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技术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4397579
- 上传时间:2023-05-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49KB
采油技术管理.docx
《采油技术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技术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油技术管理
采油技术管理
前言
采油工程技术是多学科交叉集成的一项综合工程技术,这就使采油技术管理表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那么,无论是技术素质上还是管理素质上都对采油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采油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采油技术管理就是针对采油工程的各项技术,并结合现场情况来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技术行为准则。
采油技术管理的内容就是采油技术所涉及的技术内涵、设备及相应的人员、制度等,可以分成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对象,二是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手段。
采油技术管理的对象就是采油技术本身,大到各项配套技术,小到每一项操作。
弄清对象就是要弄清管什么的问题,所以管理者必须要研究、了解、精通各项所要涉及的采油技术;
采油技术管理的主体就是所有的采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工,无论是职务还是职称(如从总工程师到普通技工、从教授到初级工)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管理架构。
弄清主体就是要弄清谁来管的问题,所以管理者必须要知道自己在这个管理架构中的位置以及所要管理的其他主体,这样就更清楚自己所要涉及的各种采油技术;
采油技术管理的手段就是针对管理者所涉及的采油技术,制定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弄清管理手段就是要弄清怎么管的问题,所以管理者必须要研究、了解、精通各项相关采油技术管理的制度、规范和标准。
2、采油技术管理干部的要求
首先采油技术管理干部必须要有扎实的技术素养和工作能力,明确采油技术管理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研究适合本岗位特殊工作环境的采油技术管理工作方法,确立本岗位采油技术管理的基本管理原则。
2.1管理技术要求
必须研究、了解所有采油技术的基本技术内涵,必须精通所要涉及的采油技术的技术要求及相关制度和规范、标准,必须学会发现、分析、解决、总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象、问题和成绩。
2.2确立管理原则
一是管理技术化,对于各种不同的技术管理必须体现出其技术特点;
二是管理系统化,对于每一项技术管理在纵向上必须连贯;
三是管理网络化,对于本岗位所涉及的采油技术必须建立相应的合理管理网络;
四是管理规范化,对于所有采油技术管理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按照制度、规范、标准进行操作、施工、管理。
2.3明确管理内容
在基层队,技术干部均有较为明确的分工(管理范围)。
只有首先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才能知道自己的技术素养要求,才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作分工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所以首先要细分自己的工作内容,细到具体的主管工作项目、涉及工作项目,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和主次有别。
2.4研究管理方法
每一个人、每一个班组、每一个队、每一层、每一砂体、每一口井、每一座站、每一个区块、每一个油田的特点均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相应的管理必须有统一的原则和不同的方法,使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平时研究管理方法时要针对特殊性、发现普遍性、总结有效性。
3、采油班组的管理
技术干部应该在采油班组管理的组织上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即站在技术的角度对采油班组的管理进行系统和规范;在采油班组的工作内容上结合班组的技术特点进行技术补充和规范。
所以,采油班组的管理必须要服务于技术,必须用技术促进班组管理水平的提高。
首先,根据采油班组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并充分体现其特殊性;
第二,根据采油班组的技术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辅导;
第三,根据采油班组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技术督导;
第四,根据不同的时期的要求对采油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增补和修改;
第五,对采油班组的技术分析进行技术指导。
4、采油技术资料管理
采油技术资料管理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资料的录取、汇总、分析、总结,精细准是核心。
4.1、录取资料的方法
针对性:
目的清,弄清分析目标或分析目的以及全部或主要影响因素;
多样性:
范围广,尽量多的收集各类相关资料,特别是收集全主要影响因素的资料;
连续性:
时间长,所收集的资料必须能体现一个阶段的变化,能反映资料变化是渐变还是突变;
准确性:
必须要保证资料的获得是可靠的仪器、可靠的人员读取的可靠的数据;
规范性:
必须保证资料的获得是按照规范的录取方法,资料本身是规范的;
有效性:
必须保证资料的录取是针对规定的目的、规定的时间、规范准确录取的;
4.2、汇总资料的方法
目的性:
资料的汇总是有明确的目的,是对影响因素的统计,从而找出变化规律、评价敏感程度;
条理性:
资料的汇总是分门别类、分项统计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层次性;资料的汇总是有轻重缓急的,抓住已经明确的重点,发现被忽略的重点;
4.3、分析资料的方法
无扰性:
剔出干扰资料:
不准确、不规范,剔出干扰因素:
资料的干扰(没有针对性、没有连续性)、人为的干扰;
目的性:
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
规律性:
在分析目标与资料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特殊性:
特殊性针对明确的普遍规律的,要明确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主导地位,保证措施的有效性。
科学性:
资料是科学的、分析过程是科学的,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符合客观规律,同时反过来验证前期工作的有效程度;
4.4、总结资料的方法
分析资料的最终目的就是总结,是所有工作最后的拔高过程,就是将前期工作进行归纳、提炼,并作出结论。
科学性:
对所有分析结果进行的归纳必须是科学的,比如在分门别类方面所涉及的结果必须具有严密的关联性、在普遍规律与特殊因素方面必须界定准确等。
针对性:
在总结过程必须紧紧围绕既定目标;
指导性:
所作出的结论必须对今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5、采油技术培训
首先,采油技术培训不能流于形式,为了培训而培训,不能与其实际工作脱节;
第二,采油技术培训不能离开现场实际,要将现场实际情况与教科书结合起来,领会教科书技术内容的根本,取其符合实际部分;
第三,采油技术培训不能不考虑实用,讲究理论的深奥而忽视技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第四,采油技术培训不能不讲标准,所有技术技能操作和管理均必须“有法可依”;
第五,采油技术培训不能使受训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每次讲解必须讲透,在范围上、深度上必须能考虑到;
第六,采油技术培训不能割裂地培训单项技术,要使受训者学会进行技术组合。
6、油井的日常管理:
要进行油井的日常管理必须首先要了解油井的地质、工艺情况,具体包括:
油藏连通情况、层细性质、井液性质、井筒状况、机杆泵状况、地面状况等。
6.1机杆泵参数优化(生产参数控制)
机杆泵参数优化的目的是用最低成本生产最合适的产量。
所谓最合适产量就是以油藏地质的研究手段达到长期效益(高采收率)与短期效益(高产量)之间的平衡的产量;所谓最低成本就是作业成本与能耗、材料等成本取得平衡的生产成本。
优化的手段主要是油藏地质研究、机杆泵参数组合研究、地面配套研究等。
由于油井生产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对于油井的机杆泵参数优化同样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以适应不同生产时期油井的生产要求。
对基层采油对来说,除了为各管理、研究部门提供资料以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油井的生产动态不断调整油井的生产参数,以使油井的工况始终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
基层队主要优化手段一是根据示功图等生产动态资料,同时结合现场设备条件对抽油机配套系统进行调整:
调整冲程、冲次,安装节能高效电机等节能、降耗设备;二是根据油井生产动态变化对油井进行精心的维护:
清防蜡、调平衡等。
6.2清防蜡
清防蜡工作是采油对工程技术人员最主要的工作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清防蜡工作始终是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处于一种纯定性的程度,而我们需要的是定性基础上的定量,即通过定量的分析达到定性的目的。
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采油队的技术员没有系统的进行研究和总结结蜡规律,没有研究油田或区块油井结蜡规律——共性,没有研究油井结蜡规律——个性。
比如与结蜡规律密切相关的油品性质、含水、生产参数、产量等参数对结蜡规律(结蜡深度、结蜡厚度、结蜡速度、蜡的强度及分布规律等)的影响,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研究油井生产动态、修井情况等,进行不断地统计、分析和总结。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系统研究清防蜡制度(周期、方式、参数)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只有在定量分析的定性结论的基础上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清防蜡制度,同样清防蜡的制度同样需要进行定量研究。
比如各种清防蜡制度对结蜡规律的影响程度:
通过不断地调整清防蜡制度,观察结蜡(清蜡)规律的变化;通过改变清防蜡手段观察结蜡(清蜡)规律的变化等;以及结蜡(清蜡)规律中清防蜡制度与油品性质、含水、生产参数、产量等参数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定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6.2.1热洗
操作按标准施工。
介质的选取:
油层的敏感性,油层的漏失量与返吐能力,蜡对介质的敏感程度等;
量的确定:
洗井深度,结蜡程度与介质对蜡的清除、携带能力,油层的漏失量与返吐能力,对周期与成本关系的影响;
温度控制:
洗井深度、蜡的强度与介质对蜡的清除、携带能力,油品性质对介质温度的敏感程度;
压力控制:
洗井深度,油层的漏失量;
6.2.2加药(热水):
选型:
以溶蜡速度与程度决定,以现场效果决定;
