学校,两里路,往返就是四里。
父亲派我去请关校长,往返三次,每一次关校长都有理由拒绝。
直到饭菜凉了,父亲才决定放弃。
父亲感慨地说,真是个好先生。
请不来关校长,我觉得很委屈。
我们当时的学制是五年,关校长教了我们五年语文。
在他那里,我知道了“床前明月光”,知道了“春眠不觉晓”,知道了“二月春风似剪刀”,知道了“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懂得了表达喜悦不必非用“喜悦”这个词,也可以是一朵盛开的花,一树摇曳的叶,一曲动人的歌;我懂得了描写时间不只非得用“光阴似箭”,还可以是学校斑驳的旧墙,去年脱掉的衣裳,家中悬挂的照片,爷爷脸上的皱纹。
我于无意之中得到一位高明的老师在文学上的点拨,这种点拨日后让我受用一生。
有一次,我在县城的旧书摊上淘到一本诗歌集。
那是三十多年前本地的几个文学爱好者编印的一本手写蜡刻小书,已经泛黄得有些发黑。
在目录的后半部分,我惊奇地发现了关校长的名字。
我的手哆哆嗦嗦地打开印有他名字和作品的那一页,看到了他的简介和诗作。
简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上面印着:
关未山,笔名微草,小学教师,视诗歌如命,视学生为歌。
下面是一首小诗,题目叫“乡间的孩子”。
他说,每一缕风只围着孩子绕。
他说,每一朵花只迎着孩子开。
他说,每一只鸟只向着孩子唱。
这么多年,我从不知道他竟然还是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也从未把他视为园丁或者蜡烛。
没错,他注定不是园丁或蜡烛,正如他在诗中吟唱的那般,他是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更为确切的词语表达。
有一年在曲阜,我去拜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在明清走廊,处处可见诸如“仁者爱人”“有教无类”“逝者如斯”之类的汉字,那些汉字凑在一起,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我擒了进去。
仿佛我就是老夫子那三千弟子中的一个,即便逃离了三千年之久,还是要规规矩矩地回来,聆听自上而下的教诲。
我想起了关校长,想起在乡间小学,他曾手把手教我在田字格上写下横竖撇捺,教授我那些绝妙诗文。
他走路时的步伐,他诵读时的声调,似乎就在眼前耳畔。
于混沌中,我发现,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
我无意拿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与关校长作比较,我只是想说,无论我们去往何方,遇见怎样卓越的人物,我们内心深处与之产生共鸣的,往往来源于故乡所赐。
也就是说,乡间的关校长,才是我对于教师和教育的终极理解。
即便如此,作为一位散落乡间的诗人,他视之如歌,视之如命的学生又能对他了解多少呢?
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校长的第一节语文课,是带一年级学生一处不落地参观校园,他寓教其中,平等待人,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B.为了请生活清苦的关校长到自己家做客,乡民们会布置一桌好菜,但没有哪一家能请动关校长,这突出了关校长的优秀品质。
C.作者借关校长的诗句来形容他像“一缕风、一朵花、一只鸟”,是对他诗人特征的发现,也是对他诗歌教育价值的肯定。
D.“不期而至的关校长的影像,竟与三千年前的先师重合到了一起”,这句话凸显了关老师在作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关校长写喜联这一情节中,既有细节描写,又通过周围乡民和“我”的反应侧面突出了关校长的形象。
B.文章第七段大量引用诗句,既突出了关校长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又增加了文章的文化韵味,富有诗意。
C.文章先用大段笔墨描述关校长精心育人的师者形象,后面写他是“散落乡间的诗人”,丰富了其形象内涵。
D.文章以“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的议论、抒情结束全文,突出了人物形象,深化了文章主旨,意味悠长。
8.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9.请结合全文,探究文题“散落在乡间的诗人”的意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
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
朔初来,上书曰:
“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
又常服子路之言。
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
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
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朔文辞不逊,高自称誉,上伟之,令待诏公车,奉禄薄,未得省见。
久之,朔给骆朱儒,曰:
“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令欲尽杀若曹。
”朱儒大恐,啼泣。
朔教曰:
“上即过,叩头请罪。
”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
上问:
“何为?
”对曰:
“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
”上知朔多端,召问朔:
“何恐朱儒为?
”对曰:
“臣朔生亦言,死亦宫。
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
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
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
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上大笑,因使待诏金马门,稍得亲近。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孟下,射之,皆不能中。
朔自赞曰:
“臣尝受《易》,请射之。
”乃别著布封而对曰:
“是非守宫即蜥蜴。
”上曰:
“善。
”赐帛十匹。
复使射他物,连中,辄赐帛。
时有幸倡郭舍人,曰:
“朔狂,幸中耳,非至数也。
臣愿令朔复射。
”舍人所问,期应声辄对,变诈锋出,莫能穷者,左右大惊。
上以朔为常侍郎,遂得爱幸。
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
上从容问朔:
“吾欲化民,岂有道乎?
