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docx
- 文档编号:24348919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28
- 大小:94.56KB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docx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全书概要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第二语言习得的一般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
也叫“二语习得”。
一、母语与目的语
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二、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三、习得与学习
克拉申(Krashen)认为成人L2学习者有两种独立的语言获得方式,两者在获得方式、心理过程、所获得的知识类型、作用等方面都不同
Krashen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
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
即所谓“无接口观点”(non-interfaceposition)。
自然习得研究的证据表明,在习得情况下并未发生学习的过程,有时候,学习者可以先学会某个规则,但是并没有习得这个规则。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一定导致习得过程的发生。
无接口观点的证据:
Seliger(1979)的证据:
他让在课堂上让学习者描述一些图片,然后分析这些学习者使用冠词a与an的情况;
此外,他让这些学习者陈述关于冠词用法的相关规则。
调查分析表明,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表达与其元语言知识不相关。
也就是说,“习得”与“学习”的确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学习者在目的语国家学习目的语。
外语习得指学习者所学的语言在本国不是作为整个社团的交际工具,而且学习者所学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五、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前者指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以交际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后者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第二语言。
语言能力是一种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语言表达指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内在语法的运用。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但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从诞生那天起就与语言学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随着两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也越来越关注语言学研究。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些理论模式就是建立在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二者之间这种相互影响使二者的界限似乎有些模糊。
尽管如此,我们通过下面的分析,依然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首先,就研究对象而言,语言学家通常把母语者的语言系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们所关注的是这种语言系统本身的结构和规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虽然也关注母语系统本身规律的研究,但是,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学习者的语言系统”(learnerlanguagesystem)规律的研究。
换句话说,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
通常,语言学研究以母语者合规则的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则以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研究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语言系统是不符合或者偏离学习者的目的语规则的语言系统。
见例句:
(1)我吃饭在西苑餐厅。
(2)我把飞机坐到我们国家去。
(3)我在北京学汉语一个年。
通常,我们把这类话语叫做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偏误”(languageerrors)。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和评价学习者的语言偏误?
第一,不能用母语者的眼光来评判“学习者的语言系统”。
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第二,语言偏误是学习者语言系统的一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关注的正是这种带有偏误的语言系统。
其次,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分析和解释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语言学家往往根据母语规则的标准来描写和分析学习者的偏误。
例句
(1)按照汉语的语法规则,状语通常要放在谓语的前面。
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是因为学习者还没有掌握汉语状语的位置。
例句
(2)通常的语法解释是,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不具有处置义。
然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不满足于这种纯粹的语法分析。
(1)这种语法分析不能说明上述语法偏误产生的心理过程;
(2)这种语法分析无法了解导致学习者语法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主要从学习者语言偏误产生的心理过程、语言产出的策略的角度进行分析。
例句
(1)状语位置的偏误可能涉及学习者母语迁移的心理过程;
例句
(2)和例句(3)可能涉及学习者目的语规则的泛化的心理过程。
此外,上述两种心理过程还反映了学习者的言语加工策略。
第三,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研究目的不同。
上世纪80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的“原则与参数”(principlesandparameters)理论成为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理论。
语言学家关注的是普遍语法的“原则”是否可以解释所有人类语言的普遍性问题,“参数”是否能够解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关注的是如何用原则和参数理论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原则与参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参数重设”(parameterresetting)的理论假设。
试图通过“参数重设”的理论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母语参数设定之后,如何根据第二语言输入重新设定参数的机制和过程。
上述分析说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是一个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又不同于语言学研究的独立学科。
Ellis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是一种相依共生的关系,二者彼此借鉴。
在这个意义上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不仅仅是语言学理论的消费者,而且是一个贡献者。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就研究目的而言,心理学研究语言和语言获得是为了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语言和语言获得心理机制的研究,只不过是为了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和特点的手段而已,并不是心理学研究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是如何获得第二语言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描写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机制。
