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388817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3.60KB
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物质秸秆炭燃料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申报日期:
2012年11月5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
##能源生物质秸秆炭项目
建设地点:
#############
建设规模:
规划占地面积65亩,总建筑面积约1200m2。
建设内容:
1、总建筑面积1200m2
其中:
标准化车间总建筑面积800m2(标准化生产车间300m2,标准化仓库500m2);料场40亩;综合办公室(办公室、宿舍、实验室、食堂)400m2;
2、科研开发用仪器等辅助设施及设备;
3、辅助工程;
4、围墙、大门、道路及绿化建设。
项目投资:
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
燃料加工点的基础建设(包括地磅、厂房、围墙、变压器、消防水池等方面)投入140万元,加工点设备的购买(成型设备、粉碎机、抓草机等)投入80万元,运输车辆、收集点的建设、打捆机等收集设备的购买投入80万元。
项目建设:
建设年产1万5千吨生物质秸秆炭燃料加工点,计划2012年12月开工建设,到2012年5月建成投产。
建设期:
6个月。
二、投资单位概况
本项目是由界首市立雨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
计划在界首市东城办事处投资兴建“生物质秸秆炭项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
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建立低碳型集约型社会的政策,赵健于2011年9月在界首市大黄镇建立生物质秸秆炭的收购加工试点,并创立界首市立雨能源有限公司。
经过尽两年的市场运作,公司已经具备了创建年产1万5千吨生物质秸秆炭燃料加工的经验与实力。
为企业帮助政府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禁烧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三、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农业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2007~2015年,节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
4、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国家税务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财建)[2006]702号)
5、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
四、编制指导思想和原则
1、编制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实现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升值为关键,以改善农村村容村貌、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国禁止秸秆露天焚烧,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提高秸秆利用率,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
2、编制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益。
(2)要做到定位准、起点高。
定位于促进我国生物质能源和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
高起点建设规划,力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项目的建设规划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性。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将直接面对国内、国际市场激烈竞争,本项目建设不仅要根植于项目建设所在地,更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找准本企业生物质新能源产品在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中的位置,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4)项目的建设具有多功能、全方位的特点。
项目的建设规划要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决策,考虑到在WTO框架下国内国际新能源科技产品生产及深加工的新格局,并具备服务等多种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形成生产、销售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的机制,推动本地区产业化进程。
(5)项目的建设规划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科学决策,避免贪大求快。
项目采取一次性规划到位,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力争在2014年5月完成全部软、硬件设施,投入运营使用。
(6)坚持优先整合现有资源的原则。
充分依托现有的技术力量、生产装备、公用工程和生活福利设施,节省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形成功能提升、完善配套,管理高效的新能源科技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
(7)合理确定工程系统方案,在工程方案的选择与设计中尽量考虑工程的系统效益。
(8)坚持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方针,以保障项目安全和满足项目进度的需求为宗旨,重视管理队伍和科技信息建设。
(9)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做到安全、卫生、消防等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遵守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和地方的环保有关规定,对“三废”进行处理并达到规定排放标准。
公司秉承“引领生物质能源产业,打造绿色燃料生产基地”的理念,以“不断摸索前进,持续创新发展”的企业经营方针,开拓市场。
以产量和质量得到市场的认同。
为配合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愿与一切爱好环保的朋友结为伙伴,来共同实践绿色低碳生活,以完善的服务得到合作客户的认可。
五、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
1、编制范围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科技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水平,引导和促进消费,规范市场秩序,结合项目所处的地理、气候、交通、科技等具体情况,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编制主要范围如下:
(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市场分析
(3)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4)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
(5)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财务效益分析
(8)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设