”朔对曰:
“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世耆老皆闻见之。
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鬼舄,以韦带剑,莞蒲为席,兵木无刃,衣緼无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以道德为丽,以仁义为准。
于是天下望风成俗,昭然化之。
今陛下以城中为小,图起建章,左风阙,右神明,号称千门万户;木土衣绮绣,宫人簪玳瑁,设戏车,教驰逐,饰文采,丛珍怪,作俳优,舞郑女。
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陛下诚能用臣朔之计,推甲乙之帐烯之于四通之衡,却走马示不复用,则尧舜之隆宜可与比治矣。
愿陛下留意察之。
”
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自公卿在位,期皆数弄,无所为屈。
(选自《汉书·东方朔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房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B.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C.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D.上以若曹无益/于县官耕田力作/固不及人临众/处官不能治民/从军击虏不任兵事/无益于国/用徒索衣食/今欲尽杀若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车,最早为汉代官署名,是卫尉的下属机构。
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也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B.顿首即叩首,“九拜”之一。
行礼时,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C.射覆,是古代雅士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玩乐方式。
“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
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
D.《易》,相传为老子所著,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
“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大胆自荐。
他认为自己才貌俱佳,且勇敢、敏捷、廉洁、守信义,足以成为天子的大臣。
武帝读了他的自荐,很赞赏他。
B.东方朔机智敏捷,能言善辩。
在不得宠幸之时,他故意吓唬几个宫中管理马圈的侏儒,得以接近武帝并获得亲近和赏识,被授予常侍郎的官职。
C.东方朔聪明过人,精通占卜之术。
武帝曾让人射覆,东方朔多次准确猜出所覆之物,武帝赐帛嘉奖。
受武帝宠幸的倡优郭舍人挑战,但他终究无法难住东方朔。
D.东方朔善于劝谏。
他以孝文皇帝生活俭朴,崇尚高尚的道德和仁义为例,劝武帝舍弃奢侈,以此教化百姓,就能建立与尧舜盛世相媲美的功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
(2)上为淫侈如此,而欲使民独不奢侈失农,事之难者也。
1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鲁迅提到小时候“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可是最终私塾先生也没有告诉他世上究竟有没有这种虫子。
其实“怪哉”有章可查,如《太平御览》:
“汉武帝幸甘泉宫,驰道中有虫赤色,头、目、鼻尽具。
观者莫识,帝乃使东方朔视之。
对曰:
‘此奉时拘系无辜,众庶愁死,仰首叹曰:
“怪哉!
”故名怪哉。
此必秦之狱处。
“根据文中你所知的东方朔,你认为他向武帝如此解释”怪哉”有何深意?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
纳兰性德
杨花糁径樱桃落。
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
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
人瘦损、纸鸢风恶。
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的语序应为“糁径杨花樱桃落”,描绘出了糁径上面杨花樱桃飘落的情景。
B.“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睹物思人,当初的美好景象,仿佛就在昨天。
C.“可惜春来总萧索”,承上启下,“可惜”既承接上阕写景,也开启下阕抒情。
D.“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化用典故,反问收尾,强化了作品的抒情色彩。
16.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文中频频出现“烟”的意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村落炊烟随风飘升,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形容大海上烟波渺茫。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诗人多次使用“月”这个意象,如以“____________________”烘托心情,以“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民宿,不只是一栋房子,而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当地风土人情的载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______________,民宿应或依托于历经沧桑的古老建筑,或依托于恬静美丽的自然风光,或依托于______________的文化底蕴,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形成自己的独特魅力。
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选择民宿,实际上是在选择一种更有人情味、更让人满意的体验。
走进民宿,院内树影斑驳,怪石嶙峋,真是______________。
一家民宿,如果只有古朴的房屋和美丽的景致,但服务态度和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则会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使其吸引力大打折扣。
所以,有品质的民宿不仅要富有特色和魅力,还要提供更加“走心”的服务以及合乎规范的卫生条件、消防设施等,让游客在消费体验中感到舒心、放心。
从长远来看,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合理规划,尤其是在一些适合民宿集聚发展的地区,更要统筹规划,实现差异化发展,切不可______________,一拥而上,简单模仿,恶性竞争。
同时,(),拓展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脱颖而出厚重别具匠心饮鸩止渴
B.出类拔萃深厚别有洞天急功近利
C.出类拔萃厚重别有洞天饮鸩止渴
D.脱颖而出深厚别具匠心急功近利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尤其是可以提升自身品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B.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C.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来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享受到诗意栖居的惬意。
D.尤其是可以通过与当地特色文化相融合,提升自身品位,让游客触摸到历史,文化的脉动与诗意栖居的惬意。
20.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B.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延长产业链条
C.还要促进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
D.民宿产业与周边的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应该得以实现,产业链条得以延长
21.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例句:
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太极一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
该卫星旨在完成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统编 版高一 必修 上册 第五 单元 综合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