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docx
- 文档编号:24346433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3.88KB
心电图学.docx
《心电图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电图学
心电图学
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选择)
1.心电图的哪一部分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
A.P波B.QRS波C.T波D.ST段E.U波
2.标准Ⅱ导联的连接方式是:
A.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B.左上肢为负极,左下肢为正极
C.右上肢为负极,右下肢为正极D.右上肢为正极,左下肢为负极
E.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
3.正常心电图在以下哪一个导联P波是倒置的:
A.Ⅰ导联B.Ⅱ导联C.avR导联D.avF导联E.V3~V6导联
4.心律失常的诊断,哪一项检查最有价值:
A.心脏听诊B.心电图C.心向量图D.心音图E.超声心动图
5.P波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部位除极引起: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右心房D.窦房结E.房室结
6.正常心脏的电活动起源于:
A.窦房结B.房室结C.His束D.左心房E.右心房
7.心电图上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的是:
A.P-R间期B.QRS间期C.ST段D.Q-T间期E.R-R间距
8.QRS波群只表现为一个向下的波群时,应命名为:
A.S波B.Q波C.QS波D.qS波E.qR波
9.心电图上R-R间距平均25小格,其心率为每分钟:
A.60次B.65次C.70次D.75次E.80次
10.下列哪项提示P波异常:
A.Ⅱ导联P波直立B.Ⅲ导联P波双向C.aVR导联P波倒置
D.aVL导联P波不明显E.V6导联P波倒置
11.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
A.高血钾B.低血钾C.高血钙D.低血钙E.低血镁
12.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高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D.P波出现切迹E.P波呈双峰状
13.左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倒置B.P波增宽C.P波低平D.P波尖锐高耸E.P-R间期延长
14.诊断左心室肥大最主要的条件是:
A.QRS波增宽B.左室高电压C.心电轴显著左偏
D.T波倒置明显E.ST段可抬高
15.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改变的特点:
A.心率减慢B.ST段下移C.ST段抬高D.Q-T间期缩短E.可出现Q波
16.下列哪项反映心肌有损伤:
A.期前收缩B.心动过速C.病理性Q波D.ST段抬高E.T波倒置.
17.V1~V3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多考虑为:
A.前间壁梗死B.前壁梗死C.下壁梗死D.高侧壁梗死E.右心室梗死
18.Ⅱ、Ⅲ、aVF导联出现梗死图形,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是:
A.前间壁梗死B.前壁梗死C.下壁梗死D.右心室梗死E.高侧壁梗死
19.前壁梗死出现梗死图形的导联组是:
A.V1~V3导联B.V3~V5导联C.V4~V6导联D.Ⅰ、aVL导联E.Ⅱ、Ⅲ、aVF导联
20.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缺血型改变主要是:
A.P波的改变B.QRS波的改变C.ST段的改变D.T波的改变E.U波的改变
21.心肌梗死发生最常见的部位是:
A.前壁B.前间壁C.高侧壁D.下壁E.右心室
22.下列哪项属于被动性异位心律失常:
A.房性早搏B.心房颤动C.心室颤动D.阵发性心动过速E.交界性逸搏心律
23.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范围通常是
A.60~80次/minB.80~100次/minC.100~180次/min
D.180~200次/minE.200~220次/min
24.下列哪项不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A.心率通常超过150次/minB.心律十分整齐C.突然发作、突然终止
D.第一心音强弱不等E.多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
25.目前我国引起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因是:
A.风心病二尖瓣狭窄B.急性心肌梗死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缩窄性心包炎E.高血压心脏病
26.下列不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为:
A.P波与QRS波群无关B.R波频率大于P波频率C.R-R间距相等
D.P-P间距相等E.心室率多在30~40次/min
27.下列哪项有利于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A.心室率160次/minB.心脏扩大C.QRS波群宽大畸形
D.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E.过去发现有室性早搏
28.诊断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特征性的表现是:
A.心室率大于150次/分B.P-P匀齐C.R-R匀齐
D.QRS波群增宽E.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
29.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
A.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350~600次/分
B.P波消失,出现F波,房率250~350次/分
C.P波高尖,电压超过0.25mV
D.P波增宽,时间超过0.12秒
E.P-R间期延长,时间超过0.12秒
30.病人突发心悸,心电图示心率180次/分,QRS波时间0.10秒,R-R绝对整齐,应考虑:
A.房室交界性逸博心率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D.窦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
