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4295599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69KB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docx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之声》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音乐之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品在反复比照与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作品中多处进行比照的用意。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哆来咪》这首歌,让学生倾听后随意地说说这首歌带给自己怎样的一种情绪或感觉。
以“先声夺人”的方式建立学生与影片女主角玛丽亚的初次“链接”,既而引领学生去课本中认识这位快乐活泼的姑娘。
二、简介影片
根据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音乐之声》摄制于1965年,它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了1965年第3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音响奖、最佳改编音乐奖和最佳剪辑奖五项大奖。
《音乐之声》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在
各国民意测验中
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
影片节奏明快、细腻感人,既富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
《音乐之声》中善良美丽、不受繁文缛节约束的修女玛丽亚,奥地利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坡、清澈的溪流、明媚的阳光,以及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还有反抗纳粹统治、追求自由的精神打动了全世界观众的心。
三、默
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节选的部分讲述了怎样的情形。
2、课文中的情节发生在怎样的不同场景中?
它们各自具有怎样的特征?
你认为这样两
相比照有什么意味?
四、朗读课文,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学生分角色上台表演朗读课文。
要求“演员们”模拟修女们和玛丽亚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调,体会动与静、活泼与古板、率性
天真和压抑收敛之间的对比,以及在对比中呈现出来的矛盾冲突与美感趣味。
深化对不同人物性格的体会和把握。
学习一些舞台表演技巧。
2、文中的各位修女是怎样评价玛丽亚的?
她们喜欢她吗?
你从何得知?
从文中找到修女们的评价是很容易的,而她们对玛丽亚的态度则分为两类:
以院长嬷嬷为首的众多修女对玛丽亚是似“恨”实爱,而贝尔塔的态度则较为严厉。
不过她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都认为玛丽亚不适合留在修道院。
五、探讨性阅读
1、玛丽亚是一名见习修女,你认为她合格吗?
如果你是院长嬷嬷,能执掌玛丽亚的去留大权,你会让她留下吗?
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从遵守规矩方面来看,她
不算一个合格的修女;而她品质淳良友善,内心充满爱意,就这一点来说,她也可以说是一个好修女。
院长留她,可以助她修身养性;不留她,是不勉强她的个性发展。
应该说怎样做都是有道理的。
2、课文中存在哪些冲突?
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品味课文中随处可见的冲突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
剧本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集中矛盾冲突和变化,将人物性格展示其中。
课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是一班恪守修道院“清规戒律”的修女与无拘无束、无视“清规戒律”的玛丽亚的冲突。
在冲突中我们对双方的原则、观点、性格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外,还有:
⑴ 景色的比照:
阿尔卑斯山山坡上比照修道院里,一是纯自然景观,一是被施加了更多人的意
愿的人文景观,二者的不同恰恰暗示着玛丽亚和修女们之间必然产生的矛盾冲突。
⑵ 语言节奏的比照:
群口杂唱《玛丽亚》一段节奏很快、很紧凑,把众修女七嘴八舌数落玛丽亚的情态描摹得惟妙惟肖;而之前的一段问答节奏很慢,似乎在我们眼前活画
出几位修女在寻找措辞的样子。
语言节奏富于变化,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⑶ 同类人物不同语言和态度及性格的比照:
院长嬷
嬷比照贝尔塔,身份同属修女而性格、修养迥异。
作者描绘群像而绝不千人一面。
⑷ 同一人物前后神态、动作的比照:
玛丽亚在山坡上自由自在的样子比照玛丽亚在修道院里发现众人严肃的目光之后小心翼翼的
样子。
……
在频繁的对比冲突中,情节丰富了、形式更多样更活
泼了,剧本的主题也更好地显露出来。
3、读完本课,我们仿佛看到玛丽亚就站在我们面前,活灵活现的。
作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作品既为我们正面展示了玛丽亚的举止、语
言,又通过众修女的评价从侧面对玛丽亚的形象加以丰富,所以我们感觉到玛丽亚其人如在眼前。
4、介绍故事梗慨,请学生设想特拉普上校一家逃离奥地利以后的情形。
请注意,设想应以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为依据。
故事梗概:
女主角玛丽亚是一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爱唱歌、爱跳舞的见习修女。
她热爱大自然的清新、宁静、美丽。
她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在苍翠的群山之间像云雀一样歌唱,在清
澈的溪水边和潺潺的流水合唱。
因为她不拘的天性,被认为不适合成为一名真正的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
她来到前奥地利帝国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做家庭教师。
特拉普上校是一个脾气古怪的鳏夫,他爱他的孩子但却不懂得教育孩子,他的七个孩子因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而变得异常顽劣,曾气走了11位家庭教师。
玛丽亚本人就具有孩子般的
性格,她爱孩子、理解孩子,待他们以诚恳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孩子们由衷的喜爱。
她教孩子们唱歌,带孩子们去郊游,歌声与笑声洒满了田野和山谷。
玛丽亚的到来给死寂的家庭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相爱了,他们建立了和谐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战争的阴影笼罩了奥地利。
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们一家不得不离开家园,奔向自由的地
《音乐家贺绿汀》教学设计
陈安铃
教学内容
湘艺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十课
教学目标
1、在师生共同走进音乐家的活动中,能对音乐家贺绿汀的生平、主要作品做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2、在听赏《牧童短笛》、《摇篮曲》音乐风格的基础上,进一步聆听《嘉陵江上》,了解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表现情感和风格。
3、能随乐唱响《游击队歌》,了解歌曲的情绪与内涵,结合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教学设想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和补充。
第一课时安排音乐小故事《贺绿汀落水生还记》,欣赏歌曲《牧童短笛》、《摇篮曲》、《嘉陵江上》,补充《游击队歌》作为演唱内容。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将这一教学内容设计为“说一说贺绿汀的艺术人生、听一听贺绿汀曲的风格、唱一唱贺绿汀歌的感受”三个版块,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及其作品。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了解贺绿汀的生平事迹,熟悉部分作品及音乐风格。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贺绿汀的艺术人生
情境设置。
把课外搜集到的部分中、外音乐家图像挂在音乐教室的四周,形似音乐家图像展,让学生近距离了解音乐家,还特意将贺绿汀先生的图像挂在黑板正中间,目的为下面重点介绍贺绿汀先生的生平、代表作做好铺垫。
(一)学生听《牧童短笛》进教室,坐好
师:
同学们唱过很多歌曲,听过很多著名音乐家的名曲,也认识很多音乐家。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同走近音乐家,去看一看你们认识音乐家有哪些?
教师带学生绕教室一圈,一边观看一边了解,每走到音乐家的图像下,对认识的音乐家说出其名字及代表作,加深学生对认识的音乐家做进一步了解和巩固;对不认识的音乐家教师稍作简单的介绍,说出其国籍和名字,最后返回讲台,学生坐好,教师按事先挂在黑板正中间贺先生的图像下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
师: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
(二)学生观看连环画
1、看一看:
《贺绿汀落水生还记》连环画。
师:
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贺绿汀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谈贺绿汀先生人格和启发。
2、说一说:
贺绿汀先生人生及作品
师:
刚才同学们对贺先生的人格有所了解。
下面由同学们来说一说贺绿汀先生的出生、经历、时代背景和时代音乐。
(1)简介贺绿汀先生的生平
(2)CAI课件呈现时代作品和时代音乐。
学生边看CAL课件边听老师的介绍。
贺绿汀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在近八十年的音乐生涯中,共创作三部大合唱,24首合唱曲,200多首歌曲,6首钢琴曲,7首管弦乐曲,25部电影音乐140余篇论文、译作,还出版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集》等,其中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至今传唱不衰;器乐曲《牧童短笛》、《摇篮曲》,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晚会》最为著名,给中国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听一听贺绿汀曲的风格
(一)聆听《牧童短笛》、《摇篮曲》的音乐风格
师:
同学们看了图像,听了介绍,对贺绿汀先生的人生和主要作品有了初步了解。
下面让我们再次欣赏贺先生的《牧童短笛》、《摇篮曲》的音乐风格。
1、聆听《牧童短笛》
播放音乐《牧童短笛》、CAI课件随乐呈现:
牧童骑牛、牧童嬉牛、牧童回家的画面。
①听赏乐曲,给学生以完整的音乐形象和感受。
②随乐哼唱,律动模仿牧童吹笛等形式,帮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
师:
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听出中国风味?
