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程1.docx
- 文档编号:24384342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8.25KB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程1.docx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程1.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教程1
第一课:
概述与复苏原理
2、婴儿出生时的生理变化
复苏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所有步骤的流程图
帮助预知哪些婴儿需要复苏的危险因素
复苏新生儿所需的设备和人员
3、胎儿期,氧通过胎盘来传送,胎儿肺不含气体
胎儿的肺泡充满肺内产生的液体。
4、因肺小动脉收缩和血流经过动脉导管分流,与生后所需比较经过肺部的血流显著减少。
5、出生时,随着最初几次呼吸,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由此,肺脏开始了维持一生的呼吸功能。
出生后,随着肺泡充满空气肺扩张,
胎肺液逐渐离开肺泡
6、同时,随肺脏扩张和肺液排出,肺脏小动脉扩张,通过肺脏的血流大幅度增加。
7、当血氧水平上升,动脉导管开始收缩。
原先经动脉导管分流的血液现在流向肺脏,并在肺摄取氧后将其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中。
动脉导管关闭,正常的宫外循环模式建立。
8、通常,在生后几秒中内发生3种主要的变化。
1)肺泡里的液体被肺组织吸收后代以气体
2)脐动脉、脐静脉被夹闭,从而祛除了低阻力的胎盘循环,并提高了体循环的血压。
3)肺组织中的血管扩张提高了肺的血流量。
9、自然分娩过程有助于肺液的排除,而当没有自然分娩时这种排除的作用就会减低(如剖宫产手术)。
生后快速建立的有效呼吸有助于液体从肺泡的排除。
胎肺液的清除将会因为新生儿生后无呼吸而被削弱。
浅表而无效的呼吸可能发生在早产的新生儿,或者那些因为胎盘功能不足,产妇用药,麻醉,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的新生儿。
喘息样的不规律的呼吸不能保证肺脏正常地扩张。
10、有呼吸抑制的新生儿肺血管是收缩的,致肺脏低血流和血氧不足。
只要减少了肺灌注,既使当新生儿适当通气,身体各组织的正常氧合也不可能实现,因为氧合过程不仅需要氧达到肺泡,而且需要依靠肺血流(灌注)和心脏输出量。
轻度呼吸抑制的新生儿体内氧含量和pH值只是轻微的降低,可以通过迅速而适当的用100%氧给新生儿通气而提高肺灌注量。
严重缺氧伴有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的新生儿,其肺灌注仅靠通气不能得到改善。
氧合和纠正酸中毒共同采用,使肺小动脉张开,从而改善肺灌注。
11、窒息时代偿机制启动。
起初,肠、肾脏、肌肉和皮肤的小动脉收缩,使血液重新分配,优先保证心脏和大脑的供应以保护其功能。
当缺氧持续存在时,心肌的功能和心输出量恶化,流向重要器官的血流减少。
这种状态将导致器官进一步的损伤。
12、婴儿在分娩前、分娩中、分娩后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将破坏出生过程中肺和循环的正常过渡。
婴儿可能无法充分呼吸而将肺液排出肺泡,或者其它物质如胎粪可阻碍空气进入肺泡。
可能出现过度失血或心脏收缩力差。
缺氧或肺部无充气可能导致肺动脉的持续收缩。
13、窒息的新生儿会有以下一种或多种表现:
血氧不足造成的紫绀
心动过缓
低血压
大脑缺氧造成的呼吸抑制
肌张力低下
其它情况也会有以上这些症状,如感染、低血糖,出生前母亲使用镇静剂。
14、当婴儿出现宫内或出生后缺氧时,会遭受已限定好的经历过程。
原发性呼吸暂停会经历如幻灯片介绍的过程。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原发性呼吸暂停过程中,婴儿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15、如果缺氧持续存在,出现深的喘息样呼吸,心率持续下降,血压降低。