31.心电图的基本图形及等电位线消失,QRS-T波被波形一致且宽大整齐的大正弦波替代,频率约200~250次/分,应考虑:
A.心房颤动B.心房扑动C.心室扑动D.心室颤动E.心跳骤停
32.男性,65岁,突然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心电图示:
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绝对不齐,心室率130次/min,心电图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B.室性心动过速C.窦性心动过速D.快速房颤E.室上性心动过速
33.V5导联的探查电极位于:
A.胸骨左缘第四肋间B.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C.左腋前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D.左腋中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E.左腋后线与第五肋间交叉处
34.正常心电图导联的QRS波可呈现:
A.qrsB.QSC.RsD.QrSE.qR
35.心肌梗死后ST段抬高持续存在以上,考虑室壁瘤形成。
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E.一年
36.房颤时,若心室率慢而绝对规则,说明合并。
A.几乎完全性AVBB.Ⅲ○AVBC.高度AVBD.Ⅱ○AVBE.Ⅰ○AVB
37.在房室传导阻滞中,若房室传导比例为4:
1,则为:
A.几乎完全性AVBB.Ⅲ○AVBC.高度AVBD.Ⅱ○Ⅰ型AVBE.Ⅱ○Ⅱ型AVB
38.目测法观察Ⅰ、Ⅲ导联上的QRS主波方向均向下,则心电轴:
A.正常B.左偏C.右偏D.显著右偏E.重度右偏
39.男性患者,65岁,突发心前区疼痛,休息5分钟后缓解,心电图示:
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0.2mv,T波倒置,应考虑为:
A.心内膜下心肌梗死B.下壁心肌梗死C.急性心包炎D.心绞痛E.心肌病】
40.男,18岁,入学体检做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心率55次/分,P-P间距不等,最长P-P与最短P-P间距差为0.14s,考虑为:
A.窦性心律,房性早搏B.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C.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D.窦房阻滞E.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名词解释
1.心电图
2.综合心电向量
3.瞬间综合向量
4.空间心电向量环
5.心电图导联
6.导联轴
7.平均心电轴
8.逆行P波
9.肺型P波
10.二尖瓣型P波
11.P-R间期
12.异常Q波
13.Q-T间期
14.冠状T波
15.完全性代偿间歇
16.心律失常
17.期前收缩
18.R-on-T现象
19.心室夺获
20.室性融合波
21.房室传导阻滞
22.文氏现象
23.预激综合征
24.逸搏心律
三、填空题
1.心电图走纸速度为25mm/s,标准电压为lmV时,心电图纸横向距离为1mm=,纵向距离为1mm=。
2.心电轴是指,代表这段时间内,可以
用表示。
3.正常心电轴的范围为之间,心电轴在之间称为轻度左偏,在
之间为显著左偏,左偏见于、、等。
4.平均心电轴的测量方法有、、。
5.目测心电轴:
Ⅰ导联主波向,Ⅲ导联主波向,表明电轴右偏。
6.P波代表,正常宽度不超过,若时间延长,提示有。
7.窦性心律的P波在直立,倒置,P-R间期正常范围为,
与有关。
8.QRS波群代表,正常成年人的时间范围为,若延长可见于
和。
9.Q-T间期代表,心率在60~100次/min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
10.右室肥大时V1导联R/S,RV1,aVR导联R/q或R/S。
11.左室肥大时QRS波群电压增高,RV5>,或RV5+SV1>,RⅠ>,
RaVL>,RaVF>,或RⅠ+SⅢ>。
12.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包括、和。
13.心肌缺血时,T波向量的方向是自指向。
14.心肌损伤时,ST向量的方向是自指向。
15.心肌梗死根据其心电图演变特点可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6.左室下壁心肌梗死时,在、、导联出现梗死图形。
17.若于V1、V2、V3导联出现梗死图形,提示心肌梗死。
18.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和。
19.期前收缩的产生机制与、和有关,最常见的期前收缩是,其次是,较少见。
20.房颤的临床听诊特点包括、、。
21.心脏传导阻滞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和。
22.房室传导阻滞最易发生的部位是、及。
23.预激综合征是指激动经由附加的传导束提前到达并激动心室,已知的附加传导束有、及,以最常见,称为。
24.心脏的特殊传导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5.____与____合计为P-R间期。
26.心率正常时,成人的P-R间期为____。
27.QT间期是_____开始至_____完毕的时间。
28.V1导联电极安放位置为_____;V4导联电极安放位置为_____。
29.左心室肥大可出现_____钟向转位,右心室肥大出现_____钟向转位。
30.右室大时Rv1+Sv5>_____,若于____导联出现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称_____。
31.左室大时电轴____偏,右室大时电轴_____偏。
32.损伤型ST段改变可表现为ST段的_____和_____两种类型。
33.缺血型ST改变指ST段呈____和____下移≥____。
34.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时坏死图形应出现于____、、导联。
35.突然胸痛数分钟的患者,心电图出现高大的T波,短时间复查出现ST段斜型抬高,高度提示为__。
36.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点是仍为窦性心律但节律不整,同一导联上P-P间期相差>____。
37.同一份心电图中出现二个或二个以上部位的期前收缩称为____,每分钟期前收缩次数>称为频发性期前收缩。
38.心室扑动时无正常P-QRS-T波群,出现____室扑波,频率____次/分。
39.心室颤动时,P-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____低小波,频率____次/分。
40.在规律的P-P间距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歇(P-QRS-T脱漏),这个长间歇恰好是正常窦性P-P间距的倍数,称为____。
