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362004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99.53KB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docx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B卷试题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B卷)试题
1.氯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态存在,18世纪70年代,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的化学家是()
A.汉弗莱·戴维B.舍勒C.阿伏加德罗D.侯德榜
【答案】B
【解析】汉弗莱·戴维发明了在矿业中检测易燃气体的戴维灯等;舍勒首先发现并制得氯气;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侯德榜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
2.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B.英国科学家汤姆生
C.英国科学家卢瑟福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波尔提出了量子力学,最先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97年发现,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史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纯碱的化学式为NaHCO3B.氧离子结构示意图:
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D.质量数为37的氯核素符号:
Cl
【答案】C
【解析】A.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选项A错误;B.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选项B错误;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选项C正确;D.质量数为37的氯核素符号为: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4.在容量瓶上无须做标记的是( )
A.标线B.温度C.浓度D.容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因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规格、刻度线,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容量瓶的构造的相关知识。
5.关于100ml1mol/LCaCl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B.Ca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
C.取出50mL后,剩余溶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D.该溶液中水的体积为100mL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A。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2="2mol/L;"A符合题意;B.CaCl2的物质的量为0.1×1="0.1"molB错误;取出50mL后,剩余溶液中的浓度保持不变,C不符合题意;D.溶液的体积为100毫升,而非溶剂的体积,D不符合题意;
考点:
考察有关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知识。
6.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1的是( )
A.Cl2+2KBrBr2+2KCl
B.2NaHCO3Na2CO3+H2O+CO2↑
C.4Fe(OH)2+O2+2H2O4Fe(OH)3
D.CH4+2O2CO2+2H2O
【答案】C
【解析】区域1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
A项,是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4;B项,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是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1;D项,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区域3;答案选C。
点睛: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有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与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25℃,1.01×105Pa,44g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答案】B
【解析】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是1mol,体积约为22.4L,选项A错误;B、44gC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3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为3NA,选项B正确;C、不是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选项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8.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
Bi和
Bi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含有83个中子B.两者互为同位素
C.两者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两者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答案】B
【解析】A、
的中子数为209-83=126,
的中子数为210-83=127,选项A错误;B、因
和
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则两者互为同位素,选项B正确;C、因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核外电子数相同,选项C错误;D、
的中子数为209-83=126,
的中子数为210-83=127,两者的质子数都是83,中子数分别为126、127,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9.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KClO3═K++Cl5﹣+3O2﹣B.HNO3═H++NO3﹣
C.Na2CO3═Na2++CO32﹣D.CaCl2═Ca2++C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带负电的原子团,易溶于水但不能继续电离出氯离子和氧离子,因此不能拆写,正确写法是KClO3═K++ClO3-,A错误;B、硝酸是易溶且完全电离的一元强酸,因此HNO3═H++NO3-,硝酸根离子不能继续电离,因而不能拆写,B正确;C、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按2∶1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但2个钠离子应写成2Na+,正确写法为Na2CO3═2Na++CO32-,C错误;D、违反电荷和原子守恒原理,氯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按1∶2组成的盐,易溶于水且完全电离,正确写法为CaCl2═Ca2++2Cl-,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本题考查酸、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10.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C.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D.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答案】B
【解析】A、用水洗涤,铂丝上残留的物质不能全部清除,对实验造成干扰,选项A错误;B、用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去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且HCL受热以后会挥发,无残留,选项B正确;C、用滤纸擦干净,铂丝上残留的物质不能全部清除,对实验造成干扰,选项C错误;D、用盐酸洗涤,再用蒸馏水冲洗后使用,不能完全去除其它离子的干扰,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焰色反应实验,难度不大,根据教材基础知识解答即可;明确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不是原子或离子的性质。
焰色反应最主要的就是无其他离子干扰,每次做完焰色反应实验后,铂丝会留有实验的物质,为除去实验物质用盐酸洗涤,再灼烧至跟酒精灯火焰颜色相同后再使用,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所以选用盐酸洗涤。
