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现场管理规则.docx
- 文档编号:24368090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7.18KB
5S现场管理规则.docx
《5S现场管理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S现场管理规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S现场管理规则
5S现场管理规则
1目的
为改善车间现场,培植生产细胞,推进精细化、扁平化管理,逐步实现精益生产,特制定本规则。
2范围
安全、质量、环境、成本等层面;
工艺、设备、物料、场地等要素。
3目标
场地平整清洁、物料整齐有序、设备完好卫生、文件适宜美观、人员行止得当。
4原则
4.1以工段班组为责任主体,实行“属地管理”、“自主管理”。
4.2“三要素”原则:
4.2.1放置场所——物品放置要合理,以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4.2.2放置方法——不超出所规定的范围;易于取送。
4.2.3标识方法——场所和物品均作唯一性标识。
4.3“三定”原则:
4.3.1定点:
规定位置;
4.3.2定容:
规定容器的材质和颜色;
4.3.3定量:
规定堆放数量、码垛高度。
5程序
5.1策划
对生产工作现场进行策划和规划,把各项功能落到实处。
5.2分区
5.2.1根据生产需要,划分各部门、车间、工段、班组的现场区域。
5.2.2当有新的工作现场需求时,及时变更。
5.3方法
5.3.1生产过程中及时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随时保持“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
5.3.2交接班时,对工作区域地面、设备仪器及周遭、物料存放区及道路进行清扫。
5.3.3利用交接、清洗、停产、转产、检修、整改、改造等时机开展大扫除。
5.3.4工段长要把创新思考立即记在《工作日志》上,便于制定计划、定期总结。
5.3.5各班组应利用交接班、班组会、白板报、宣传栏等交流现场改善情况。
5.3.6各车间要参照安全生产“五同时”的原则,协调安排操作作业与现场改善。
5.3.7生产部要指导并鼓励现场改善、避免浪费、提高效益的合理化建议。
5.3.8生产技术部要扶持并奖励改进操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小改小革。
5.4步骤
5.4.1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物品区分清楚,泾渭分明;
5.4.2整顿:
把需要品定位定量摆放整齐并标识,便于取用,一目了然;
5.4.3清扫:
彻底打扫,保证现场无尘、无锈、无跑冒滴漏,环境友好;
5.4.4清洁:
随时清扫,保持良好的工作坏境、避免杂乱无章,确保质量;
5.4.5素养:
在清洁的环境中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习以为常,氛围和谐;
5.4.6安全:
在和谐的环境中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长治久安;
5.4.7节约:
在安全的环境中合理利用一切资源、能源和信息,创造效益。
5.4.8提升:
在增值的环境中对现场进行更高水平的整理,进入良性循环。
5.5检查
5.5.1由生产部组织安环、质量、工程、人事等各职能部门进行日常的现场检查,分析现状,落实改善,考核验证。
5.5.2可以结合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停产检修等工作进行。
5.6考核
5.6.1将5S活动纳入绩效考核。
5.6.2对现场改善效果明显的予以奖励。
6 要求
6.1 场地
6.1.1 分区
A分类
a合格品区:
指专用来存放符合检验标准的物品的区域。
b不合格品区:
指专用来存放不符合检验标准的物品的区域。
c可疑品区:
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
d待检品区:
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检验的物品的区域。
e暂存品区:
指因转入下一流程或工序或等待出货而暂时存放的区域。
f作业区:
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开展作业的区域,如投料区。
g放置区:
指用来定位办公、生活物品的区域,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
B标识
a合格品区:
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5cm宽。
b不合格品区、可疑品区、安全警戒线:
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5cm宽。
c待检品区、定位线、通道线:
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5cm宽。
d其它区域:
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5cm宽。
区域面积6M2以上时可不涂色。
6.1.2 道路
A搬运物品采取最短距离。
B通道的交叉处尽量为直角。
避免左右视线不佳的道路交叉。
C安全出口必须畅通,不可堵塞,并且标识醒目。
D要时常保持通道地面干净,有杂物时立即清除,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E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
在通道上不可停留和存放任何物品。
6.1.3整理
A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1个月内不用的物品、2日内不使用的原料。
B没有闲置或故障的推车、机器、设备等。
C没有闲置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等。
D没有不该有的日用品(衣服、雨伞、提包)和垃圾(空盒、纸屑、杂物、油污)。
E个人用品如手机和烟火不要带入作业区。
6.1.4整顿
A不可有影响视野的架子或屏障。
B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更衣橱上锁存放)。
C工具箱、工作台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D设备周围不准放置无关的物品。
E 零件、产品或材料不可直接置于地面上,应置于货架上或者容器内,并标识。
器具放置整齐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磕碰伤。
6.1.5 清扫
A用拖把、扫把、抹布等定时清扫工作场所的地面、工作台、机器、设备、墙壁等。
B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污或水渍。
C 地面、墙壁、工具箱、工作台均需保持整洁。
D清扫时不要影响安全生产。
6.2 物料
6.2.1 在线
A数量恰当。
确定生产线各工序之间的交接点、生产线的周转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区域边界、限高,加以清晰的标识以便众所周知。
B整齐有序。
产品、中间物、搬运车、托盘、包装桶、包装袋等,要始终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
C搬运合理。
放置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
尽量利用有轮子的小车来搬动,要慎防碰坏和刮痕,用缓冲材料作为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防尘盖。
D按规操作。
操作设备处理物料时,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和安全规程。
6.2.2暂存
A按“先进先出”原则领发,并确保“帐、物、卡”一致,须有进出台帐或者记录。
B存放的物料配有标签、标识牌。