41.P-P间距逐渐缩短,于出现P-QRS-T脱漏后P-P间距又延长称为____。
42.P波与QRS波无关系,心房率快于心室率,见于____。
43.QRS形态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相似,仅QRS波群时限<0.12秒,称为____。
44.左前分支阻滞时,电轴左偏超过___有较肯定诊断价值。
45.预激综合征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
46.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有、、。
四、简答题
1.简述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2.简述左心室肥大的诊断依据。
3.简述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
4.试述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5.试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6.简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
7.简述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8.简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过程。
9.简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E3.C4.B5.C6.A7.D8.C9.A10.E11.B12.C13.B
14.B15.C16.D17.A18.C19.B20.D21.B22.E23.C24.D
25.A26.B27.D28.E29.A30.C31.C32.D33.C34.B35.D
36.B37.C38.E39.D40.B
二、名词解释
1.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即称心电图。
2.综合心电向量:
全部心肌细胞激动产生的心电向量的总和。
3.瞬间综合向量:
心动周期的某一瞬间全部心肌细胞激动产生的心电向量的总和。
4.按时间顺序将心脏各瞬间综合向量箭头顶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环状曲线,因占用三维空间,故称为空间心电向量环。
5.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6.导联轴:
在每一导联正负极间假想的直线。
7.平均心电轴:
是指左、右心室除极的最大的综合向量,代表这段时间内心室除极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大小,是空间性的。
8.逆行P波:
P波在Ⅰ、Ⅱ、aVF导联倒置,在aVR导联直立,表示激动起源于房室交界区。
9.肺性P波:
右房肥大的心电图P波高尖,肢体导联P波≥0.25mV,胸导联P波≥0.2mV,时间正常,最多见于肺心病及肺动脉高压时。
10.二尖瓣型P波:
左房肥大的心电图P波增宽>0.12s,P波顶端常有切迹呈双峰状,双峰间距≥0.04s,常见于有二尖瓣狭窄的病人。
11.P-R间期:
指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起点的时间,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12.异常Q波:
Q波时间延长>0.04s或电压增高超过同导联R波的1/4。
13.Q-T间期:
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4.冠状T波:
T波明显倒置,且两支对称,顶点居中,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和左心室肥大。
15.完全性代偿间歇:
期前收缩发生时,包含期前收缩在内的前后两个PP间期恰为窦性PP间期的两倍,称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16.心律失常:
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与激动顺序的异常。
17.期前收缩:
是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引起心脏提前搏动。
18.R-on-T现象:
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过早提前,落至前一个心动周期的T波上,为R-on-T现象。
19.心室夺获:
在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时,由于存在房室分离,偶尔室上性激动可以下传至心室,这一激动较其他室性异位节律出现为早,称为心室夺获
20.室性融合波:
在房室分离、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时,室性异位激动可与窦性激动同时激动心室,形成室性融合波。
是判断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有力证据。
21.房室传导阻滞:
是指冲动从心房传到心室的过程中,冲动传导的延迟或中断。
22.文氏现象:
即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脱落后的第一个P-R间期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脱落,如此周而复始出现。
23.预激综合征:
是指在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外,激动经由附加的传导束提前到达心室,使部分(或全部)心室肌提前激动。
24.逸搏心律:
当上位节律点不发出冲动或节律明显减慢或产生阻滞而不能正常下传时,低位起搏点就会发出一个或一连串较正常上位节律点频率低的冲动激动心脏,超过3个以上者称为逸搏心律。
三、填空题
1.0.04s0.1mv
2.左、右心室除极的最大的综合向量心室除极的平均电势方向和大小
左、右心室除极向量环的最大向量在额面上投影的角度
3.0°~+90°0°~-30°-30°~-90°横位心左室肥大左前分支阻滞
4.目测法振幅法查表法
5.下上
6.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和时间0.11s左房肥大
7.Ⅰ、Ⅱ、aVF aVR 0.12~0.20s心率快慢
8.左右心室除极时的时间和电位变化0.06~0.10s心室肥大室内传导阻滞
9.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0.32~0.44s
10.≥1>1.0mv≥1
11.2.5mv4.0mv(男)或3.5mv(女)1.5mv1.2mv2.0mv2.5mv