2、进行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将本地配套资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生产方案、工艺技术流程、投资估算、财务评价以及项目偿债能力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为重点研究的问题。
六、研究结论
本可行性报告主要是研究对生物质能源利用,作为一种新能源科技。
研究用这些取之不尽的低成本的原料,即减少大气和地面污染、减少了CO2和SO2的排放量,为国分忧,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为居民、单位减少开支。
这种技术项目的示范推广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以给用户及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这种利国利民的项目一定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扶持和帮助。
使其得到尽快地批准和实施。
因此,本项目涉及到的生物质能源项目前景非常广阔、在界首市原料丰富。
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本运作。
变废为宝,实现低碳节能减排。
因此,实施本项目是可行的和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于能源的消费和需求不断攀升,“能源危机”引起发达国家对能源安全供应的关注,新能源科技的研发受到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始,我国和发达国家在日本的京都市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举行会谈,签署了CO2减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上明确提出我国的节能减排方针和措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40%。
因此,以新能源科技使得农村大量的秸秆进行回收再利用,既防止就地焚烧而污染大气环境,又能生产出低二氧化碳排放燃料,进一步形成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巨大驱动力,使新能源科技大规模产业化有了迅速发展。
2006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更明确指出:
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列为科学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资金支持新能源科技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新能源科技开发利用的技术进步,降低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鼓励清洁、高效地开发利用新能源科技。
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大量的生物质可再生资源日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相应地减少使用煤、电、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负面影响。
而在我市,这两年随着各级政府对环保事业、民生事业的重视,秸秆综合利用也成为一项政府重点工作。
特别是秸秆禁烧更成为农忙时各级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以2012年午收为例,界首市各级部门投入资金数百万,虽然创造了很高的社会效益,但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效益,没有完全达到理想效果。
二、项目建设的意义
1、可持续发展对能源的需要,为生物质能源的规模化、工业化提供了适合的途径,可有效代替煤成为工业原料,有利于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符合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2、本项目使用生物质能源燃料,减轻了矿物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有效避免使用煤所引起的空气质量恶化,促进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农民收入,每亩为农民增收60元左右,我市种植面积52万亩,每亩每年产秸秆约0.6吨。
如能合理利用,仅此一项可为我市老百姓增收3120万元!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业,我国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如何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国家科技部已连续三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研究项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成功的应用范例,已形成包括国内著名科研所和大专院校在内的高水平研究队伍,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机型,经消化、吸收、研制成功了各种类型的成型燃料,项目在人员、技术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得到了强力支持,为项目发展提供了依据。
长期以来,秸秆是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和沿海经济发达的部分地区,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
针对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温家宝总理在《西安周边大量焚烧玉米秸秆漫天浓烟威胁飞行安全》一文上批示:
“此事强调多年,仍未得到解决。
看来,关键要给秸秆找个出路。
农业部要予以重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治本的措施。
”
开发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对安徽农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
安徽的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有限,但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阳光资源很充足,生产秸秆非常有条件,目前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也仍然是农村的主要生活燃料。
但长期以来,人们总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利用他的热量,这种方式不仅热值低,且对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
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也迫切希望改变传统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早日用上和“城里人”一样优质、清洁的商品能源。
因此研究开发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将秸秆等原本的农业废弃物转变为可燃气体、液体、固体等洁净的能量形式,作为农民的炊事、发电、采暖等用能,既可以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秸秆资源,又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可以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安徽省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巨大的贡献。
因此研究开发秸秆综合利用非常适合安徽省情。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解决能源的日益紧张和生物质能源的大量浪费并造成环境污染这一矛盾,作为新能源利用城市的典范,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励农民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比如秸秆制炭、高温堆肥、秸秆还田、秸秆青储等。
