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docx
- 文档编号:24314897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91
- 大小:383.40KB
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docx
《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201
船营区小学数学1—3年级集体备课材料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根据几年来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在深入调查、认真研讨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进行本次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主要有三项内容:
1、对《上好课:
问题与对策》教材的第一单元进行培训
2、解读教材。
结合学科工作重点、工作思路,解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下发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附后)
《上好课:
问题与对策》(小学数学)第二版
第一节数学情境应该如何创设
现象一:
为情境而情境的教学行为;(认识物体和图形)
现象二:
情境之后,学生弄不清楚教师的设计意图;(表内乘法教学)
现象三:
一味地追求生活化,“情境”=生活;(角的教学)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什么?
它仅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则不然。
它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服务的,教师应该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
撑,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提供场景。
●那么,它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1、激发兴趣;
2、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要有丰富的现实背景,赋予思考的现实素材);
3、激活学生已有经验;
4、唤醒问题意识;
5、启迪深刻思维;
●教学策略与建议:
1、注重问题性(例:
认识物体和图形)
2、注重挑战性(例:
进位加法)
3、突出现实性(例:
测量)
4、突出开放性(例:
表内乘法二)
第二节学生什么都能发现吗
现象一:
现在上数学课尤其是公开课时,教师都喜欢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常失
语,不知所云。
现象二:
教学中简单的灌输替代了学生的尝试发现。
现象三:
教师该讲的不敢说,该做的题不敢提示,该问的问题不敢呈现。
●会诊、分析:
误区一、教师以为学生什么都能发现。
误区二、接受就是注入灌输。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凸显数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呈现的素材是
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
2、凸显内容呈现的多样化。
(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3、凸显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激活探究欲望,提供探究材料,构建探究性活动活动过程,
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体验,在探究中发现,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
4、凸显合作与交流,提倡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第三节数学课学生会交流吗
现象一: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当一个问题提出以后,教师只与一名学生
在交流,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介入交流与思考。
现象二:
没有倾听别人的发言,只顾自己想出的办法。
现象三:
教师的评价语单一
●问题会诊: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还存在着许多数学交流的问题:
如学生数学交流意识不
强,不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会倾听别人发言,小组讨论交流机会不均等。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1)教师对课堂教学交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例:
长度单位)
(2)在新课程背景下有的教师重视数学交流,但形式化比较严重,缺乏正确的指导。
(角的初步认识)
(3)学生课堂交流的意识淡薄。
(例:
统计)
(4)教材编写缺少课堂数学交流的题材。
(例:
有余数的除法)
●价值体现在:
1、促进数学思考2、发展数学语言3、培养合作意识4、生成教学资源
5、积累活动经验6、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策略与建议:
1、优化数学语言
2、培养倾听品质
3、鼓励互动评价
4、形成和谐氛围
第六节怎样体现算法的多样性
现象一:
为了得出书上的算法,教师一味地让学生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现象二:
“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
全面代替多样-------算法越多越好吗?
怎样理解“多”字?
案例:
《解决问题》
全部代替个体-------多样化的算法必须人人都要掌握吗?
统一代替优化-------优化就是用统一的方法算吗?
(例《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相互排斥-------------多样化就不能优化吗?
第七节:
怎样培养数感
●正确理解培养数感的内涵
1、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应用数感
2、唤醒已有经验,思考拓展数感
3、引导自主探索,主动构建数感
4、丰富充分体验,积累形成数感
5、重视估计猜测,有效发展数感
6、优化活动过程,孕育培养数感
7、注重学科融合,巩固丰富数感
8、关注解决问题,训练强化数感
第八节:
怎样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的三个原则:
估算一定要简单;估算要符合实际;估算没有固定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解读
第一单元数一数
一、教学内容
数数、认数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说明
1.主题图
(1)入学教育。
了解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好准备。
(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
场面更开阔,内容更加丰富。
增加小小气象站、校园外的楼房、树木、参加各种活动的学生等,使数数的内容更加丰富。
2.1~10各数(第4~5页),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使学生感受到数怎样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
四、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不要急于提数数要求,先让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数主题图中的事物:
充分地数同一数量的事物。
数周围的事物:
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
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