就研究范围而言,心理学研究要比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宽泛得多。
心理学作为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就心理过程的研究范围而言,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个体的感知觉、理解、记忆以及儿童母语习得的心理过程。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
二是关于学习者习得过程的研究;
三是关于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既有共同关心的研究领域,但也有各自的研究范围和研究传统。
这两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虽然有时也采用心理学研究的一些方法,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经常采用的是语言描写的方法。
换言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长于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描写,而心理学研究更长于实验研究。
Meara认为,造成隔阂的原因之一是,两个研究领域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研究传统,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思考语言的方法完全不同。
在心理学界,长期以来有按照“形式化模式”(formalmodels)来思考心理语言学问题的传统。
但是,这种传统在应用语言学领域却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文献中有许多关于词汇习得的描述性研究,但是解释性、基于模式的研究却很少。
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关系,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语言获得研究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部分。
或者说,是属于心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即发展心理学。
也有人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称作“应用心理语言学”。
这些看法使这两个学科的界限显得更加模糊。
从研究对象来看,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确包括语言习得研究。
但是这种观点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部分,从一开始就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就其发端并不是作为心理语言学的附庸。
把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划归“应用心理语言学”似乎也没有什么理论依据,也不符合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个学科发展的历史。
Carroll认为,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
1.语言的理解,即学习者如何感知、理解口语和书面语;
2.语言的产生,即学习者如何由概念生成话语或完整的句子;
3.语言的获得,即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
心理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心理语言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的不同点:
(1)从研究对象上看,第二语言习得主要研究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
注重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系统及习得过程的描写和解释。
心理语言学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本身的研究关注不多。
学者们关注最多的是儿童母语获得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2)从学科的归属来看,至少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这个领域,学者们一般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属于应用语言学。
这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在使用“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时,自然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心理语言学,按照DavidW.Carroll的观点,属于认知科学。
(3)在研究方法上,心理语言学研究基本上是采用心理学或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长于实验室研究。
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传统来看,这个学科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描写和解释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
一是从语言学的角度,二是从认知的角度。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并不排斥从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来解释习得过程,但研究方法主要是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传统。
(4)学者们的研究兴趣也有很多不同。
无论是心理学还是心理语言学界,学者们对人类个体的感觉、直觉、理解、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感兴趣;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们则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过程感兴趣,如学习者的偏误分析、习得顺序、普遍语法与习得机制、学习者的语言变异等方面进行描写与解释。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密切相关,但在学科的划分上,它并不属于语言学;
同样,它与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也密切相关,但它既不属于心理学也不属于心理语言学。
尽管它并不分属于上述学科,但由于研究对象的某些共性,使得这些学科的某些研究领域彼此互相关联。
这充分表明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或者说,它是一个交叉学科。
1.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构成了心理语言学;
2.L2习得与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3.L2习得与心理学的交叉反映了L2习得的认知视角;
4.L2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交叉反映了上述四个学科共同的研究领域。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Ellis(1994)认为:
“在某种意义上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
它也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延续下来,也许分裂为一系列的下位学科。
在有些情况下,它也许会被合并到上位学科中去。
”
Ellis的预言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学科本身的跨学科特点,但发展的路径目前还无法确定。
到目前为止,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仍然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而且成为应用语言学界越来越重视的学科。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Corder(1967)《学习者偏误的意义》和Selinker(1972)《中介语》两篇文章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发端。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路径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上世纪50-60年代。