重要的是在继发性呼吸暂停期间,新生儿对刺激无反应。
一旦继发性呼吸暂停发生,死亡随时可能发生,除非给予适当的复苏措施,包括辅助性通气和给氧。
当遇到一个分娩时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诊断必须考虑继发性呼吸暂停,并且必须尽快开始复苏。
16、流程图从婴儿出生开始。
黑框中显示了复苏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黑框下方是一个决策点,帮助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到下一个步骤。
出生时,您首先需要问自己五个关于新生儿的问题,在评价框里都显示了这些问题。
如果任何一个答案是“否”,您将继续初步复苏步骤。
17、初步复苏——建立气道并开始给新生儿复苏。
星号(*)表示该步骤中可以考虑用气管插管(如胎粪吸入呼吸抑制的新生儿)。
18、约每30s评估新生儿。
如新生儿无呼吸(有呼吸暂停)或心率<100/Min进入到黑框B。
19、大约通气30s后,再次评估新生儿。
如果心率<60次/min,进入黑框C。
新生儿复苏最开始的这几步(A&B)目的是要使氧进入到新生儿肺中。
一旦这些步骤完成后,心率、血压和肺血流通常会随之改善。
然而,如果血液和组织中氧水平已极度低下,就需要靠胸外按压和注入肾上腺素(黑框C&D)保证充足的心输出量以使血液可到达肺获得氧。
20、经过30s胸外按压后,再次评估新生儿,如果心率仍然<60次/min,则采取黑框D步骤。
21、如果心率仍然<60次/min,重复采取黑框C及D中所示步骤。
在图中用U型箭头示出。
22、在复苏流程图中,按照图中箭头所示步骤顺序操作非常重要。
23、新生儿复苏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先对新生儿评估,决定将要采用哪种措施,然后才具体实施该措施。
进一步评估又是后面的决策和下一步措施的依据。
24、每一次分娩过程中应当至少有一名主要负责新生儿并且能够进行新生儿复苏的人员在场,对于产房内需要复苏的新生儿来讲,让某些人“电话待命”(无论是在家或是在医院里较远的地方)是不够的。
如果预计是高危分娩,这样有可能需要更高级的新生儿复苏技术,则至少需要两名人员在场。
所有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规定在复苏过程中注意体液防护。
25、产前因素
产妇有糖尿病过期妊娠
妊娠性高血压多胎妊娠
慢性高血压胎儿大小与孕期不符
贫血或同种免疫疾病孕妇用药,如
死胎或新生儿死亡史碳酸锂
妊娠中、后期出血镁剂
孕妇感染肾上腺能阻滞药
孕妇心、肾、肺、孕妇吸毒
甲状腺或神经疾病胎儿畸形
羊水过多胎动减弱
羊水过少无产前检查
胎膜早破年龄16岁或35岁
产时因素
急诊剖宫产胎儿心动过缓
产钳或胎吸助产胎儿心率图型可疑
臀位或其它异常先露产妇使用全身麻醉剂
早产子宫强直性收缩
急产产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药
单卵双胎羊水胎粪污染
胎膜早破脐带脱垂
(分娩前>18小时)胎盘早剥
滞产(24h)前置胎盘
第二产程延长(>2小时)
26、早产儿在解剖学和生理学上都存在有与足月儿不同的地方。
由于这些或其它特点给早产儿复苏提出了挑战。
27、经过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仍有可能恶化,复苏后三级护理是:
常规护理:
用于那些无危险因素且清除了胎粪有活力的足月儿
支持护理:
用于那些在产前和产时有危险因素的,且仍有可能发生一些围产期并发症的新生儿,他们在接下来的新生儿阶段需要经常的评估。
继续护理:
那些需要正压通气或更进一步复苏操作,且可能需要进一步支持的新生儿,应该在可继续评估和监护的环境里进行照料。
第三课:
复苏气囊和面罩的使用
1、在第三课中您将会学到以下内容:
何时给予气囊面罩通气
气流充气式和自动充气式气囊的区别
每种类型气囊的操作
面罩在新生儿面部的正确放置
测试和修理每种气囊的故障
评估气囊面罩通气的效果
2、气流充气式复苏囊(A)在不用时是瘪的,像一个放了气的气球。
只有当氧气被压入囊内,关闭气囊输出口,同时将面罩紧贴新生儿面部时才膨胀。
