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294721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51.42KB
2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docx
《2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宏观经济学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及其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及其相互关系。
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已经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资源总量的使用情况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总产量(国民收入)或就业量;二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总供求是如何决定着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三是国民收
入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它又称为国民收入决定论或收入分析。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
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
C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左移
D实际货币供给上升,LM曲线右移
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国外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B消费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C投资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的趋势
D以上几个因素都存在
3
•其他条件不变时,(
)因素引起AD曲线左移。
A
价格水平下降B
政府支岀减少
C税收减少D
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而言,在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数量均可变动
B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资本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
C充分就业量即所有劳动力都得到工作时的总就业量
D在有关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研究中,常使用就业量不变的总量生产函数
5•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则税收减少会导致()。
A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上升
B价格水平上升,而实际产出不变
C实际产出上升,而价格水平不变
D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不变
6•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总需求曲线左移会降低()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
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岀
D劳动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
多选题(从给岀的选项中选岀2-4个正确答案)
7•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导致()。
A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左移
B实际货币供给下降,LM曲线右移
C均衡利率水平上升,投资需求下降
D均衡利率水平下降,投资需求上升
8发生()变化时,总需求曲线随之变得更陡峭。
A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减小
B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减大
C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减小
D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减大
9•其他条件不变时,可能引起AD曲线右移的是()。
A价格水平下降B政府支出减少
C税收增加D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10.新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假设有()。
A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
B劳动市场是竞争的
C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
D工资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迅速的、及时的、没有时滞
(二)填空题
1.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成变动。
2.是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时决定的模型。
3.新古典的说明了在技术水平既定及一定的资本存量下,总产量与总就业量之
间的关系。
4.总供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这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
变动。
5—它条件不变,国际石油涨价,会引起短期总供给曲线。
6.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总供给曲线以,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则以
假说为基础。
7.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条件下,增加总需求,会使。
8.假定货币工资弹性,则总供给曲线为。
9.凯恩斯主义者将劳动供给量作为的函数。
10.动态调整就是考虑到的调整。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错误的标上“F”)
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研究产量波动以及决定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率的基本工具。
()
2.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
3.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GNP的影响越小。
()
4.新古典总供给曲线模型关于价格与名义工资的决定以货币数量为岀发点。
()
5.AD曲线陡峭时,意味着总需求对价格的变化反映大。
()
6.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是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
7.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是对新古典总供给模型的发展。
()
8.总供给曲线是根据IS-LM模型推导出来的。
()
9.在总供给分析中,工资行为的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0.AD-AS模型是考察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的同时均衡。
()
(四)名词解释
1.总需求
2.总需求曲线
3.总供给曲线
4.劳动市场均衡
5.宏观生产函数
6.工资下限假说
7.实际余额效应
(五)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C=1400+0.8YD——消费T=ty=0.25Y——税收1=200—50r――投资G=200――政府购买支出
Md=0.4Y-100r——货币需求Ms=900——名义货币供给
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函数为P=80-2Y/3,总供给函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形式,即可表示为
Y=YF=60.求:
(1)经济均衡时的价格水平;
(2)如何保持价格水平不变,而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Y/3,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3)如果总需求函数变动为P=100-2Y/3,价格可变动,那么价格水平和变动幅度将
是多少?
3.假定某经济中,生产函数:
Y=14N-0.04N2
劳动力需求函数:
N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
Ns=70+5(W/P)
求解:
(1)当P=1和P=1.25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是多少?
(2)当P=1和P=1.25
时,经济的产出水平是多少?
4.如总供给曲线为AS=250、总需求曲线为AD=300-25P,试求:
(1)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2)如总需求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3)如总供给上升10%,其他条件不变,新的供求均衡点的价格水平和收入水平为多少?
