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docx
- 文档编号:24331626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69.87KB
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docx
《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
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总6页)
北京市幼儿园课程综合评价标准细则
第一部分课程实施评价
1.教育环境
教师为幼儿营造尊重、接纳、关爱的精神氛围
教师尊重幼儿应从三个维度出发:
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接纳幼儿因年龄特点而表现出来的想法和做法,让每一名幼儿感受到被关心和爱护。
班级整体环境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
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是指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现状、学习兴趣等有别于其他班级的情况,如针对班级中学习兴趣有偏好的幼儿,班级环境怎样支持其学习;混领班的班级环境应与同龄班不同;在一个学期的不同阶段,班级环境怎样呼应幼儿的学习;班级环境怎样为有特殊需要的幼儿提供方便等。
班级活动区空间安排合理,有利于幼儿游戏
班级活动区的空间安排要考虑活动区本身的特点(如语言区开设在采光比较好且相对安静的地方,自然角开设在能照射到阳光的地方);安静的活动区和比较嘈杂的活动区应分隔开,互不干扰;还要注意尽可能留出空间,方便幼儿在活动室内行走等。
玩具、材料具有适度挑战性
玩具、材料要符合该年龄段幼儿普遍的认知水平和游戏经验,所隐含的目标或任务对于幼儿来说具有探索的空间,应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能够逐步达到的。
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准备玩具、材料和布置班级环境
教师在布置班级环境和准备玩具材料时,要从幼儿的角度考虑,了解幼儿的意愿和想法,支持、鼓励幼儿通过提出建议、收集、制作、布置等多种形式参与这一过程。
环境、材料能随着幼儿的发展和游戏需要不断丰富和调整
环境和材料能随着幼儿的发展和游戏需要不断丰富和调整,如当班级中的部分玩具、材料滞后于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失去兴趣时,教师应更新这些玩具、材料;当幼儿有新的发现、想法或新的发展需要时,教师应添加一些辅助性的材料,支持、鼓励幼儿进行新的游戏和尝试。
墙面环境与幼儿互动性强,对幼儿的活动能起到引领、提示等支持作用
墙面环境可以多种形式对幼儿的活动起支持作用,如提示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幼儿活动计划及活动进展,记录幼儿的发现、想法、打算解决的问题及尝试办法,帮助幼儿梳理和总结相关学习经验、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等;设置玩具式的墙面环境等。
2.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计划符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
生活活动计划要针对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制定,按照需要可以体现在月计划、周计划或日计划中。
在生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实施有关教育目标,注重保教结合
教师在生活活动中渗透生活与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安全、规则意识等教育目标。
如盥洗、入厕、喝水时排队,渗透遵守规则、序数的教育;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等,渗透安全、有序、分辨左右的教育;主动喝白开水、吃饭细嚼慢咽等,渗透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等。
3.活动区活动
活动区创设能尊重幼儿的想法、意愿
班级中开设什么活动区不是只由教师说了算,而是充分从幼儿的角度考虑,其内容应契合幼儿的意愿,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是幼儿感兴趣、爱玩的,同时又与其发展需要相一致。
教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方式有:
运用表情、动作和语言;提供适宜的物品;参与幼儿游戏等。
幼儿能自主选择活动区活动
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选择活动区,教师不安排幼儿去某个活动区。
4.教育活动
教师能认真准备教育活动计划,对教育过程有充分思考
教师的备课环节是优选内容、确定目标、思考教法、推敲活动细节的全过程。
教育活动内容要建立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符合幼儿当前需要和发展需要,活动设计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开放的空间,对活动的重点、难点有思考并有突破和落实的方法。
教育活动目标表述清晰,具体明确,可操作
目标表述清晰:
指目标表述从文字角度看清楚、准确;
具体明确,可操作:
指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结合教育活动内容,而不是宏观的领域目标。
教育活动内容幼儿能够理解,并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育活动内容应是幼儿在活动中需通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内容,但要避免过难,造成幼儿因无法达到要求而失去信心。
幼儿有充分的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经验准备
经验准备包括:
知识方面、情感方面、能力方面等
幼儿有充足的与活动内容相关的经验准备是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之一。
如果幼儿缺乏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知识准备,需要教师在课前创造条件引导幼儿进行相应的感知。
情感、能力方面的准备亦如此。
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适合教育内容
不同的教育内容适合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讲故事、教唱歌曲等内容多以集体活动为主;做小实验、观察等活动可以采用小组活动等。