自动充气式复苏囊(B)不必依赖压缩气源而能自动充气,且始终处于充气状态。
3、气流充气气囊需有压缩气源才能充气。
为了使气囊充气,面罩必须紧贴着婴儿的面部。
气流充气气囊通常比自动充气气囊更为敏感。
有了经验后,当你挤压气囊时将能判断新生儿肺的顺应性。
气流充气气囊直接输送100%浓度的氧给患者,并可用来常压给氧。
4、自动充气气囊在挤压后能够重新充盈,即使它未连接氧源且面罩没有罩在患者脸上。
在接上100%浓度的氧源时,一些氧气可以从气囊的后面流出。
当气囊被放松时,气囊内的氧被由气囊后面流入的房间内的空气稀释,除非气囊连接了储氧器。
因此,当压缩气囊时需要连接储氧器才可能提供100%浓度的氧。
5、新生儿用的气囊容量应在200到750ml之间。
足月儿每次通气只需要15~25ml(5~8ml/kg)
出生时需要正压通气的新生儿最初应输送高浓度的氧(90%~100%)。
为了减少通气压力过高引起的并发症,复苏气囊应具有一定的安全装置以防止不希望出现的过大的压力。
每次分娩都应准备有不同型号的面罩,以适应不同体重的新生儿。
最好是有软垫并能符合面部解剖形状的。
6、气流充气气囊有四个组成部分:
1)氧输入口:
由此氧从加压氧源进入到气囊
2)至病人的输出口:
由此氧从气囊到患者
3)流量控制阀:
提供了一个可调节的漏孔来调节气囊内的压力
4)压力表连接处:
可连接压力表,用于显示给新生儿通气的压力。
压力计提醒你用于给新生儿通气的压力大小。
如果气流充气气囊有压力计的连接处则必须接上压力计,否则连接处就有可能漏气,以致气囊不能正常充盈。
7、气流充气气囊需要在密封的系统下充盈。
如果气囊无充盈,请检查一下是否有这里提到的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8、使用气流充气气囊时,需要用加压氧源来给它充气。
氧气进入气囊不会被稀释,且气囊内的氧浓度与进入患者的氧浓度一致。
一旦面罩紧贴在新生儿的面部,所有来源于壁式储氧系统或氧气筒的氧会流入气囊并从气流控制阀流出。
这样,气囊就会充盈。
气囊内的压力可以通过气流计调整有多少氧气进入气囊,或者通过气流控制阀调整氧逸出气囊的量来调节。
9、自动充气气囊有七个基本组成部分:
1)空气入口:
是一个单向活瓣,可以安置在气囊的任意一端,压缩后的气体通过它流入。
2)氧入口:
是一个小突起,连接氧气管。
自动充气气囊不需要靠氧的压力充气。
3)病人侧气体出口:
通过面罩或气管内导管,氧从这里由气囊流向新生儿。
4)通气瓣:
位于气囊与病人侧气体出口之间。
在通气时,挤压气囊活瓣打开,氧和空气通向病人。
当
气囊重新扩张时活瓣关闭,能预防患儿的呼出气进入气囊。
5)储氧器:
是可连接在气囊空气入口的设备,接上储氧器可以防止氧被室内空气稀释,从而得到100%的氧。
6)减压阀(pop-off):
防止气囊内压力过大。
7)气压计连接处(可选):
靠近病人侧气体出口的一个小孔或突起,用于测量通向患者的压力。
小孔必须堵住或者接上压力计,否则气体会从这个开口逸出,影响足够的压力生成。
10、出生时需要用辅助通气来复苏的新生儿应给予高浓度的氧(90%~100%)。
使用自动充气气囊时,空气通过空气入口进入气囊稀释了囊内的氧浓度;因此,实际到达患者的氧气浓度减少到40%左右。
11、自动充气时复苏囊可以通过连接储氧器来提供高浓度的氧。
储氧器是一个可连接在气囊空气入口的设备。
12、储氧器有多种类型,其作用都一样。
有些开口是完全开放的,而有些则有一个活瓣控制气体进入储氧器。
13、自动充气式复苏囊输送的气体压力不取决于进入气囊的氧流量。
面罩紧贴新生儿面部后(或将气囊连接到气管导管),自动充气式气囊的充盈不再会变化。
14、给新生儿通气时所用压力过高时可以造成肺部的过度充气,从而导致肺泡破裂和空气泄漏或气胸。
任何类型的复苏囊,无论是气流充气式还是自动充气式,都应具备一种或两种安全措施来防止压力过高
15、有气流控制阀的气流充气气囊能调节期望输送的最高压力。
与气囊连接的压力计可以帮助适当调节阀门。
16、自动充气式气囊应设有减压阀(通常叫做顶出阀pop-offvalve),一般设为30~40cmH2O。
如生成压力30~40cmH2O,阀门打开,从而限制了输送到新生儿的压力。
有些自动充气气囊的减压阀能暂时堵住或避开以便提供高压力。
特别在最初的几次呼吸时,用以扩张新生儿未充气的肺,有时是必要的。
很多自动充气气囊还设有1个连接压力计的端口。
17、气流充气气囊和面罩可以用于常压给氧。