5.在四部门经济中,C=100+0.9YD,YD=(1-t)Y,t=0.2,G=200,l=200-500r,净出口函数
NX=100-0.12Y-500r,货币需求函数L=0.8Y-2000r,名义货币供给量M=800,求AD函数。
6.已知某经济社会的总生产函数为
Y=KaLB,a+3=1
要求:
(1)写岀劳动需求函数;
(2)设区+3=1,K=500,W=25,(W/P)=1,
写岀凯恩斯学派的总供给函数和古典学派的总供给函数。
(6)简答题
1.简述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2.简述总需求曲线在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如何移动。
3.工资弹性假说的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4.简述新古典供给曲线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不同。
5.简述货币工资刚性下均衡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7)论述题
1.试述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间的关系并作图推导AD曲线。
2.试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经济的长期动态调整过程。
3.凯恩斯情形及古典情形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4.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
标准答案
(1)选择题
1.A;2.D;3.B;4.B;5.B;6.B;7.AC;8.AD;9.AD;10.BCD
(2)填空题
1.右下方;2.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3.宏观生产函数;4右上方同方向;5.向左移动;6.工资
弹性假说工资下限假说;7价格上升;8垂线;9名义工资;10.时间因素
(3)判断题
1.T;2F;3F;4T;5F;6F;7T;8F;9T;OT
(4)名词解释
1.是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岀水平或收入来表示,并可以函数或曲线的形式加以表
示。
2.是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岀水平组合的曲线,反映的是总需求与
价格水平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利用IS-LM模型推导出来。
3.它反映了价格水平与产量的相结合,表示的是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般价格水平
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供给量。
4是指通过分析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的决定,推导出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即Nd=NS,从而为确定总供
给曲线奠定基础。
5.又称总量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量投稿与总产岀之间的关系。
它说明了在技术水平既定及一定的资本存量下总就业量对总产量的决定关系。
6.是指在短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向下刚性,但也具有完全的向上伸缩性。
即工资有一个最低限
度,无论劳动的供求如何变化,工资不会低于这一水平,从而具有不能向下而只能向上变动的刚性。
它根
源于劳动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决定劳动供求的是名义工资水平。
7是指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们
变得相对富有,这又会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
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
(5)计算题
1.解:
(1)总需求关系即总产出与总价格间的对应关系,可由IS,LM联立求得:
IS:
Y=1400+0.8(Y-0.25Y)+200-50r+200
LM:
900/P=0.4Y-100r
解方程得总需求曲线的方程为:
AD:
Y-750/P=3000
(2)当价格P=1时,得Y=3750r=6
2.解:
(1)由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得
P=80-2Y/3=80-120/3?
P=40
(2)价格保持不变即P=40,此时总需求为
Y=3/2(100-P)=3/2(100-40)=90
所以,此时存在过剩需求Y-YF=90-60=30
(3)如果价格可以变动,
则经济仍然可以在Y=YF=60达到新的均衡,其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决定:
P=100-2Y/3=100-120/3P=60
价格上升幅度P=(60-40)/40=50%
3.解:
⑴当P=1时,Nd=175-12.5W,Ns=70+5W
由Nd=Ns得N=100,W=6
当P=1.25时,Nd=175-12.5W/1.25,Ns=70+5W/1.25
由Nd=Ns得N=100,W=7.5
(2)从
(1)可以看出P的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均衡就业都为100单位,这时均衡产
岀为
Y=14N-0.04N2=1400-400=1000
4.解:
(1)根据已知的总需求函数和总需求函数以及其供求均衡条件AD=AS可得300-25P=250,所
以P=2,从而总需求为AD=250即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为P=2,收入水平为Y=250
(2)当总需求上升10%寸,新的总需求曲线为AD=330-27.5P,由AD=AS得P=2.91Y=250
(3)当总供给上升10%寸,新的总供给曲线为AS=275,由新的均衡条件AD=AS有,P=1Y=275
5.解:
根据四部门经济均衡条件Y=C+I+G+NX可求得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为Y=100+0.9(1-0.2)
Y+200-500r+200+100-0.12Y-500r,Y=1500-2500r,即r=(1500-Y)/2500,即为IS函数。
又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根据货币需求函数和名义货币供给量可求得LM函数为
M/P=800/P=0.8Y-2000r,r=(0.8Y-800/P)/2000
从而综合上述IS函数和LM函数可求得,总需求函数AD(此时价格P是可变的)为:
(1500-Y)/2500=(0.8Y-800/P)/2000,即Y=750+500/P。
这就是所求的AD函数。
6.解:
(1)由利润函数n=PY-WL-CK,
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即劳动需求函数为:
dn/dL=PB1/aKaL3-1-W=0
L=K31/a(W/P)-1/a
若给定K、a、3,劳动需求函数可以简写为:
L=f(W/P)
显然,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
(2)将L=K31/a(W/P)-1/a代入总生产函数得
Y=K33/a(W/P)-3/a
当a=3=0.5,K=500,W=25,(W/P)=1时,Y=10P
它表明在技术水平不变时,短期资本存量不变,工资刚性假设下,总供给是价格水平的增函数,总供给曲线为平缓向右上方倾斜,这正是凯恩斯短期总供给曲线。
再将(W/P)=1代入可得丫=250。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使得充分就业实现,而实际工资为一常数,这样产
岀为充分就业产岀,不受价格影响,总供给曲线为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6)简答题
1.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1)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2)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
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
(3)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
(4)乘数。
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乘数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呈同方向变化,而与投资需求利率弹性、乘数呈反方向变化。
2.答:
首先来看总需求曲线在财政政策作用下的移动。
财政政策通过使IS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使
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方式加以说明。
如下图5-1中的(a)所示。
原来的IS。
曲线
与LM曲线相交于曰,决定了均衡的r。
与Y0,与此相对应的总需求曲线为AD。
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政府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结果IS0曲线右移到IS!
曲线,IS!
与LM曲线相交于巳,决定了新的均衡收入为丫仆
与此相对应的总需求曲线为AD。
可见,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右边平行移动。
同样,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平
行移动,进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左边平行移动。
这说明,当米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
需求都增加了;而当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减少了。
图5-1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再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
货币政策通过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使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可由图5-1中的(b)加以说明。
其过程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作用下的情形类似。
可以看出,当价格水平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是使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3.工资弹性假说的基本内容是:
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当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会迅速下降,而当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又会迅速上升,通过工资水平
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经济中就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这一假说暗含着以下三个假设:
第一,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不存在工会对劳动供给的垄断及厂商对劳动力需求的垄断;劳动力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
信息是完全的,交易费用为零等。
第二,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唯一因素,从而也是调节劳动市场使之实现均衡即使劳动市场岀清的唯一因素。
第三,工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迅速的、及时的,没有时滞。
4.新古典总供给模型以工资弹性假说为岀发点,其关于价格与名义工资的决定以货币数量为岀发点,认为,价格的变动最终并不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只影响名义工资水平,而且,价格的变动与名义工资的变动是同比例的。
因此,价格的变动最终也并不影响劳动市场的均衡,不影响产量水平。
即货币是中性的,不存在货币幻觉。
新古典供给曲线是在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等假定条件下,根据生产函数、实际工资水平、劳动供给和需求函数以及劳动市场均衡条件推导岀来的,是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一条垂线。
凯恩斯总供给模型是对新古典供给模型的发展。
它是以工资下限假说为岀发点,将劳动供给量作为名义工资的函数。
其与工资弹性假说的差别在于:
首先,认为劳动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其次,认为决定劳动供求的是名义工资水平。
从而在此条件下推导岀来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特点是,在充分就业水平以下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而在充分就业点以上是一条垂线。
5.
