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DOC.docx
- 文档编号:24366008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5.29KB
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DOC.docx
《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DOC
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人民眼·本期聚焦·巴马突围)
【作者】谢振华何璐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7-2409:
31【大 中 小】【浏览次数:
1076】 【保存】【打印】【收藏】【返回】
巴马瑶族自治县,桂西北一处神秘、神奇之境。
千百年来,受益这里独特的山水、人文滋养,巴马人普遍少病长寿。
上世纪90年代,巴马获评“世界长寿之乡”,被誉为“人间遗落的一块净土”。
至2014年底,人口不足30万的巴马,竟有百岁老人94位。
在健康养生崛起为“第三次消费浪潮”的大背景下,巴马的“长寿传奇”,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扬。
口口相传中,巴马的“神奇”,被演绎、放大,甚至有些“离奇”。
“抬着进来,跑着出去”“住了几个月,癌细胞消失了”等说法,神乎其神。
不少人坚信:
巴马独有的阳光、空气、水、地磁、饮食,具有治病的魔力。
带着对神奇秘境的好奇,带着对健康长寿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竞相涌入巴马。
2006年至2014年,巴马游客总量爆发式增长26倍!
在家乡与巴马往返迁徙的“候鸟人”,达10余万人。
在收获真金白银的同时,巴马的困扰,也如影随形。
大量“候鸟人”蜂拥而至,土客如何和谐共处?
“井喷式”发展,生态环境能否承受其重?
养生产业野蛮生长,“巴马”品牌能否“长寿”?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马乘势而上,提出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加速掘金“养生经济”。
但被盛名遮蔽的现实,无法回避:
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人才的匮乏,旅游产品长期处于低端业态等问题,考验着当地决策者“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智慧。
当长寿净土成开发热土,巴马还会好吗?
神奇与离奇
癌症病人的救命稻草?
村头,大树下。
一群八九十岁的阿婆,聊着家长里短,有说有笑。
近晌午,一阿婆背起背篓要回家。
“再聊会呗?
这么着急,回去干吗?
”
“晌午了,回去做饭。
迟了,怕婆婆骂。
”
“嗨,你这婆婆!
我们婆婆都是做好叫我们的咧。
”
在外地招商推介,广西的领导有时用类似的巴马段子开场,赢得台下一片会心一笑。
偏居广西一隅,却能享誉全球。
巴马,靠的是长寿传奇。
继桂林、北海后,巴马正成为广西一张“新名片”。
“俗话说,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可在巴马,人活百岁,却像风吹树响般,寻常自然。
”巴马长寿养生科学研究院副秘书长何福高说。
“1953年,全国首次人口普查发现,巴马4个村竟有百岁寿者10余位,更有年逾九旬长者近百位。
这一超乎寻常的数据,引起医学界广泛关注。
”何福高介绍,上世纪60年代始,陆续有国内外科学家前来研究巴马长寿现象。
而真正让巴马声名远播的,是1991年国际自然医学会第十三次年会,巴马被宣布为继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比尔班巴、中国新疆南疆一带之后的世界第五个长寿之乡。
以巴马为研究基地,国际自然医学会发表的报告和论文达数百万字。
至2014年底,巴马总人口29.21万,共有94名百岁老人健在。
据介绍,巴马超八成的百岁老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医院。
在甲篆镇平安村巴盘屯,记者见到了110岁的黄妈干阿婆。
老人面色红润,思维清晰,全无老态。
曾多次到巴马考察的国际自然医学会会长森下敬一盛赞:
“巴马是上苍遗落人间的一块净土”。
为巴马神奇着迷的,不只有学者、媒体。
端坐石凳,63岁的王林石,紧闭双目,呼吸吐纳。
在他周边,有人站着扎马,有人坐着养神,还有人摊开躺在地上。
无一例外,都全神贯注。
别奇怪,他们正在洞里“吸氧”“磁疗”。
这里就是名声在外的百魔洞。
作为巴马著名的4A级景区,百魔洞拥有壮观的喀斯特溶洞景观。
相比洞内奇观胜景,王林石们更在意的是,洞里的地磁指数、小分子团水和负氧离子含量。
“以前,住院都要挂氧气;现在,进洞就在吸氧。
”刚到3天,来自江西的王林石对这里的神奇,深信不疑。
在王林石洞内磁疗之时,来自广州的曹阿姨,正与老伴在洞口的盘阳河旁取水。
一旁,有人把刚刚舀起的泉水一饮而尽。
“这水经过磁场过滤,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小分子团水,喝了对身体好。
”曹阿姨矿泉水瓶、可乐瓶、酒桶齐上阵,七八大罐水把小拉车装得满满当当。
曹阿姨们深信:
盘阳河的水,自深山而来,经过“五入地下”又“五出青山”的撞击,成为小分子团水,富含锰、锌、硒等微量元素,pH值偏碱性,多喝大有裨益。
在往百魔洞的路上,手提空瓶来取水的人络绎不绝。
曹阿姨今年78岁,有神经衰弱的毛病,经常失眠。
5年前,她和83岁的老伴一同来到巴马,发现在这边一觉可以睡到自然醒,身体也更轻盈了。
而老伴原本患有糖尿病,来这住了一段时间后,血糖也降到正常。
“更神奇的是,一个医院都不肯收、中风得一塌糊涂的人,在巴马住了两年,就正常了。
”
口口相传中,巴马的“神奇”被放大、夸大。
一个细节,可为注解。
百魔洞原名百么洞,“百么”壮语意为山泉水。
但有人相信该洞能治百病,便改为百魔洞。
离奇故事,层出不穷:
“被医生判定只能活3个月的癌症患者,在巴马活了好几年”“打水、吸氧、磁疗、爬山、快走的‘巴马疗法’,什么都能治”“巴马是癌症病人的救命稻草”……
在巴马县旅游发展委副主任李轶看来,这些说法过分夸大。
“巴马很神奇,不能夸张、演绎到离奇。
巴马是养生之地,不是养病之地。
有病,得去医院治,这是常识。
”
“在巴马,空气好水好,加上作息规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呼吸道疾病等病症肯定能得到缓解。
但以此取代治疗,认为巴马包治百病,肯定不可取。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谭文胜说。
“无俗念、不生气、勤劳作,是他们共有特点。
”实地采访过200多位百岁老人的何福高认为,巴马的神奇,实际上是由宜居的生态环境、敬老的社会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结构、优质的遗传基因以及良好的个人心态等因素综合创造的,并非脱离科学的“离奇”。
惊喜与惊扰
幸福来得太突然
王林石有肺病。
孝顺的儿子听说巴马后,毫不犹豫地把他送来。
在甲篆镇坡月村百魔屯租一间房,每月1000元,自己买菜做饭。
王林石还特意花300元办了一张百魔洞的月卡,逢双号进洞。
5年前,曹阿姨在老年杂志上看到巴马,便与老伴来此试住。
一试,便“上了瘾”,年年都来,且时间越来越长。
“同事说,我们越来越有仙风道骨的味道,要求一同来。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日益关注。
巴马的“神奇”与“离奇”,在媒体与公众的传播中持续发酵。
2008年11月,巴马举行“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双牌落户仪式。
像王林石、曹阿姨这样,为了疗养常住巴马,或季节性在家与巴马间迁徙的,被形象地称为“候鸟人”。
在坡月村支书黄英端印象中,2006年村里的“候鸟人”只有六七十人。
“现在,高峰时‘候鸟人’有七八千人,而坡月村只有2800多人。
即使在淡季,‘候鸟人’也常常多过本地人。
”
“以疗养和康复为目的的‘候鸟人’属于少数,更多的游客是被巴马独特的长寿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为探寻健康长寿的养生方式而来。
”李轶说。
“带上爸妈去巴马。
”在这一温情广告语的感召下,巴马游客总量从2006年的11.6万人次,“井喷式”增长到2014年的318.9万人次,8年增长26倍,创造了广西旅游业界惊叹的“巴马现象”。
巴马,火了。
李轶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国庆黄金周。
游客太多,宾馆爆满,一房难求。
不少游客只好到农家找吃找住。
滞留在县城的游客咋办?