面罩应轻轻罩在新生儿面部,气体可由其周边逸出。
用于常压给氧时,气囊不充盈。
用自动充气气囊和面罩常压给氧不可靠。
流入自动充气气囊的氧一般被分流到气囊的空气入口,经连接着的储氧器,从储氧器的另一端或从储氧器的阀门流出。
18、无软垫的面罩边缘无柔软的衬垫结构。
这种面罩通常边缘较硬。
由于不易与新生儿面部轮廓适配无软垫的面罩比有软垫的较难密封。
无软垫的面罩放置不当时易伤患儿眼睛,且如果罩得过紧可能造成新生儿面部损伤。
有软垫的面罩边缘是由一种柔软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的,如泡沫橡胶或充气垫圈。
有软垫的面罩易与新生儿面部轮廓适配,较易密封。
有软垫的面罩罩在新生儿面部不用压力太大就可以得到密封的效果,而且即使放置不当也很少能损伤新生儿的眼睛。
圆形的面罩在通气时可以有效的获得密封效果,但是如果选择的型号不合适,则得不到密封效果,因为面罩不能充分贴合口和鼻。
如果面罩太大,压力可能压在眼睛上从而造成损伤。
解剖形的面罩适合面部的轮廓,尖形部分与鼻相配。
解剖形的面罩很少能损伤眼睛,因为它的边缘适合眼睛和鼻间的轮廓。
应备有适用于小的早产儿及足月儿的面罩。
19、面罩应该大小合适,边缘能够覆盖颏端、口和鼻,不能覆盖眼睛。
如果面罩太大,可能损伤眼睛。
如果面罩太小,将不能罩住口和鼻,而且可能堵塞鼻。
20、气囊应被组装好,并连接到氧源,使之能提供90%~100%浓度的氧。
如果使用的是自动充气气囊,要确定连接上储氧器。
一旦选择和组装好设备,应检查气囊和面罩,确定其功能正常。
有裂隙的气囊、粘连或闭合不全的阀门、漏气或破的面罩都不能再使用。
21、检查气流充气式气囊时接上氧源。
调整气流量表至5~8L/min。
用手掌封住面罩来堵住病人侧输出口,检查气囊是否充盈。
调节气流控制阀使气囊不过度扩张。
观察压力表,气囊未受到挤压时,调节阀门到近5cmH2O压力,气囊充分挤压时,调节到30~40cmH2O的充盈压峰值。
以40~60次/min的速度挤压气囊,压力40cmH2O,如气囊充盈得不够快,调节气流控制阀或提高气流表的氧气流量。
22、检查确定输氧管和储氧器的连接,调节流量到5~10L/min。
为了检查自动充气气囊的工作情况,先用手掌封住面罩来堵住病人侧输出口,然后挤压气囊。
你的手能感觉到压力产生,压力计显示30~40cmH2O。
用力能够使减压阀打开。
松手时气囊能够迅速的再次充盈。
23、面罩应该覆盖住新生儿的口、鼻和颏端,不能罩住眼睛。
可以吸引口腔和鼻腔多次以保证无异物堵塞。
新生儿颈应轻度伸展以保持呼吸道开放。
其中一种方法是在肩下放一小卷毛巾。
可站在新生儿的一侧或头侧,这样能方便地使用复苏气囊及舒服地把面罩固定于患儿面上。
可以旋转气囊上的面罩达到与新生儿面部和您位置最匹配的角度。
放置面罩时不要挡住你观察新生儿胸部的视线,因为通气时你需要观察它的起伏。
24、通常用拇指、食指和/或中指压住面罩大部分边缘,而用无名指和小指将颏往上推以保证患儿气道畅通。
解剖形面罩应将其尖的一端置在鼻根上。
面罩安置妥后,轻轻向下压住其边缘便能形成密闭空间。
25、手握面罩时要注意以上几点。
26、面罩和面部间的密封对于维持肺部充气时需要的正压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无良好的面罩-面部间的密封,气流充气气囊就不能充盈,因此你挤压气囊不能产生希望的压力。
27、明显的胸廓起伏是密封良好和肺部充气的最好指征,新生儿就好象在正常“自如”地呼吸。
胎肺充满了液体,而新生儿的肺必须充满气体。
为了在初生的新生儿肺内建立一定的气体容量(功能残气量),最初几次呼吸常需要比以后呼吸更高的压力和更长的充气时间。
如果气囊连接有压力计,就能够看到输送的氧气压力大小。
通气时应使用能够使肺部运动的最小压力。
28、如新生儿呈现深呼吸状态,肺将有可能充气过度。
使用太大的压力有造成气胸的危险。
记住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量比复苏气囊内的气体量要小得多:
是240ml自动充气气囊的1/10;750ml气流自动充气气囊的1/30。
腹部运动可因气体进入患儿胃引起,不要误认为是有效呼吸。
29、给新生儿通气时进行记数
念“呼吸”时挤气囊,念“2,3”时放气可望获得合适的频率(图3.29)。
30、如听到或感觉到空气从面罩逸出,调整面罩位置,尽力罩紧,稍稍增大对面罩边缘的压力。