理论初创。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尚未分离。
占主导地位的是“对比分析”。
第二阶段:
上世纪70年代。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成为独立学科。
偏误分析代替了对比分析。
开始关注学习者的整个语言系统,产生了“中介语”理论假说。
Dulay和Burt的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
克拉申的“监控模式”。
Schumann“文化适应模式”。
第三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语言学视角。
许多研究建立在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模式之上,有的研究建立在语言功能模式以及语言类型学的基础之上。
2.社会语言学视角。
语言变异:
指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社会等级、职业)、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系统变异:
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变异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如:
A.我在五道口吃饭。
(情境A)
B.我吃饭在五道口。
(情境B)
非系统变异:
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经常在同一情境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功能。
这种变异不受语境因素的影响。
如:
在中学毕业后,我一个年没学,转到另一个大学学习中文一年,再没学一年,再学一个半年,没学一个年……
3.认知视角。
Anderson提出的“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McLaughlin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式”;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模式”。
4.社会文化视角。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第四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
习得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1984年,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
三个阶段:
8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
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
90年代后的汉语习得研究。
80年代初汉语习得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1984年,鲁健骥《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才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1985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几乎没有汉语习得研究的文章。
1987年12月吕必松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华东协作组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的报告。
报告提出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不高,成功率不理想,根本原因在于还没有真正找到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吕必松的报告代表了八十年代人们对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八十年代中后期,汉语习得研究的第一个研究领域是留学生汉语偏误分析。
内容涉及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词语、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偏误分析。
1986年佟惠君编著《外国人学汉语病句分析》出版。
收集了2020个病句。
这是当时最为全面系统的汉语偏误分析专著。
二、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
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1992年5月《世界汉语教学》编辑部、《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语言教学与研究》编辑部联合发起召开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座谈会。
会议认为:
由于对学习者的学习规律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对语言教学规律,对语言本身的认识都受到了限制。
……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会议对我国今后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任务、重点、方向以及研究的基本方法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当时阶段性的任务。
这次座谈会有力地推动了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展开。
此期汉语习得研究范围三个:
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习得过程研究。
(一)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范围进一步拓宽,有语音、词汇、语法层面,还有用语层面、话语分析层面,但主要是语法偏误分析。
专著:
李大忠(1996)《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二)中介语的研究
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国外中介语研究理论的引进介绍、对中介语理论的评价以及汉语中介语研究。
(孙德坤,1993;王建勤,1994)
(三)习得过程研究
大都通过实验和调查的方法来探寻学习者习得汉语过程中的规律。
孙德坤《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1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1993),赵立江(1997)探究“了”的习得过程。
他们的研究列举了使用“了”的错误类型,指出“了”的难以掌握主要由语际干扰和语内干扰所造成的。
王建勤(1997)关于汉语否定结构“不”和“没”的习得过程的探讨,揭示了学习者掌握否定结构的内在过程以及学习策略,为教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此期汉语习得过程研究集中于语法层面,语音的习得过程也崭露头角。
王韫佳(1995)《也谈美国人学汉语声调》以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汉语声调的习得过程。
1994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是第一本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论文集。
1997年该社又出版了由王建勤主编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点表现为:
基于中介语理论的偏误分析成为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
研究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方方面面;
开始转向汉语习得过程的研究。
三、90年代后的汉语
习得研究
本期是汉语习得研究的大发展时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语言系统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过程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与汉语认知研究》
1.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偏误分析,二是中介语研究。
此期的偏误分析有三个特点:
(1)范围扩大到汉语所有层面,汉字偏误分析成为热点。