哪些地方体现?
(学生讨论交流、畅谈后教师归纳。
)
板书:
全曲短小精致,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浓厚江南地方色彩的田园风味。
2、聆听《摇篮曲》
师:
小时候最幸福的是躺在妈妈的身边,听着优美的《摇篮曲》甜甜地入睡。
那么,你们听过的、了解的、熟悉的《摇篮曲》有哪些?
生:
有河北的《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弗利斯《摇篮曲》……。
播放贺绿汀的《摇篮曲》伴奏音乐,CAI课件随乐呈现妈妈哄宝宝睡觉的画面,要求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随乐哼唱。
师:
刚才同学们随乐哼唱《摇篮曲》,感受了童真的快乐,谁来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学生谈音乐特点,教师归纳。
)
板书:
声音轻柔,速度舒缓,旋律委婉动听,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师:
谁知道这两首代表作获得什么奖项呢?
生:
1934年获得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一等奖和名誉二等奖。
师:
谁还学过贺先生的其他作品。
生:
我们在四年级听赏过贺先生的管弦乐曲《森吉德玛》。
生:
我小时候爷爷教我唱过贺先生的《游击队歌》。
生:
我在新华书店看过贺先生的作品。
……
师:
同学们对贺先生的作品了解的很多,有的欣赏过,有的学唱过,有的还看过,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嘉陵江上》,去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聆听歌曲的音乐风格。
(二)聆听《嘉陵江上》音乐风格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8日是个什么日子吗?
是中华民族的国耻日。
这一天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播放抗日战争影片,告诫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1、初听全曲
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观看CAI课件呈现的抗日战争图片,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
刚才同学们听了音乐,看了图片,谁来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呢?
学生结合课文地图,说出时间和地点,标上嘉陵江上、长江位置。
2、复听全曲
师: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鬼子来了,他们烧光了我们的房屋,抢走了牛羊,失去了亲人。
听了全曲后,想想这首曲子可以分为几段。
生:
可分为两段。
师:
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学生回答
3、分段聆听
①播放第一乐段,学生聆听
师:
想想这段音乐表现情绪。
生:
抒发对东北故乡无限怀念之情,揭示了“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的悲愤心情。
②播放第二乐段,学生聆听
师:
说说这段音乐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
寄托了对失去家乡的怀念,表达了坚决打回老家去的抗日决心。
师:
同学们听了音乐个个情绪激昂。
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听到这样的歌曲心里都会很痛快,但是胜利并非容易得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嘉陵江上》与《牧童短笛》、《摇篮曲》在音乐风格上有所不同。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列表比较。
类别
歌曲名称
节奏
旋律
结构
音乐风格
《牧童短笛》
轻快
纯朴、清雅
方整
具有浓厚江南地方色彩的田园风味
《摇篮曲》
平衡
优美、恬静
方整
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嘉陵江上》
自由
口语化
很不方整
音乐接近朗诵风格
三、唱一唱贺绿汀歌的感受
师:
刚才大家聆听《嘉陵江上》一曲,个个情绪激昂,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而今,日本政府又挑起事端,非法购买钓鱼岛,侵犯我们国家主权,我们决不允许日本非法购岛得逞,只要日本非法购买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下面用我们的歌声去唱响贺绿汀先生的《游击队歌》吧!
1、由会唱的同学演唱,其他同学拍手打节奏。
2、播放音乐,学生聆听,教师随乐作讲解。
师:
1937年是一个抗日战争的非常时期,当时全民皆兵,除上正规部队外,还有许多人民自己组织的队伍,游击队就是其中的一支非常活跃的队伍。
贺绿汀先生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歌,目的激励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跟日本鬼子拼到底的决心。
师:
你们从这首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生: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表现游击队机智勇敢。
生:
“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表现游击队视死如归的抗日决心。
师:
最后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去唱响《游击队歌》吧!
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识很多音乐家,重点了解贺先生的生平事迹,听赏过贺绿汀先生部分代表作品和音乐风格,唱响大家最为熟悉的《游击队歌》。
贺绿汀先生还有很多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有待下一节课再作详细的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之声 音乐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