通气不充分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气道阻塞。
检查新生儿的体位,颈部再伸仰一点;检查口腔、口咽和鼻腔是否有分泌物,必要时吸引;尝试适度张开新生儿的口做通气。
挤压气囊的力度可能不够。
如气囊带有压力计,增加压力直到能看见胸廓扩张。
如使用的气囊带有减压阀,增大挤压力直至减压阀开放。
设备运转不灵也可能是胸廓扩张不良的原因,如气囊裂口,气流控制阀失常,或者连接不正确。
31、胸廓扩张不良时按上面概括的步骤操作
32、当心率逐步增加至正常时,应保持通气40~60次/min。
随着改善,新生儿应变得红润。
当心率稳定在>100次/min时,则应当在刺激新生儿呼吸的同时逐渐减少辅助通气的频率和压力。
当新生儿开始产生自发呼吸和心率达到了基本水平后可以停止辅助通气。
继续常压给氧以保持新生儿红润。
33、应用气囊面罩通气时,挤入口咽的气体既可进入气管,也可进入食道。
气体进入胃内后可以因阻碍肺的完全扩张而影响通气,并且可能造成返流而吸入胃内容物。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插入胃管来解决。
34、通气时插胃管所需器械包括8F鼻饲管和20mL注射器
35、测量应插入的胃管长度,该长度等于从鼻梁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
在胃管上做好测量的标记。
36、使用8F鼻饲管且由面颊柔软的地方出面罩,则不会引起面罩与患儿面部间的漏气。
大号的胃管可能使面罩密闭困难,小号管则容易被分泌物堵塞。
插入胃管后及用注射器吸引前继续维持通气。
37、检查胸廓扩张是否正常,并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
面罩与患儿面部是否密闭?
气道是否因头位不正确或有分泌物而阻塞?
气囊是否正常工作?
压力是否足够?
是否胃充气而影响肺扩张?
是否提供了浓度100%的氧?
氧管是否连接到氧源或气囊?
气流是否通过气流表?
如用自动充气气囊,检查是否接上储氧器?
若用的是氧气筒(而不是壁式氧源),那么气筒内是否有气?
38、气囊面罩通常不如气囊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有效。
如果未听到双侧呼吸音,通常应进行气管插管。
并发症如气胸,可能会发生。
如果新生儿情况继续恶化或无改善,且经过30s充分的正压通气后心率仍<60/min,下一步则需要进行胸外按压。
第四课:
胸外按压
1、在第四课中您将会学到以下内容:
复苏时,何时开始胸外按压
如何进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如何与正压人工呼吸配合
何时停止胸外按压
2、当新生儿出现低氧血症时,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下降。
结果到重要器官的血流和氧也随之减少。
这些组织的氧供减少会导致脑、心、肾和肠不可逆转的损害。
胸外按压用于暂时提高循环量和携氧量。
胸外按压必须配以100%浓度氧的通气。
为了保证血液流经肺部的时候携氧必须同时进行正压通气。
3、经过30s100%浓度氧有效正压通气后(根据良好的胸廓运动和呼吸音来判断),应重新测心率。
此时,大部分进行复苏的新生儿经过改善通气后情况会有所好转,少数仍呼吸暂停,心率60次/min。
这些新生儿应接受胸外按压,配合继续正压人工呼吸。
在此过程中,可做气管插管确保有效通气。
心率<60次/min的新生儿,尽管给予刺激和30s正压通气,其血氧水平可能仍会很低。
结果心肌抑制不能强有力的收缩,不足以泵血到肺获取氧。
所以,需要机械地挤压心脏,同时继续以100%氧对肺部进行通气,直至心肌得到充分氧合恢复正常功能。
4、胸外按压有时称为心外按压,为有节奏地压迫胸骨,达到:
压迫脊柱上方的心脏
增加胸腔内压力
促进身体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环
心脏位于胸腔内胸骨下1/3和脊柱之间。
压迫胸骨即压迫心脏并增加胸腔内压力,使血液被挤入动脉系统。
5、实施胸外按压时需要两个人:
一人按压胸廓,另一人进行通气。
两人需要相互配合。
施行胸外按压的人必须站在能接触新生儿胸部并能正确摆放手的位置。