只好住从民政部门借来的几百顶救灾帐篷。
县城体育广场上,帐篷挨挨挤挤,也成一景。
“去年‘五一’,从那社乡政府到水晶宫景区,8公里公路,挤满了自驾游的车。
学校、晒谷场、农家院,全都用来停车,还不够。
没办法,只好实行交通管制。
里面出一辆,外面放一辆。
”李轶回忆道。
幸福来得太突然。
而巴马,似乎还没完全准备好。
“好比一个穷在深山、家徒四壁的农户,突然来了一大帮子亲戚朋友造访,要什么,没什么,哪能招待得好。
”谭文胜说。
“巴马旅游发展实在太快,各种基础设施无法跟上。
每到节假日,景区都人满为患,累得我们喘不过气。
”李轶感叹道,“洪水来了,才想起修堤坝,手忙脚乱是肯定的。
”
声名鹊起,带给巴马的,除了惊喜,还有惊扰。
“据统计,去年外来的常住或季节性居住在巴马的‘候鸟人’有10多万人次。
像坡月、平安等一两千人的村屯,一下涌入这么多人,社会治理难度可想而知。
人多、车多、房多,而警力又有限,安保任务‘压力山大’。
”县公安局副局长黎天桥分析,“候鸟人”流动性大,文化、生活与当地有差异,摩擦、口角在所难免。
“几任房东都对我们非常好,从没把我们当外人。
有喜事还会叫上我们喝喜酒。
”曹阿姨说,绝大多数“候鸟人”都能与村民愉快相处,但也的确有极少人不洁身自好,顺手牵羊摘一些村民的瓜果蔬菜。
令曹阿姨印象深刻的一次矛盾,发生在2013年6月。
“候鸟人”喜欢在百魔洞外的盘阳河一带游泳、泡脚。
这让下游居民十分不满,毕竟,盘阳河是当地的饮用水来源。
为此,有关部门发布告示,禁止游泳,并在河边竖起一米多高的铁丝网。
此举引起“候鸟人”不满,推选出代表向政府抗议。
现在,禁止下河游泳标识仍在,防护网也在,只不过被剪开了一道口子。
显然,还有人偷偷下河。
“候鸟人”也在努力,以更好地融入当地。
2012年底,他们成立了“蓝色纽带”公益之家,在组织“候鸟人”登山、唱歌、跳舞的同时,开展扶贫、支教、清理垃圾等活动。
一个更为官方的组织——巴马国际“候鸟人”协会,也于2013年底成立。
协会下设31个分区,致力于从生活、法律等方面,援助来自全国各地“候鸟人”,同时引导“候鸟人”行为,共同保护巴马生态环境和长寿资源。
当地政府也希望以协会为纽带,改变“候鸟人”管理“无底、无序、无奈”的现状。
“很多‘候鸟人’都是退休的教授、专家、学者,我们希望通过协会把他们组织起来,更好地服务巴马发展。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黄瑞吉说。
走在坡月村、百魔屯、巴盘屯等长寿村庄,随处可见经营中药保健品、器械与长寿食品的店面,浓浓商业气息迎面扑来。
这让不少人担心:
巴马的长寿密码,就在当地环境和人的平和心态,当宁静被惊扰,长寿之乡还能否“长寿”?
生财与生态
“净土”蒙尘,巴马蒙羞
“你知道吗?
如今坡月一个村的电梯房数量,已超过巴马、凤山、东兰3个县城电梯房的总和。
而坡月的用电量,也与巴马整个县城相差无几。
”说起旅游给巴马带来的变化,李轶举了坡月村的例子。
盛名给巴马带来了真金白银。
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旅游总收入33.39亿元,同比增长34.1%。
目前,巴马有农家旅馆200多家,越来越多的村民洗脚上岸吃上旅游饭。
因为大量游客及“候鸟人”的到来,坡月村高楼林立,俨然一派集镇的模样。
银行、物流、旅行社、养生馆等服务设施,应有尽有。
挂着粤、鄂、渝等外地车牌的车,不时从身边穿过。
以往在广东等地务工的村民,纷纷返村,做起餐饮、导游等营生。
在坡月,最早经营养生公寓的,是黄凤平。
早在2006年,她就用自家一栋4层半的楼房经营养生公寓。
敏锐的资本,看中了坡月村的商机。
外地老板进来,以“村民出地,老板出资”方式,合作建房。
房子建好后,根据宅基地大小,分给村民一部分房间,并补偿一部分现金。
而老板则拥有剩余房间二三十年不等的使用权,之后全部归还村民。
很快,黄凤平便发现,村里的楼房越建越多、越建越高。
“2008年到2010年,村里的楼就噌噌噌地长了出来。
”黄英端说,现在全村已有近40幢10层以上电梯养生公寓。
“一半是与老板合作建的,一半是村民自己凑款建的。
”
2013年,黄凤平找亲友融资,原地重建了一栋9层半高、带电梯的河源养生公寓。
由于规划滞后,有的楼房实属“违法用地”“违法建筑”。
很多楼房在“政府没反应过来”时,就已建好,形成“握手楼”“接吻楼”状况。
更大的压力,来自环境的过载:
生活污水直排盘阳河,水质大不如前;生活垃圾剧增,处理压力大;重要景区赐福湖,布满人工养鱼设备;坡月至百魔洞路上,车流不息,尘土飞扬;百魔洞洞口部分出现风化……
县环保局副局长李正宽表示,巴马旅游发展太快,而环保意识和环保投入又严重滞后,环保压力沉重。
“如果巴马发展到了到处都是人,到处都是房子,污水横流的地步,那么巴马作为长寿之乡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没有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巴马调研时,曾告诫当地党委政府,“生态环保是巴马的生命。
”
“一些媒体对巴马环境破坏的批评,表明了公众对巴马的担忧和关心。
”河池市委常委、巴马县委书记奉海峰坦言:
“盛名之下,巴马难堪重负。
在旅游井喷式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准备不足,给环境带来很重的包袱。
”
“优质的山水,是巴马赖以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我们比任何人都更重视和在意巴马的生态保护。
”奉海峰说,“‘净土’蒙尘,巴马就会蒙羞。
在巴马,环保永远放在第一位,决不能因利用而忘记保护生态。
”
以问题倒逼,巴马开始发力。
规划滞后是问题根源。
巴马将陆续整合4000多万元,启动编制城乡总体规划、旅游总体规划、旅游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130多个。
忍痛关停了淀粉厂、冶炼厂等一批污染大户;投资2500多万元,开工建设甲篆、坡月和坡纳污水处理项目;推行农村垃圾“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建立旅游核心区域村屯保洁制度;投入4亿元,8年内分段对盘阳河进行美化绿化;组建综合执法局,专司“两违”执法,在全县强制拆除违法建筑……
冒牌与护牌
“巴马”标签,鱼目混珠
一款矿泉水,号称能改善心脏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痛风等20多种疑难杂症,你肯定会置之一笑。
但如果打上“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的标签,你会心动吗?
