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综合性学习.docx
- 文档编号:24363356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14KB
五综合性学习.docx
《五综合性学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综合性学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综合性学习
学校
岢岚二中
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备课教师
任静及同年级语文教师
集体备课时间
2015.03
课题:
勤于修改序号:
综(五)
学习目标:
了解作文中语言的重要性,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语言的方法,提高作文的质量。
重点:
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启发,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语言的方法。
难点:
运用修改作文语言的方法修改作文,使文章诗意飞扬。
课时:
2课时
导学过程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请问这位作家是谁?
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答案: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韩愈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字斟句酌出佳作。
一、正课:
<一>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行文如绘”,说的就是语言的魅力,通过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如融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实感,增添文采。
而我们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
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以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以谱出的动人乐章!
如何使我们的作文不再苍白无力,而是鲜活灵动,诗意飞扬,富有感染力呢?
首先应该进行语言的锤炼。
<二>赏句评句: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句子:
(一)
(1)母亲的话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2)母亲的话像鞭子一样抽打着他的心,他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二)(3)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4)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三)(5)总有一天,我要再次背起行囊,和你一起出发,去看山和水,一起挥霍青春,留下永恒的纪念。
(6)总有一天,我要再次背起行囊,和你一起出发,看没有看过的山,走没有走过的水,挥霍没有挥霍完的青春,完成永远无法完成的纪念。
(四)(7)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阅历丰富,胸中自有丘壑。
(8)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见课件)
感悟一:
比喻、拟人,使句子生动形象
排比,使句子气势贯通
对偶,使句子工整凝练
……善用修辞,让文章诗意飞扬
(五)(9)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也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爽的。
(10)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天送给济南。
(六)(11)夏夜人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溪旁,在轻柔的夜风中纳凉,在炎热中小溪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小溪赐予人们甘霖,家乡人民感谢你,小溪。
(12)古老而年轻的小溪啊!
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
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敞开温柔的胸脯,在炎热中给人们消暑,在干旱时赐予人们以甘霖,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家乡人民。
感悟二:
善变句式,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资,诗意飞扬
三、习作修改练习
细节决定成败。
传神的细节,能突出人物形象,反之,则破坏形象;必要的细节能凸显主旨,反之,缺少必要的细节则可能使主旨变得隐晦。
然而中学生写文章是却常常忽略细节,我们先看下面这篇文章。
【病文】
年夜(代碧薇)
北风呼呼地刮着,像是要下雪了,天渐渐暗了下来,路上已没了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添加一句)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
__________________(添加一句突出人物心情)
“是大军啊,”一阵喜悦的声音打破了小屋的寂静,“今天你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白切鸡,什么?
你——”
老人的神色变得黯淡起来,很久才放下话筒。
“怎么啦?
”身旁的老妇人问。
“他说工地上离不开他,不回来了。
”________________(此处添加一句)
“都三十年了,还有什么可忙的?
”老妇人抱怨道。
“要不,看看红儿回不回来。
”老人望着老伴,像是征求意见。
“好吧。
”
老人拨通了电话。
“小红啊!
”老人停了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处添加一个细节)“好好,你们小心点!
”老人放下话筒,________(添加副词)冲身边的老妇人喊道,“快!
再做点肉丸子,外孙说喜欢吃你做的肉丸子!
”
老妇人显然还没回过神来,一动也不动。
“你快点儿呀!
”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回来?
”
“是啊!
就快出门了。
全用瘦肉,一点儿肥肉也不要。
”
屋子里响起了剁肉的声音,灶堂里又燃起了火苗。
“叮呤呤——”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响起。
老人蹒跚着___________(修改)走过去,拿起话筒:
“红儿,你们快到了吧?
”
“哦。
”老人挂了电话,_______________(修改)冲厨房喊______(修改)道:
“别做了——”
老妇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蹒跚着走出来,眼睛红红的。
“别气了,他们到底还惦记着我们。
”
老人起身,点燃了红蜡烛,对着祖先牌位拜了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走到电话机旁,按了按键。
“大军啊!
工地上冷,多穿件衣服,别着凉了。
”老人放下话筒,__________(神态描写)又按了按键,“红儿,告诉外孙,等下次来的时候________,我们再给他做肉丸子。
”
打完电话,老人坐到了老妇人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
火堂里的柴哔哔剥剥地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位老人谁也不说话,时间在寂静中悄悄滑过。
“吱——”像是汽车的刹车声,接着是“咚咚咚”的敲门声。
老人缓缓起身,走到门边。
随着屋门拉开,老人惊叫起来:
“老婆子,他们都回来了!