辅助通气的人需站在新生儿的头位以达到维持有效的面罩-面部密闭性(或固定气管导管)和观察有效的胸廓扩张。
6、有两种胸外按压的技术。
常用的是拇指法,双指法也可以。
这些技术共同点是:
新生儿的摆位:
将患儿放在硬垫上,颈部稍仰伸。
按压:
同样的位置,深度,和频率。
7、拇指法中,双手拇指压迫胸骨,双手环绕患儿胸廓,其余指支撑其脊柱。
双指法中,可用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或无名指的指尖压迫胸骨。
无硬垫时另一手支撑患儿背部。
8、对胸骨下1/3用力。
剑突是肋骨下方在中间汇合处的小突起,注意避免对剑突用力。
确定按压区时可以假想连接两乳头的一条线,这条线以下就是胸骨下三分之一段。
9、拇指法是用双手环绕躯干,拇指放在胸骨上,其余手指支撑新生儿背部。
两拇指可并排放置,或者当患儿个子小时,两拇指可以重叠放置。
10、注意按压时不要全手掌挤压胸廓,如果挤压胸廓,有可能造成肋骨骨折或气胸。
当患儿太大而操作者的手太小时,拇指法则无法有效地执行。
但是,当长时间胸外按压时你会觉得拇指法较双指法省力。
当患儿需要静脉给药时,拇指法影响脐血管给药的操作。
11、当按压胸部时,只有这两个手指尖停留在胸骨上。
这样非常好控制加在胸骨上的力量。
如果手的其他部分停留在胸廓上,在通气时就会限制胸廓的扩张,而且力量用在胸部脆弱的部分,有发生气胸和肋骨骨折的危险。
12、只有指尖可以放在胸骨上。
不正确的手法可能会限制通气,有发生气胸和肋骨骨折的危险。
13、控制施加于胸骨的压力是胸外按压的要点。
摆好手与手指的位置后,要用足够的压力使胸骨下压约前后胸直径1/3的深度,然后松开令心脏充盈。
1次按压包括1次下压与1次放松的动作。
实际下压的距离取决于新生儿的体型大小。
胸外按压的下压时间应稍短于放松时间,以使心脏输出量达到最大。
14、在每次下压和松开时,拇指或手指指尖都不能离开胸骨。
如果按压后拇指或手指尖离开胸骨则:
要浪费时间重新定位
丧失对压迫的深度的控制
可能压错位置,造成对胸廓及胸腔内脏器的损害
15、进行胸外按压时,需给足够的压力充分按压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但又要避免损伤胸廓下器官。
可能发生的潜在并发症有:
肋骨脆而易骨折。
断裂端可能会刺伤下面的脏器造成出血或气胸。
作用在胸骨下端时(剑突)能造成肝脏裂伤。
16、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必须一直伴有正压人工呼吸。
但应避免按压和通气同时进行,因为它们会相互影响效果。
因此,两个动作须配合好,每3次胸外按压后,正压人工呼吸1次,共计每分钟30次呼吸和90次心脏按压。
胸外按压者应代替通气者来记数。
胸外按压者边按压边数“1—2—3—呼吸……”,通气者在“呼吸”时挤压气囊,在“1”时放开。
注意被动呼气发生在下一次按压的下压过程中。
数出节奏有助于整个过程协调有序地进行。
17、胸外按压时,实际上通气频率为30次/min,而不是先前在正压通气中学过的频率40~60次/min。
为保障胸外按压次数,低通气频率是必要的,要避免胸外按压与人工通气同时进行。
要保证配合默契,就必须两人一同练习,并交换角色。
18、经过约30s配合默契的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后,应停止按压,留出6s的时间再次测定心率。
6s的心率乘以10就得出1min的心跳次数。
如果心率>60次/min则可以停止胸外按压,但须以较快的频率继续通气,约40~60次/min。
一旦心率增加到>100次/min,且新生儿开始自主呼吸,则逐渐停止正压通气,将新生儿移交给新生儿室继续护理。
19、当你实施了胸外按压并配以通气时,仍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胸廓运动是否正常?
是否100%浓度输氧?
胸外按压深度是否约为胸部直径1/3?
胸外按压和通气配合默契吗?
如果心率仍<60次/min则需要使用肾上腺素,参考第六课。
到复苏过程中的这一步,你很可能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培训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