11.向碘水中加入适量CCl4并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形成均匀的无色溶液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C.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D.液体分层,上下层均呈无色
【答案】C
【解析】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所以二者混合后会发生萃取,碘分子进入四氯化碳中,溶液显紫红色。
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所以在下层。
答案选C。
1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答案】B
【解析】根据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定义可知,三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13.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KMnO4→O2B.CO2→COC.Fe2O3→FeD.Br-→Br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高锰酸钾可以分解生成氧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错误,不选A;B、二氧化碳到一氧化碳,碳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错误,不选B;C、氧化铁到铁,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错误,不选C;D溴离子到溴单质,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正确,选D。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14.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Cl2)
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D.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HC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由于酸性:
盐酸>碳酸>次氯酸,将Na2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说明氯水中含有H+,A错误;B、淀粉遇I-不变蓝,遇I2变蓝,氯气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能说明氯气中含有Cl2,B错误;C、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氯水中含有Cl-,C错误;D、盐酸只有酸性没有漂白性,没有强氧化性,氯气有强氧化性但无漂白性,次氯酸不仅有强氧化性而且有漂白性,新制氯水使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次氯酸,而非HCl,D正确;答案选D。
考点:
本题有关氯水组成和性质的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氯酸钙B.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
C.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D.氯气通入水中能置换出氢气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钙,而不是无漂白性的氯化钙,更不是氯酸钙,A错误;B、液氯的化学式为Cl2,只含一种分子,因此属于纯净物,而氯气是氯气的水溶液,含有Cl2、H2O、HClO三种分子,以及H+、Cl-、ClO-、OH-四种离子,因此属于混合物,B正确;C、碘化钾水溶液中只含I-,不含I2,前者遇淀粉不变蓝,后者遇淀粉才会变蓝,C错误;D、Cl2+H2O
HCl+HClO,因此氯气与水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最极端的情况是,可以置换出氧气,而非氢气,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有关氯气的性质,液氯、氯水、漂白粉的组成,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16.钠与水反应时可能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④小球迅速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⑤小球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其中完整的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全部
【答案】A
【解析】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导致钠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较低,能和水反应生成强碱和气体且放出大量热,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①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故①正确,②错误;③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的生成强碱氢氧化钠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放出是热量导致钠熔化成小球,故③正确;④放出的气体导致钠受力不均而迅速游动,钠和水反应迅速,且有气体生成,所以发出嘶嘶的声音,故④正确;⑤钠和水反应迅速,小球逐渐减小,最后钠和水完全反应而消失,故⑤正确;⑥钠和水反应生成强碱而使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故⑥正确,答案选D。
17.下面有关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
A.相同浓度溶液的碱性:
Na2CO3>NaHCO3
B.在水中的溶解度:
Na2CO3>NaHCO3
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放出气泡的速率:
NaHCO3<Na2CO3
D.热稳定性:
NaHCO3<Na2CO3
【答案】C
【解析】A..CO32-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Na2CO3溶液的碱性较强,选项A正确;B.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NaHCO3沉淀,说明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选项B正确;C.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选项C错误;D.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较稳定,选项D正确;答案选C。
18.下列有关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碘化银为黄色固体,可用作人工降雨
B.钠钾合金常温下为液体,可做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钠还原性强,可从氯化物溶液中置换出钛钽铌锆等金属
D.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油污,碳酸氢钠常用于中和胃酸
【答案】C
【解析】A、碘化银为黄色固体,用碘化银形成冰晶,水蒸气易形成较大水滴而降雨,可用于人工降雨,选项A正确;B、钠钾合金导热性强,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选项B正确;C、钠比钛、锆、铌等金属活泼,并且钛、锆、铌等金属较难冶炼,可用钠从它们熔融的氯化物中置换出钛钽铌锆等金属,选项C错误;D、Na2CO3水解显碱性可除去油污,NaHCO3可中和胃酸,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9.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4+、Cu2+、Cl-、NO3-B.K+、Na+、CO32-、S2-
C.K+、Na+、CH3COO-、SO42-D.Ba2+、Mg2+、HCO3-、C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铜离子在碱性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而不共存,铵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共存,但四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共存,不选A;B、碳酸根和硫离子存在于碱性条件,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不选B;C、醋酸根存在于碱性条件,在酸性条件下不存在,不选C;D、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都能反应,选D。
考点:
离子共存
【名师点睛】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如:
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20.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
+2H+===H2O+CO2↑BaCO3+2HCl===BaCl2+H2O+CO2↑
C.Ca2++CO
===CaCO3↓Ca(OH)2+BaCO3===CaCO3↓+Ba(OH)2
D.H++OH-===H2O2KOH+H2SO4===K2SO4+2H2O
