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docx
- 文档编号:2431353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1.06KB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docx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塘厦人过年的一些习俗
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对于塘厦人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塘厦人把过春节叫“做年”。
“做年”是一年当中最快乐、最热闹的日子。
春节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
期,因改用公历纪年法,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的一月一日则叫“春节”0
春节到了,这意味着寒冬远去,春天将要来临。
春天,万物复苏,草木更新,意味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新一轮的播种季节又要来到了。
人们刚刚度过寒风凛凛、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在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进入农历十二月中旬后,镇内各家各户便开始做过年的准备。
例如做新衫、买新鞋、
磨米粉、做硬饼(炒米饼)和其他食品。
同时备足柴草和大米,育肥鸡鸭鹅等。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塘厦人看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农历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各社区、街道,各村都要举行很多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以祭祀神
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等为主要内容。
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如今塘厦经济发达了,张灯结彩,舞狮闹春,烟花助兴,各式游园活动更为春节增添了新彩。
祭灶君
民谣中的“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送灶神仪式。
旧时也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具体讲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进行“送灶”。
腊月二十四日傍晚时分,就是举行送灶君仪式的时候了,塘厦民间俗称为“烧灶疏”有送就有接,人们认为,灶君在春节期间上天汇报后,要重返人间履行职责,因此,又有“接灶”之举。
此说法在清光绪《嘉应州志•礼俗》有记载:
“腊月二十四楮画灶神
灶马为黄疏,焚之,送灶神上天。
新年正月初五,设酒食,烧灶疏,谓之’接灶’。
”
过去,家家户户烧柴草煮饭做菜,厨房中都设有巨大的灶,在灶与烟囱之间,则设有灶君爷神位,神位是用泥围成的香炉
一般神位上的红纸正中会写着“定福灶君神位”,两边写着“天上奏好事,下界保
平安”等。
每家每户都把灶君奉为神明,认为其主宰了一家的兴衰祸福,由于他四季常住灶间,察看一家人的活动,自然就成为“一家之主”。
在逢年过节或者每月初二、十六,一般都会祭拜灶君。
在灶君升天之前,按习俗,应该“通烟囱”、“刮锅垢”。
“通烟囱”取四通八达之意,目的是帮灶君清理通道。
“刮
锅垢”,顾名思义就是用利器(一般用小刀)除去锅底的灰垢。
因为通常烧柴火时,会产生草灰,积于锅上,久而久之则产生灰垢,灰垢一旦多了,会影响煮东西的速度,因此一般隔一段时间就要刮一次灰。
大人刮灰时,不让小孩在身边凑热闹,因为小孩贪玩,
往往会涂得一身黑。
“通烟囱”有很多乐趣,首先要准备好沙包,然后爬着梯子上去屋顶。
在屋顶上,顺着烟囱放沙包,一是除去烟囱中的草木灰垢,让灶里的柴火更有效地燃烧,二是为灶君开路。
这时候,小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屋顶上,顺着烟囱上下拉着沙包,那种乐趣在隔壁人家炊烟袅袅和浓浓的年味里,总是显得那么的有趣而温馨。
所以,送灶君前的准备工作,让人们尤其是小孩子,在帮助大人做事情的时候,期盼过年的心理更强烈了。
这时候,田间地头,或者小伙伴间,大家有说有笑,好像过年已经在“彩排”了。
传说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君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
玉皇大帝则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的手中。
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的利害关系。
因此,送灶君的仪式一定要郑重其事。
送灶君的仪式一般在黄昏天黑之时举行。
旧时,一家人在灶间摆上供品:
一碗茶,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猎肉,三碗烧酒,有钱的人家预备轿马,买不起轿马的家庭也备一把“天梯”(带蔗尾的甘蔗),送灶君上天庭,向灶君敬香酹酒,然后把灶君神位的红纸撕下来,连同一张“灶疏”(即灶君向玉皇大帝的“述职报告”,是
一张黄纸,上面刻印着奉承玉皇大帝的好话,最后还有户主的签名),一起点火焚烧,
边烧边说:
“好话多说,不好的话别说……”,意在求灶君多向玉皇大帝说些好话,以求来年全家多福,不愁衣食,就这样,人们用认真而隆重的仪式送灶君上天了。
烧纸马时,主人家一般对着准备好的那碗清水,让灰烬落在碗里。
由于纸马灰的缘故,这碗水就叫“圣水”了,用“圣水”来煮饭,吃了就可以保全家平安了。
“圣水”也就“马水”,在旧时是很受人们重视的。
现在,由于现代厨具的使用,
很多家庭已经不再有祭灶的传统了,即使在仍保留这一习俗少数家庭,也已经没有以前
那么烦琐的讲究了,基本点香、摆些瓜果供品就是了。
然而,由于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年味也变得没有那么浓了。
腊月二十四日的送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要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
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接灶一般安排在除夕。
接灶仪式要比送灶神简单得多,到时只要贴上新的灶神位,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在这里,可以考究一下祭灶的由来。
祭灶活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有了,是天子的五祭之一。
至夏代,灶神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
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
“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
“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汉代以前的文字记载称其为“灶神”。