小心,别上当!
不久前,巴马县工商局查处了一款堪称“神水”的矿泉水,共计7000多件。
随着巴马声誉鹊起,越来越多的养生保健商品开始“贴”上巴马标签。
县工商局局长廖忠实介绍,一款热销北京、上海和辽宁等地,销售额近10亿元的足浴产品,声称根据巴马瑶族长寿独家养生秘诀秘制而成。
但工商部门调查发现,该产品在巴马根本没有生产场地,且巴马长寿文化中根本没有瑶药足浴的传统。
“但人家就堂而皇之地打着‘巴马’旗号,注册了商标,并且能大卖。
”
“香猪、火麻、山茶油等是巴马土特产,这是巴马人认可的。
但一些枕头、酒水、药品、保健品等跟巴马没半毛钱关系的商品,都纷纷‘傍’上巴马品牌,有些连我们本地人都没有听说。
”谭文胜说。
据县工商局调查,截至2014年底,含有“巴马”县名的商标,正在注册申请的298件,注册申请完成211件;其中,真正属于巴马本地企业的仅有96件。
此外,涉及巴马知名景区“命河”“盘阳河”“赐福湖”“水晶宫”等地标名称或图形的注册商标申请也有不少。
“有的外地企业和个人通过注册申请‘巴马’商标,在外地生产、经销非巴马原材料和传统工艺的产品;有的产品没有注册商标,通过在其产品外包装、广告宣传等方面标注‘巴马’字样,偷梁换柱、鱼目混珠;有的是恶意抢注,大量囤积,占而不用,用于日后转让、出售牟利。
”廖忠实认为,这些“乱象”严重影响了巴马声誉。
廖忠实说,巴马已全面启动商标保护专项整治行动。
一方面,对长寿养生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企业摸底调查,对“贴”巴马品牌、涉及虚假广告宣传的企业进行整治;另一方面,引导本土企业增强商标意识,加快巴马商标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主动抢占阵地。
截至目前,巴马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广西著名商标8件,数量居河池市首位。
当下,巴马正积极申请注册“长寿巴马”商品和服务全类商标。
“以后,真正的巴马制造才能使用‘长寿巴马’这一身份证,从源头上杜绝‘挂羊头卖狗肉’现象。
”廖忠实说。
前景与钱紧
梦想如何照进现实
2013年7月,在广西旅游发展大会上,以巴马为核心,涵盖东兰、凤山、大化等县在内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被列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根据自治区发改委、旅游局共同牵头编制的《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纲要》,旅游区要打造国际一流的长寿养生健康旅游目的地、国际长寿养生科学研究中心、国际长寿养生健康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国家旅游扶贫示范区。
《纲要》规划,到2020年,旅游区接待游客总量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20万人次,成为集长寿养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这一蓝图,让巴马人振奋不已。
精明的资本,也纷至沓来。
投资20亿元的中脉国际养生都会项目,来了;投资50亿元的百魔洞国际养生度假区项目,来了;投资10亿元的云外天乡国际养生度假区项目,来了……在进城大道,在同贺新区,在百魔洞景区,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但是,在诱人的愿景前面,还有不少障碍等待巴马跨越:
连接外界的道路及景区内部道路等级低、路况差,一些景区尚未完全通路,景区配套不完善。
从河池城区到巴马180公里,都是弯曲的山区二级路,旅游大巴走完需要4个小时……
按照《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行动计划(2014—2016年)》,3年间,旅游区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3个,计划总投资31.95亿元,实施道路交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旅游服务等建设项目83个。
“其中,很多项目都需要安排配套资金。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巴马2014年财政收入刚过2亿元,是典型的‘吃饭财政’。
巴马本身基础设施欠账就多。
这让我们倍感压力。
”奉海峰说,“此外,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景区建设统筹发展,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永恒课题。
”
面对梦想与现实的落差,奉海峰别无选择,“巴马,刚上路。
面对困难,惟有咬紧牙关,奋力前行。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寿 能否 人民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