12.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
13.缺血区非缺血区
14.正常心肌损伤心肌
15.ⅡⅢaVF
16.前间壁
17.早期(超急期)急性期近期(亚急性期)陈旧期(愈合期)
18.激动起源异常 激动传导异常
19.折返激动触发活动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室性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20.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脉率小于心率
21.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
22.房室结房室束束支近端
23.房室旁道(Kent束)房结旁道(James束)结室、束室旁道(Mahaim束)
房室旁道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24.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25.P波PR段
26.0.12~0.20s
27.心室除极心室复极
28.胸骨右缘第四肋间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
29.逆顺
30.1.05mV右胸右室肥大伴劳损
31.左右
32.压低抬高
33.水平型下斜型0.05mV
34.V1 V2 V3
35.急性心肌梗塞早期
36.0.12s
37.多源性期前收缩5次
38.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200~250
39.大小不等且极不规则200~500次/分
40.二度II型窦房阻滞
41.二度I型窦房阻滞
4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43.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44.-45°
45.典型预激综合征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46.P-R间期<0.12sQRS波群时间>0.11sQRS波起始部粗钝(预激波)
四、简答题
1.正常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征:
①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aVF、V4~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②P-R间期为0.12s~0.20s;
③成人频率为60~100次/min,婴幼儿可达130~150次/min;
④同一导联中两个P-P间距之差<0.12s。
2.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大的依据有:
①左心室高电压的表现:
RV5>2.5mv或RV5+SV1>4.0mv(男)或3.5mv(女);
RⅠ>1.5mv;RaVL>1.2mv;RaVF>2.0mv;或RⅠ+SⅢ>2.5mv。
②QRS总时间>0.10S,一般不超过0.11S;
③额面心电轴左偏,一般不超过-300;
④继发性ST-T改变。
3.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特征: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间≥0.12s,T波方向与主波方向相反;
(2)QRS波群前多无相关P波;
(3)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
4.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一、间距不均的f波,频率为350~600次/min;
(2)R-R间距绝对不等;
(3)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如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QRS波群可增宽变形。
5.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征为仅部分心房激动可传导至心室。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为:
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脱落后的第一个P-R最短,以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
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
6.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征:
(1)心房与心室电活动完全脱节,互不相关,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
(2)心房率>心室率;
(3)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异位起搏点的位置,起搏点在希氏束分叉以上,QRS波群形态正常,在希氏束分叉以下,则QRS波宽大畸形。
QRS频率一般在40~60次/min。
7.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1)缺血性T波倒置;
(2)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3)坏死性Q波。
8.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表现:
早期(超急性期):
梗死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缺血型和损伤型改变。
表现为巨大、高耸的不对称的T波,ST段斜上型抬高;
急性期:
梗死后数小时至数天,持续至数周。
面向梗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呈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
亚急性期(近期):
梗死后数周至数月。
面向梗死区的导联,ST段逐渐恢复到基线水平,T波逐渐变浅,坏死型Q波仍然存在;
陈旧期(愈合期):
梗死后数月至数年。
梗死后3~6个月,ST-T波不再变化,只存留坏死型Q波。
9.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为:
以早搏形式出现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快速匀齐的QRS波,形态为室上型,频率在160~240次/min左右,常伴有继发性ST、T改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