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docx
- 文档编号:24366196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61KB
学校体育学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docx
《学校体育学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体育学设计研究的热点问题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和专家对学校体育学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标志着我国的学校体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学校体育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对于现在的学校体育提出了许多敏锐的热点问题,现在对当代热点的学校体育学的问题进行概述个归纳。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发现目前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热点,本文试图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课余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简要概述,并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详细的综述。
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现行体育教材的内容多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体育课程并不排斥竞技项目,竞技项目教材化后能发挥它的多重功能和价值,但必须改变竞技体育的形式使其教材化,因此需要对体育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相联系,要遵循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完善课程体制,增强体育课程方案的适应性,改变国家管理体制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重视校本课程的开放,对于体育课程的功能,需要不仅仅强调体育的健身功能,还需要强调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对于体育课程的教材,需要保证体育教材的多样化,教材的多样化不只是教材种类的多样化,还强调教材的创新性。
陆作生、刘听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中提出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应首先明确课程目标特点及定位,体育课程目标应体现人文性;体育课程教材改革应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对课程实践内容重新分类,推行教材“审定制”,突出教材的特色;课程体制改革应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打破单一垄断的课程方案。
郑华伟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中指出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全而提高体育教育质量;明确体育课程和教学的终极目标;学校体育课程和教育都应该为学生学习体育服务;要让学生学懂、学会、;要上体育在学生的心口中更美好;让体育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产生巨大的影响。
赖天德在《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中指出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1)学校体育将以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为根本目标展开;
(2)学校体育将更加关注向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3)学校体育将逐步加强选择性与层次性;(4)学校体育将朝着多样化的发现发展;(5)学校体育将逐步走向课内外一体化;(6)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与拓展训练可能成为未来学校体育的一个热点;(7)竞技体育将在学校重新热起来。
于洋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思考》中提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改革与开发,是经过体育教师的选择、改编、整合、拓展,对国家与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而自行开发设计出符合本地区和本校特点的新课程,进而逐渐形成反映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实际发展需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进而实现国家体育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课外体育活动是相对于体育课而言的。
它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的,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补充、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和教育的手段,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生在学校除了上课以外,参加一些诸如文娱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满足学生身体活动的需要,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有利于培养体育骨干和运动人才。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之一,有着自身的特点。
认识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如下:
1.规定参与和自愿参与相结合2.活动内容的多样化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4.空间领域的广泛性5.自主选择性。
另外,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野外活动、学校运动竞赛和课余运动训练等。
王华掉、刘玫瑾、于秀在《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中指出当前,大学生总体上课余体育锻炼参与而较高,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的方式、场所及锻炼项口等存在较明显的中趋势,多数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抱有兴趣,锻炼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征,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要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而,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侯介华在《山西省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与分析》中提出以下几种措施改善课余体育: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落实有关学校体育法规政策,改变思想观念,摆正课余体育训练的位置,学校是建立系统的体育训练体系,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落实政策,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与待遇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低。
保证课余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
张华君、宋丽亚在《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关健因素是因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场地器材短缺,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
李海冰、王超英在《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指出“增强体质”、“娱乐、消遣”、“兴趣爱好”、“调节心情”、“同学、朋友的影响”是促使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且有朝“娱乐、消遣”方向转移的趋势。
而“缺乏场地设施”、“没时间”、“无人组织、指导”成为制约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最主要的因素。
另外,女生中“没兴趣”、“怕累”、“懒动”的人数较多,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谭沃杰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中指出阻碍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的主要因素是第一,对“身体健康”认识模糊,第二,学校对学生的课余体育管理缺乏科学和针对性,第三,学生独立进行课余体育活动能力较弱,并提出课余体育的发展对策,课余体育融入校园文化,课余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成分,以多样性和自主性为指导思想开展课余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组织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学生组织课余体育活动要有序进行。
三、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教学模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
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
教学模式主要有接受式和问题式,对于教学模式,目前比较认同的有加涅的累积学习模式、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以及系统教学模式。
索烨、罗丽俊和王慧君在《对当前学校体育中热点问题的思考》中研究认为教学模式的内涵是“教学的过程”,认为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为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为完成体育教学认为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不同类型的教学基本结构或框架。
毛振明在《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上。
肖焕禹、周莉、罗海涛在《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中提出体育教字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卢文华在《“双主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中指出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喜爱,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陈德华从系统论出发,认为教学模式是一个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的相对独立的教学运作体系。
赵立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法的组合。
