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docx
- 文档编号:24356517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43.03KB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docx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理解原子的结构,会用原子结构示意图。
3、了解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4、理解物质结构模型化思想及其典型应用,如表示原子、分子的结构,表示物质的类别。
思维导图
中考重难点突破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而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走近花圃会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糖块放到水中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生活现象告诉我们,物质芳香油(花的香味源于花分泌出的芳香油)、水、糖都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更小的芳香油的粒子、水的粒子、糖的粒子构成的。
不仅如此,诸多实验如品红在水中扩散、氮气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得到肉眼看得到的液态氮气等,都能说明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我们的科学家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称之为分子、原子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点逐渐得到了证实。
教材通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和“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图片的展示,更加有力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大量的事实证明,每种物质都是由构成该物质的微观粒子大量聚集而形成的,如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形成了水,大量的氧分子聚集形成了氧气,而水和氧气之所以是不同的物质,是由于构成水和氧气的分子不同。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不同种类的分子、原子又构成了不同的物质。
从而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为3×10-26kg,分子的直径在10-9~10-10m的范围内(人眼的最小分辩律是0.2μm,是分子直径的200~2000倍)。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如湿衣服晒干、花香在空气中扩散;科学实验,如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等,透析现象的本质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等质量的红糖在冷水和沸水中溶解快慢的实验,很容易得出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
(3)分子之间有间隔。
透析生活中的现象,给足球打气、40L的标准工业氧气瓶的压力表显示为150公斤时,能放出约6m3的氧气;分析科学实验,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用注射器抽取空气和水分别进行压缩,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
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
物质三态的变化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都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引起的。
分子间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但分子大小不变。
认识和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为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分子基本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三态及其转化)。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上述对分子的认识,虽然基本上处于
知识储备
一、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有的原子不一定有中子(H原子),质子数也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原子的种类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
2.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由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3.定义式:
Ar
精确应用:
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实际质量之比,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实际质量就大
计算应用:
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可以用来比较几种原子的实际质量大小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离子
1.电子排布——分层排布:
第一层不超过2个,其他层不超过8个(对前20号元素而言)。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
(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例)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分类、化学性质的关系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稀有气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相对稳定,不易得失电子
稳定
金属元素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不稳定
非金属元素
一般多于4个
易得到电子
不稳定
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判断: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带正电荷
(4)原子与对应离子的异同
不变:
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
改变:
最外层电子数、电子总数、微粒电性(从不带电到带电)、化学性质
可能改变:
电子层数(阴离子不变,阳离子变少)
(5)原子和离子的稳定性
对于稀有气体原子,原子更稳定
对于其他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离子更稳定
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和原子的异同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一旦分子改变,物质就改变,化学性质随之改变)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性质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有的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取决于具体的反应)。
2.分子的主要特点: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闻到气味,氨水、盐酸的挥发等),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三相变化的本质,压缩气体的原理,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减小的原因),原子也具有以上特点,以稀有气体单质为例可以说明。
3.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些物质由离子构成(比如NaCl晶体)。
考点突破
例题1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
A、原子核B、质子C、中子D、电子
答案:
C
解析:
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
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
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
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
例题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和 .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①分子间有间隔②NH
(2)①7得②BC和E③CO+2H2
CH3OH;
解析:
(1)①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的原子种类是N、H、O,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H;
(2)①由微粒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电子为7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一个电子;
②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为8的结构最稳定.则可从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知:
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B;C最外层虽然为8,但这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为同种元素,故属于同种元素的为C和E;
③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
CH3OH;
例题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答案:
D
解析:
A、由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微粒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个,故A正确;
B、该微粒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B正确;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说法正确,故C正确;
D、根据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原子,而非离子,故D说法错误.
例题4.(2016•广州)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C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更多
D
NaOH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答案:
D
解析:
A、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B、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C、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是因为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溶解速率更快,故选项解释错误.
D、NaO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故选项解释正确.
例题5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A.FeB.N2C.CO2D.CuSO4
答案:
A
解析:
A、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考点过关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4、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A粒子的化学式是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6.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
B.高锰酸钾
C.水
D.液态空气
8.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王芳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9.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热涨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B.分子遇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C.分子遇热不断运动,遇冷静止不动
D.分子遇热数目增多,遇冷数目减少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答案: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E、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F、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G、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H、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
A
解析:
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E、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F、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G、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H、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答案:
B
解析:
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
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故此选项错误.
3、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4、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E、分子可以再分
F、分子之间有间隔
G、分子在不断运动
H、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答案:
C
解析:
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
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A粒子的化学式是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答案:
(1)2;S2﹣;
(2)铝原子;(3)AD.
解析:
(1)粒子核外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则x=2;A粒子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S2﹣.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铝原子.
(3)图中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A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3,为原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8,为原子;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6.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
答案:
(1)38;
(2)5;(3)失.
解析:
(1)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的质子数是38,即核电荷数为38.
(2)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5.
(3)由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为2个电子,小于4,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的带电荷的离子.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S2﹣.
(2)A、B、C三种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据形成的化合物为氢氧化钠,显碱性,其水溶液的pH>7.
(3)A、B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A、B两种元素的原子以1:
1的比例形成的化合物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为H2O2;氢元素显+1价,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2+2x=0,则x=﹣1价.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过氧化氢溶液
B.高锰酸钾
C.水
D.液态空气
答案:
D
解析: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D符合题意.
8.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王芳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答案:
B
解:
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是因为油渍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家具沾满油渍.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无关,故选项错误.
9.从分子的角度解释“热涨冷缩”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遇热体积变大,遇冷体积变小
B.分子遇热间隔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C.分子遇热不断运动,遇冷静止不动
D.分子遇热数目增多,遇冷数目减少
答案:
B
解析:
物质的热涨冷缩,是因为物质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分子的体积、分子的数目不变,分子遇热运动加快,遇冷运动减慢;
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答案:
D
解析:
A、由于铁是由原子直接聚集而成的,没有分子,所以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铁原子,故A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分,故B说法正确;
C、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故C说法正确;
D、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也有间隔,故D说法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成物质的微粒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复习 专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江苏省 苏州市 中考 化学 复习 专题 构成 物质 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