在数数活动中,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
同时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这部分内容虽简单,但很重要,对以后的教学有帮助。
还需要注意:
(1)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数的能力:
是否会口头数数、是否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2)虽出现了1~10各数,但并不是正式教学。
所以,了解数数和认数的情况,不必要求过高。
学生没掌握数数的方法、没有全部认识1~10各数,都不要紧,将进一步学习。
第二单元比一比
一、教学内容
1.数量的比较:
比多少(只比同样多,多些或少些,不比多多少。
)
2.长度的比较:
比长短、比高矮(都属比长度的问题。
)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材说明
(一)比多少
通过操作直观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学会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一对应。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2.通过操作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二)比长短
通过操作直观比较,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掌握比长短的方法。
主题图:
左边比纸条(一端对齐),右边比铅笔(竖直放在桌面上),是最基本的比较方法——“一端对齐”,与用尺量方法一致,为学测量作准备。
例题介绍直接比,练习渗透间接比。
通过比铅笔,引出“长”“短”概念。
直观感受,“长”“短”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不单独说谁长谁短。
(三)比高矮
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比较,直观体会“高”“矮”的含义,掌握比较方法。
主题图
左边直接比(背靠背),右边间接比(在柱子上划横道)。
通过直接比,引出“高”“矮”概念。
直观感受“高”“矮”是比较得出的,是相对的。
四、教学建议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本单元比较简单,内容又少。
在利用教材素材或自己设计活动时,要注意激趣,引发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究热情。
“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绘声绘色讲故事,引入故事情境,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活动。
多媒体动态展开故事情境,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学生。
“比长短”:
把物品装在纸袋里,设制悬念,把注意力集中到纸袋,吸引参与学习活动。
比高矮”:
在黑板上贴花,学生够不着,老师能够着,引入比高矮。
再请一高矮差不多但胖瘦不同的同学上来和摘花,这两个同学(先分开站)比高矮,由此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2.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大量实际活动和操作来理解同样多、多、少、长、短、高、矮等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但有的比较的内容比较单调,(如比长短),这样就应营造宽松环境,发挥主动性,自由比较。
想比什么就比什么。
除按教材给出的素材比较,学生还创造了许多老师意想不到的活动。
如:
比身体某部位:
手臂、脚长,一拃、一步、跳远;比跳绳;三人比伸直的手臂。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虽有点乱,但活动都围绕比长短进行,学生非常专注,在活动中体会长短的含义,活动内容非常充实。
在汇报时,学生可能用习惯的日常生活用语大、小来描述比较的结果,而不用长、短,说明一下就可以了。
3.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比较。
由于学生已经在生活中有了比较长短的经验,在课堂中学生出现了许多比较的方法,如:
直观看出(绳子:
左边短一点,右边短一点);中间对齐(鼻尖对鼻尖);小手直接放大手中,一下子就看出比较的结果,等等。
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使用教科书中给出的一般方法,对于不同的比较方法,只要有道理能够比较出正确的结果,就应该给予肯定。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1.1~5各数的认识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编排特点
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太长,现拆分为两部分。
原通用教材是一个数一个数地从数概念的各方面认识;在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
这样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很扎实,符合当时的实际。
现在如再一个数一个数认识,学生会没兴趣。
所以,现在先集中认识1~5,再教学加、减法。
(2)继承了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
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四、具体编排
(一)1~5的认识主要内容:
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组成。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数数(两种以上的事物)—抽象出数—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
)
2.1~5的排列顺序。
两个层次:
(1)计数器:
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
(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
(2)点子图:
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3.1~5的写法。
(1)这部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集中教学写数,确实有困难。
造成困难的原因:
①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3写成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
②儿童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身心发育有害。
③原通用教材1个1个地认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
(2)解决的办法。
写数集中编排,不一定集中教写数。
因为一节课全用来写,枯燥,对身心发展不利。
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内容。
可把写数分散在认数的每节课中(数的认识会用一段时间教学),每节课利用十分钟练习写数,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
4.比大小。
(1)具体编排:
(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
创设小猴吃水果情境。
好做法:
①编故事,提问题,自然比较。
②制成多媒体动态呈现知识形成过程。
原通用教材:
分步出
①2的认识出“>”;
②3的认识出“<”;
③6的认识教学写法。
实验教材:
①先整体认识;
②通过练习逐步掌握用法。
(3)好的做法:
①
②
5.第几。
(1)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的顺序。
(2)好的做法:
将静态教材动态化:
观察情境图常规提问——第一位阿姨买票走了后,小朋友排第几?