唐以后又称其为“灶君”。
至于“灶王”、“灶王爷”的说法,是唐朝以后民间的说法,使它的职称与称呼合为一体,成为令人敬畏、惹人喜爱,又让人怕的神。
塘厦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即“男人不拜月神,女人不祭灶神”:
因为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这也应了旧时的“男女之嫌”之说。
其实,不管送灶还是接灶,它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尘
送灶神仪式完成后,就要进行“扫尘”了。
“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塘厦人也
称为“扫屋”。
在粤语中,“尘”与“陈”是谐音,扫尘就是“除陈布新”的意思,其用意就是把一切“晦气”、“穷运”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旧时,村民常将床板、枱凳椅桌扛到井台边、池塘边去洗刷、晾干,又清洗衣被蚊帐等,搞得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尘,一般是安排在风和日丽的冬日,便于洗晒。
人们会用带着竹竿柄的“鹅毛采”,把屋檐下的蜘蛛网和房屋角落(手够不着的地方)的尘垢一网打尽。
这些差事,让大人做起来也许是规定动作,然而小孩子则不一般了。
扫尘时,他们有说有笑,争先恐后地发现和消灭这些蛛丝马迹。
在他们眼中,这不是完成一种任务,而是过年前的一次盛举。
他们甚至把“鹅毛采”当做兵器,玩了起来。
因而,往往至除尘结束,小孩们一个个也成“花脸猫”了。
此外,人们也忙着去投圩(赶集)办年货。
年货市场上,各式应节的果蔬小吃,新年服装,鱼肉鹅鸭,应有尽有。
往往小孩子都会跟在大人屁股后面,他们瞅见有什么中意的小玩意,就软磨硬泡地让大人买,往往过年的心情都分外好,所以大人们也都笑着答应。
最开心的要数买新衣了。
过去,农耕社会里的塘厦人,经济大多拮据,所以家里人的衣服往往是“缝缝补补又三年”。
难得能碰上个好光景,全家人都添置一件新衣服,那可就是天大的幸福了。
大人自然是省吃俭用,不舍得破费。
然而,小孩子是他们的心头肉,却是不舍得亏待的。
所以,小孩子这时候可就乐透了,终于可以换掉褪了色的衣服,给自己亮亮形象了。
买完衣服,他们一路上蹦蹦跳跳,那高兴劲,好像天底下就数他们最快乐最神气了。
新衣服照例是不舍得穿的,就是连拿回家的时候都怕弄皱了,直到过新年的那天才拿出来穿。
这样的心情,在如今的人们看来,是很难体会的了。
扫尘期间,妇女们还抽空互相剪头发、刮面毛(俗语叫“挽面”)、修眉毛。
男性的老少都得去理发。
年晚时节,理发人较多,于是出现俗语所说的:
“年廿七八,剃头佬,
乱刨乱刮”。
其实过年的氛围,在理发排队的时候就能感觉得到。
过年越近,人的心越加欢喜。
这时候排队也并不被认为是一件苦差事,而被看作是大家在田间辛勤劳作一年后,终于有时间轻松快乐地凑在一起的难得机会。
左邻右舍相互间或寒暄,或喝茶,或凑热闹,大家理的是头发,喜悦的却是心情。
特别是小孩们,更是有说有笑,相互戏耍。
由于这时沿街店铺的年货开始多起来,尤以卖小孩子喜欢的东西居多,如手艺制作
的小玩意,或者酸酸甜甜的小吃。
这时候真可谓热闹非凡,理发店里里外外人来人往,忙碌间中透着轻松,小孩子们穿梭其间,正是左右逢源,缠着大人买东西,左手一个小玩具,右手又是一把小吃。
至于什么时候理发,这可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反正有大人会帮忙排队,会催会叫。
时至今日,扫尘的传统仍然保持着。
每逢春节来临,各家主妇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关于“扫尘”的由来,却流传着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还与人们平日敬重的灶君有关呢。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
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
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就是一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
一次,三尸神上天庭前来密报,说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要谋反天庭。
玉皇大帝听后大怒,降旨要求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
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到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
正当三尸神作恶之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和诡计,大惊失色,他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
经过商量,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告诫每户人家从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都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
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
大家纷纷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一尘不染。
等到王灵官除夕之日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
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给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
这次人间劫难多亏了灶君的搭救,才得幸免。
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迎春纳福
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月大卅,月小廿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年卅”。
“年卅”这天,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门神,贴大吉、年画、挂千等,还常将“福”倒贴,取其意是"福到",目的是迎新春,纳新福。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的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来渐渐渐发展成为春联。
春联的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有关。
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
最早的春联题是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才改写在纸上。
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塘厦人 过年 一些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