体育教学模式分类为,基于体育教学目标的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包括程序学习、系统学习等教学模式;另一种为基于体育体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包括发现学习、运动处方等教学模式。
毛振明等在《体育教学模式论》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按照某种教学思想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关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的教学程序,它包括课程设置的框架或类型,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四、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张细谦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认为学校体育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和时代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看法,它对学校体育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范国梁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中》提出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产物,它来源于学校体育教育实践,并对学校体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陆美琳、张俭在《中、德、日三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我国的学校体育正在摆脱旧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束缚,向着以人为本,满足社会需要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仍显不足,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宰地位尚未彻底改变。
目前对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很多,但是专家的意见仍未统一,以下几种观点占据主流:
第一,认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占主导,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因此,现在很多专家认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就是“健康第一”。
第二,有些专家认为终身体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思想同时占据主导地位,一方面,学校体育强调“健康第一”,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性。
第三,还有一种观点,强调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认为现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由多种思想同时主导,
1、坚持“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刘龙、赵彦豪在《对“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新思考》通过对“健康第一”思想源头的追溯,之下学校体育的沉重三方面谈起,指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可能出现的“唯体育健康论育对健康的局限分析和“健康第一”的异化。
喻坚在《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中指出学校体育领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终身健康发展为主导的思想,“健康第一”思想是统领学校体育其他指导思想的最佳选择,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思想,这是学校体育观念演变的必然,也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现实需要。
赵贡美,熊阿凤在《浅析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演变》指出“健康第一”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中的学习兴趣、情感转移、主动思考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了以“社会适应、生理、心理”的三维健康观,加大了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将课程分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并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划分各领域的水平目标,使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具操作性。
由此,“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之核心价值观不仅仅对体育教育目标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有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2、坚持“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同时主导
姚蕾在《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中提出现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至今主要为“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两种指导思想。
作为政府主导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学界认同的“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两种指导思想都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指向和关注广大学生的生命生存质量;前者突出了学校教育的阶段性,后者旨向学生的身体需要;前者更多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教育价值,后者则显现操作与方法价值、为人的健康服务。
范佳音、杨远波在《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中指出,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校体育作为教育和体育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教育与体育的制约,并为实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教育与体育的目标服务。
项立敏在《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的社会学思考》中分析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演变的过程。
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和适应我国国情,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知识技能为主导,培养能力为重点,健康第一,身心发展相协调,终身体育为方向并逐步完善的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理论体系。
任志勇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擅变》中总结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体质教育指导思想、技能教育指导思想、竞技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指导思想、培养能力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认为现代课程基本理念在于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及个体在体育方面不同的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教学锻炼,有所受益。
3、坚持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杜光宁认为“活跃体育教学,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有利于对体育学科特质的认识和对体育教育功能的开发”。
张益增在《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中指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归类为竞技思想、体质教育思想(现实性与终身性)和心理发展思想,并且最终可以归结的指导思想体系为:
技能培育思想—身心健康思想—终身体育思想,认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还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即学校体育将在思想及实践上实现与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及“健康第一”教育的接轨张亚平、王麒麟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哲理性诠释》中概述了曲宗湖教授的观点,曲宗湖教授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在终身体育指引下,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三类课程相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取得精、气、神的实效”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这个指导思想共分境界、师生互动、课程改革探求、形构原则、实践原则等5个层次,它不但具体说明了学校体育的多元化目标,而且理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
陈亮在《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中概述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指导思想:
体质教育指导思想、技能教育指导思想、竞技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指导思想、培养能力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指导思想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并指出广大学校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的学习,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树立终身学习观,才能适应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
李艳翎在《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构建了我国现代字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体系:
身心合谐健康思想—技能培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
提出了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中各思想间的内在联系:
身心合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现实功效;终身体育思想体现了学校体育的未来长效,而身心合谐健康思想和技能培育思想为互补关系;技能培育思想则为终身体育思想提供了必具条件和基石。