特别是秸秆制炭项目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
此举即节约了能源,减轻了大气污染,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城乡面貌,化害为利,一举多得。
举一例说明生物质能源与常规能源的优势:
各种常规燃料1吨蒸汽锅炉能耗费用对比表:
燃料名称
柴油(kg)
天然气(M3)
煤(kg)
生物质成型燃料(kg)
热值(KCAL)
10200
8500
4200
3400±200
燃料价格(元)
7.8
3.7
0.9
0.45
每吨蒸汽能耗
68
77
780
170
每吨蒸汽费用(元)
530
285
624
221
第三章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一、项目概况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环保的产物,能源的开发利用被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质能源结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资本运作,把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及实现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结合起来,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政策支持为保障,发挥市场机制为导向,做好界首市的秸秆综合利用文章。
生物质成型设备,该机性能稳定、操作简单、4个人即可生产,进料铡切、制粒一次同步完成,不需要其他的附属机器(如搅拌机,提升机,烘干机)。
农作物秸秆经粉碎后压缩碳化成燃料块,能有效地改变其燃料特性,热值接近中质烟煤,致密成型技术为生物质原料异地运输使用创造条件,可以作为生物煤供应工业生产和居民使用,同时也是很好的气化原料,对推广气化炉有促进作用,该技术若与联合收割机配套,可以实现能源、粮食一起收获。
二、行业及市场
随着城市化向着洁净、生态环保方向的快速发展,对新型洁净能源需求目益增大。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较高的一线、二线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合肥、济南、郑州等地对新型环保低成本能源需求最为迫切。
尤其是近两年开始禁止在市内使用煤碳作为采暖和工业燃料,很多住宅和工厂不得不使用电、气、油作主要燃料,成本相当昂贵,这样就迫切的需要大量的秸秆固体燃料这样廉价且环保的绿色产品。
这样一来为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和秸秆固体成型燃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家发改委2007年9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生物液体燃料。
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达到200万吨。
在3月16日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
“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核能、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风电技术装备、智能电网、生物质能。
”并“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质能”。
随着阜阳、临泉、涡阳等周边地区生物质电厂的纷纷投产,生物质秸秆炭具有极大地消化市场,而且我市的西城、田营工业园的大量再生金属利用企业,比如铝型材加工厂,急需替代煤的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大。
产品销路无忧。
生物质能利用的关键在于成本,而成本的主要体现在收集、存储和运输方面,公司的运行模式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为秸秆的规模化利用提供了保障。
四、财务预测
2012年12月,公司着手于企业前期准备工作,成立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示范基地,建立产业化体系。
2013年,完成资金、技术、人才和形象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收入400万元,生物质秸秆炭燃料1万吨,税前利润达到100万元。
2014年,实现收入600万元,生物质秸秆炭燃料1.5万吨,税前利润达到150万元。
2015年,实现收入800万元,生物质秸秆炭燃料2万吨,税前利润达到200万元。
如果项目计划顺利实施,公司2012—2014年利润预测表如下:
项目
2013
2014
2015
主营业务收入
400
600
800
成本总额
300
450
600
税前利润
100
150
200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
一期总建筑面积约1200m2,其中:
标准化车间总建筑面积800m2(标准化生产车间300m2,标准化仓库500m2);综合办公楼(办公室、宿舍、食堂)400m2。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
在#####的项目规划用地65亩。
在厂区布局上,规划为厂房,办公室区域,秸秆堆放区三个部分。
厂区布置有直行主干道,通过厂区主干道联系全厂各功能区的道路运输,方便运输,方便运输管理。
主干道路面为水泥路面,路面宽6米。
其余道路为砂石路面。
厂区示意图:
三、生产技术方案
1、生产技术方案
本项目产品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生产,是以与环境协调为目标的工艺技术,制造工序齐全,包含粉料、上料、生产、出料、称重、包装等工序,无CO2和SO2的排放,。
具有安全清洁、热值高、节能环保等优点。
2、加工工艺流程
秸秆粉碎===>秸秆除湿===>上料===>压缩碳化==
=>出料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
本项目建设属工业厂房建筑工程,根据生产规模、场地条件、材料及项目区施工具体条件综合考虑,总体要求应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办公室、员工宿舍、生产车间及其他用房均为单层,防火等级为Ⅱ级,用电类别为二类,抗震设防六度,在设备选择上,全部为国内厂家生产的性能较优越的换代产品,对设备的要求是:
无毒害、耐腐蚀、持久耐用、便于维修,确保生产的稳定性。
五、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
1、供电
《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SDJ2-79)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34-79)
《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J55-83)
2、消防要求
水源:
同给水系统
消防水量
本工程建筑大都属乙类工业用房,辅助建筑面积大且数量少,厂区的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内设置环行消防管道和消火栓。
消防系统
消防系统启动后由消防泵从贮水塔抽水注入环状供水管道,整个工程的消防以消火栓为主,室外设地下消火栓为120米左右。
另在车间及办公楼内设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通讯
该地区通讯设施发达,厂内有直拔电话、传真机,计算机已与国内、外联网。
有独立域名,或随时间向各地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六、节能减排措施
1、节能措施
(1)工艺节能措施
①在生产技术路线选择时,尽可能运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将能耗的高低作为技术路线选择的主要因素来考虑。
②工艺流程合理,避免住返运输。
③工艺设备选用节能型产品
(2)节水措施
①加强供水管网管理维护,防止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
②生活卫生用水,要选购节水型器具,在达到卫生要求的条件下,实现节约用水。
(3)热能节约措施
搞好设备、管道的保温、保冷、降低热、冷损耗。
(4)节电措施