C仓库应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地面无积水、室内不潮湿,温湿度符合要求。
D物品、材料如以纸箱等包装或盛放,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E常用的料架上不准放置很久没有用过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F工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须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
G常用的工具等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耗时过长。
H容易碰伤的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顺手方向直放为宜,最好采用分格保管或垫好波浪板,且避免堆压,工具箱每班随时整理。
I频繁使用的工器具,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
先确定必需用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特殊用途的工具更应标准化以减少数量。
6.3 设备
6.3.1保养
A定期检查机器设备的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自控系统等。
B明确机器、设备的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润滑要求等。
C对松动的螺栓要马上加以紧固,补上不见的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E及时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水管、气管、油管,以及绝缘层已老化的导线。
F及时清理堵塞的管道。
G调查跑、冒、滴、漏的原因,并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或显示不准的仪表装置。
I所有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定期检查。
J检查电器控制开关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K不可有短期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车间,如有不便移除的,则需以“待修理”或“计划停机”等标牌进行标识。
L禁止无关的外来人员进入变电室、配电室。
6.3.2操作
A所有人员按规程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
B非自己操作的或未经领导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操作。
C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等)。
D凡有电线通过的工作场所之地面,必须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同时地面不得积水。
E认真检查临时用电,避免绝缘不良、破皮等诱发触电事故。
F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或搬运物与其接触。
不可迷信电线外面有绝缘层而不漏电。
严禁将电线、电缆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
G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
H各种起重吊车及起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注意他人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信号或音信,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保持卷筒上的钢索排列整齐,吊机门要及时关闭。
I不得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位。
6.3.3修理
A鼓励开展自主维修,但是,只有获得领导授权的人员方可修理设备。
B不得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
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必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
C除必须的操作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
D维修作业时,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
以油漆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锤子,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E非事先批准并充分准备,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或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管线上从事修理或调整等作业。
F跳闸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领导,然后通知电气专业人员处理。
配电室门应随手关闭。
G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自动联锁、传感器等措施不完善时,应报告部门领导,然后通知专业人员处理。
H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领导后通知专业人员修理。
6.3.4家具
A门窗、桌椅、橱柜干净、整齐;
B不得有散置于架子上、柜子内、工作台上的破布、手套等物品;
C不得有杂陈于工具箱或柜子内、工作台上的螺丝刀、扳手、铁槌、钳子等工具;
D不得有个人物品(茶杯、计算机、直尺)、图纸、表单、记录等资料和剩余的物料、样品、测试品、工作看板等随意放置于作业桌面、办公桌上;
E不得将破旧不堪的档案夹、已经过期的纸质文件等物品随意摆置于桌面上。
6.4信息
6.4.1办公
A办公室、操作室、会议室须做到目视化。
办公区域须有名称标示。
B接电话时如要找的人员不在,须有留话备忘录。
C离开自己的办公场所须有行程标示牌并注明去向和预计返回的时间。
D公告栏、海报、标语、风扇、时钟等应定期进行检查。
6.4.2 文件
A文件(SOP、记录、资料、图纸)等须符合管理规定。
B文件须有专用的文件柜,并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
C文件档案实行目视管理,有目录、有次序、且整齐,便于检索。
D不得任意将表单、文件、书籍、档案和私人物品等物品杂陈列于抽屉内、文件柜内。
6.5礼仪
6.5.1 着装
A不可穿脏、破、危害身体健康的衣服,领口和袖口要保持清洁。
B上衣第二粒扣及以下的纽扣须扣上并扣好,拉链要在胸口以上。
C上班时间不可穿高跟鞋、拖鞋(规定的工作区域除外)、奇装异服或打赤膊。
D现场工作的男士头发、胡须不可过长,最好不蓄须。
E女士的长发要扎起,最好不留长发和刘海。
6.5.2 言行
A 行为
a不可随地吐痰,不可随地乱扔垃圾、纸屑、果皮等。
b说话、沟通、商讨时不可用手指着对方说话或者撇嘴、眼白过多。
c不可说脏话或以不礼貌、不文明的语言谩骂。
d会议时,手机设置震动、静音或者关机。
e提倡“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不得散漫无力。
B 禁烟
a禁烟的场合禁止吸烟;b客人没吸烟,我方人员不可吸烟;c有女士、长者、儿童、领导的场合,吸烟时需征得同意。
C 用餐
a洗手后进入餐厅;b按秩序排队;c饭后收拾好桌面上剩余的饭菜;d离开饭桌时,将所坐的凳子、椅子归回原位并摆放整齐。
D沟通
a问候:
a)、每天初次见面时应说/问“您好!