AS
P2
Po
Pi
图5-2货
怦衡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图5-2中,当总需求曲线为ad时,,AD与aS的交点Eo点表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Yo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
O总需求曲线为YiAD时YaD与AS的交点YE点表明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但劳动市场失衡,Yi为低于充分就业收入。
当总需求曲线为
苓币工资刚
AD时,AD与AS的交点E2表明产品市
AD
E2
0
AD1
Eo
在货币工资刚性下,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然垂直。
由于AS曲线形状特殊,AD与AS在AS曲
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Yo为充分就业时的收入,但一般价格水平过高。
当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如处于Ei点时,可以增加支出、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使之移动到AD
的位置,从而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
而当经济处于过高的价格水平如为P2时,可以减少支出、增加税
收以减少总需求,将总需求曲线由AD移动到AD,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由于存在货币幻觉,因此刺激
总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和收入。
(七)论述题
1.价格水平与产岀或者总需求的关系相当复杂。
总需求取决于实际货币供给。
一般来说,当名义货币
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水平会增加,从而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并引起总需求增
加。
相反,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则会引起总需求减少。
也就是说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可以利用IS-LM模型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
现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惟一变动的是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即不会影响IS曲线,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
会发生移动。
实际货币供给量取决于名义供给量和价格水平,当名义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会使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如果货币需求不变,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从而使利率水平下降,利率水平的下降会使投资增加,从而使总需求增加,因此,通过利率效应和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
同样,如果价格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
可用图5-3来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过程从而推导出总需求曲线。
AD
,需求曲线的推导示总需求曲线。
在上图中,假设初始水平为Po,
Eo点决定了均衡利率ro均衡国民收入Po与国民收入水平Yo标在下图中,得到了
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Eo':
:
现假设价格水平由Po下降到Pi,O这决定了实际货币供给量由Y1m增加到m。
当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LM曲线向右边移动,即由LM移动到LM1o这时,在上图中,LM与IS。
在Ei点相交,决定了均衡利率为ri
和均衡收入为丫1。
将Ei点所反映的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价格水平P与国民收入水平Yi标在下
图中相应位置,得到了总需求曲线上的另一点Ei'。
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会有很多个反映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组合的均衡点,将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
如将图中的Eo'点和Ei'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
化的总需求曲线AB在AD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相给合的点
2.在长期中,只要产量与就业大于正常水平(即充分就业水平),价格和工资就仍然要上升,总供给
曲线就要向上移动,直至形成新的均衡点使产量与就业回到原来的正常水平为止。
这就是长期调整过程。
见下图5-4o
有影响实际产量的增加。
而在现代凯恩斯主义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中,货币量的增加使短期、中期产量与价格都发生了变化,只有在长期中,货币量的增加只影响价格而不影响产量。
短期中调整的情况更接近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图的情况,即产量变动大,价格变动小,而且,工资对就业量变动的反应越慢,即工资越富有粘性,产量变动就越大,价格变动就越小。
总需求变动所引起的调整过程的快慢取决于工资对就业量变动反应的快慢,即工资粘性的大小。
3.在凯恩斯情形下,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可用图5-5来说明政府扩张性政策的效果。
AD0向右移动到AD,厂商愿意提供任何数量的产品,因而不存在对价格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凯恩斯情形下,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价格水平。
同样,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结果也只会使经济中的均衡产量增加,而且也不存在对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情况刚好相反。
可见,在凯恩斯情形下,宏观经济政策只会提高或降低产量和就业,而不会影响价格水平。
在古典情形下,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是垂直的。
可以通过图5-6来加以说明扩张性政
AS
Pi
Po
图少
AD
Eo_.
总需求一总供给模
AS相交于Eo点,决定了均衡收入为YYo和价格水平AD。
在初始彳价格水平上,总
丨Po价格水平不可
为Po。
现假设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表明是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需求达到Ei点。
由于yo是一
能增加更多的产量。
也就是说,产品供给对新增加的需求无法作岀反应,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
加只会带来价格的上升。
价格的上升降低了实际货币存量并导致利率上各式和支岀减少,因而经济沿着AD
I种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因而当总需求增加时,(厂)商在原有的
0
E2
Ei
5-6古典情形下的
6(a)中,初始的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
A
Pi
E2
0
Po
Ei
策的效果。
AS
曲线不断向上移动,直至E2点。
在E2点,总需求曲线AD与总供给曲线AS相交,决定了价格水平为Pi,均衡收入仍为Yo。
如果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结果也只会使价格上升,均衡收入则不会发生变化。
可用图5-6(b)来加以说明。
当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结果与实行财政政策一样,也会使价格上升到P。
与财政
政策效果不同的是,在图5-6(b)中,从曰点到已的调整过程中,没有产量的变化而只有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价格上升与名义货币量的增加成同一比例。
也就是说,在古典供给条件下,名义货币的增加将促使价
格水平同比例上升,而利率和实际产出保持不变。
这种情况在宏观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是中性的。
可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五 试题 答案