在生产装置的辅助生产装置机电设备的选型上,要严格把关,积极选用合理用能的高效设备,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技术先进、材料优良、结构合理、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节能型机电设备,以有效降低产品的能耗。
(5)土建措施
①建筑物在设计时尽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通风以节约电能消耗。
②合理确定建筑物面积,层高及结构形式以降低建材消耗,外墙面均采用保温材料。
(6)总图措施
①在总图布置中,将公用工程和辅助生产系统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减少管线长度,有利于降低能耗。
②合理安排总图,使总体布局合理,紧凑,提高土地利用率。
(7)管理措施
①在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中,要合理地设置检测仪表,定期进行检测,加强计量管理,真实反映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以便进一步制订和实施节能措施。
②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共同建设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会。
2、节能效果
(1)生产用水
主要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冷却水,年总用水量为2000立方米。
(2)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根据每人每日用水量为100升,项目定员职工为20人,年用水量为600立方米。
(3)本项目建设装机总容量250千瓦。
年耗电量100000度。
七、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实施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编写、评估论证的具体数据、推荐书及合同的准备;二是项目的建设阶段,包括机械的推荐、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和投产。
时间安排:
建设年产1万5千吨生物质秸秆炭燃料,计划2012年12月开工建设,到2013年5月建成投产。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1、设计依据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对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企业,必须把“三废”的控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本项目的实施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法规和规定:
(1)《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工业企业噪声设计规范》
(4)《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1)选址区域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和总悬浮粒监测日均浓度低于GB3095-96二级标准,氯化氢日均浓度低于TJ36-79控制标准。
(2)正常情况下,选址区域环境噪声值低于GB3096-93工业集中区标准值,声学环境质量良好。
3、建设项目的排放废源
项目建成后将产生生产噪声及生产性排水。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粉尘及水蒸气
项目所用原料为生物质燃料,使用时采用除尘装置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1中的二级标准,对大气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原料无毒无味,使用与加工过程中对人和环境无害,含硫量在千分之一以下。
2、机械噪声
产品生产过程中,电动机产生的噪音在200m2的厂房内工作无明显噪音,我们仍增加消音装置,使噪音降到最低限度。
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是非常清洁的、环保的,存放和运输过程中对人和环境不会产生污染。
3、生活废水处理
本项目无工艺废水产生。
生活废水将通过沉淀池、化粪池经处理后排放。
4、固体废弃物处理
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是不合格产品、边角料及生活垃圾。
不合格产品、边角料及粉料全部回收后再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统一交环卫部门无害化处理。
三、评价与审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国家环保总局第十四号令,本项目只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公司从保护生态的角度,综合考虑,已委托环境科学保护研究所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经环保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认为:
项目产生的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噪声均采用相应的设备进行了有效地处理,建设方要认真报告表中提出的有关环保治理措施和环保建议,认真贯彻执行“总量控制”、“达标排放”和“三同时”制度等环保要求,切实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
因此,从环保角度,项目建设方案是可行的。
第六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组织机构
本项目一经实施,将成立由总经理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抽调基建、采购、监理、财务、设备等相关人员负责项目的招标、施工、监理、采购、验收、资金调配、文件管理等工作。
项目建成后,实行#######能源有限公司经理负责制。
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制定严格的人事制度、财务制度。
2、机构职责与职能
项目经营期间,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财务独立核算。
各部门职能如下:
办公室:
负责各部门之间调配与管理、文秘外事及日常事务。
技术部:
负责配合科研机构检验产品,检验原材料及产品质量,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日常技术管理。
生产部:
负责日常生产安排,组织生产及计划安排。
供销部:
负责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及市场体系建设。
财务部: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财务制度要求,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负责资金筹措、调配工作。
3、运行模式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去做,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做到高效、灵活,步调一致运作。
在经营管理方面,严格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制度等,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协调配合,以达到最佳总体运行势态。
4、劳动定员
生产劳动定员20人,一线生产员工为15人,设厂长1名,车间主任、品管、财会、办公、统计、技术等管理等2人,营销人员1人、后勤保卫人员1人。
二、经营管理模式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CRM、ERP、EAM、HRM系统)。
要求从厂长到员工,岗位明确、责任分明,在管理上,实行逐级管理制度。
三、经营管理措施
1、工程管理包括工程设计、设备物资采购、施工监控和竣工验收等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秸秆 燃料 生产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