”
老妇人___________起身,奔向厨房。
风停了,雪却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美好美。
【诊断】
本文讲述的是大年夜两位老人等候子女回家过年的故事。
所写的事很平常,但能打动人,因为它触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维系亲情的神经。
故事结局是完美的,也是读者所希望的。
但是文章的主旨不够突出,是揭示老年人的孤独,还是表现亲情的维系?
再者,文章的感染力也不够。
造成这种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在细节描写上还欠发掘,一是两位老人的举止神态刻画得不细,不足以表现老人当时的心情;二是两位老人的儿子和女儿为什么突然回来,缺少请你细节上的过渡;三是缺少对老人家里的环境描写。
【处方】
强化细节描写。
细节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服饰等细小环节或细微事件的描写。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细节是文学作品的血肉,没有细节,作品就失去了生命。
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具体、生动、鲜明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外貌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突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广义的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各种生活图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是描绘人物、事物或环境的最小单位。
不论是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还是社会环境、自然景物,都是由一系列的细节描写组成的。
狭义的细节则是指那些刻画人物、叙述事件和描写环境的文字中,作者刻意安排的极为精彩、极富表现力的描写。
如何强化细节描写呢?
一是发掘能凸现文章主旨的细节,使读者能通过这些细节了解文章的主旨。
二是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描写,揭示人物的心理,从而凸显文章的主旨。
【治疗】
1、文章开头描写自然环境之后要交代一下两位老人家里的环境,以及老人在干什么,以便与下文的情节保持一致,同时凸显文章的主旨。
2、文章一共写了四次老人接听或是拨打电话,有的没有细节描写,要根据电话内容配以必要的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有的虽然有了,但不能凸现老人接听、拨打电话时的心情,需作必要的修改,一凸显文章的主旨。
3、老人在盼着女儿回来的时候,却得知女儿也不回来了,心情应当是气愤的,要描写一下老人的动作、说话的语气。
4、在拜完祖先牌位后,加入电视剧里传出“常回家看看”的旋律这个细节,这样才能解释老人拨打电话的行为,后文写儿子和女儿回来的情节才可信,文章的主旨才能凸显出来。
【修改稿点评】
大年夜(代碧薇)
北风呼呼地刮着,像是要下雪了。
天渐渐暗下来,路上已没了行人。
两位老人静静地坐在真皮沙发上,无神地望着硕大的电视机屏幕。
(“真皮沙发”“硕大的电视机”说明两位老人的物质生活是富有的,“静静”“无神地”说明老人所希望的不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加入这一段后,文章的主旨就变得明确了。
)
“叮呤呤——”电话铃响了,老人奔过去拿起话筒。
(加上这一句,突出了老人的喜悦、急切心情,也凸显了文章的主旨。
)
“是大军啊,”一阵喜悦的声音打破了小屋的寂静,“今天你妈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白切鸡,什么?
你——”
老人的神色变得黯淡起来,很久才放下话筒。
“怎么啦?
”身旁的老妇人问。
“他说工地上忙,离不开,不回来了。
”声音有些嘶哑。
“都三十年了,还有什么可忙的?
”老妇人抱怨道。
“要不,看看红儿回不回来。
”老人望着老伴,像是征求意见。
“好吧。
”
老人拨通了电话。
“小红啊!
”老人停了一下,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好好,你们小心点!
”老人放下话筒,激动地冲身边的老妇人喊道,“快!
再做点肉丸子,外孙说喜欢吃你做的肉丸子!
”(加上两个细节后,不仅突出了老人的喜悦与激动,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
老妇人显然还没回过神来,一动也不动。
“你快点儿呀!
”老人催促道。
“他们回来?
”
“是啊!
就快出门了。
全用瘦肉,一点儿肥肉也不要。
”
屋子里响剁起肉的声音,灶堂里又燃起了火苗。
“叮呤呤——”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响起。
老人快速(将“蹒跚”改为“快速”主要是为了突出老人的急切)地奔走过去,拿起话筒:
“红儿,你们快到了吧?