课件:
动态呈现买票过程。
好处:
1符合生活实际。
2使教材更活、更生动,利用得更充分。
③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变化
6.几和几(数的组成)。
(1)组成的重要性:
①数概念的重要方面。
②计算的重要基础。
(2)两个层次:
①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助学生认识4以内的组成。
②小组合作,摆小棒探索5的组成。
通过操作学习组成,把数的各种组成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
加、减法的含义、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含义。
(1)原通用教材:
强调合并(小孩合气球,形象、直观),手势表示。
(2)实验教材:
仍重视含义。
分为三个层次:
1情境引入、直观演示,体会含义。
2②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含义。
3③通过操作逐步感悟理解含义。
主题图:
①有故事情节,素材更加丰富。
②情节具有连续性。
2.加法的计算。
(1)原通用教材:
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
习题、计算前复习。
(2)实验教材:
突出算法多样化,允许喜欢的算法。
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
表明解决同一问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不要急于评价、暗示,保护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重自主选择。
3.减法的含义、计算编排同加法。
(1)减法含义:
①强调含义:
去掉。
②情境与加法呼应,是延续的:
主题图、小丑图。
目的:
提高兴趣,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学数学。
(2)减法的计算:
与加法编排相似。
(三)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变化不大。
1.0的认识。
(1)0表示没有:
小猴逐次吃桃。
0表示起点:
尺子的0刻度。
(2)情境图:
原通用教材:
杯子、静态。
实验教材:
小猴吃桃、动态。
(3)好的做法:
编故事、逐次贴卡片或课件动态展示。
① 生动、有趣的情节,体会从有到无动态过程
② 更好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
③ 教材显得生动活泼。
2.0的加减法。
五、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教学内容
两部分内容:
目的:
加强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更全面、更好地认识几何形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材说明
1.教学立体图形。
(1)编排思路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举例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做一做,通过大量操作活动帮助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
2.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1)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
按形状分类—分成四类—给出每类的名称
(2)通过画画、涂色、拼摆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建议
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
只要通过活动、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
实际上,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应在同一层次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面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而不是加深难度。
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
②描述特点的语言直观、形象就可以,不必要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从生活实际引入。
(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3)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
如“足球做成圆柱状的好踢吗?
”
第五单元分类
一、教学内容
按单一标准分类、按不同标准分类。
二、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材说明
1.按单一标准的分类。
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介绍分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体会含义,建立分类思想,掌握方法。
2.按不同标准的分类:
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分类。
四、教学建议
1.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
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如分学具、设计柜台、整理冰箱等。
提供充分“分”的机会,进一步体验分类,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1)引入时,应注意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
(2)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分类活动。
如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感受分类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分类的思想。
(3)选择学、教具,根据本地特点,因地制宜。
如农村学校分红豆、绿豆、玉米粒、大豆等,学生熟悉,分的很熟练,不仅亲切,又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从而培养应用数学意识。
3.对学生不同的分法,可肯定但要引导,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1)学生知识经验不同,对问题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
物品分类,选择的标准往往也不同。
如第3题“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第2行一般都圈熊猫,但有的学生却圈了别的,如圈护士——因为只有护士戴帽子;圈运动员——因为只有运动员有金牌。
选不同标准所做的解释,应当肯定。
但不要过多引导找不同,不能任意夸大,否则每一个都是不同的,很难驾驭课堂,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分类时,要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
有的学生按颜色给物品分类,要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作用是为了寻找方便、快捷。
否则衣服和水果颜色相同,也可以分一类,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用数学含其中编排。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认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
7.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8.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与原通用教材的异同:
(1)数概念、计算方面的基本要求基本一致的。
(2)实验教材强调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
三、编排结构
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原通用教材相似。
但认数部分不再一个一个的认,合并为三段。
节约了时间、提高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的关系。
10比较特殊仍单独编排。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1)主题图,除供数数、抽象数概念外,还有培养良好的思品、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
(2)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3)6、7的主题图,可充分挖掘讲卫生、爱劳动、热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2.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的认识,都是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的。
教学中应有步骤地引导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感受数的含义。
实践活动:
数学乐园
一、设计意图
1.配合前面所学知识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
2.根据年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的一些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游戏:
数字迷宫;对口令;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
3.感受身边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游戏中蕴藏着的数学知识,如报数起立就包含着基数、序数的知识……。
同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注意
1.创设相应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活动。
不要变成一种单纯的看图说话或看图回答问题的学习材料,应该实实在在地让学生活动。
在活动中感受数学。
2.结合实际,灵活选取活动资源。
(1)教材提供的只是资源或线索,可根据本地和实际情况改造活动素材,或适当增减,以适合本地区儿童生活实际。
(2)既可分项活动,也可综合起来。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两部分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材说明
1.与原通用教材比较:
(1)整体结构相同。
(2)不同:
情景图引入:
从非常熟悉的“过马路”的情境引入,观察情境图,数一数有多少人,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数做好准备。
同时老师可对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等的教育。
2.例1(数数)。
突出以十为单位 ①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②直观了解11~20各数,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读、写做准备。
3.例2(读法):
在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
4.例3(顺序):
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5.例4(写法):
①小棒图计数器配合。
②第一次介绍数位,只让学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学。
强调、突出的是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例5(加、减法):
原通用教材通过看图,一图四式来进行教学的,现在加强操作,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计算。
7.例6(15以内加、减法)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认一认,不要求背下来,随着老师逐渐使用,学生会越来越熟悉。
四、教学建议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突出的变化是加强数感,注意培养估计意识。
如第89页第3题,“你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多少个辣椒吗?
”不用数通过观察来估计一堆辣椒的个数。
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例如遇到数一数的题目都可以先估再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营区 小学 数学 13 年级 集体 备课 材料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