如对日本学生书写汉字之讹误的分析(陈绂,2001)、对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肖奚强,2002)等。
这些研究分别从外国人汉字的误写、汉字部件的书写、形符书写等角度来分析汉字书写的偏误问题。
(2)汉语偏误分析的理论视野不断开阔。
李大忠(1999)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成因,着重从思维心理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心理过程中的泛化与辨别在偏误生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3)汉语偏误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即偏误分析与语料库和实证方法相结合。
彭淑莉《留学生习得“被”字句的缺失类偏误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3,对中山大学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被”字句进行了偏误标注,将缺失、误加、错序、错用、杂糅这五大类偏误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统计
考察了留学生习得“被”字句过程中出现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缺失类偏误,按不同形式将其分成6类,并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认知难度、语言普遍性等方面去挖掘缺失类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2.汉语习得过程研究
语法习得过程研究在本阶段仍然是研究的热点,本阶段的新进展是语音和词汇习得过程研究。
这两个研究领域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理论为导向;二是基于实验研究,在方法上运用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调查数据分析及量化统计等手段。
这些研究不再是简单的基于经验的、枚举式的过程描写,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王韫佳(2002)运用实验方法考察日本学习者感知和产生汉语普通话鼻音韵母之间的关系。
研究显示,知觉与发音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王韫佳的这一研究体现了实验语音学与认知心理学的高度结合,是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研究发展的一个方向。
孙德金(2002)关于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的考察,采用的是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中的语料,对“得”字补语句的习得情况进行了断面考察。
陈慧、王魁京(2001)进行了外国学生识别形声字的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外国学生汉字学习与本族语学习者加工形声字的不同之处在于:
外国学生能较快意识到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作用及其局限性,但进一步精细加工形声字的能力尚未发展起来。
由于他们心理词典里的储存物是以词的形式存在的,因此识别形声字的语境效应不显著。
3.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
(1)汉语学习者的策略研究
最早发表的是杨翼(1998)《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她以HSK(高等)成绩作为检验高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指标,用问卷调查形式来了解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考察高级汉语学习者常用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效果的作用。
江新(2000)则运用国外较为流行的语言学习策略量表分析外国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策略,并进而考察留学生的性别、母语、学习时间、汉语水平诸因素与汉语学习策略运用之间的关系。
江新、赵果(2001、2002)探讨了汉字学习策略。
(2)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研究
涉及到学习动机的讨论、学习中监控行为的考察、个体差异与学习成就的相关分析等等,其中人们比较关注的课题集中在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时的焦虑感的探讨。
钱旭菁(1999)采用Horwitz设计的“外语课堂焦虑等级模式”考察外国学生在目的语国家学习汉语过程中的情感焦虑问题。
结果表明:
不同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会作用于焦虑感。
而焦虑主要与国别和自我评价有关。
焦虑对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口语方面。
张莉(2001)对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进行了讨论。
张莉、王飙(2002)则分析了留学生汉语焦虑值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和焦虑值在他们汉语学习各环节的分布特点。
4.学习者的汉语认知研究
汉语认知研究是新世纪以来汉语习得研究一个重要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这个领域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和汉字认知研究。
其中,汉字认知研究的成果最为丰富。
海外汉语习得研究
与国内的汉语习得研究在研究领域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集中的研究领域是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语用的习得研究。
语音上,学者们关注的是汉语声调的习得。
汉字习得研究主要包括:
学习者汉字识别机能发展的研究;汉字部首与汉字学习关系的研究;汉字识别与汉字书写的关系研究,等等。
语法上主要关注那些与印欧语系有较大差别的语法现象,如话题结构习得研究;零型代词习得研究;动态助词习得研究;把字句、量词、语气词以及语序的习得研究。
近几十年来,海外汉语习得研究成果颇丰,大大推进了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进程。
第二章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对比分析的“强势说”和“弱势说”有什么不同?
现在哪种说法比较正确?
对比分析有哪些局限?
偏误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偏误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偏误分析的意义和局限有哪些?
“对比分析”(ContrastiveAnalysis)产生并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
初衷: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从而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二语习得。
CharlesFries(1945)在“TeachingandLearning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与学习)一书中提出了对比分析的思想。
他指出:
Themostefficientmaterialsarethosethatarebaseduponascientificdescriptionofthelanguagetobelearnedcarefullycomparedwithaparalleldescriptionofthenativelanguageofthelearner.
Fries上述观点表明:
最有效的教材要建立在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描写和仔细地对比的基础之上。
Fries强调,首先是对两种语言进行科学的描写,其次是在描写的基础上进行仔细的对比。
Fries的观点被后来的对比分析的倡导者发挥到极致。
Lado对“对比分析”的系统表述
Lado(1957)在《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AcrossCulture)系统阐述了对比分析的内容、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
作为“对比分析”的集大成者,他对“对比分析假设”的系统表述是:
Wecanpredictanddescribethepatternsthatwillcausedifficul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二语言 习得 研究 全书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