教育活动过程具有启发性
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及教师语言能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多提问开放式问题,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反应适时调整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适时增减教育活动内容,变化组织形式,调整教育、教学速度,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5.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中做操、集体游戏、自由游戏时间安排合理
(1)户外活动中要兼顾做操、集体游戏、自由游戏三项活动,不能有缺失。
(2)三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大致为1:
1:
2
幼儿操节及活动安排符合季节特点
教师应根据不同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幼儿操节及活动。
如夏天天气炎热,活动时间可相对少,或安排幼儿在阴凉处活动;冬季天气寒冷,操节动作编排幅度大些,活动量大一些,或安排跑步等活动,起到暖身作用。
幼儿操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编排合理
(1)操节编排小班以模仿操、徒手操为主;中大班多为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2)操节编排应兼顾上肢、下肢、躯干等各个部位的运动,动作的方向要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使幼儿身体各部位都能得到锻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需遵循人体运动生理变化规律,动作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慢到快,逐渐增加运动量,最后有放松、整理运动。
(4)做操时播放的音乐,其节奏要与幼儿的感知能力、动作发展水平相一致。
幼儿活动量适度
指幼儿活动中呈现面色潮红或微微出汗的状态
第二部分教师和幼儿评价
6.教师
教师仪表、言行符合职业规范,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衣着得体,穿着没有过多暴露,不化浓妆。
语言文明、和蔼,行为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教师有安全意识和相应措施
教师对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并有效防范,如确保班级中的所有物品对幼儿来说均是安全的(幼儿所及之处的设施、用品、玩具、材料等应安全、环保;暖水瓶、消毒液等危及幼儿安全的物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对地震、火灾、意外伤害事件等有预案,有保护幼儿生命安全的责任感等。
教师坚持正面教育
教师树立良好榜样,循循善诱,鼓励幼儿的积极行为,使用鼓励性的、符合幼儿思维水平、语言理解能力的语言,不使用嘲笑、讽刺性语言,不说反话。
教师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教师关注每名幼儿的心理需求及情绪变化,与其关注和了解幼儿的负面情绪,从心灵上呵护幼儿。
教师关注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教师关注和尊重幼儿因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不同,而造成幼儿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发展倾向等方面的不同,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
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
教师组织半日活动既要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做到动静交替,兼顾室内外活动的平衡等。
7.幼儿状态
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
良好的学习品质:
指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拍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品质。
第三部分课程方案评价
“1个月执行过的相关文字资料”
包括班级中所有带班教师写的1个月已经执行过的各类计划、教案等文字资料。
明天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
自由游戏时间:
包括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中幼儿分散游戏以及过渡环节游戏中幼儿自由、自主游戏等累加起来的时间。
教育活动内容注重利用园内及周边资源
园内资源包括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场所、植物或动物等,如和保健医配合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园内植物、动物开展系列活动等。
周边资源包括小区内的商店、菜场、养老院、自然环境等,如到菜市场认识蔬菜、到商店体验购物、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到小区里结合季节开展活动等。
教育活动内容兼顾“预成”和“生成”,灵活把握教育契机
“预成”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指教育计划中已有的内容;“生成”的教育活动内容是指在教育计划中没有,但结合幼儿小区、生活经验产生的教育活动内容。
教师不应呆板地执行教育计划,而应能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等适时调整计划,开展相关活动。
教育活动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后续学习所需心理能力
后续学习所需心理能力:
注意、观察、记忆、理解、想像、表达、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
教育活动兼顾五大领域的平衡
指在一段时间内教育活动能相对均衡地统筹安排五大领域,不能缺失某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教育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幼儿园 课程 综合 评价 标准 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