”
“哦。
”老人将话筒一扔,冲厨房吼(一“扔”一“吼”突出老人的气愤)道:
“别做了——”老妇人停下手中的活计,蹒跚着走出来,眼睛红红的。
“别气了,他们到底还惦记着我们。
”
老人起身,点燃了红蜡烛,对着祖先牌位拜了拜。
“常回家看看……”电视里传来了优美而温馨的旋律。
(加上这一段,不仅使老人、儿子、女儿后面的行为变得更加可信,也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
)
老人走到电话机旁,按了按键。
“大军啊!
工地上冷,多穿件衣服,别着凉了。
”老人的眼睛湿润了。
放下话筒,又按了按键,“红儿,告诉外孙,下次来,我们再给他做肉丸子。
”
打完电话,老人坐到了老妇人身边,紧紧抓住她的手。
火堂里的柴哔哔剥剥地响着,“常回家看看”的旋律在屋子里回荡着。
(加上此句渲染了气氛,凸显了主旨,也暗示了儿女回家的原因。
)
两位老人谁也不说话,时间在寂静中悄悄滑过。
“吱——”像是汽车的刹车声,接着是“咚咚咚”的敲门声。
老人缓缓起身,走到门边。
随着屋门拉开,老人惊叫起来:
“老婆子,他们都回来了!
”老妇人猛地(加上这两个字,老妇人的喜悦之情毕现)起身,奔向厨房。
风停了,雪却纷纷扬扬地下起来,好美好美。
【简评】
修改后的文章主旨明确了,通过两位老人等候儿女回来过年时的心情变化,告诉我们老人需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得到儿女的抚慰。
四、修改作文
1.修改文中的错别字(在原文中修改)。
2.修改文中的病句(在原文中修改)。
3.你认为本文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
4.你认为本文什么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
并修改。
忘不了他
①我上小学时第一任班主任才30多岁,但怎么看都像40多岁的人,矮矮的、胖胖的,眼皮臃肿,有点未老先衰的味道。
②他的走路的姿势很特别,背着双手,低着头,双眼望着脚尖或地面,但却不是悠闲的走路,他走得很快,给人一种前冲的感觉,不知道他是在思考问题,还是在避免和人打招呼。
因为他极不喜欢与招呼,他觉得每天都在见面,不如不把招呼的好。
这点与我很相似。
③可是到了上课时间,他的神情完完全全变了个样:
他讲的课风趣幽默,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可在这儿之中没有附加什么华丽的词藻,却能使你在他的细致的讲解与似是随手抓住的知识中解法,使我们呢能轻松的明白.
④记得有一次,考试时完毕时……“时间到了。
收卷!
”老师宣布说。
考场上立刻响起了各种声响,同学们也表现出各种情状。
有的潇洒地走出去,非常有信心;有的火速地写最后几题。
收卷子的老师离我只有几个桌子的距离了,可是最后几道题却想不出来,我的钢笔在卷子上面回旋着,怎么办?
到最后还是被收上去了。
⑤过了几天,卷子发了下来,情况很糟糕,老师找我讲了话,我从办公室出来后,一直铭记老师说过的话。
⑥老师啊!
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忘不了他。
修改稿点评
忘不了他
①我上小学时第一任班主任才30多岁,但怎么看都像40多岁的人,【“,”改为“。
”】
矮矮的、胖胖的,眼皮臃肿【“臃肿”用词不当,可改为“眼皮发肿”】,有点未老先衰的味道。
【本段运用倒叙写法,抓住人物的年龄、身材、眼皮特点描写人物,写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
②他的【“的”字可删去】走路的姿势很特别,背着双手,低着头,双眼望着脚尖或地面,但却【“但却”重复,可删去其中一字】不是悠闲的走路,【“,”改为“。
”】他走得很快,给人一种前冲的感觉,【“,”改为“。
”】不知道他是在思考问题,还是在避免和人打招呼。
因为他极不喜欢与【加“人”】招呼,他觉得【加入“大家”二字】每天都在见面,不如不把【“把”字应为“打”字】招呼的好。
这点与我很相似。
【本段着重抓住人物走路的姿势进行描写,其中有动作描写、也有对人物的神态的描写,传神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这位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点与我很相似”,这句话不能删去,因为“这点与我很相似”,所以是我忘不了他的原因之一。
】
【①②段的描写,作者笔下的这位老师并没有翩翩风度,相反显得有些委琐,这是从反面突出难忘。
】
③可是到了上课时间,他的神情完完全全变了个样:
他讲的课风趣幽默,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可在这儿之中【“可在这儿之中”改为“言语之中并”】没有附加什么华丽的词藻,却能使你在他的细致的讲解与似是随手抓住的知识中解法,使我们呢能轻松的明白【“却能使你在他的细致的讲解与似是随手抓住的知识中解法,使我们呢能轻松的明白”这句话表意不清楚,改为“却能让人在他的细致的讲解中轻松地明白”】。
④记得有一次,考试时完毕时……“时间到了。
收卷!