早上好!
下午好!
大家好!
”。
b)、日常应说礼貌用语:
如“请!
谢谢!
对不起!
打扰了!
请多包涵!
再见!
”等。
c)、日常称呼不得直呼其名,可称呼职位或者职称,以防拉远距离、阻碍沟通。
b介绍客人:
a)、先向客人介绍,再向本司人员介绍;
b)、介绍时,职位从高到低依次进行;
c)、同级的从年长的先介绍;
d)、如有女士和男士在一起,先介绍女士。
c谦让语:
a)、“谢谢,您过奖了!
”
b)、“您太客气了!
”
c)、随意打断别人的话是很不礼貌的,应先说“对不起,请允许我插一句。
”
6.5.3 电话
A接电话:
a电话铃声响三声以内应接电话。
b接外线电话的第一句话应为“您好!
××公司”;
c如对方打错电话时应说:
“对不起!
您打错电话了”。
d接听电话的声音要微笑、温和亲切、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要显得不耐烦;
e待对方挂电话后,再将电话听筒轻轻放下。
B打电话:
a打外线电话的第一句应为“您好!
我是××公司的某某,请麻烦您帮我找一下××先生/小姐,好吗?
”;
b如打错电话时说“对不起,我打错了!
”,不要一声不吭挂上电话;
c打完电话“谢谢!
”、“再见!
”等寒暄语结束,然后再轻轻地挂上电话,不要摔话筒。
6.6安全
6.6.1领导
A负有防止本部门、本车间、本工段、本班组发生意外事故的责任;
B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必须切实明了所分管工作的应急预案;
C应熟悉和了解有关本职的安全维护装置,并负保养有效之责;
D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联络应急救援组织进行处理,或与公司高管共同谋求改善;
E领导人员应与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合作,共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F分派工作若无组长以上人员负责时,应就其中指定一人为负责人进行统一指挥;
G领导应教导及监督部属遵守安全卫生规章制度,落实三级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
H对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人员、外来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称职,并解释本部门之特别危险的工作事项及防范办法,以及与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
6.6.2员工
A遵规守法,不得盲干蛮干。
B照章作业,不得擅自更改。
C做好本职,不得擅动非个人所负责操作的机械设备。
D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的工作区域。
E老员工要当好师傅,帮助新员工及早熟悉环境、学习业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6.6.3操作
生产骨干应当熟悉以下“安全操作21条”的相关内容:
A工艺:
正常状态下的进料时间、反应时间、出料时间。
进料速度失控,即原料无法及时进入或者瞬间大量进入反应器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预防或补救措施。
B 工艺:
工艺操作失误时可能潜伏的危险,工艺指标逼近既定的上下限时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出现应采取的预防或处理措施。
C 工艺:
如何防止异常温度、异常压力、异常颜色,以及混入杂质、流动阻塞、跑冒滴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
发现上述现象后,需要采取何种紧急处理措施。
D 设备:
风机、泵、搅拌等转动设备或部位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预防和紧急处理措施。
E 设备:
运行中的设备或管道堵塞时会导致何种后果、如何预防或紧急处理。
F 设备:
液位计、指示仪表、记录装置等仪器仪表在显示或记录不准确时将会导致何种后果,其预防、改进或紧急处理措施有哪些。
G 设备:
仪器、仪表发生故障时,如何确保生产系统继续安全平稳运行或者进行停车操作。
H 设备:
设备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有哪些,其维护要点。
I 设备:
车间的防尘、防毒、防爆或消防设备和设施有哪些,这些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使用要点各是什么。
J 物料:
原材料和中间体的技术规格、要求,混入其它杂质后可能导致的后果及其处理措施。
K 物料:
所用物料的理化性质,受到冲击或变质时可能产生的后果与紧急处理措施。
L 物料:
各种物料(原材料、中间物、半成品、产品)贮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如何,是否会出现自燃、自聚或自分解(见光分解、遇氧燃烧),为杜绝上述现象需要采取的预防或补救措施。
M 物料:
岗位上的玻璃视镜、玻璃液面计、法兰连接处,以及装置破损或连接不紧密时,将会泄漏出何种物料,其紧急处理措施、临时性处理措施,如何消除漏点。
N 物料:
产生的危险性副产物,以及为防止产生危害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O 物料:
生产异常时可能产生何种可燃或可爆性混合物,如何预防或紧急处理。
P 物料:
对接近闪点原料的操作及作业,应采取何种防范措施。
Q 物料:
作业场所及其附近有哪些无法移去或者必须使用的可燃性物质,生产中为防止其燃烧应采取何种预防措施。
R 场地:
作业现场可能潜伏的粉尘爆炸、空间爆炸危险及其预防和处理措施。
S 场地:
车间外部发生火灾时,将使车间内部处于何种危险状态,如何紧急处理。
T 场地:
作业场所有毒物料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防止其超标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U 场地:
事故预案的要点、实施程序。
6.6.4防护
生产一线员工应当时刻关注以下“安全作业26条”的相关内容:
A定期检查消火栓或灭火器。
随时备有有效的安全保护备用品;
B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内要佩戴安全帽和眼镜、口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日常做好清洁保护,及时更换过滤用品;