周军、何也明指出从体育教学特点的多元性来看,单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对体育教育的指导均存在片而和困惑。
教学指导思想的确立,是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的,如果能够根据地区差异、本校特征、学生个性实施体育教学,才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意义,其结论认为学校体育教育可以享有多元性的教学指导思想。
张文英认为各种学校体育思想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有所侧重,具有一定的阶段胜。
如小学阶段以快乐体育为主导思想;初中阶段强调增强体质;高中和大学阶段提倡“健康教育”和“终身体育”。
通过阅读所查阅的大量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归纳和总结,我认为现阶段的体育课程标准所陈述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非常符合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的要求,目前对学校体育所提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扩大到增进学生的心理品质以及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第一方面,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任务无疑只有学校体育能够完成,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根本,是学生进行一切事物的保障,但是目前各地的学生的健康体质测评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趋势,对于这一情况,社会以及学校家长必须反省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尽最大的可能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对于学校体育增进学生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也是其他的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体育课是与其他的课程所不同的教学形式,学校体育的功能和本质完全可以胜任,但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各个方面,使学校体育并不能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社会以及学校并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学校体育,严峻的升学压力导致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不能放太多的精力在体育,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使新课标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教育制度,改变人们对学校体育的观点。
在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一方面外,多位专家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思想强调的是体育对学生现阶段的教育和作用,以及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也即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从适应环境与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
强调的是学校体育对学生整个人生体育观点的灌输和影响,在新课标强调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外,终身体育思想同样是必备的,在充分发展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于体育的观点和看法,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形成终身体育思想。
目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呈现多元化的局面,认为学校体育思想是由体质教育指导思想、技能教育指导思想、竞技体育指导思想、全面教育指导思想、培养能力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指导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等多个方面组成。
我认为学校体育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阶段的学生的年龄不同导致学生的特征都有所不同,对于体育课的需要也有所不同,需要以“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始终,在各个阶段所强调的指导思想应有所不同。
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身体各方面素质较差,心理素质方面表现为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小学阶段应该以“快乐体育”思想为主导,以体育游戏、体育小组竞赛等各种形式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中学阶段,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坚持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充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应注意练习的负荷强度,既要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不能让过高的负荷强度引起学生的损伤或阻碍学生的生长发育。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应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陆作生、刘听.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中国体育科技[J].2002,38(9):
58-64
[2]郑华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8):
45-49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
北京体育人学出版社,2003169-205
[4]于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
(1):
72-74
[5]王华掉、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
(1):
89-9
[6]侯介华.山西省农村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
515-517
[7]张华君、宋丽亚.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
(2):
31-33
[8]李海冰、王超英.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
(1):
100-102
[9]谭沃杰.高校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03,22
(2):
274-276
[10]索烨、罗丽俊和王慧君.对当前学校体育中热点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9:
133-135
[11]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41-49
[12]肖焕禹,周莉,罗海涛.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类型及应用条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
(2):
76-81.
[13]卢文华.“双主教学模式”的形成及其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0,21
(2):
79-82.
[14]陈德华.研究模式超越模式[J].教学与管理,1999,(12):
36-38.
[15]赵立.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16]毛振明,吴健,马铮.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18(6):
18.
[17]张细谦.当代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变[J].广东体育学报,2009,20(5):
139-143
[18]范国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2003.
[19]陆美琳、张俭.中、德、日三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18(5):
47-49
[20]喻坚.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
661-664
[21]刘龙、赵彦豪.对“健康第一”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新思考[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10,5(26):
149-150
[22]赵贡美,熊阿凤,浅析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及其演变[J].甘肃科技,2011,27(3):
180-181
[23]姚蕾,当今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问题解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
19-24
[24]范佳音、杨远波,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4:
151-153
[25]项立敏.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演变的社会学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22):
104-107.
[26]任志勇.中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擅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
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24.44-46
[27]杜光宁.论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多元化[J].体育与科学,2006.27(6):
96.
[28]张益增.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3):
69-71
[29]张亚平、王麒麟.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哲理性诠释[J].天长师范学院学报,2002,22
(2):
90-92
[30]陈亮.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2003,15(4):
359-362
[31]李艳翎.社会转型与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
798-801
[32]周军,何也明.当今学校体育与多元性教学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4.25
(1):
121.
[33]张文英.人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J].首都师范人学学报,2007.28(8):
9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体育 设计 研究 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