”老师宣布说。
考场上立刻响起了各种声响,同学们也表现出各种情状。
有的潇洒地走出去,非常有信心;有的火速地写最后几题。
收卷子的老师离我只有几个桌子的距离了,可是最后几道题却想不出来,我的钢笔在卷子上面回旋着,怎么办?
到最后还是被收上去了。
⑤过了几天,卷子发了下来,情况很糟糕,老师找我讲【“讲”字改为“谈”字】了话,我从办公室出来后,一直铭记老师说过的话。
【第④⑤段作者是想从正面描写来表现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可惜作者并没有把描写重点放在写老师方面,偏离了题目“忘不了他”。
应该重点描写自己未考好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是如何帮助教育我的,来突出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
】
【③④⑤段,从正面突出难忘。
】
⑥老师啊!
过了这么多年,我仍然忘不了他。
【⑥段结尾太草率。
前面是呼告老师,按理说后文就应该是“我仍然忘不了你”,但这样就与文章题目不一致。
所以最好是删去“老师啊”三字,重新写一个结尾,既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又起到点题和升华主题的作用。
】
教师点评:
本文采用了倒叙和欲扬先抑的技法,作文有悬念而且耐人回味。
在描写人物上,作者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细节描写等方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五.教学反思:
课题:
华南虎序号:
28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掌握修辞,积累佳词佳句。
(2)培养诗歌朗读,欣赏能力,理解华南虎的像征意义。
2、过程和方法:
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诗歌学习,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学习重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
(2)理解诗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华南虎的象征意义
导学方法:
三步读书法:
粗读——研读——品读
课时: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导学方案p154自主测评)
1、给加点字注音
抽搐()不羁()铰()掉胆怯()劝诱()
沟壑()叽叽喳喳()咆()哮()恍惚()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斓()绞()
澜()铰()
诱() 祥()
绣() 详()
3、理解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石破天惊:
二、课堂导学:
1.情境导入:
(1)检查作业:
(板书“绘虎”)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已“绘虎”作品,然后推荐较好的作品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展示,由学生评出等级。
(2)导入新课:
教师由学生绘虎佳作展示总结:
虎是山中之王,同学们绘出了它的形,也绘出了它的神,不仅绘出了凶恶的一面,也绘出它坚强的个性,很好,但虎常常是生活在莽莽深山之中,那里才是它自由天地,今天我们看牛汉写《华南虎》绘出的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板书标题“华南虎”和“绘虎”)
2.出示目标:
(1)、理解积累并应用生难字词本。
(2)、感受这首诗中浓厚的象征色彩,理解其象征意义。
(3)、培养学生通过鉴别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诗的内容及感情的能力。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②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
教师朗读指导:
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
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导学案P153)
可用如下句式:
华南虎是一只()老虎.
明确: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二)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
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
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导学案P154)
讨论明确:
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
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
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导学案P153)
讨论明确:
“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
“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
(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理解象征:
(导学案P153)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那么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讨论明确:
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讨论明确:
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讨论明确:
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
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导学案P153互动研讨)
讨论明确:
“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
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导学p154)
讨论明确:
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三)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
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
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文化部干校劳动改造(“文革”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
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
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
2、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
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
学习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导学案P153)
讨论明确: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
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四)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
在预习、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拓展延伸
1、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2、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3、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
三、展示反馈
(以上内容明确部分)
四、学习小结: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
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
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五、达标检测:
导学方案P154自主测评,P154基础巩固。
课后练习:
1、熟读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有关牛汉的资料及其作品,进一步走近作者,了解其作品及风格。
3、以《生活中,我也要做一只华南虎》为题,写一篇随笔。
板书设计:
29华南虎
(1)在桂林动物园见虎,交待地点、人物
斑斓的面孔,火焰的眼睛——外形强健对自由的渴望
(2-4)永别自由的土地——内心屈辱困境中不屈的人格
不屈、不挠、不悔的抗争——灵魂高贵
(5)明白:
维护尊严,向往自由——深化主题
课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性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