【答案】D
【解析】A.CuCO3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与离子反应不对应,选项A错误;B.BaCO3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与离子反应不对应,选项B错误;C.碳酸钡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写成碳酸根离子形式,选项C错误;D.2KOH+H2SO4═K2SO4+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OH-═H2O,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题需要明确判断离子方程式常用方法
(1)检查反应能否发生;
(2)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3)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4)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5)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
2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SO42-+Ba2+=BaSO4↓
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42-===BaSO4↓+H2O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Cu2++2Ag
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Ca(OH)2+2H+=Ca2++2H2O
【答案】C
【解析】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Mg2++SO42-+Ba2+=BaSO4↓+Mg(OH)2↓,选项A错误;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选项B错误;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Ag+===Cu2++2Ag,选项C正确;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H-+H+=H2O,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2.在Na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测得Al3+浓度为0.1mol/L,SO42-浓度为0.3mol/L,则混合溶液中Na+的浓度为( )
A.0.15mol/LB.0.45mol/LC.0.6mol/LD.0.3mol/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电荷守恒规律:
0.1×3+C(Na+)×1="0.3×2;"C(Na+)="0.3mol/L;"D正确;
考点:
考察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
23.等体积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
若生成的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 )
A.1︰2︰3B.1︰6︰9C.1︰3︰3D.1︰3︰6
【答案】B
【解析】设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x、y、z,溶液体积均是V。
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3Vx:
Vy:
Vz=1:
2:
3,解得x:
y:
z=1:
6:
9,答案选B。
24.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2R(OH)3+3C1O-+4OH-=2RO4n-+3Cl-+5H2O。
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A.+3B.+4C.+5D.+6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两端电荷守恒可知n=
=2,O元素是-2价,所以R的化合价是+6价,答案选D。
视频
25.将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n(NaOH)=0.01mol;n(Na2CO3)=0.01mol。
当向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滴加0.1mol·L-1稀盐酸。
首先发生反应:
NaOH+HCl=NaCl+H2O。
恰好完全时消耗HCl的体积为
=0.1L进行滴加时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2NaCl。
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又消耗HCl的体积为
=0.1L。
继续滴加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产生气体,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又消耗HCl的体积为=0.1L。
此时产生的气体的体积达到最大值。
若再滴加,不再发生任何反应。
因此选项为C。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相关的图象分析。
根据题意知,将4g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发生的反应依次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2NaCl、NaHCO3+HCl=NaCl+CO2↑+H2O,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并结合图象解答。
26.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
(填编号于空格中)
①铜②熔融的烧碱③大理石④氯化钠晶体⑤盐酸⑥氨气⑦蔗糖⑧氯气⑨液态氯化氢⑩硫酸溶液
【答案】
(1).①②⑤⑩
(2).②③④⑨(3).⑥⑦
【解析】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微粒,金属铜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熔融的烧碱、盐酸溶液、硫酸溶液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也能导电,即能导电的为①②⑤⑩;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即电解质为②③④⑨;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即非电解质为⑥⑦。
27.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CI、Ba(NO3)2、CuSO4、Na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滤液呈无色
②向①中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试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以上物质均写化学式),第②步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NO3)2、Na2CO3
(2).NaCl(3).BaCO3+2H+=Ba2++H2O+CO2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和实验过程可知,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有CuSO4:
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一定含有Ba(NO3)2、Na2CO3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证明是碳酸钡沉淀;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上述分析可知一定含有Ba(NO3)2、Na2CO3,一定不含CuSO4,可能含有NaCl,第②步反应是BaCO3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aCO3+2H+=Ba2++H2O+CO2↑。
28.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冷却水从____________口进。
(填g或f)
(3)现需配制250mL0.2mol·L—1NaCl溶液,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未用玻璃棒引流,另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Cl溶液的浓度偏低有______。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
(1).蒸馏烧瓶
(2).冷凝管(3).g(4).容量瓶的规格应为250ml(5).A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仪器的选择以及误差分析,注意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易错点为误差判断,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体积的影响,根据c=
分析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
29.一个体重50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上学 期中考试 化学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