量的确定:
结蜡规律,对周期与成本关系的影响;
方式选定(大小量、与热水结合):
结蜡规律;
6.2.3自喷井清蜡
摸清结蜡规律按标准实施。
6.3诊断分析
诊断分析过程:
资料准备(计量情况、井下管柱、生产过程、油井特点、常见故障),井口现象,井口诊断,功图诊断,综合分析,处理措施。
主要故障:
碰泵、脱筒、泵漏、固漏、气锁、断脱、管漏、卡泵、砂卡、蜡卡;
容易混淆现象:
断脱与气锁、断脱与固失灵、断脱与管漏、断脱与脱筒、砂卡与蜡卡、碰泵与供液不足;
供液不足原因分析、卡泵原因分析、光杆下不去:
断脱、蜡卡、砂卡、其他下行阻力(油稠等)、砂卡与砂埋。
6.4开关井
严格按厂有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并及时汇报。
作业井的开井:
巡检、录取资料、规格化要求等;
关井:
根据油井的特点选择停井方式,并做好停前准备措施;
6.5间抽
间抽是针对低产井的有效的节能降耗手段。
间抽制度的制定要根据油藏特点、油井特点制定,主要是摸索油井产液量与油井恢复能力之间的合理关系,即在油井的压力恢复曲线上找到最合理的点。
6.6计量
6.6.1计量分离器
计量分离器参数的校订操作按标准实施,计量分离器的校订周期根据所辖油井的特点制定。
主要注意事项:
首先校订前冲洗过程中要根据结蜡规律掌握好水温,不能使分离器参数出现大的波动;其次冲洗时必须将水包清理干净。
6.6.2计量
计量操作严格按标准执行。
对于间隙出油的低产井仅仅用普通计量分离器确实很难准确反映油井的真实产能,这就更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
目前厂里也通过各种手段解决这种计量难题:
连续计量设备的使用、智能储存式示功仪的使用等。
对油井天然气的计量一直是采油队做得很差的工作,应该严格按控制液面的方式进行计量,同时根据油井产气规律选定测气时间。
6.7防腐防垢防砂
油井的腐蚀与结垢几年前开始困扰我们,这2年更是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使我们的油井免修期的延长受到严重制约,我厂通过不断研究已经有了一套治理手段,但在预防上还没有形成很有效的手段。
这就需要采油队能及时配合好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执行好油井的防腐防垢制度,并不断分析和总结,提供有效的资料和建议。
油井出砂主要出现在一些特殊区块和一些高含水油井。
特别是是一些高含水油井的出泥砂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希望采油队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帮助有关职能部门尽早解决此类问题。
6.8机抽设备
采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严格按“十字”作业法执行。
值得重视的是要加强抽油机电机的管理,特别是抽油机电机的合理调配,以配合油井生产(地面)参数的优化。
6.9套管气的控制
套管气的控制一直是采油队津津乐道的成绩,实际上这些成绩某种程度上被夸张了。
但不可否认套管气的控制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套管气对油井的产能有一定的影响,对天然气的利用率有一定的影响。
原则上套管气禁止放空,必须进流程。
但对于一些严重影响油井产能的又另当别论。
套管气对油井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是气体影响和气锁,这些由油井油品性质、地层压力、生产压差决定,原则上只要有一定的沉没度就不会对油井的生产产生影响,而油井沉没度的控制又与套管气的控制分不开,这需要我们现场的技术员进行细心的摸索和总结。
6.10油井动态分析
前面提到的均是油井动态分析中所要涉及的内容,另外还要涉及油水井的对应是否合理、井下管柱是否正常等。
6.11采油树
油井采油树按要求设备齐备完好是最起码的要求,具体可参照一类井标准和相关标准。
6.12计量站的管理
计量站的规格化可参照有关标准和规定。
三管流程的配水保温可参照《冬季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油井配水温度要以油井含水、油井油质、来油温度、回水温度为准,通过控制配水闸门来控制,决不允许用回水闸门进行控制。
7、注水管理
参照《江苏油田注水技术管理手册》。
8、作业监督
作业监督是油水井技术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油水井管理的许多技术内容在作业监督时有着直观体现,通过作业监督可以为提高油水井管理水平提供最直接的基础资料,采油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作业监督不断扩充经验和知识,不断提高采油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
9、安全规范与管理
参照有关标准。
原则是按各项操作管理规定和标准操作,要确立用技术保证安全的意识。
10、系统效率
机采系统效率:
参照《石油企业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和《机械采油井系统效率测试方法》。
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手段上主要是通过机杆泵优化技术、增产措施等来实现。
注水系统效率:
参照《石油企业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和《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效率测试和单耗计算方法》。
在提高机采系统效率的手段上主要是分质分压注水、变频、使用新材料、增注降压等。
结束语
采油技术管理的范围远远不止上述内容,这里仅仅提及了与基层对管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内容,要想做好采油技术管理这项工作,做好上述工作仅仅是基础,要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学习其它相关的技术以及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油 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