C操作或搬运发热、腐蚀性物料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的衣服、佩戴适当的安全帽,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更不允许赤膊上阵;
D工作时不得带随身携带锋利或尖锐的物品;
E不得于工作场所奔跑、嬉戏、大声喧哗,或搞恶作剧;
F物料放置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时,应确保不跌落伤人;
G移动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的未固定物体取下;
H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禁止地面上有人通行和作业;
I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而撞伤迎面而来之人;
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危险区域,如生产操作区域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
K不在石棉瓦等不坚固的建构筑物平面上行走;
L不在高架吊车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作业;
M避免从正在施工中的搭架或其他高架下通行;
N不可使用压缩空气或高压气体清除身上的灰尘或将气管指向他人;
O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机械、设备;
P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堆置物品而妨碍通行;
Q搬运货物专用提升机,禁止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搭乘;电动吊车护栏门要随手关闭;
R上下阶梯或行走于容易滑跌之处须特别小心,抓牢护栏,以免摔倒;
S搬运物体的伤害最多,在搬运物品时应特别小心;
T若发现梯子、平台、踏板、栏杆等设施不健全或已损坏时,应随时报告;
U对安全保护用品指定固定的保管地点,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保管;
V熟记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安全门位置,做到耳熟能详;
W生产区严禁吸烟;
X 生产区不得接打手机;
Y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遵守秩序、服从指挥;
Z每位员工都须时刻警醒并相互劝勉,以共同防止意外事故。
6.6.5危化
A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须采取隔离、防潮及防火、防盗措施。
B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C使用用过的空桶时,应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干净后再用,并作分析检验。
D容器加防护盖以防止其蒸发,经常检查是否有溢流、泄漏、鼓气等不良现象。
E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热胀冷缩的伸缩余地。
F若有泄漏,应及时作倒桶、倒罐处理。
G有毒溶液的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口,佩戴面罩或者呼吸器,避免呼吸此类气体。
H有机溶剂、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
I如果有油类洒落在地面上,立即擦掉或以粘土、木屑等吸附性材料收集。
J操作强酸、强碱等有毒物质的人员,须接受严格的岗位培训,仔细辨识液位,并使用适当的保护和防护设备(如:
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
K使用场所的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要运转正常,避免积聚的有毒有害气体损害健康,乃至危害生命。
6.6.6应急
A消防栓须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标识。
消防栓、灭火器前1米内不可有障碍物。
B灭火器须定期检查,压力不足时,应立即更新。
C消防水池和消防砂池以及应急池和围堰须定期检查。
D一切消防设备,特别是消防水带不得用于非消防之目的。
E认真参加应急预案及现场和专项处置方案的培训、演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各项规定。
F遇不可抗力如地震、台风、强风暴、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或者火灾等,在灾害即将发生或者扩大前应采取紧急措施,以使损失和伤害减到最低。
6.6.7急救
A救护中毒者时,如须进入存在有毒气体的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绳索,一端绕住营救者后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
B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应立即切断其电源,否则使用长而干的木/塑料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他良好的绝缘物体,使伤者与电源断开。
C火中救人时,营救者须先将自己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如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勿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立即取灭火毯覆身灭火。
6.7节约
6.7.1实行“定员、定产、定额”的“三定管理”,制定并遵守科学的物资能源管理细则,确保合理的投入产出。
6.7.2对于暂时不用和长期不用的物资进行合理处置,努力修旧利废、变废为宝。
6.7.3爱护工作服、个人防护品和办公用品,杜绝“长流水长明灯”,传承勤俭持家、有备无患的民族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场 管理 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